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講堂|賀知章《回鄉偶書二首》 其一 誦讀:丹松

2020-12-23 澎湃新聞

未來講堂|賀知章《回鄉偶書二首》 其一 誦讀:丹松

2020-11-11 08: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有聲閱讀委員會攜手推出「未來講堂」古詩詞名家誦讀系列活動,邀請百位名家誦讀賞析百首經典古詩詞,把最經典的古詩詞與最優美的聲音有機結合,讓廣大青少年感受古詩詞的力量與芬芳,在吟誦鑑賞中志存高遠、陶冶情操。讓我們傳承經典,引領未來!

今天,由資深播音員丹松老師為大家誦讀和賞析的是唐代詩人賀知章的作品《回鄉偶書二首》(其一)。

點擊收看

回鄉偶書二首(其一)

作者|賀知章(唐) 誦讀|丹松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

作品賞析

作品賞析撰稿人|馮傾城

作者賀知章(約659-744),字季真,晚年自號「四明狂客」「秘書外監」,越州永興(今浙江杭州蕭山)人。唐代詩人、書法家。武則天證聖元年(695年)中進士,授予國子四門博士,遷太常博士。後歷任禮部侍郎、秘書監、太子賓客等職。為人曠達不羈,好酒,有「清談風流」之譽,晚年尤縱。建千秋觀以隱居其內,未幾卒,年八十六。與張若虛、張旭、包融並稱「吳中四士」,又與李白、李适之等謂「飲中八仙」。

此組詩是賀知章在唐玄宗天寶三年(744),辭去朝廷官職,返回故鄉越州永興時所作。

此詩前兩句「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寫年少時離開家鄉,到了年老才回來。詩人三十七歲中進士,此前已離鄉別井,回鄉時已是八十六歲的遲暮之年,在外漂泊了五十多個年頭。追憶離家之年風華正茂,對照此時雙鬢花白疏落,感慨之情油然而生。「鬢毛衰」三字,是「老大」之態的生動素描,並與「鄉音無改」作巧妙映襯,表示無論自己多老,始終鄉音不改,鄉情依舊。

後兩句「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話鋒一轉,從自嘆自傷中,轉為描述客觀對象的情景和問話:村中的兒童們看到這面容陌生的老人,笑著問道,老人家是從哪裡來的呀?詩人藉此刻畫自己離開故鄉年月久遠,以致自己與兒童們互不認識。從前,自己是這故鄉的主人,因為離鄉久了,變成了故鄉的訪客,這種身份的換位,讓人看來富有戲劇性,但對於詩人,卻是一種身份認同的失落,置身其中,詩人顯然是無比的唏噓和惆悵。

全詩沒作回答就戛然而止,或是近鄉情怯,或是無語凝噎,這弦外之音,卻如大音希聲,在每個回鄉遊子的心中產生深深共鳴,綿綿不絕。

誦讀人介紹

楊丹松,播音名丹松,遼寧廣播電視臺經典音樂廣播副總監、節目主播,中廣聯合會有聲閱讀委員會副秘書長,全國朗誦藝術考級考官。錄製大量紀錄片、專題片及百餘部長篇紀實作品。代表作:《瀋陽「慕馬」大案紀實》《死囚檔案》《「四人幫」興亡》《「913」事件真相》《中國反貪完全檔案》《中國足球窩案》等。

