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古流芳莽撞人」,《金剛川》張譯前後巨大反差太催淚

2020-11-05 扣兒小姐

於我而言,評價一位演員演技到位與否的標準其實非常單純:只要飾演的角色能夠讓觀眾信服,就稱得上是不折不扣的好演員。按照這一標準看來,演員張譯從來就沒讓觀眾失望過。從賈樟柯《山河故人》裡那個心思精明卻有情有義的山西煤礦老闆張晉生,到《我和我的祖國》裡帶上口罩不發一言純用眼神飆戲的「教科書級別演技」,張譯總能給觀眾帶來最大程度的驚喜,面對各式各樣迥然不同的角色,照樣能夠得心應手演繹得真切而動人。


正在熱映的《金剛川》稱得上是最近熱度最高的電影,縱觀整部電影,首先為影片獨特的三種角度構成三段式結構深深震撼,再深入到真實殘酷的戰爭具體情節、戰爭群像中的具體人物形象上,最讓人印象深刻的當屬張譯飾演的高射炮兵張飛。看完全片才深深感覺到,張飛是一個看似非典型的實際上又極為典型的軍人形象,這一角色的多層次深度本身對於演員而言就是很大的難度與挑戰,而張譯的出色演繹更是給讓張飛一角增色不少,堪稱《金剛川》全片最動人淚點之所在。


如果只能用一個關鍵詞形容《金剛川》中的高射炮兵張飛,毫無疑問就是「反差」二字。張飛一出場首先給人的印象並非英姿颯爽自信滿滿,而是身板瘦削話語不多,甚至眼神裡還透著些許的「怯意」——這怯實際上只是一種假象,在吳京飾演的師父兼戰友關磊面前,張飛沒有沒有太多的發言權。原本定好張飛關磊各守住一個炮臺,兜兜轉轉最後還是讓關磊硬生生調換了位置。當然張飛還是有著一種不可動搖的堅持和倔勁兒,眼看著關磊拿起菸斗要抽菸,張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下子把火打滅,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兒、什麼東西絕對不能碰,張飛嘴上不說,心裡明鏡兒似的。


「把你炮彈勻我十發。」「能成。」很簡短的對話,卻是個讓人猝不及防的淚點。張飛心裡清楚關磊非要跟他換炮臺的真實用意,眼淚在眼眶裡打轉轉,最後的底線是絕對不流出來。出生入死,過命交情,一切盡在不言中。張譯對於張飛的感情揣摩好就好在恰如其分,點到為止,沒有一絲多餘情緒。


《金剛川》臨近結尾處的高潮部分最慘烈,張飛左手左腿均被炸裂,但依舊憑藉頑強意志硬生生回到高射炮前,咬緊牙關,付出全部心力,迎著敵機射出一發又一發炮彈。當張飛在關磊的墳塋前插上一支煙時,他也完成了自己的成長與蛻變,真正成為了一位無謂犧牲、堅不可摧的英雄。「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絕不能被打敗。」表達的正是這個意思。張譯在影片前後部分判若兩人的巨大反差,成就了最催人淚下的高射炮兵張飛。


更為難能可貴的是,張譯不但將自己的演技不斷磨練得日臻完美,而且在拍攝過程中還充分發揮了傳幫帶精神,在片場幫助其他年輕演員提升演技並熱心給出建議,足以見得張譯對於演員這一職業內心是充滿神聖感與使命感的,始終將演員的敬業精神與職業責任放在心上。


「姓張名飛字翼德,萬古流芳莽撞人。」張譯飾演的高炮排長張飛真的承包了《金剛川》全片最大淚點。如果說影片前半部分展現的更多是他謹小慎微、生怕出差錯的細膩個性,那麼到了電影後半段乃至高潮部分,一個真正置生死於度外的戰士形象便活生生呈現於我們眼前:炸彈藏在深深水底,一顆赤誠紅心永存。將生命灌注於角色之中的張譯,永遠都會給觀眾帶來一個又一個驚喜。

