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重陽節「尊老、敬老、愛老」我們在行動~

2021-02-07 河南省焦作市百大嘉苑幼兒園



農曆九月初九是我國的重陽節,重陽節又叫「老人節」,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所以結合重陽節開展關於「尊老、敬老」為目的主題活動是非常必要的。重陽節帶給 我們不是登高、賞菊、吃重陽糕,而是一種信息:老年人更需要愛、需要健康、快樂。他們需要的也許並不是你的錢物,不是禮物,而是你一聲深情的問候…….創建一個愛老敬老養老助老的氛圍,需要全社會的參與,兒童是祖國的未來,為了更好地從小培養他們尊老愛老的優良習慣,幼兒園在重陽節以班為單位開展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可以幫助幼兒豐富以下經驗:①農曆九月初九是我國的重陽節,又叫「老人節」。②爺爺、奶奶非常關心小朋友,我們也應該尊敬爺爺、奶奶。③每個小朋友對爺爺、奶奶表達愛意的方式是不同的,我們可以為爺爺、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④重陽節有許多美妙的傳說、故事和詩詞。




1.活動內容

重陽節,為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做力所能及的事。


2.活動要求

     小朋友每人會得到一張單,請注意填寫以下內容:
1.請寫清楚,我是百大嘉苑幼兒園 xx班的xx小朋友,年齡小的小朋友也可以請家長來幫忙喲!
2.每天的任務各不相同,請根據任務單上的任務名稱完成規定的小任務!
10月23日任務完成統一上交給老師
3.在完成任務後,請在「我來誇誇我自己」對應任務的表格裡為自己貼上一個小標記,或者給自己畫一朵漂亮的小花吧!

4.親愛的家長朋友,我們的小寶貝是不是特別棒呢?請您把誇讚的話寫在對應的方格中吧!
小朋友,當你完成了這五天的任務時,請相信你真的特別棒,是一個孝順的好孩子,讓我們一起行動吧!


 

  

    在這個屬於老人的節日裡,請和孩子一起閱讀和學習關於重陽的傳統詩詞和優秀讀物吧!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②《重陽節》

紅葉飄,黃葉飄,藍天高高白雲飄;

九月九,重陽節,我和爺爺來登高;

我們倆,手拉手,爺爺登高不服老;

爺爺爺爺你真棒,我祝爺爺節日好。



③《重陽節》(張志真)

酥糕美酒細品嘗,賞完桂花賞菊黃。

親友同登清涼閣,望斷晴空雁一行。



④《重陽樂》

九月九,是重陽,我陪爺爺登高山。

風兒吟,水兒唱,爺爺和我樂呵呵。

九月九,是重陽,我伴奶奶看菊花。

花兒笑,蝶兒舞,奶奶和我笑哈哈。


⑤《重陽節的歌謠》

菊花黃,黃種強。菊花香,黃種康。

九月九,飲菊酒,人共菊花醉重陽。



⑥《採桑子·重陽》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裡霜。



⑦《尊老歌》

小朋友們要知道,尊敬長輩品德好。

見了長輩問聲好,禮貌用語不可少。

乘車主動來讓座,老人有難我來幫。

家務小事學著幹,休息在家不亂跑。

人見人愛好學生,尊敬長輩要記牢。


⑧《孝敬歌》

學做菜,會洗衣,家務勞動要學習。

食和物,放整齊,自己事情自己做。

不挑吃,不挑穿,糧食水電要珍惜。

孝父母,敬長輩,點滴事情小做起。


⑨《好娃娃》

爺爺年齡大呀,嘴裡缺顆牙。

我為爺爺倒杯茶,爺爺笑哈哈。

奶奶年齡大呀,頭髮白花花。

我為奶奶搬凳坐,奶奶笑哈哈。

爸爸和媽媽呀,齊聲把我誇。

尊敬老人有禮貌呀,是個好娃娃。


附優秀繪本:


作者:特蕾西·莫洛尼


故事簡介:數著爺爺花白的鬍子,幫奶奶戴上心愛的老花鏡,依偎在他們溫暖的懷抱裡,聽著那些風趣而快樂的老故事,祖孫兩代的親情,將是一生最難忘的記憶。這本書會告訴你,那些關於爺爺奶奶的美好故事……


作者:伊東寬


故事簡介:當我還是很小孩子的時候每天都和爺爺一起出去散步,雖然只是在家的附近,但是卻非常的快樂有趣,拉著爺爺的手,慢慢地長大了,雖然為難的事情、可怕的事情越來越多,但是每次爺爺都緊緊握住我的手說:「沒關係,沒關係。」這句話我跟爺爺重複了無數遍,不知什麼時候,那些為難、可怕的事情都解決了……



作者:湯米·狄波拉


故事簡介:小男孩有兩個外婆,樓上的外婆幾乎不能活動,樓下的外婆照顧著樓上的外婆和她自己。小男孩每周都會和兩個外婆度過愉快的時光……從書中,我們看到的是老年人寧靜的生活,還有隔代人之間的情感。