原標題:《未來講堂|賀知章《回鄉偶書二首》 其一 誦讀:丹松》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世人只熟《回鄉偶書》其一,卻不知其二更深刻!但賀知章是幸運的
    01我們最為熟悉的是賀知章的《回鄉偶書》,準確說是《其一》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賀知章這首詩引發的共鳴何其多,中國即使在古代官員文人墨客很多都是遊歷或者在外作官司,異鄉生活,年老歸鄉吟誦這首詩多麼的切合自己的心境。
  • 未來講堂|杜甫《絕句二首》其一 誦讀:廖菁
    未來講堂|杜甫《絕句二首》其一 誦讀:廖菁 2020-10-16 0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回鄉偶書二首》,這組流傳千古的名詩,是賀知章落葉歸根的情懷
    唐代詩人賀知章在86歲高齡的時候,還寫了一組流傳千年的經典詩歌,也就是《回鄉偶書二首》,其一還是無數人小時候的啟蒙唐詩。可見哪怕人都老得精神恍惚了,也不能阻擋一個詩人對詩歌的熱情,更不能阻擋他源源不斷的才思。賀知章寫完這組詩不久之後,就去世了,足見當時的他有多蒼老了。
  • 未來講堂|賀知章《詠柳》 誦讀:李修平
    未來講堂|賀知章《詠柳》 誦讀:李修平 2020-12-23 0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少小離家老大回:《回鄉偶書》背後,是賀知章走了50年的回鄉之路
    賀知章被譽為「唐朝最幸福的詩人」,他有著令所有人豔羨的簡歷:生活在繁花似錦的盛唐,趕上了最美好的時代,37歲高中狀元,86歲壽終正寢,在京為官近50年,一直身居高位,從未被貶,最得意的學生名叫李亨,後來當上皇帝,是為唐肅宗……朝堂之上,賀知章是皇帝器重股肱之臣,詩壇之中,賀知章更是萬眾敬仰的前輩泰鬥,李白寫詩懷念他,奉他為畢生知己,杜甫寫詩歌頌他,尊他為「飲中八仙」之首…
  • 86歲的賀知章寫下的這首詩,僅短短4句,千年來卻打動了無數人!
    在以往的詩句中我們就曾經為大家介紹過多首關於離別的詩詞。與好友告別、與愛人離別、悼念故人等詩都會令人讀後悵然無比。但是有一類詩在某些時候比這樣的悵然更加悲痛——背井離鄉。詩人的感情往往都是比較細膩的,他們有著豐富的人生閱歷,在經歷過坎坷後為我們留下來數以萬計的名篇佳作。
  • 發生變化的不是故鄉,而是人心:讀唐詩《回鄉偶書·其二》有感
    賀知章著名的《回鄉偶書》,我們年少的時候就曾經接觸過。由於裡面有一句「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甚至在今天幼兒園的教材當中,都會讓這些孩子們去背。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這是《回鄉偶書》當中的第一首,也是我們最為熟悉的。詩人十幾歲的時候就外出闖世界,等到80多歲告老還鄉。回到自己長大的地方,鄉音沒有改,但是兩鬢斑白白髮蒼蒼。這些孩子們都不認識他了,笑問一句客從何處來?畫面非常簡單,但是凸顯出了時光流轉之後詩人心中的那一份悲涼。
  • 未來講堂|唐寅《畫雞》誦讀:徐俐
    未來講堂|唐寅《畫雞》誦讀:徐俐 2020-10-14 0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未來講堂|杜秋娘《金縷衣》 誦讀:張曼鈺
    未來講堂|杜秋娘《金縷衣》 誦讀:張曼鈺 2020-12-08 0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賀知章最著名的一首詩,28字寫出他告老還鄉的無奈感慨,都是淚!
    楊萬裡的這首《新柳》倒是和現在的時節很是相稱!在這首《新柳》唐詩中,詩人楊萬裡以「柳條百尺拂銀塘」這樣極為誇張的手法開篇起筆,這般大手筆倒是和詩仙李白的這句「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有異曲同工之妙!這首詩也成功被選進了《唐詩三百首》中!對楊萬裡這首《新柳》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閱讀小編上一期的文章:楊萬裡很經典的一首詩,28字寫出水柳相映的美景,第一句就不凡!
  • 詩狂---賀知章
    賀知章的命特別好,他出生在越州永興(今浙江杭州蕭山區)一個殷實的家庭。66歲的賀知章升任禮部侍郎、集賢院學士,後調任部待郎、太子右庶子、侍讀。又過3年後,69歲的賀知章再次升任太子賓客、光祿大夫兼正授秘書監,實至名歸的省部級幹部。臨到辭職還鄉的時候,皇帝親自贈詩,太子李亨率百官送行,這一生算得上功成名就了。賀知章在長安自號"四明狂客",人稱"詩狂",絲毫不遜於"天子呼來不上船"的晚輩李白。
  • 未來講堂|柳宗元《江雪》 誦讀:陳志峰
    未來講堂|柳宗元《江雪》 誦讀:陳志峰 2020-11-25 0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未來講堂|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其二 誦讀:春妮
    未來講堂|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其二 誦讀:春妮 2020-12-18 0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未來講堂|北朝民歌《敕勒川》 誦讀:曲敬國
    未來講堂|北朝民歌《敕勒川》 誦讀:曲敬國 2020-12-29 08: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未來講堂|李商隱《夜雨寄北》 誦讀:肖玉
    未來講堂|李商隱《夜雨寄北》 誦讀:肖玉 2020-12-14 0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何監:「狂客」賀知章
    《長安十二時辰》給予了這首《回鄉偶書》一個藝術化的表達。劇中的老者人稱「何監」,原型實為唐代大詩人,有著「詩狂」之稱的賀知章。1「鄉音無改鬢毛衰」:告老歸鄉由於史載闕如,關於他政治家的一面,我們所知不多。
  • 人文紀錄片《賀知章》走進刀茅巷 來一場跨越千年的對談
    一千多年前,86歲辭官回家的唐代詩人賀知章回到闊別50多年的家鄉,寫下了膾炙人口的《回鄉偶書》。12月24日,人文紀錄片《賀知章》製片人兼編導劉臻走進杭州市刀茅巷小學,將「詩狂」賀知章的一生通過影片淋漓盡致展現在藍媒小記者們的面前。
  • 賀知章故裡杭州蕭山開拍《詩狂賀知章》復興唐詩之路
    由浙江廣播電視集團、蕭山區委宣傳部、蕭山蜀山街道聯合攝製的《浙東唐詩之路·詩狂賀知章》開機儀式在該街道的知章村文化禮堂舉行。賀知章是浙東唐詩之路上最重要的浙江本土詩人。據歷史記載,賀知章出生于越州永興,即今天的蕭山。盛唐大文豪賀知章是當時蜚聲長安的「吳中四士」之首,其政治、文學、書法都取得了極高的成就。
  • 未來講堂|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誦讀:梁言
    未來講堂|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誦讀:梁言 2020-09-14 0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