相關焦點

  • 從謹小慎微到「莽撞人」,張譯讓人物有了弧光
    文/殺手裡昂「長坂坡前救趙雲,喝退曹操百萬軍,姓張名飛字翼德,萬古流芳莽撞人」,這是傳統相聲貫口《八扇屏之莽撞人》的選段,說的是後漢三國時張飛的故事。,調整發射角度,裝彈,唱著「莽撞人」,拼盡最後一絲力氣,打完了最後三發炮彈,和歷史人物有一種跨越時空的呼應。
  • 哈爾濱演員張譯 在《金剛川》中吼叫到暈厥
    雖然電影三段式的拍攝手法引發爭議,但幾乎所有人在評價這部電影時都會先說一句:張譯演得太好了!一度喊到缺氧搭檔說他「用生命拍戲」10年軍旅生涯,屢次塑造軍人形象,但哈爾濱演員張譯常被人說帶著書卷氣,可這次在《金剛川》裡他擊碎了全部的自己,成了「猛張飛」。他飾演的炮兵排長張飛對著敵機瘋狂射擊,聲嘶力竭地狂吼:「來吧!」
  • 張譯撐起《金剛川》的口碑?教科書演技是這樣煉成的
    總之,張譯憑藉在《金剛川》中的精彩表演,再一次被封神!飾演的張飛「表裡反差大」演戰士對於張譯來說,已經是輕車熟路了。不過張譯在《金剛川》中飾演的「張飛」跟以往的角色都不一樣。因為張飛是一個外表跟內心「反差極度大」的人。當初張譯聽到管虎跟他說,要他在片中扮演「張飛」時,他還以為管虎是在跟他開玩笑。在《三國演義》中,張翼德,可是一個真正的猛人,被認為是「蜀之諸將,惟飛最雄。」
  • 封面會客廳|《金剛川》裡演繹老部隊的故事 張譯:看到劇本時就已落淚
    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 實習生 唐芷琪「不問萬古流芳,但求此心敢勇。」張譯在微博上這樣解讀《金剛川》裡對張飛的演繹。電影《金剛川》上映9天累積票房5.86億,連續8天蟬聯票房第一。片中那座「打不爛、炸不斷」的橋背後,是中國志願軍戰士勇往直前、血戰到底的精神。張譯在片中飾演的高炮排⻓張飛,是一個嚴謹、細緻甚至有點「摳門」的軍人。
  • 從《金剛川》看演員張譯的自我修養
    在這裡,我最想聊的就是演員張譯在電影《金剛川》裡那些不太容易被人注意到的細節演繹,以及在這些表演細節裡,體現出的作為一個演員的自我修養,和把演員作為終生職業與理想的信念感!最出色的一個範例,就是在去年國慶檔票房冠軍電影《我和我的祖國》裡,大半張臉被口罩遮住,沒有幾句臺詞,全靠眼神表演,還能讓人充分理解那個無名英雄的教科書式的表演。其餘諸如「逢戲必瘸」等等對於張譯來說,都已經算是常規操作了。到這部《金剛川》,張譯更是通過前往第一炮位時讓出單手單腳的艱難步伐,僅靠背影演出了張飛這個「莽撞人」的全部感情和滿腔怒火。
  • 軍人出身的張譯,在《金剛川》裡化身屹立不倒的豐碑
    《金剛川》觀影歸來,三個角度的故事描述,最後收攏為一條主線,配合緊湊且完全性鋪陳敘事更震撼人心,其中情感最為濃烈的《高炮班》讓人印象最為深刻,也是我最喜歡的段落,尤其是男主角張譯的表演,無論是作為炮兵迎著敵人炮火時的無所畏懼,還是作為戰友對兄弟犧牲後動情之處,配合極富感染力的故事和情緒,讓人為之震撼。
  • 《金剛川》:一夫當關
    三大導演克服了重重困難,團隊的無私付出,最終完成了《金剛川》的創作。可以說《金剛川》戲裡戲外都是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作為一部工業水準頗高的、具有大量視效的大片,《金剛川》能夠在如此困難的局面下完成,背後離不開無數人的努力,這種奇蹟,正如影片中那座永遠炸不壞的橋一樣,需要每一個人的付出。
  • 張譯四句唱腔、讓人潸然淚下,《金剛川》三個月、刷新影史紀錄
    條件太艱苦,只有兩門炮、還不能打交叉,太難了。張譯那個眼神、那個神情,分分鐘讓人淚下。有計劃的、時刻強調按既定計劃行動的張飛,最後成了「千古流芳莽撞人」。他能完成奇蹟,是靠莽撞嗎?慘烈的轟炸過後,張飛靠著一條腿、艱難走到另一個炮臺,唱著「千古流芳莽撞人
  • 吳京、張譯再度聯手,抗美援朝題材電影《金剛川》定檔
