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講堂|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誦讀:梁言

2020-12-23 澎湃新聞

未來講堂|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誦讀:梁言

2020-09-14 0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有聲閱讀委員會攜手推出「未來講堂」古詩詞名家誦讀系列活動,邀請百位名家誦讀賞析百首經典古詩詞,把最經典的古詩詞與最優美的聲音有機結合,讓廣大青少年感受古詩詞的力量與芬芳,在吟誦鑑賞中志存高遠、陶冶情操。讓我們傳承經典,引領未來!

今天,由著名播音員梁言為大家誦讀和賞析唐代詩人王維的作品《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點擊收看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作者|王維(唐) 誦讀|梁言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作品賞析

作品賞析撰稿人|馮傾城

作者王維(701-761,一說699-761),字摩詰。河東蒲州(今山西)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畫家。於唐玄宗開元年間中進士,唐肅宗乾元年間官至尚書右丞,故世稱「王右丞」。精通詩、書、畫、音樂,詩與孟浩然齊名,並稱「王孟」,並有「詩佛」之稱。

此詩是王維十七歲時的作品。當時王維獨自離開家鄉蒲州到長安準備應試,適逢重陽佳節,從而寫下這首遊子詩的名篇。蒲州在華山東面,所以稱故鄉的兄弟為山東兄弟;而九月九日是重陽節,有登高的風俗。

詩中第一句的「獨」「異」兩字,把詩人客居異鄉的孤獨感抒發得淋漓盡致。第二句的「倍」字,寫出份量,充分刻畫出人在節日時更容易產生思念親人的強烈情緒。每逢佳節,家家戶戶歡聚一堂,而詩人獨自漂泊他鄉,自然感到特別孤單寂寞,故思親之情更濃於平日。詩的第三、四兩句,詩人遙想家鄉的兄弟們在重陽登高望遠、互相插上避災的茱萸囊時,一定發現身邊少了自己一人,因而無限惆悵。前兩句說自己,後兩句轉說對方,這寫出了親情的雙向交流,也使思念之情更為深化,體現詩人出眾的才華。此詩真摯自然,感情深沉,其中「每逢佳節倍思親」更成為千古名句。

誦讀人介紹

梁言,北京廣播電視臺播音指導,金話筒獎獲得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中廣聯合會有聲閱讀委員會專家組成員。2019年10月被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有聲閱讀委員會授予「70年70人•傑出演播藝術家」榮譽稱號。

