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鏈蛇——遍插茱萸少一蛇

2021-02-07 rlyl的自然世界


 「遍插茱萸少一蛇……」 



▲聽說點開音頻閱讀文章會更配喲


王維: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Damon:


重陽節為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


有生命長久、祈禱健康長壽的寓意


王維的這首詩正作在重陽時節


他在這首詩中不僅體現了思鄉之情


也包含了重陽節的一些民間習俗



▲這個表情包也許你們用的上!


例如登高、插茱萸、懷念舊人等


在重陽佳節,秋高氣爽


更是個菊花盛開的日子


而重陽節還有一個說法


就是在這個時節會有蛇出沒


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配音嘉賓:Laduree


大家好,我是Laduree


我飼養了兩條鬃獅蜥


一隻四個月大(紅系皮革果凍)


一隻成體(橙紅)


想認識我,就來雨林吧~


真是二貨!


作為一個肥宅而優雅的妹子


我不輕易出門的


唯一能吸引我出門的


當 然 就 是 吃 啊 !!!


等天再冷一點還能有吃的嗎!


重陽節後倫家就要冬眠了


所以這段時間是儲備能量的黃金時間



▲鴨!上期主角被妹子吃掉了……


看到了倫家漂釀的紅外套


你應該已經知道我是誰了吧


當然就是赤鏈蛇(Dinodon rufozonatum)啦!


Damon:此蛇在中國分布的為赤鏈蛇指名亞種(Lycodon rufozonatus rufozonatus)。屬中型蛇類,體長可達一米五左右。頭部鱗片為黑色,有顯明的紅色邊緣,頭後部有一"丫"形紋,整體略扁且呈橢圓形。從背面可看到吻鱗,鼻間鱗、額鱗、眼上鱗皆較為短小。赤鏈蛇體鱗光滑,背中央後部有數行微弱的起稜。體背面呈黑色,具有約70條左右狹窄的紅色橫紋。腹部白色,在肛門前面則散生灰黑色小點。有時尾下全呈灰黑色。


emmmmm……來張證件照


印證一下Damon所說的吧


不過拍完了請你撒開我……



▲哎呀好藍瘦……


喂喂,你膽子這麼大嗎


不知道他們都說本娘有毒的嗎??



▲你還捏……


看來你是不信邪啊……


好吧……其實關於我們是否有毒


這是一直都存在爭議的



▲反正看起來還是很疼的


因為確實發生過一些咬傷事件


最後絕大部分傷者只是輕微紅腫


有人因此就說我們是無毒蛇


但其實也有意外事件的發生



▲應該是只有網紅才會引起爭議吧


這樣大的爭議


大概是由於我們口腔內部構造產生的。


我是一種後溝牙毒蛇


一般後溝牙的毒蛇都屬於微毒蛇



▲天啊你越來越過分了……


而後溝牙的意思是


兩顆毒牙分布在口腔的後部


因此如在咬人時嘴巴張的不夠大


那麼後溝牙就不能咬破皮膚不會中毒


反之,當然就會導致中毒咯!


可能是你們認可了我的毒性


就連動畫片中也有本美少女的同名形象呢



▲《秦時明月》中的「赤練」



▲嘶~


畢竟你們喜歡的是蛇蠍美人嘛


所以不管怎樣都會喜歡我的對不對~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


雖然我們是微毒蛇


但個別人體質對毒性會比較敏感


也會出現嚴重的中毒症狀



▲一隻綠油油被幹掉了


所以如果在這幾天我們有幸相遇


還請你不要打擾倫家哦


雖然我不喜歡主動攻擊人


但在受到驚嚇時可是不會口軟的


其實我們相遇的機率還是蠻大的


畢竟本姑娘的家人廣泛分布


在國內的大部分地區


而在東亞地區的


日本、韓國、寮國、越南、俄羅斯


也都有分布



赤鏈蛇在國內分布很廣。在國內,除內蒙古西部到新疆和西藏外,其他的位於第二、第三階梯的各省(區)均有分布。她們大多生活于田野、山地、平原、丘陵及近水地帶,並常出現於住宅周圍,可以說是在地勢平緩的地區比較常見。她們多以樹洞、墳洞、地洞或石堆、瓦片下為窩,在野外廢棄的土窯及附近也多有發現。所以說在當下的季節如果發現了她們的蹤跡也是很正常的。



