《都市女孩 第六季》成長也許就是學會接受自己的平凡

2020-10-13 醉破春愁

我一開始是抱著看青春版的《欲望都市》來的,所以對於第一季頗有怨氣。女主角無論從外貌還是精神上都是我或者說大部分女生所想要避免的:超重、不拘小節、自私、沒有定力。再加上她的三個loser朋友,這部劇可以說未播先喪。任何想要看翻版的凱莉四人如何在紐約自信獨立珠光寶氣的生活的人大概是無法在這部劇裡找到心靈安慰了。 然而因為暑假生活頗為無聊,再加上這部劇一集也就不到30分鐘,我還是規規矩矩的刷完了,中途數度忍住吐槽的衝動。簡單概括就是怒其不爭,這個其包括劇中幾乎所有人:Hanna在整個六季中有過不少的機會可以實現經濟富裕或者事業進步,但是她都以各種理由放棄了,最終成為一名人民教師,而不是她一直自詡的作家; Marnie一直在男人和朋友間打轉,浪費自己的青春與才華;Shosh給自己制定了那麼多畢業後的宏圖大計,卻在結尾閃婚了;Jessa 倒是對自己沒什麼期待,一直混吃等死到最後;其他的男配們中可能也就只有Adam的演藝事業有所小成,其他的人都是一把年紀了還在迷茫自己到底想要什麼。而更諷刺的是,那些在他們生命中出現的過客,大多功成名就,更加使這一伙人黯然失色。 那麼,這部劇的價值在何處?讓我們欣賞一群loser的生活嗎?我更覺得這部劇是一面鏡子,讓大家看清自己其實是個普通人。 誠然,很多人觀劇是想透過影視劇中的主角們看到自己未來的希望,想像著主角經過百轉千回終於得其所願,從此過上幸福的生活。好像這樣也能讓夢想照進自己的現實。然而這部劇沒有順應民意,而是將血淋淋的現實直接搬上銀幕。當我們在抱怨Hanna或者任何人的無能時,Hanna那翻滾的眼白似乎也在嘲笑鏡頭前的自己:笑什麼,這也是你的當下與未來。 我想,Hanna的不討喜,在於她安然接受自己的平凡。劇中她無數次精準的自我定位,並且將自己能力範圍外的事推脫的一乾二淨。這樣的人設,放在任何高喊成功的社會裡都是要招致同情和鄙夷的眼神的。然而,社會上所定義的成功,真的有這麼重要嗎?為什麼大家努力生活,都想成為一樣的人? 想想自己也算是成功學資深洗腦者吧,從上大學開始,焦慮就像慢性疾病一樣侵佔我的生活:因為害怕拿不到A而輾轉反側,因為減肥而推掉各種聚會,因為沒有明確的工作目標而心急如焚,因為找不到男友而傷心流淚.......為此,我付出了很多努力,也走了很多彎路。但是好像不論怎麼往前跑,目標越來越多,焦慮越來越大,因為身邊總有人做的比你好。說實在話,我都記不起來上一次真正的開心是什麼時候了。想了想,我也許還不如Hanna, 至少她敢於接受自己,而我卻一直在努力成為別人。 真是諷刺,一個一開始我瞧不起的女主,最後活出了些許我羨慕的樣子。

相關焦點

  • 《都市女孩 第六季》每個人都告訴我們要學會接受離別
    這些女孩讓我對友誼產生了質疑,她們自私,厭惡對方,抱怨對方,但又偶爾會支持對方。我一直覺得這種算友誼嗎?還是是友誼的最終面目?大一大二時我在看第一季的時候就想既然這樣為什麼還要做「朋友」?多年後現在的我才有點明白也許這就是最真實的朋友圈展現。但最後這也終結了她們的友誼,廁所裡shosha的一番話也才是真正的現實,她們在乎的只是自己。既然這樣她選擇了更適合的「朋友圈」,這才是現實世界的「友情」。
  • 《都市女孩 第六季》成長不是登臺階,而是學會在洪流中漂泊。
    我太喜歡這部劇了,4天把6季追完了,看完後迎來的是意想不到的失落,不是對結尾不滿意,而是不想和這些混蛋說再見。簡介稱這部劇為現代版的欲望都市,而欲望都市(與老友記並列)在我心裡又是排第一位的美劇,所以我就迫不及待的看下去了。同樣,也是四個女生在紐約闖蕩的故事,其中漢娜和Carrie一樣是作家,漢娜和Adam分分合合就像Carrie和Big一樣。
  • 《都市女孩 第六季》我們是被相似的自己感動了
