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我而言,評價一位演員演技到位與否的標準其實非常單純:只要飾演的角色能夠讓觀眾信服,就稱得上是不折不扣的好演員。按照這一標準看來,演員張譯從來就沒讓觀眾失望過。從賈樟柯《山河故人》裡那個心思精明卻有情有義的山西煤礦老闆張晉生,到《我和我的祖國》裡帶上口罩不發一言純用眼神飆戲的「教科書級別演技」,張譯總能給觀眾帶來最大程度的驚喜,面對各式各樣迥然不同的角色,照樣能夠得心應手演繹得真切而動人。
正在熱映的《金剛川》稱得上是最近熱度最高的電影,縱觀整部電影,首先為影片獨特的三種角度構成三段式結構深深震撼,再深入到真實殘酷的戰爭具體情節、戰爭群像中的具體人物形象上,最讓人印象深刻的當屬張譯飾演的高射炮兵張飛。看完全片才深深感覺到,張飛是一個看似非典型的實際上又極為典型的軍人形象,這一角色的多層次深度本身對於演員而言就是很大的難度與挑戰,而張譯的出色演繹更是給讓張飛一角增色不少,堪稱《金剛川》全片最動人淚點之所在。
如果只能用一個關鍵詞形容《金剛川》中的高射炮兵張飛,毫無疑問就是「反差」二字。張飛一出場首先給人的印象並非英姿颯爽自信滿滿,而是身板瘦削話語不多,甚至眼神裡還透著些許的「怯意」——這怯實際上只是一種假象,在吳京飾演的師父兼戰友關磊面前,張飛沒有沒有太多的發言權。原本定好張飛關磊各守住一個炮臺,兜兜轉轉最後還是讓關磊硬生生調換了位置。當然張飛還是有著一種不可動搖的堅持和倔勁兒,眼看著關磊拿起菸斗要抽菸,張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下子把火打滅,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兒、什麼東西絕對不能碰,張飛嘴上不說,心裡明鏡兒似的。
「把你炮彈勻我十發。」「能成。」很簡短的對話,卻是個讓人猝不及防的淚點。張飛心裡清楚關磊非要跟他換炮臺的真實用意,眼淚在眼眶裡打轉轉,最後的底線是絕對不流出來。出生入死,過命交情,一切盡在不言中。張譯對於張飛的感情揣摩好就好在恰如其分,點到為止,沒有一絲多餘情緒。
《金剛川》臨近結尾處的高潮部分最慘烈,張飛左手左腿均被炸裂,但依舊憑藉頑強意志硬生生回到高射炮前,咬緊牙關,付出全部心力,迎著敵機射出一發又一發炮彈。當張飛在關磊的墳塋前插上一支煙時,他也完成了自己的成長與蛻變,真正成為了一位無謂犧牲、堅不可摧的英雄。「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絕不能被打敗。」表達的正是這個意思。張譯在影片前後部分判若兩人的巨大反差,成就了最催人淚下的高射炮兵張飛。
更為難能可貴的是,張譯不但將自己的演技不斷磨練得日臻完美,而且在拍攝過程中還充分發揮了傳幫帶精神,在片場幫助其他年輕演員提升演技並熱心給出建議,足以見得張譯對於演員這一職業內心是充滿神聖感與使命感的,始終將演員的敬業精神與職業責任放在心上。
「姓張名飛字翼德,萬古流芳莽撞人。」張譯飾演的高炮排長張飛真的承包了《金剛川》全片最大淚點。如果說影片前半部分展現的更多是他謹小慎微、生怕出差錯的細膩個性,那麼到了電影後半段乃至高潮部分,一個真正置生死於度外的戰士形象便活生生呈現於我們眼前:炸彈藏在深深水底,一顆赤誠紅心永存。將生命灌注於角色之中的張譯,永遠都會給觀眾帶來一個又一個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