▲呀,走光了……


看我們分布的這麼廣泛


對環境的要求自然也不是很苛刻


即便在室內飼養也不需要加溫


而且倫家長得這麼好看


聲音也好聽


所以飼養我們的人還是很多的


尤其適合喜歡蛇類的萌新


但在前面也說過我是有微毒的


飼養我一定要先有心理準備哦



▲小心哦~


我的家最好選用結實的飼養箱


和通氣良好又牢固的蓋子


底面要鋪上少許苔蘚保持潮溼


並提供泡水的容器和躲避物


這樣更能貼合我們冬眠和喜歡潮溼的習性



▲看,美女出浴圖~


我們都是小吃貨


在餵養時還請儘量多樣化


經常更新我們的美食菜單


可輪換餵些乳鼠、泥鰍、


蛙類、小魚、蜥蜴和其他活昆蟲



▲來者不拒~


同時,我們的食譜中也有蛇……


餓極了甚至還會吞食同類


因此最好不要多條混養


哎呀,居然越說越餓了……


我要抓住一年中最後的美好時光去吃飯啦~


總之,希望你們記住我這個


溫柔漂亮有點毒的可愛小姑娘~



bye~

Damon:赤鏈蛇小姐姐要趕緊去覓食了,希望在接下來的冬天來臨之前,她可以找到可口的食物和一個溫暖舒適的家。


👇進入《Damon的雨林》專欄

查看更多爬寵美文



雖說赤練是微毒的蛇類,但是保不齊你就是對毒液極為敏感的體質喲,還是那句話毒雖然美但養毒還需謹慎。


From:Damon的雨林

Author:Wpe Damon

Editor:rlyl


📖延伸閱讀


癩蛤蟆?人家叫「中華蟾蜍」!呱!