    看電影落淚,大多是因為感同身受,因為電影裡的某個情節觸動你的回憶,或者是你在某個人物的身上找到了仿佛是從自己身上遺落的某塊碎片。聽音樂也是一樣,除了音樂本身,更是音樂裡面隱藏的一段情緒和回憶。人不就是靠著這種精神氣和擰巴勁兒,五味雜陳了這一生嘛很多人看愛樂之城,在最後一幕落淚,感動到內心深處絞痛,多半並不是因為你多熱愛爵士樂或者多欣賞歌舞劇,感動到熱淚盈眶,而是想起了自己的前男友和愛情裡的遺憾。 我覺得很幸運沒有被愛樂之城的最後一幕感動,因為沒有感同身受的痛。 而都市女孩這部劇之於我,便是緊緊相連的感同身受。
  • 《都市女孩 第六季》Life will keep chasing you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會追這部劇,類似欲望都市,但我從來沒看過欲望都市。但我看了girls之後,似乎可以理解為什麼欲望都市會那麼火。一直覺得這種肥皂劇應該會非常的無趣,一群嘰嘰歪歪的女孩整天談論男人,愛情,自怨自艾。但是girls卻完全不一樣,不一樣的地方在於非常真實,非常喪。這部劇最成功的地方在於編劇,當我看到編劇是lena dunham的時候,我就震驚了。
  • 《都市女孩 第六季》再見了,少女
    S06E10漢娜訓斥teenager的時候,也是她與girl道別的時候,如果在第一季她會鼓勵這個teenager去找他的戀人,第六季的漢娜已經變成了人們總說世界上沒有後悔藥,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是有後悔藥的,我們可以任性推翻自己的決定,世界也給予我們寬容,隨著年齡見長,我們不能反悔的事情越來越多,最後每走一步都要認真思考。我聽過很多人說成長不是一件好事,但是誰也沒逃過。
  • 《都市女孩 第六季》難得
    我早以為第5季已經是結局,Hanna放下Adam,開始自己新生活,直到看到第六季出來。看到第8集,Adam向Hanna告白,我以為這就差不多了,也忍不住含淚,人能遇到危難時期一起撐過來的伴侶,實在是種幸運啊,沒想到Hanna放棄了。直到最後一集,也許對一個完全無力,毫無理由索取的生命負起責任是女孩成為女人的開始。
  • 《都市女孩 第六季》Girls - 我們都在路上
    幾個月下來,看完了六季Sex and the City, 看到豆瓣相關上有這部叫做Girls的劇,號稱是年輕版的欲望都市,以前也早有耳聞,於是就也開始看了。幾周下來也追完了六季。相比欲望都市,我是更愛girls的。或許是我的年齡和Girls中的女孩們更接近的關係。
  • 《都市女孩 第六季》作女養成指南
    上個月,史上最「作」的都市女生劇《衰姐們》(Girls)終季,女主漢娜(Hannah)不負眾望,終於「作」走了身邊所有朋友,未婚先孕,搬出紐約,獨自一人撫養不在人生計劃中的孩子。 作為一個播出六年,被稱為少女版《欲望都市》的都市喜劇,如此失意的結局引起不少劇迷的不適。
  • 《都市女孩 第六季》二十來歲真的很美
    想寫在開頭的是,剛看第一集的時候覺得自己和女主太像了,中文專業畢業,24歲,找到的工作不足以養活自己,一直接受父母接濟。想寫東西,越看越覺得水平不夠。早上不想起床,無法面對重複的一天又一天,看完《愛樂之城》之後,我認真地想了一下,如果用蒙太奇記錄我的生活——大概只有最原始的生理本能,以及無處不在的焦慮,連做的夢都是噩夢。
  • 《都市女孩 第六季》你好,再會。
    剛看完了《Girls》最後一季,如果說《Girls》有什麼東西是別的美劇無法企及的話,大概就是真實吧。《Girls》演了六年,匆匆就結束了,而且結局一點都不美好。但能拍滿六年似乎也已經很了不起了,片中的主要卡司在三四季之後就已經大紅大紫,Adam Driver完全就成為了好萊塢新寵,還加盟了重啟的《星戰》系列,能這麼聚齊原班人馬一直排滿六季,也是不容易的事啊。
  • 都市女孩 第一季 至第六季完結 豆瓣評分8.5+
    都市女孩 第二季Girls Season 2 (2013)都市女孩 第三季 Girls Season 3 (2014)導演: 莉娜·鄧納姆編劇: 莉娜·鄧納姆主演: 莉娜·鄧納姆 / 艾莉森·威廉士 / 傑米瑪·科克 / 佐莎·馬梅特 / 亞當·德賴弗 / 更多.
