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知章《回鄉偶遇》: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2020-11-19 最美詩畫

唐玄宗天寶二年十二月,賀知章辭去朝廷官職,告老返回故鄉越州永興(今浙江蕭山),時年已八十六歲,距離他少年離開家鄉已經五十多年了。詩人在年老之際置身熟悉又陌生的故鄉環境,心頭無限感慨,寫下了《回鄉偶遇》: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這兩句是說少年時期就離開了故鄉,直到兩鬢斑白才回來,這中間也不知道發生了多少人事滄桑的變化,雖然鄉音未改,但也是白髮蒼蒼,在兩相對照中自有不勝蒼茫之感。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後兩句從充滿感慨地自言自語轉為富有戲劇性的兒童笑問的場面。「笑問客從何處來」,在兒童,這只是淡淡的一問,言盡而意止;在詩人,卻成了重重的一擊,引出了他的無窮感慨,自己的老邁衰頹與反主為賓的悲哀,盡都包含在這看似平淡的一問中了。

就全詩來看,前兩句平淡無奇,三、四句卻從一個兒童不識相問的小小細節說起,將年老重返故鄉時那種既喜悅又惆悵的複雜心情表現得十分真切,讓人回味無窮,是「以少總多」的範例。

這首詩運用了三種對比:通過少年離家和老大歸鄉的對比,突出了離開家鄉時間之長;通過鄉音難改和鬢毛易衰的對比,突出了人事變化速度之快;通過白髮衰翁與天真兒童的對比,委婉含蓄地表現了詩人回鄉的歡愉之情和人世滄桑之感。

範晞文《對床夜語》:楊衡詩云:「正是憶山時,復送歸山客。」張籍云:「長因送人處,憶得別家時。」盧象《還家》詩云:「小弟更孩幼,歸來不相識。」賀知章云:「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語益換而益佳,善脫胎者宜參之。

