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是小時候幾乎人人都背過的古詩——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可是,我們真的知道
茱萸是什麼?
茱萸長什麼樣?
如何「插茱萸」?
小編這就為大家揭秘( ̄︶ ̄)↗
由於資料來源於網絡
若有錯誤請同志們儘管指出,共同商討~
zhū yú shì shí me
茱 萸 是 什 麼
曾經有同志問我,四大天王是兄弟麼?託塔天王有塔麼?茱萸是男孩女孩?哼哼,小編雖然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人叫「茱萸」,但我肯定的說至少在「插茱萸」這項習俗中「茱萸」是種植物!
據百度百科,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種常綠帶香的植物,開小黃花,果實橢圓形,紅色,味酸,可入藥,具備殺蟲消毒、逐寒祛風的功能。
zhū yú zhǎng shí me yàng
茱 萸 長 什 麼 樣
杭州植物園植物分類室主任黎念林說,一般人所說的茱萸,主要包括兩個品種:山茱萸科的山茱萸和芸香科的吳茱萸。
山茱萸,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4-10米;樹皮灰褐色;小枝細圓柱形。花黃色,核果為長橢圓形,長1.2-1.7釐米,直徑5-7毫米,紅色至紫紅色。成熟果實為中藥。
吳茱萸,小喬木或灌木,高3-5米,嫩枝暗紫紅色,果實暗紫紅色,果期8-11月。因為是芸香科的,所以長得有點像它的「親戚」花椒。
shān zhū yú or wú zhū yú 山 茱 萸 or 吳 茱 萸
兩種茱萸都有紅色的果實,而且都剛好秋季成熟。那麼,你會不會執拗地想知道,「遍插茱萸少一人」,插的到底是哪種茱萸?
果殼網達人、植物生態學碩士紫鷸,就這個問題做過仔細研究。 紫鷸說,山茱萸和吳茱萸果期都包括了重陽節,而且兩者都是傳統的中藥,所以單從習俗看不能甄別。
但是吳茱萸的地理分布,是在秦嶺以南的各地,按省份來說,最北只到河南的南部。而山茱萸分布則包括河南全境,山東、山西,海拔範圍在400-1500米。
假如從唐代到現在,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沒有造成植物區系上巨大差異,也就是假設唐代植物的分布範圍與現在大致相同的話,那麼王維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裡描述登高時遍插的茱萸,只可能是山茱萸。
杭州植物園植物分類室主任黎念林也同意這樣的說法。他說,芸香科的植物一般都怕冷,所以吳茱萸不可能生活在很北的北方,所以,山東「憶兄弟」可能用的是山茱萸。
rú hé chā zhū yú
如 何 插 茱 萸
茱萸雅號「闢邪翁」,重陽佩茱萸的習俗在唐代很盛行,人們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茱萸的佩戴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人們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裡面佩帶,稱為茱萸囊,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重陽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除了佩帶茱萸,人們也有頭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兇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宋代,還有將彩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帶的。
資料來源:
中國杭州網——《10月21日重陽節「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茱萸到底是啥?》
http://www.hangzhou.gov.cn/main/zwdt/bmdt/lm/T532499.shtml
百度百科——茱萸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Yh0hHpzYKvaPzDPwq0QuXeT7unb0SsI1cb2JrD9uzcLOmkwXaEExgLC7rgpAvrlJ2BrwA6TlaeCusuND15UjYb2HS9H3t7FmowKhkqztWx7
PPBC中國植物圖像庫
http://www.plantphoto.cn/sp/221895
http://www.plantphoto.cn/sp/23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