加州王蛇——不僅不是毒蛇,更是毒蛇的剋星



科學養爬——【爬結構】專業爬寵銷售👇


相關焦點

  • 「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茱萸,究竟應該是什麼樣的植物?(續)
    登高、賞菊花、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是傳統的重陽節習俗中,有一項現在已經不再流行的節目——插茱萸、佩帶茱萸。  就因為插茱萸的習俗沒能傳到今日,這茱萸究竟是什麼樣的植物就有了許多含糊的解釋。上一篇文字,著重就從事古典文學研究的學者對茱萸的解釋作了些梳理。
  • 【姿勢】遍插茱萸少一人,茱萸原來就是花椒!
    不過,你知道茱萸到底是什麼嗎?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因為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從小我們就知道了有茱萸這種植物,知道了在唐朝,過重陽節時要佩戴茱萸。但你可能並不知道,茱萸就是花椒!知道現在說的茱萸通常指這三種:山茱萸、吳茱萸,這兩個都是正式名;還有一種食茱萸,正名叫椿葉花椒。吳茱萸和食茱萸都是芸香亞科,吳茱萸是吳茱萸屬,椿葉花椒是花椒屬,隔得不太遠。
  • 「遍插茱萸少一人」中的「茱萸」到底是誰?
    然而,有人發現宋代類書《太平御覽》在引用該書對吳茱萸的介紹時沒有「吳」字,懷疑原書恐怕只是管這味藥叫「茱萸」,「吳」字是後人加上去的。▲吳茱萸的果實。圖片:uttiy到了唐代,蘇敬主編的《新修本草》又新收一種「食茱萸」,指出它和吳茱萸相似,但藥效「少為劣爾」(稍微有點差罷了)。
  • 王維的「遍插茱萸少一人」你可知少的那人是誰?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王維的「遍插茱萸少一人」你可知少的那個人是誰?說出來你可能不信。王維是一位多才多藝的詩人,映入人們腦海中的王維印象是大唐才子,詩文書畫可謂樣樣精通,王維在音律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詣。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農曆九月九日折茱萸插在頭上,可以闢邪。因此,九月九重陽節那天人們登山,頭上都會插著茱萸。這是詩人十七歲時在長安所作,少年之作而能戒除浮泛的雕琢,直指真情實感,確實是深知作詩的竅門。詩人的家鄉蒲州在華山之東,所以題為「憶山東兄弟」。
  • 散文天地 | 顏享明:遍插茱萸少一人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是唐代詩人王維重陽在外思親,我對離世已六年多的三弟也是如此思念啊!二O一四年七夕後的第二天,抱恙多時的三弟突然走了!早在清明節後,三弟突覺身體不適,當過十二年兵的他自恃身體底子好、也不當回事,能夠有啥問題?這次三弟輕敵延誤治療,導致一個月後發燒,發高燒!一開始以為是感冒,就去了小診所打了三天點滴也無濟於事,三弟這才慌著住到了同濟醫院。
  • 喬治亞·哈裡森出現在草地上,只是「遍插茱萸少一人」
    喬治亞·哈裡森出現在草地上,只是「遍插茱萸少一人」喬治亞·哈裡森(Georgia Harrison),穿緊身褲和運動衣,出現在埃塞克斯(Essex)奇格韋爾(Chigwell)的一個草地上進行健身鍛鍊。看上去,身材依然是棒棒噠。
  • 闢邪植物之六:遍插茱萸過重陽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為重陽佳節,客居異地的王維,獨自憑欄,因思鄉心切,腦海裡都是故鄉兄弟們頭戴茱萸登高的情景。他端起一杯酒,一飲而盡,不禁悽然淚下……佩茱萸,賞菊花,宴飲登高,乃是古代重陽佳節的習俗。晚秋時節,菊花迎風而放,金黃燦爛,既可觀賞,亦可入藥。茱萸也是時令植物,滿樹是茱萸果熟了,紅豔欲滴,香氣撲鼻。這是紅豆之外,另一種惹人相思的果實。
  • 重陽節為什麼要插茱萸?
    這天,親友團聚在一起,出遊賞秋、登高望遠、賞菊花、插茱萸、吃重陽糕、喝菊花酒…秋遊活動多姿多彩,古人比我們會玩多了。有兩種植物跟重陽密切相關,一是菊花,作為常見的秋季觀賞花,大家都很熟悉;另一種茱萸,名字熟,但它到底是誰?為什麼重陽節要「遍插茱萸」呢?馬上帶大家走進今天的植物科普。
  •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____少一人.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是小時候幾乎人人都背過的古詩——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可是,我們真的知道茱萸是什麼?茱萸長什麼樣?如何「插茱萸」?茱萸是男孩女孩?哼哼,小編雖然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人叫「茱萸」,但我肯定的說至少在「插茱萸」這項習俗中「茱萸」是種植物!據百度百科,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種常綠帶香的植物,開小黃花,果實橢圓形,紅色,味酸,可入藥,具備殺蟲消毒、逐寒祛風的功能。
  • 繁花似錦終煙散,歲月無痕落鬢霜,遍插茱萸又重陽