相關焦點

  •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回鄉偶書二首·其一[ 唐 ]  賀知章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七絕】無題         作者:王德金難得閒情思一回,不知不覺看發衰。用心感悟人生路,苦楚酸甜湧出來。
  • 《聲音》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回到故鄉即勝利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文章是《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回到故鄉即勝利》,如果您喜歡我們的這期節目,請在下方留言。回鄉偶書•賀知章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古語有言:七十古來稀,八十耄耋。一位唐代詩人能活到耄耋之年,簡直可稱為長壽達人。放在今天比百歲老人還百歲,理應舉家相聚同歡慶,孝子賢孫齊繞膝。
  • 笑問客從何處來?《詩狂賀知章》劇組來蕭山尋找「鄉音」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第一站攝製組就來到了蕭山區賀知章學校,千餘名學生共同吟唱《回鄉偶書》,歌聲在學校的各個角落縈繞。讓蜀山的孩子們,近距離感受了《詩狂賀知章》紀錄片的拍攝過程,將蜀山校園的書香韻味用鏡頭一一記錄。賀知章學校作為一所文化命名的學校,坐落於「知章故裡」、浙東唐詩之路源起地——蕭山蜀山街道。
  • 「兒童相見不相識」的真正原因──賀知章其實是個酒鬼?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這段詩是賀知章(西元 659 年—744 年)在《回鄉偶書》中的感嘆。他回到家鄉,家鄉裡的小朋友卻不認識自己了,還問了明明是在地人的自己,從哪裡來的?賀知章擷取了生活的小片段,寫出老長者的感慨。
  •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    日子過得真快,轉眼又是秋天,放眼四野,樹樹皆秋色,山山盡蕭瑟。迎著初升的秋陽,我騎單車去小村毛竹園。此行是應老友之邀,前往他家作客。我不緊不慢的踩著單車,這樣既鍛鍊了身體,又能看看沿途的景色。清溪河從眼前流過,遠處溼地撲朔迷離一片蒼茫,深黛色的齊山從身邊掠過。
  • 詩詞謎語:笑問客從何處來?近鄉情更怯,賀知章李白宋之問的故事
    【解答謎] 笑問客從何處來(打四字文學名詞一)謎底:章回小說解謎時要聯繫全詩內容來看,因為詩人賀知章「少小離家老大回」,家鄉的兒童們根本不認識這「鄉音無改鬢毛衰「的老人是誰,於是才笑著問「客」從何處而來。
  •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古詩詞中八種人生遺憾
    一、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回不去家鄉的遺憾回鄉偶書賀知章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千百年來,遊子思鄉的情懷總是相似的,而當他們終於回歸故裡,看到的又是什麼?是兒時的朋友「兒女忽成行」?是夢中的少女「嫁作商人婦」?還是「山河依舊在」,「知交半零落」?或許,讓人傷感的從來不是自己斑白的鬢髮,不是自己如舊的鄉音,而是誰家小兒笑吟吟問出的那一句客從何處來。半生羈旅,一世飄零。驀然回首才發現,不知何時起,故鄉也終成了異鄉。
  • 未來講堂|賀知章《回鄉偶書二首》 其一 誦讀:丹松
    未來講堂|賀知章《回鄉偶書二首》 其一 誦讀:丹松 2020-11-11 08: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旅日20年大熊貓旦旦即將回國,小熊貓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為了滿足遊客同旦旦作別的精神需求,王子動物園決定從6月1日起,通過抽籤的方式,每天選出2000人來看望旦旦。聽聞這個消息,堤田夫妻一大早就趕到了動物園來看望旦旦,他兩可都是貨真價實的熊貓迷!待到7月夏日時,旦旦踏上回鄉路。旦旦是否也將出現,小熊貓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的煩惱呢?我們不得而知,且拭目以待!
  • 少小離家老大回:《回鄉偶書》背後,是賀知章走了50年的回鄉之路
    賀知章的《詠柳》堪稱詠物詩中的經典佳作,也是每個中國孩子的啟蒙記憶。而另一篇代表作《回鄉偶書》的背後,更是隱藏著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記錄了他走了近50年的回鄉之路。賀知章出生于越州永興(今浙江杭州蕭山),早年遷居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武則天證聖元年(公元695年),賀知章中乙未科狀元,是浙江歷史上第一位有資料記載的狀元。
  • 86歲的賀知章寫下的這首詩,僅短短4句,千年來卻打動了無數人!
    而這其中,以賀知章為代表的久居他鄉的詩人就為我們留下了兩篇回鄉之後發自肺腑的緬懷之作:《回鄉偶書二首》。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其中一篇,也是我們最為熟悉的一篇:《回鄉偶書二首·其一》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 平岡社團 | 尋找你的私人歷史——觀《客從何處來》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回頭顧望漫長歲月,有多少故事被歷史掩藏,匯成了一本絕世孤本。它們只被輕輕掀起一個小角,等待我們翻開那歷史長河!在這部片子中,我看到曲折起伏的命運,顛沛流離的人生,坎坷的命運。有時候,歷史只是拐了一個小小的彎,但卻讓後人的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歷史無法改變,但是現在卻是你能真實把握的,所以無論從哪來,尊重他們。我最感動的是謝娜的追尋。
  • 樂一樂|垂死病中驚坐起,笑問客從何處來
    ,那都不是事兒只不過,當李白遇上杜甫,嶽飛碰上王維,李煜碰上辛棄疾,元稹碰上賀知章,……怎麼就都成了笑話?——【唐】元稹《聞樂天授江州司馬》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唐】賀知章《回鄉偶書》「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宋】嶽飛《滿江紅》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唐】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 賀知章最著名的一首詩,28字寫出他告老還鄉的無奈感慨,都是淚!
    他就是唐代著名大詩人,素有「詩狂」之稱的賀知章賀大人是也!賀知章擅長寫絕句,詩作風格清灑脫自然,代表作有我們剛剛提到的《詠柳》,還有《回鄉偶書》。賀知章不僅寫得一手好文章,而且書法造詣也是可以秒殺無數人!
  • 世人只熟《回鄉偶書》其一,卻不知其二更深刻!但賀知章是幸運的
    01我們最為熟悉的是賀知章的《回鄉偶書》,準確說是《其一》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02賀知章86歲時大病一場,病好上書唐玄宗乞歸。但是在寫下《回鄉偶書》後卻未多久就離世了。《回鄉偶鄉》其二,則是如是寫: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
  • 發生變化的不是故鄉,而是人心:讀唐詩《回鄉偶書·其二》有感
    賀知章著名的《回鄉偶書》,我們年少的時候就曾經接觸過。由於裡面有一句「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甚至在今天幼兒園的教材當中,都會讓這些孩子們去背。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這是《回鄉偶書》當中的第一首,也是我們最為熟悉的。詩人十幾歲的時候就外出闖世界,等到80多歲告老還鄉。回到自己長大的地方,鄉音沒有改,但是兩鬢斑白白髮蒼蒼。這些孩子們都不認識他了,笑問一句客從何處來?
  • 同是久別回鄉詩:一個哀婉傷老,一個近鄉情怯
    01回鄉偶書二首·其一【唐】賀知章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賀知章早年便離開家鄉,之後考取進士,在長安做官,當他辭官回故裡時已是八十六歲的老人了。「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笑問客從何處來」出自一個天真活潑的孩童之口非常的自然,可是對詩人卻是重重的一擊。他本來就是這裡的主人啊,可是反主為賓,不知道什麼時候,他已經成為了這裡的客人,他的家鄉還是他記憶中的樣子嗎?全詩就這樣無問無答,悄然收尾,而弦外之音處,迴蕩的是哀婉傷老情。
  • 《回鄉偶書二首》,這組流傳千古的名詩,是賀知章落葉歸根的情懷
    唐代詩人賀知章在86歲高齡的時候,還寫了一組流傳千年的經典詩歌,也就是《回鄉偶書二首》,其一還是無數人小時候的啟蒙唐詩。可見哪怕人都老得精神恍惚了,也不能阻擋一個詩人對詩歌的熱情,更不能阻擋他源源不斷的才思。賀知章寫完這組詩不久之後,就去世了,足見當時的他有多蒼老了。
  • 「賀知章」回到家鄉,還原這位大詩人的人文紀錄片今天在蕭山開拍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這是唐代大詩人賀知章流傳千古的佳作。賀知章是浙東唐詩之路上最重要的本土詩人。據歷史記載,賀知章出生于越州永興,即今天的杭州蕭山。今天(7月15日),「賀知章」回到了家鄉——人文紀錄片《浙東唐詩之路·詩狂賀知章》開機儀式在「知章故裡」、浙東唐詩之路源起地蕭山蜀山街道舉行。該劇採用紀實拍攝+故事演繹+名家解讀唐詩的手法進行表現,還原賀知章從「四明狂客」到歸隱故裡的波瀾人生,探尋他詩歌中蘊藏的盛唐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