作者:劉旭恭


故事簡介:奶奶到山上給孫子求了一張平安符,符上寫著:「五百羅漢交通平安」。從此,五百個羅漢總是用自己的生命保護著小男孩。慢慢地,羅漢們越來越少了!直到有一天,男孩長成了少年,他獨自坐火車到遠方去的時候,列車失事了,僅剩的一位羅漢搖搖欲墜,少年抱起羅漢衝出車外。羅漢最終卻化為灰燼飄上了天空……少年將護身符解下,用手細細撫摸。他遙望遠方天色的光亮,開始踏上了一個人的旅途。



作者:西本雞介


故事簡介:一句口頭禪,洋溢著幸福的人生感悟。一幕幕溫馨的生活瞬間,記錄下爺爺晚年與小孫子共同度過的一段快樂時光。爺爺送我去幼兒園;爺爺接我下幼兒園;爺爺給我做玩具,我最喜歡爺爺了。「極樂啊,極樂啊。」是爺爺的口頭禪,就連洗澡的時候也會念個不停。一天,爺爺因病從醫院去了天國。於是,「極樂啊,極樂啊。」成為了思念的橋梁。



作者: 湯米·狄波拉文


故事簡介:巴比剛生下來的時候,爺爺巴柏就是他最親密的朋友。巴比學走路的時候,巴柏耐心地說著,「先左腳,再右腳。」一步一步教會了巴比。突然間,巴柏中風住醫院了。經過了漫長的等待,巴柏雖然回家了,卻不會走路,甚至不認識巴比……一切都讓巴比十分害怕,直到他鼓起勇氣親近巴柏、幫助巴柏。終於有一天,爺爺在巴比說著「先左腳,再右腳」的引導下,重新學會了走路……書中略帶自傳式的描繪,帶給讀者一個關於濃濃的親情與真摯的友情的故事,讀之令人感動、難忘。

   百善孝為先,孝敬是根本。天地恩情永難忘,心中紮下根。血脈流不斷,山河歲歲新。中華孝道是美德,傳給後來人。祖先留下傳家寶名字叫孝順,多少年多少代溫暖過冬春。傳承美德孝道先行,今天讓我們說孝道、唱孝道、演孝道、盡孝道。

