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是唐代詩人王維重陽在外思親,我對離世已六年多的三弟也是如此思念啊!二O一四年七夕後的第二天,抱恙多時的三弟突然走了!早在清明節後,三弟突覺身體不適,當過十二年兵的他自恃身體底子好、也不當回事,能夠有啥問題?這次三弟輕敵延誤治療,導致一個月後發燒,發高燒!一開始以為是感冒,就去了小診所打了三天點滴也無濟於事,三弟這才慌著住到了同濟醫院。
依稀記得那時武漢的天色總是灰濛濛的,悶熱難耐,我們的汗水和淚水從未停過,愈發覺得焦躁不安。到同濟後,希望沒有如期而至。三弟的身體迅速惡化,失去了意識。任憑專家怎樣施救,仍回天回力。醫生只得建議我們放棄治療,我們含淚護送三弟回家了。一路上都是關於三弟的那些往事在心中翻滾,我始終命運多舛的三弟啊!
躺了三個多月,三弟永遠作別人世!可憐我那年邁的雙親老淚縱橫,摟住他的兩個雙胞胎兒子,悲從中來!(才讀九年級啊)他們哭聲悽悽,我也痛不可遏!我的三弟啊⋯⋯
五個孩子中,三弟他是最善良謙讓的一個。記得小時春節前,父親買新帽子只買了三頂——家裡有兩頂半舊的:父親自己戴一頂,再一頂就給了三弟。寬容的他當時雖不高興,可啥也沒說——畢竟他知道家裡的窘境,父母的難處。多麼體貼孝順的孩子啊!
三弟是家中唯一快九歲才上學的孩子,因為他會做農活,還願意放牛,竟拖到和小自己二歲的四弟同年入學,卻毫無怨言!四弟上高中後,三弟入伍了,因為去部隊可以吃飽飯,還方便就業,家中少了一個負擔!
小時候瘋玩的我們中,只有三弟懂得相讓。有一回,爺爺從武漢帶回來的滷鴨頭除了三弟,其他人都分到兩隻;三弟也不爭,唉,這就是我的三弟,總是被他人和自己忽略,何曾有過一瞬間被善待的幸福!我們對他的虧欠,註定永遠無法償還!
三弟退伍後,適齡的他,親事成了大問題:老家沒有新房,也沒有能力做,更別說到鎮上或城裡買房了。那時退伍補貼少,三弟學歷低,就業困難,婚事被耽擱了好幾年也從不抱怨。
那一年我打算開店,正值三弟從部隊回家探親,他先是幫助父母忙完了地裡的活,幾乎沒有休息,又來幫我看店,我才得以正常營業。
互相幫襯,孝順老人,三弟總是衝在最前面,忙這忙那,從不叫一聲苦……
三弟留下的感動永遠歷歷在目啊!如今,他的兩孩子都在讀大三。我相信,如果三弟在天有靈,他一定會有淚的——喜悅的淚!因為家人掛念他,特別是兩個兒子,一表人才,十分優秀!
現在,春節、中秋、重陽佳節親人相聚時,我就會生起「遍插茱萸少一人」的遺憾,仿佛三弟在遠方默默陪伴著我們,注視著我們⋯⋯
願我的三弟在天堂有溫暖!有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