    青山在,人未老,遍插茱萸又重陽。曾經留下過美好記憶的事物,都會漸漸遠去消逝。助興黃花成錦句,添愁紅葉感懷哀。人的一生,紛繁憂憂,有著無數剪不斷的情結。把珍貴的留在記憶深處,當你老了,還能細數年華。重陽佳節,願您和家人安康,吉祥!——皛玊題記黃花助興,紅葉添愁。緋色的念想,疏淡過往,心事穿風滌紅塵,為夢輕吟夜闌珊。
  • 重陽登高插茱萸!茱萸是誰?為什麼要插它?(附武漢踏秋路線)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短短四句28個字,說出了唐代重陽節的三種節俗:登高,身佩茱萸,與親人團聚。相對來說,唐人佩戴的茱萸就是一般人比較陌生的植物。在諸多古籍中,「茱萸」一詞也並不罕見。三國曹植《浮萍篇》裡有「茱萸自有芳,不若桂與蘭。」
  • 茱萸是誰?為什麼重陽節要插它?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短短四句28個字,說出了唐代重陽節的三種節俗:登高,身佩茱萸,與親人團聚。除此之外,唐代重陽節還有佩戴菊花、飲菊花酒等習俗,在其他唐詩中也多有提及,比如孟浩然《過故人莊》的最後兩句就是「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茱萸和菊花因此成了象徵著重陽節的兩大植物。菊花在中華文化裡是第一等的名花,大家都很熟悉,不會認錯。
  • 茱萸
    一提到它,很多人會想起唐代詩人王維那首著名的七言絕句《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短短四句,說出了唐代重陽節的三種節俗:登高,身佩茱萸,與親人團聚。茱萸南北都有,漢代成書的《神農本草經》中已有「吳茱萸」和「山茱萸」兩味藥,均列為「上品」。
  • (68)重陽節「茱萸」之謎
    每逢九月初九重陽節時,人們採摘茱萸插戴頭上,或用茱萸製成香囊佩帶,呼朋喚友登高遊興,相信這樣能闢難去災、祛病驅邪。唐代詩人王維那首著名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記錄的就是這一場景:「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插戴茱萸,曾經是重陽節重要的文化符號。我們駐馬店是公認的重陽節和重陽登高習俗的發源地。
  • 赤鏈蛇的藥用價值
    一.藥理作用1.抗炎作用,赤鏈蛇水、醇提取液均有明顯的抗炎作用。2.鎮痛作用,熱、電、化學(酒石酸銻鉀)刺激均可證明赤鏈蛇水、醇提取液均有明顯的鎮痛作用,對化學刺激鎮痛作用尤為顯著,對熱刺激作用最弱。
  • 茱萸的「姓氏」,有幾種寫法?
    每到重陽節,人人都會想到王維的這首詩:「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但大家是否都有個疑惑:古人為什麼要在重陽節的時候插茱萸呢?圖片來自千庫網其實,插茱萸是為了闢邪——因為重陽節是農曆的九月初九,這時萬物肅殺,需要佩戴一些芳香闢穢的東西來抑制不正之氣。可是,你真的認識茱萸嗎?
  • 赤鏈蛇遇上癩蛤蟆,貼身肉搏近5小時卻沒拿下,赤鏈到底有沒有毒
    01赤鏈蛇通身紅色,黑色斑紋,被稱為是通吃王赤鏈蛇,一般會長到1米長左右,通身紅色,期間夾雜著60多條紅黑條紋,據記載,最長的赤鏈蛇能夠長大到1.5米左右。頭部扁平,比較寬,呈橢圓形,腹部為黃褐色,這些傢伙喜歡生活在海拔較低的丘陵、山地和平原中,會選擇樹洞、墳洞、石碓、瓦片等地方下安家。
  • 重陽節,快來教孩子認識茱萸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茱萸在唐宋詠重陽的詩詞中經常提到它,這些寫到茱萸的詩詞主要有四種內容:一是佩帶茱萸囊於臂肘;二是插茱萸於發冠;三是飲茱萸酒;四是以茱萸節、茱萸會代替稱重陽節。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種常綠帶香的植物,具備殺蟲消毒、逐寒祛風的功能。木本茱萸有吳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都是著名的中藥。
  • 重陽節登高敬老插茱萸,要了解節俗背後的歷史,莫將復興變成表演
    傳統節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茱萸節、老人節。這一節日的確定與中國古代的陰陽觀念有密切聯繫。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這一節日才定型。重陽節的習俗主要有登高宴飲和插茱萸,後來,重陽節又與仲秋養老的活動結合在一起,奉養老人成為重要節俗。這些節俗都是怎麼產生的?今天咱們就一起來聊一聊。
  • 其實赤鏈蛇的毒性並不強,但是性情兇猛喜歡同類相殘
    但其實赤鏈蛇的毒性是很一般的,只要不是對蛇類過敏的體質,很少會因為赤鏈蛇咬傷而致死。甚至還有說法直接將赤鏈蛇歸類到了無毒蛇的行列,但是也有人聲稱自己被赤鏈蛇咬傷之後出現紅腫、出血等症狀。所以如果被赤鏈蛇咬到,還是建議及時就醫。單以長相而論的話,赤鏈蛇是很容易給人一種劇毒的感覺。畢竟自然界中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越是顏色鮮豔的物種,往往越是毒性猛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