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放首版預告片,了解個大概
這部電影是根據同名暢銷小說改編而來,這本小說在豆瓣上分值高達9分
但相比於小說,這部電影在北美上映後的火爆以及高評價,讓它的傳播變得更流暢,豆瓣分值在8.4分。爛番茄指數高達92%,IMDB評分堅挺在8.5分左右。
小說中的馬克·沃特尼本來就是一個略顯逗比的人物,他是第一批踏上火星的人之一,卻可能成為第一個葬身火星的人,沒有之一。但筆者卻又在逗比性格之外,賦予了這個人物植物學家和機械工程師背景,加上堅韌的性格,使得他奇蹟般的活了下來。
本片的成功之處在於故事,而更如虎添翼地是,馬特·達蒙賦予這個角色一種天然的呆萌氣質,他的表演讓這個隨時都可能面臨死亡的人,變得充滿正能量,雖然他滿口粗話,可觀眾喜歡的就是這股子勁。
他發現自己活著,拖著受傷的身體走進生活艙,然後處理傷口,你不會猜到他第一句臺詞說的是什麼。
其實在看完預告片的時候,我便想到了兩個電影,當我看完整部的時候,才發現《火星救援》真的是在向前作致敬,一部是《阿波羅13號》,另一部則是《荒島餘生》。影片中當馬克和地球取得聯繫之後,NASA接線員小姑娘反饋說:
他要我們給湯姆·漢克斯打電話。
湯姆·漢克斯在20年前出演《阿波羅13號》的大鬍子船長,而呆萌和漢克斯私下關係非常好。
▲《阿波羅13號》 1996年 湯姆·漢克斯
當然,拋開這個細節的致敬不提,《阿波羅13號》的劇情結構是地球上的人們通過不斷測試各種方案來告之「阿波羅13」號飛船上的太空人,如何才能回到地球;而漢克斯的另一部電影《荒島求生》則是他一個人被困荒島上,然後如何藉助有限的資源,讓自己活下來。
▲《荒島餘生》 2000年 湯姆·漢克斯
馬克雖然被丟棄在火星上,面臨著無法預知的風暴,僅有的食物,還有遙遙無期的等待救援。雖然困難重重,但是他卻保持著理智。他了解自己的處境,至少知道別人會救自己,也知道可能達到的時間,而他們回來之前,活下來才是第一位的。
他是孤獨的,但他卻懂得自我解脫,他在試圖找尋讓自己活下去的信念。在湯姆·漢克斯的《荒島餘生》裡,湯姆唯一的朋友是一個取名為威爾森的排球,那無數個日夜就是通過和排球對話來躲避孤獨的,人如果幾年都不說話,沒有朋友,生活沒有希望,那一定是活不下去的。
在預告片中,我們可以知道,他的生活艙裡有充足的電源,有電腦,有攝像機,有音樂,而每天坐在錄像機前的視頻日誌,其實就是他擺脫孤獨的一種方式,仿佛在對著一個人說話一樣,仿佛不久就會有人看見他的每日視頻。
▲《火星救援》劇照
勇氣、信心、堅毅、思索,讓他得以生存,而來自地球上的陪伴和支持,隊友的不拋棄不放棄,才讓他更有活下去的勇氣。這是一部從頭到尾都凝神觀看的電影,就像自己就是呆萌,處在那個絕望的火星上,想盡一切辦法自救以及想盡一切辦法求救一樣。
當然,這部影片從頭到尾都是在拯救一個人的生命,而那個人也隨時有可能狗帶,但是呆萌的表現足夠突出,他給人的感覺就是一切問題都不是問題,都可以開著玩笑就迎刃而解,但這過程的兇險程度,我們心裡卻都有數,都為他提心弔膽。
當你看到呆萌一臉正經地坐在他的車裡,然後來了一句:「我的蛋蛋凍壞了」,是不是覺得要崩潰的節奏?
▲《火星救援》劇照
此處劇透電影中的一個小場景~當NASA在馬克失蹤的第54個火星日,發現火星上的太陽能板有異動,從而判定出馬克可能還活著的時候,本片中重要角色文卡特·卡波爾深沉地和衛星觀察員妹子說:
「你根本無法想像,他都經歷了什麼。他正在離家五千萬英裡,感覺異常孤單,感覺完全被拋棄,這會對一個人造成什麼樣的心理影響?他現在到底在想什麼呢?」
畫面一轉就到了火星這邊,呆萌正在聽著迪斯科吐槽:
「如果繼續聽這些迪斯科音樂的話,我絕逼要死在這兒。我的天,levis隊長,你就不能帶些屬於這個時代的物品來嗎?不不不,我不會跟這些音樂熱舞的,堅決不幹。」
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Turn the Beat Around Gloria Estefan - Hold Me, Thrill Me, Kiss Me
沒錯,就是上面這首,如果呆萌真的沉浸在那種孤獨感中的話,我想他一定堅持不到救援趕來的,早就會抑鬱而死了。這也說明了,有一個逗比的心理是多麼的強大!壓抑的環境,腦子肯定也不好使。
好了,就劇透這麼一點,等著上映到電影院看吧,一定不要在網上找資源,畫面太次了!同一個場景感受下~
▲《火星救援》槍版/正版劇照
《火星救援》相當於火星版的《地心引力》,2013年上映的電影《地心引力》裡,當喬治·克魯尼與桑德拉·布洛克飾演的男女主角陷入絕望之際,處於休眠狀態的中國天宮空間站成為倆人最後的救命稻草,而最終布洛克飾演的瑞安正是駕駛著神舟飛船方才得以返回地球。
《地心引力》中的天宮號
中國航天局關鍵時刻的無私出手
此處應該有圖才對,可是還得你自己去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