  • 《都市女孩 第六季》時光如此奇妙
    呼,看到第六季才發現,2018年1月看過這部,當時直接看的第六季,所以只是被赤裸男女驚到了,後來就棄劇了,結果2019年6月居然從第一季開始刷。劇裡人與人兜兜轉轉,最後各自離開去別處,但是也合情合理。喜歡這部劇是因為她就是在講人生呀。有人告訴過我孩童時期多麼快樂。青春期對麼美好。但我之前從未意識到,女孩從畢業到成熟這段人生,味道如此複雜。
  • 《都市女孩 第六季》GIRLS:活(著就應)該孤獨
    合乎情理以及劇情走向的,漢娜講了自己與最好的朋友,以及前男友之間的愛恨糾葛。故事的最後,她了解到,也許她一輩子都沒有辦法與他倆和解,即使依舊愛著,即使忽略這並非背叛的事實,即使因為潔莎莫名其妙、若即若離的態度,即使不歡而散並不總是能破鏡重圓,但這就是她。在那一刻,她與自我和解了,她將她對他倆的愛轉移到了自己身上,她自由了。
  • 《都市女孩 第六季》girls s06e03 :American bitch
    剛剛播出不久,很明顯看到《girls》第六季第三集引起了大家的探討和讚美,因為很獨特,但也不能說獨特到讓人耳目一新,因為在第二季第五集「One Man's Trash」,就是一樣的,精彩精緻簡單又吸引人。
  • 《都市女孩 第六季》我想住在好樓裡,看著窗外的破樓
    《都市女孩》裡阿比蓋爾說的話2017年秋末,我看完了《都市女孩》六季劇情。畢竟有相似的經歷,因此經常將主角們陷入泥淖中不懂得想辦法掙脫、面對現實只知道抱怨之類的情景投射到自己身上,但現在的我非常討厭這種狀態,因此對《都市女孩》裡面的幾位主角都喜歡不起來。不過,Adam是個例外。雖然有點odd,但在這部美劇裡,他是最腳踏實地、有目標在做自己事情的人,很少抱怨自己的生活。
  • 《都市女孩 第六季》第六季
    大家明明把自己當小孩,又要別人grow up,而沒有人承認自己沒grow up。第四集血淋淋一切推到你眼前,再不爭就晚了。讓漢娜懷孕是不是想告訴身邊的人,也許畢業四五年了沒有什麼起色,但是時間不會白白過去,它會以更真實的樣子告訴你不會等你準備好了才grow up。為什麼每個人都強調自己是好人,再不濟也比別人好一點。一直好奇亞當和漢娜的相識,第六集結尾甜死,哭哭。
  • 《都市女孩 第六季》火焰的餘燼上種上鮮花
    漢娜對所有人憤怒:你們不知道現在我正試著找到自己,我想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我在找我活著的意義。第一感覺,就是這個醜女怎麼這麼作?這部劇是以這種獵奇導向來吸引觀眾的麼?不過,現在回頭來看,在其他人眼裡,其實那就是我們。
  • 比平凡更可貴的是接受自己的平庸
    人的一生,總有很多溝溝坎坎,起起落落,走到最後,可能也只是平平凡凡,沒有變成自己想像的那樣成功,沒有完成自己的理想,終究還是和大多數人一樣,平凡又平庸。都說平凡是可貴的,但比平凡更可貴的是認清自己,接受自己,接受自己的平庸。
  • 一個人成熟的過程,就是能不斷地接受自己的平凡
    很少有人會回答「平凡的人」。小時候,「平凡」在我們的概念裡好像等於失敗,那時,我們總是自命不凡地認為自己是最特別的,應該會有特別又燦爛的一生。然而,一個人從幼稚到成熟,其中的標誌就是,開始接受自己的平凡,接受父母的平凡,接受兒女的平凡。
  • 《都市女孩 第六季》混亂不會太久,但也不會太快結束
    S06E04六季以來最悲傷的一集,不知道後邊還會不會有超越。陪伴著走過20歲開頭幾年的劇,終於也要走進尾聲,於是每一集看起來的時候,總是珍惜又珍惜。就像是,20歲出頭的那幾年的時間一樣,本來會結束的事情,也是理所應當的會結束。 不要太天真的期待著珍惜的愛著的時光能永存。也沒有那麼多的時間來思考這些愛和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