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九月初九是我國的重陽節,重陽節又叫「老人節」,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所以結合重陽節開展關於「尊老、敬老」為目的主題活動是非常必要的。重陽節帶給 我們不是登高、賞菊、吃重陽糕,而是一種信息:老年人更需要愛、需要健康、快樂。他們需要的也許並不是你的錢物,不是禮物,而是你一聲深情的問候…….創建一個愛老敬老養老助老的氛圍,需要全社會的參與,兒童是祖國的未來,為了更好地從小培養他們尊老愛老的優良習慣,幼兒園在重陽節以班為單位開展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可以幫助幼兒豐富以下經驗:①農曆九月初九是我國的重陽節,又叫「老人節」。②爺爺、奶奶非常關心小朋友,我們也應該尊敬爺爺、奶奶。③每個小朋友對爺爺、奶奶表達愛意的方式是不同的,我們可以為爺爺、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④重陽節有許多美妙的傳說、故事和詩詞。
1.活動內容
重陽節,為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做力所能及的事。
2.活動要求
小朋友每人會得到一張單,請注意填寫以下內容:
1.請寫清楚,我是百大嘉苑幼兒園 xx班的xx小朋友,年齡小的小朋友也可以請家長來幫忙喲!
2.每天的任務各不相同,請根據任務單上的任務名稱完成規定的小任務!
10月23日任務完成統一上交給老師
3.在完成任務後,請在「我來誇誇我自己」對應任務的表格裡為自己貼上一個小標記,或者給自己畫一朵漂亮的小花吧!4.親愛的家長朋友,我們的小寶貝是不是特別棒呢?請您把誇讚的話寫在對應的方格中吧!
小朋友,當你完成了這五天的任務時,請相信你真的特別棒,是一個孝順的好孩子,讓我們一起行動吧!
在這個屬於老人的節日裡,請和孩子一起閱讀和學習關於重陽的傳統詩詞和優秀讀物吧!①《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②《重陽節》
紅葉飄,黃葉飄,藍天高高白雲飄;
九月九,重陽節,我和爺爺來登高;
我們倆,手拉手,爺爺登高不服老;
爺爺爺爺你真棒,我祝爺爺節日好。
③《重陽節》(張志真)
酥糕美酒細品嘗,賞完桂花賞菊黃。
親友同登清涼閣,望斷晴空雁一行。
④《重陽樂》
九月九,是重陽,我陪爺爺登高山。
風兒吟,水兒唱,爺爺和我樂呵呵。
九月九,是重陽,我伴奶奶看菊花。
花兒笑,蝶兒舞,奶奶和我笑哈哈。
⑤《重陽節的歌謠》
菊花黃,黃種強。菊花香,黃種康。
九月九,飲菊酒,人共菊花醉重陽。
⑥《採桑子·重陽》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裡霜。
⑦《尊老歌》
小朋友們要知道,尊敬長輩品德好。
見了長輩問聲好,禮貌用語不可少。
乘車主動來讓座,老人有難我來幫。
家務小事學著幹,休息在家不亂跑。
人見人愛好學生,尊敬長輩要記牢。
⑧《孝敬歌》
學做菜,會洗衣,家務勞動要學習。
食和物,放整齊,自己事情自己做。
不挑吃,不挑穿,糧食水電要珍惜。
孝父母,敬長輩,點滴事情小做起。
⑨《好娃娃》
爺爺年齡大呀,嘴裡缺顆牙。
我為爺爺倒杯茶,爺爺笑哈哈。
奶奶年齡大呀,頭髮白花花。
我為奶奶搬凳坐,奶奶笑哈哈。
爸爸和媽媽呀,齊聲把我誇。
尊敬老人有禮貌呀,是個好娃娃。
附優秀繪本:
作者:特蕾西·莫洛尼
故事簡介:數著爺爺花白的鬍子,幫奶奶戴上心愛的老花鏡,依偎在他們溫暖的懷抱裡,聽著那些風趣而快樂的老故事,祖孫兩代的親情,將是一生最難忘的記憶。這本書會告訴你,那些關於爺爺奶奶的美好故事……
作者:伊東寬
故事簡介:當我還是很小孩子的時候每天都和爺爺一起出去散步,雖然只是在家的附近,但是卻非常的快樂有趣,拉著爺爺的手,慢慢地長大了,雖然為難的事情、可怕的事情越來越多,但是每次爺爺都緊緊握住我的手說:「沒關係,沒關係。」這句話我跟爺爺重複了無數遍,不知什麼時候,那些為難、可怕的事情都解決了……
作者:湯米·狄波拉
故事簡介:小男孩有兩個外婆,樓上的外婆幾乎不能活動,樓下的外婆照顧著樓上的外婆和她自己。小男孩每周都會和兩個外婆度過愉快的時光……從書中,我們看到的是老年人寧靜的生活,還有隔代人之間的情感。
作者:劉旭恭
故事簡介:奶奶到山上給孫子求了一張平安符,符上寫著:「五百羅漢交通平安」。從此,五百個羅漢總是用自己的生命保護著小男孩。慢慢地,羅漢們越來越少了!直到有一天,男孩長成了少年,他獨自坐火車到遠方去的時候,列車失事了,僅剩的一位羅漢搖搖欲墜,少年抱起羅漢衝出車外。羅漢最終卻化為灰燼飄上了天空……少年將護身符解下,用手細細撫摸。他遙望遠方天色的光亮,開始踏上了一個人的旅途。
作者:西本雞介
故事簡介:一句口頭禪,洋溢著幸福的人生感悟。一幕幕溫馨的生活瞬間,記錄下爺爺晚年與小孫子共同度過的一段快樂時光。爺爺送我去幼兒園;爺爺接我下幼兒園;爺爺給我做玩具,我最喜歡爺爺了。「極樂啊,極樂啊。」是爺爺的口頭禪,就連洗澡的時候也會念個不停。一天,爺爺因病從醫院去了天國。於是,「極樂啊,極樂啊。」成為了思念的橋梁。
作者: 湯米·狄波拉文
故事簡介:巴比剛生下來的時候,爺爺巴柏就是他最親密的朋友。巴比學走路的時候,巴柏耐心地說著,「先左腳,再右腳。」一步一步教會了巴比。突然間,巴柏中風住醫院了。經過了漫長的等待,巴柏雖然回家了,卻不會走路,甚至不認識巴比……一切都讓巴比十分害怕,直到他鼓起勇氣親近巴柏、幫助巴柏。終於有一天,爺爺在巴比說著「先左腳,再右腳」的引導下,重新學會了走路……書中略帶自傳式的描繪,帶給讀者一個關於濃濃的親情與真摯的友情的故事,讀之令人感動、難忘。
百善孝為先,孝敬是根本。天地恩情永難忘,心中紮下根。血脈流不斷,山河歲歲新。中華孝道是美德,傳給後來人。祖先留下傳家寶名字叫孝順,多少年多少代溫暖過冬春。傳承美德孝道先行,今天讓我們說孝道、唱孝道、演孝道、盡孝道。
——《中華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