原標題:《未來講堂|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誦讀:梁言》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古詩文學習038:三年級下冊,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注釋①〔九月九日〕指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②〔山東〕此處指華山以東。③〔登高〕重陽節有登高的習俗。④〔茱萸〕一種香氣濃鬱的植物,古人在重陽節有插戴茱萸的習俗。
  • 「靜夜有聲」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詩詞是唐代詩人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本期上學俠領讀課代表倪以翔《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圖/吳建峰王維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時期就創作了不少優秀的詩篇。
  •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王維的名作 題中的山指的是哪座山?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王維的名作,題目中的「山」指的是?這是螞蟻莊園11月3號今日莊園小課堂的問題,很多用戶還不知道答案,本文小編會為大家詳細介紹11月3日今天螞蟻莊園課堂小雞飼料答案。  今天的問題是: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王維的名作,題目中的「山」指的是?  華山  泰山  答案:華山  答案解析:王維寫作此詩時,獨自一人漂泊在洛陽與長安之間,他是蒲州(今山西永濟)人,蒲州在華山東面,所以稱故鄉的兄弟為「山東兄弟」。
  • 讀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離家萬裡路,念望一刻歸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 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來東莞打工二十年了,我都沒有吃胖過。因為我喜歡吃麵食,我的家鄉是以麵食為主,而東莞這邊以米飯為主,雖然我什麼都能吃,可終究是,有一種不太樂意天天都是米飯。
  •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的山指的是什麼 11月3日螞蟻莊園今日答案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的山指的是什麼 11月3日螞蟻莊園今日答案時間:2020-11-03 07:0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的山指的是什麼 11月3日螞蟻莊園今日答案 螞蟻莊園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的山指的是什麼?
  • 「書寫經典」第37期——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題目:《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時代:唐作者:王維原文: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譯文:獨自遠離家鄉難免總有一點悽涼,每到重陽佳節倍加思念遠方的親人。遠遠想到兄弟們身佩茱萸登上高處,也會因為少我一人而生遺憾之情。
  • 王維的「遍插茱萸少一人」你可知少的那人是誰?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王維的「遍插茱萸少一人」你可知少的那個人是誰?說出來你可能不信。王維是一位多才多藝的詩人,映入人們腦海中的王維印象是大唐才子,詩文書畫可謂樣樣精通,王維在音律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詣。要說王維最出名的還是他在詩歌方面的貢獻,這也是王維留給人們的第一印象。王維在仕途上其實是鬱郁不得志的,王維剛入仕途也有過遠大積極的抱負,希望能在仕途方面做出一番大事業,後來這種抱負隨著時局的變化無常而逐漸消退,這是王維的性格使然,也是性格決定了命運。
  • 未來講堂|柳宗元《江雪》 誦讀:陳志峰
    未來講堂|柳宗元《江雪》 誦讀:陳志峰 2020-11-25 0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未來講堂|唐寅《畫雞》誦讀:徐俐
    未來講堂|唐寅《畫雞》誦讀:徐俐 2020-10-14 0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未來講堂|賀知章《詠柳》 誦讀:李修平
    未來講堂|賀知章《詠柳》 誦讀:李修平 2020-12-23 0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九月九日重陽節「尊老、敬老、愛老」我們在行動~
    農曆九月初九是我國的重陽節,重陽節又叫
  •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____少一人.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是小時候幾乎人人都背過的古詩——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可是,我們真的知道茱萸是什麼?茱萸長什麼樣?如何「插茱萸」?小編這就為大家揭秘( ̄︶ ̄)↗由於資料來源於網絡若有錯誤請同志們儘管指出,共同商討~zhū yú shì shí me 茱 萸 是 什 麼曾經有同志問我,四大天王是兄弟麼?託塔天王有塔麼?茱萸是男孩女孩?
  • 未來講堂|杜秋娘《金縷衣》 誦讀:張曼鈺
    未來講堂|杜秋娘《金縷衣》 誦讀:張曼鈺 2020-12-08 0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今天寒露,聽最美的節氣詩詞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九月初三正好也在這個節氣裡面。這首詩寫的就是這個節氣,寫的從夕陽西下到新月升起這個時間的江水,可能寫的是長江,當然也可能寫的是錢塘江,甚至是別的江。但多半寫的是長江。前面兩句寫了夕陽斜照江面的場景,「一道殘陽鋪水中」,「鋪水中」而不是「照水中」,因為夕陽接近地平線,就像輕輕地把光線鋪在水面上,親切、柔和。
  • 九月九日說重陽 作者:雲旭桂
    九月九日說重陽 作者:雲旭桂早上,送小孩去英語學習班,小孩子和早晨的陽光一樣,燦爛明媚,一路上有說不完的開心話兒。蹦蹦跳跳嘰嘰喳喳的,到了英語學校,連進門都是一路小跑蹦跳著去了。孩子進了班級,大人手裡頓時空了下來,沒有牽在手心裡的暖乎乎的小手,四顧看看,真是秋涼了,原本綠樹成蔭的人行道,一排槐樹已經變得一片的金黃,半壁紅豔了。
  • 九月九,重陽節,不只是「敬老節」
    三國時期曹丕在《九日與鍾繇書》中明確寫到重陽的飲宴:  「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古人將重陽與上巳(九月九和三月三)作為對應的春秋大節,也就是季節交替的時間界標。
  • 未來講堂|北朝民歌《敕勒川》 誦讀:曲敬國
    未來講堂|北朝民歌《敕勒川》 誦讀:曲敬國 2020-12-29 08: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品讀唐詩:除山水詩外,王維的這首愛情佳作更有名!
    王維從少年時期就開始寫詩,現存詩作400餘首。很多人都耳熟能詳的這首思鄉詩就是王維17歲時寫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詩人當時獨自在京城求取功名,遠離家鄉,「每逢佳節倍思親」是感情的自然流露。
  • 未來講堂|李商隱《夜雨寄北》 誦讀:肖玉
    未來講堂|李商隱《夜雨寄北》 誦讀:肖玉 2020-12-14 0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