——《中華孝道》


相關焦點

  • 九月九,重陽節,不只是「敬老節」
    重陽節的起源,最早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三國時期曹丕在《九日與鍾繇書》中明確寫到重陽的飲宴:  「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重陽節到唐代才被正式定為民間節日。  古人將重陽與上巳(九月九和三月三)作為對應的春秋大節,也就是季節交替的時間界標。
  • 感恩重陽節,讓我們一起尊老、敬老、愛老、助老
    10月25日,農曆九月初九,是我國傳統的重陽節。重陽節習俗很多,如登高望遠、插茱萸、吃重陽糕、賞菊花等,因此也叫登高節、茱萸節、菊花節等。 重陽節還是我國法定的老年節。 為了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推動老齡事業健康發展,弘揚中華民族敬老、養老、助老的美德,2013年7月1日實施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明確規定,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為全國「老年節」,同年的重陽節也成為了我國首個法定的老年節。 敬老愛老助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尊師敬老同樣是小朋友們從小就應該培養的優良品格。
  • 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羅一航媽媽
    親愛的仔仔:     上周日是重陽節,周日吃完早飯我們一家四口去爬了沙田的斜西山,這天來爬山的人比平常多,你問了媽媽為什麼重陽節這麼多人來爬山
  • 泉州市各地各部門舉行各種尊老、敬老、愛老、助老活動
    情暖重陽 與愛相伴今天是農曆九月初九中國傳統的重陽節,也是我國第8個法定的「老年節」。連日來,泉州市各地各部門舉行各種尊老、敬老、愛老、助老活動,向老人們送上節日的問候!「為了迎接重陽節,我們組織100名中老年人參加傳統手工藝製作比賽,體現老一代惠安女吃苦耐勞的精神,弘揚傳統漁業文化。」倡辦此次活動的村民王建強說。60位老人華大校園健步走
  • 三年級作文:重陽節
    今天是九月九日,傳統的重陽節。我聽媽媽說:雙九代表的是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意思,所以重陽節也叫「老人節」。重陽節是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節日。早飯後,我和媽媽去超市買了許多姥姥愛吃的,然後一起回到了姥姥家陪姥姥過節日。到了姥姥家,姥姥高興的合不攏嘴。
  • 重陽節|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 克旗賽罕社區開展「愛滿賽罕 情暖重陽」重陽節敬老活動
    在「重陽節」來臨之際,為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傳統美德,10月23日,克旗應昌街道賽罕社區攜手轄區希望雙語幼兒園開展了「愛滿賽罕 情暖重陽」喜樂會敬老活動。 希望雙語幼兒園全體師生們一起走進社區,與轄區的老人們歡聚一堂,共同歡度重陽節。
  • 網絡中國節·重陽丨九月九日,又見重陽
    重陽節農曆九月九日,是子女扶老年人登高望遠,敬老愛老的日子。今年不知不覺又到重陽,又到一年孝老日。九九重陽數,三秋萬實成。這是個迎來三秋收穫的季節,也迎來了九九老年節。在收穫中孝老,在實成中敬老。重陽,讓老人感知收穫、感知孝心。
  • 【卡萊特之聲】愛在重陽節,情滿十月天
    重陽節,農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為「重  九」。《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曰「重陽」,也叫「重九」。         早在戰國已然形成,直到唐代走入民間,有登高望遠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還有重九節、曬秋節、「踏秋」、茱萸、菊花節等說法。
  • 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老西門街道開展重陽節系列活動
    重陽節將至,為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營造社區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濃厚氛圍,老西門街道組織策劃了「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系列主題活動。
  • 重陽節有哪些習俗 九月初九重陽節由來介紹
    首頁 > 問答 > 關鍵詞 > 重陽節最新資訊 > 正文 重陽節有哪些習俗 九月初九重陽節由來介紹
  • 東營市東營區史口鎮西高村開展「愛在史口」重陽節敬老公益活動
    10月21日,正值九九重陽節即將到來之際,東營市區派駐史口鎮鄉村振興服務隊、東營區融媒體中心聯合愛心企業——東營東輝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東營時代美容美髮學校到幫扶村東營區史口鎮西高村開展「愛在史口」重陽節敬老公益活動。
  • 三臺縣潼川鎮舉辦「重陽節 敬老情」活動
    四川新聞網綿陽10月17日訊(劉春玉 熊英)為繼承和發揚「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讓老人們深切感受黨的關懷和社會的溫暖,三臺縣潼川鎮於10月17日邀請縣群元川劇團在該鎮敬老院舉辦「重陽節 敬老情」主題文藝匯演活動。
  • 「孝親敬老 從我做起」倡議書
    為大力弘揚孝老愛親的中華傳統美德,深入挖掘重陽節的濃厚文化內涵,在全社會大力營造孝老愛親、家庭和睦、鄰裡守望的社會氛圍,在重陽節即將來臨之際,特向全體市民發出如下倡議:一、傳承美德,做敬老助老愛老的倡議者「孝為德之本」,我們每個人都要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充分展示「關懷和愛護老年人」的時代風尚。
  • 重陽節丨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傳西漢劉歆所作的《西京雜記》中曾記載:「戚夫人侍兒賈佩蘭,後出為扶風人段儒妻,說在宮內時……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令人長壽」,因此有人認為西漢初期皇宮內已有九月九日佩茱萸、飲菊花酒等習俗,進而推測重陽節在西漢時已經形成。但實際上,《西京雜記》是晉人葛洪輯錄的,劉歆實為假託的「作者」,因此這條記載不足以說明重陽節在漢代的情況。
  • 重陽孝愛敬老,讓孝道提升這座城市的「溫度」!
    10月21日,在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來臨之際,為傳承孝道文化,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一龍集團成都九龍生態園為簡陽市新市街道各社區老年朋友送上了一場孝愛敬老文藝匯演,並為仁義村的孤寡、高齡老人們送去了節日祝福和慰問品,讓老人們在重陽節倍感溫馨,充分感受社會大家庭的關懷,讓孝道提升這座城市的「溫度」。
  • 傳承敬老愛老傳統,鶴龍黨員、志願者重陽節探訪社區長者
    為傳承敬老愛老的光榮傳統,10月25日,彭上社區黨支部組織黨員、專職人員、志願者開展重陽節走訪慰問轄內長者活動,上門走訪慰問了彭上社區年齡最大的羅金愛、李巧等80歲以上的27名社區長者,為老年人送上節日的祝福和親切的問候。
  • 童心敬老,愛在重陽——黔西縣野壩幼兒園重陽節倡議書
    親愛的寶貝們:在我們成長的記憶中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扶著你學走路;一次次幫你擦拭淚花;一次次把好吃的東西留給你;一次次把闖禍的你護在身後。在他們眼中,你是獨一無二的小可愛。這就是我們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從「百善孝為先」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古訓,無不提示我們尊老、敬老、愛老、助老已成為全社會的責任。
  • 九九重陽節 濃濃敬老情
    ■融媒體記者 樓婷 周旦  特約記者 楊新華  通訊員 王曉銘 閆笑瀧 郭夢霞 張 慧  章 琦 徐 帥 葛恆隨著尊老、敬老、愛老傳統美德的弘揚,全社會越來越重視老年人。昨天是重陽節,我市各鎮鄉(街道)都組織了活動,讓老年人在這個屬於他們的節日裡開心快樂。金婚、演出,老有所樂為弘揚中華民族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傳遞文明新風尚,大唐街道柱嵩社區在重陽節前舉辦了「慶重陽,賀金婚」活動,邀請了全社區共61對金婚老人參加,其中80周歲以上達102人。
  • 【我們的節日•重陽】重陽節習俗知多少
    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是為重陽節,二九相重,稱為「重九」。農曆九月初九,為傳統的重陽節,又稱登高節,民間還有重九節、茱萸節、菊花節等說法。因為《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