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榮的一生是華麗而完美的。
作者 | 費米宇宙
表演藝術及電影理論,畢業於法國巴黎十大
郵箱:wendywork@yeah.net
今年是Leslie逝世17周年,當年為他拍攝寫真集《All About Leslie》的日本攝影師清永安雄近日在社交媒體上放出了一組當時(1998年)拍攝的還從未曝光的照片。
圖 | 清永安雄的臉書截圖
據環球唱片宣布,他們還將於Leslie生辰9月12日當天推出復刻專輯《REVISIT》,裡面會有之前Leslie錄製專輯時未曾使用過的聲帶。這不禁讓人回想起這一切的開始:1987年的時候,Leslie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本寫真集《Stark Impressions》——那時的他是香港地區第一位推出自己寫真集的男歌星。然而在他人生短短幾十載,他所做到的第一卻遠遠不止這一個。
《夜半歌聲》
是演員,也是歌手,更是創作者
巔峰時期的張國榮,在當年十大勁歌金曲裡能夠一人獨佔七首。作為演員的他,塑造過的人物形象多變,充滿個人魅力。自由不受約束,有藝術氣息的角色是他的標籤。其中有一部作品很少被提及,卻是他唯一一部作為執行監製的電影——《夜半歌聲》(1995)。
圖 |《夜半歌聲》4K修復版海報
當年為了拍好這部由音樂劇改編的電影,Leslie可以說是下了不少功夫。作為監製,他對電影的美術要求極高。
因為是現場收音,為了聲音的質感,電影裡的主要場景都斥巨資搭建。據吳倩蓮回憶,她所飾演的富家千金杜雲嫣居住的杜府大宅的石板都是現場一塊一塊砌起來的,每一個細節都很用心。
西式建築裡要體現歌劇院的精美宏偉,中式建築裡要體現出符合角色身份的大戶千金出入的深宅大院。Leslie還為電影創作了三首歌曲,為了向原版音樂劇——《歌劇魅影》致敬,還特意融合了歌劇唱腔。可以說這部電影是最能體現他個人品味的一部作品。
圖 | 《夜半歌聲》中的劇院
張國榮與他塑造的主人公也確有不少相似之處:家境殷實,留洋歸國;遠離父母獨立生活,在設計和表演藝術方面有很高的天賦。
影片的主人公宋丹平既是建築師,也是歌劇演員。而他確也說過除了《紅樓夢》,他最愛的是室內設計相關的書籍。
圖 | 《夜半歌聲》中的張國榮
《夜半歌聲》的故事背景設定在1926-1936年間的上海,剛好是南京政府的「黃金十年」。那會的上海被稱作是遠東第一城,有著「冒險家樂園」的稱號,在各國租界鼎立的盛況之下,上海的繁榮程度甚至超越了當時的東京,使得上海能夠較為開放且自由地接納來自西方世界的文化洗禮。
張國榮所扮演的處在這一時代背景下的主人公宋丹平是西方先進思想的擁護者,他修建的歌劇院在當時也是獨一無二的。作為表演藝術家將歌劇帶進民眾生活的他,個性獨立,思想自由,是典型的民國新青年。
而與他相戀的富家小姐杜雲嫣(吳倩蓮飾演)卻是受封建傳統家庭束縛的舊社會女子,內心極度渴望自由。
圖 | 《夜半歌聲》中的張國榮與吳倩蓮
《霸王別姬》
講述自己的故事
從80年代到90年代,香港經歷了首例愛滋病例確診,及同性性行為從被認定是刑事罪行到非刑事化的更改,大眾也因此開始關注性少數群體。
可是歧視與誤解並不會在短期內就消除。作為公眾人物,Leslie的銀幕形象也並不是以傳統的男性審美觀念徵服觀眾的;他卻也有意無意地選擇出演一些性向模糊的角色。
圖 | 電影《霸王別姬》花絮照
在陳凱歌籌備開拍《霸王別姬》時,兩人在徐楓女士(電影的出品人)的安排下第一次在香港文華東方酒店見了面——也就是張國榮在那次會面十多年之後縱身而下的那家酒店。據陳凱歌講述,那次見面時劇本的初稿還未完成,而他自己是一個性格有些急躁的人;張國榮卻是很斯文安靜的。當他急切地講述完的時候,張國榮便站起來和他握手說到:「謝謝你為我講的故事,我就是程蝶衣。」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張國榮自己爭取了這個角色。在很久之後陳凱歌導演也感慨地說道過,他總覺得張國榮這個人就是現實生活中的程蝶衣,扮演程蝶衣就是他的宿命。
圖 | 《霸王別姬》中的張國榮
「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
「人吶,得自個兒成全自個兒。」
1993年《霸王別姬》獲得了法國坎城電影節的金棕櫚獎,也是第一且唯一一部獲此殊榮的華語電影。張國榮經歷了中國電影的黃金時代與末尾,也經歷了香港電影的興衰。
小豆子的一生可以理解為是為了追求京劇藝術造詣而將自己囚禁在了程蝶衣的角色裡;這種選擇從一開始的被動,到後來的主動選擇。
圖 |張國榮與尹治(少年小豆子扮演者)
他一入戲就再也沒出來過,醒來時也只得隨虞姬的命運一般——終得一死。
而張國榮的一生卻是始終在追求自由的。這種自由源於自律與勤勉;溫柔待人,嚴於待己。
《霸王別姬》裡的每一場戲曲張國榮都是親自上陣;也堅持不要配音,自己下來練習國語。戲裡戲外的他們,無論是程蝶衣,還是張國榮,都是自己成全了自己。像小癩子說的——
「這得吃多少苦,才成得了角啊。」
圖 | 電影《霸王別姬》畫面
《霸王別姬》的時代跨度很大,從1924年清末民初一直到改革開放。劇中人物經歷了一系列重要的歷史事件。北京作為故事的發生地,是有其深厚的帝制時代所延續下來的文化背景特色的。
劇中的人物,袁四爺、那坤、張公公等,都是這樣的時代文化所遺留下來的產物。京劇作為國粹,從被世人追捧,到被打擊唾棄,再到無人問津。
程蝶衣作為一個戲中的戲中人,一直以守護他所追求的京劇藝術的立場而處在這不停變革的時代之中。從他的遭遇裡我們看到了五十年的時代社會變革是怎樣對一個普通人 的生活所產生影響的。
圖 | 《霸王別姬》畫面
純粹如他
華麗而完美的一生
程蝶衣是純粹的。他對於京劇的熱愛與奉獻,超越了其他所有世人看中的東西。這種純粹正如同張國榮自己。在談到自己的性取向時,他這樣說到:「我不在意對方是異性還是同性。為什麼一種就不能愛另一種呢?應該允許戀愛的範圍更寬廣一些。」(《張國榮的時光》)
圖 | 《張國榮的時光》
張國榮的一生是華麗而完美的。作為公眾人物,他最在意的並不僅僅只是銀幕和舞臺上的片刻的完美。真實和真誠才是他的人生哲學。
今年上映的優酷人文同名紀錄片《張國榮》也許是一次讓大眾更加了解他的機會。歷時八年,由徐克監製;這部耗費了大量心血的紀錄片包含了很多Leslie生前未曾公開過的資料,他的親友也會在節目中出現。
「在我理解中所謂完美的人,就是做到最真實的自己,而這部紀錄片將告訴我們,達到完美需要走過多少路程。」
——幹超,優酷副總裁
*本文由cinewoo獨家發布,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direct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