    《金剛川》是由管虎、郭帆、路陽聯合執導的抗美援朝題材電影,由張譯、吳京、李九霄、魏晨領銜主演,鄧超特別出演。《金剛川》光看導演與演員人員,就知道這是雙硬核組合,可以說是目前為止觀眾最期待的大片李九霄飾演劉浩不問萬古流芳,但求此心敢勇。
  • 張譯成「精」,吳京劍走偏鋒,《金剛川》的硬漢奇招讓人淚腺失控
    《金剛川》無疑是當前影院最熱,還原70年前那場戰爭的內容讓人熱血沸騰。 張譯又蛻變了 《金剛川》裡不得不說的是張譯,在這齣劇情裡,他飾演的張飛還真有幾分三國時期蜀漢名將的威武,連執拗的脾氣都有點一脈相傳。
  • 《金剛川》成年度催淚大片,張譯演技太驚豔了
    《金剛川》中的演技,一個字:絕!而到了《金剛川》中,張譯成了有血有肉、有情有義、不懼痛苦、堅持作戰的高炮班排長張飛。關磊愛抽菸,生前抽菸,被人管,死後,張飛在他墳上(其實就是一個就地掩埋他的土堆)插了一根煙;前門缺炮,關磊生前向張飛「求」,死後,張飛在那根煙的後面,再插一枚炮。
  • 《金剛川》根本不是催淚影片:不哭不丟人
    看過《金剛川》的人都紛紛表示這才是今年最好哭的影片,在導演管虎及演員張譯的加持下,讓這部影片從一上映就擁有許多莫名的好感度,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莫過於今年夏天《八佰》的功勞。還是淚腺出了問題,細細品味下來發覺都不是,因為《金剛川》本就不是一部催淚影片。軟的怕硬的,硬的怕不要命的很顯然《金剛川》便是把「不要命」三個字表現得淋漓盡致,圍繞一座橋從不同人物不同視角來反覆強化「這座橋」在每個人心中的意義。
  • 《金剛川》4大淚崩時刻,你哭了幾回
    《金剛川》中就有這麼幾幕,讓人看了忍不住想哭。1 劉浩拿槍朝著偵察機掃射因為美軍投放的延時炸彈突然在水中爆炸,不僅炸毀了好不容易快要修好的橋,也炸死炸傷了很多橋上毫不知情的士兵,這裡面就包括劉浩(李九霄飾)的上級高連長(鄧超飾),和他心心念念的「錘子老鄉」女通訊員。
  • 金剛川交趕製作業,過橋故事主角是炮兵,張譯這次演技好評度高
    金剛川上映,作為戰爭題材難免和前腳上映的八佰有所對比,畢竟這兩部陣容上還有些重合。坦率地說,金剛川確實有一種「時間緊任務急」的趕製感,在故事完整和人物飽滿上多少有點先天不足。金剛川有多視角敘事,但比起很多成熟的非線性結構,它更像是多機位展示,互相補充的力度不是太夠,有把有限的內容巧妙拼成作業的勁頭。
  • 有張譯吳京坐鎮,《金剛川》值不值得看?
    就連主演張譯都信心滿滿地表示:「我以我的人格擔保,《金剛川》不次於八佰!」不得不說,觀眾的期待值被拉得很滿。金剛川作為通往金城戰場的必經之路,江上的那一座橋就是懸在所有志願軍心上的生命線。電影並未選擇金城戰役作為核心內容,而是用122分鐘的時間講述了從1953年7月13號下午到凌晨,是如何在敵軍的重重圍困之下,將被炸毀的橋一次次重新建起,最終成功橫渡金剛川的故事。所有人的目標很一致,那就是:通過那座橋,渡過金剛川。
  • 張譯一人可以撐起的一部電影《金剛川》
    《金剛川》的品質,張譯飾演的高炮排長張飛成就了全片最高光的表演,最精彩的也是與美軍地對空對攻那場戲。可以說張譯的表演簡直就是是一種享受,不僅角色拿捏的非常準,讓觀眾信,他就是那個角色,而且在張譯的表演中,讓炮兵手的信念通過表演的方式,把信念傳遞給觀眾。
  • 不是張譯需要《金剛川》,而是《金剛川》需要張譯
    是許多人看完《金剛川》的一個感受。沒錯,《金剛川》和《敦刻爾克》一樣採用了非線性敘事。在《金剛川》的裡,同樣一個叫張飛的人,紅著雙眼,喊得聲嘶力竭,守護著大部隊。張譯的表演徵服了所有人,沒有人看到這裡還能繃得住。去年《我和我的祖國》,網上有人說看完了還是記不住張譯。
  • 《金剛川》豆瓣評分遠低於《上甘嶺》,它到底是不是一部好電影?
    電影《金剛川》上周五公映,此前主演張譯在一場發布會上曾經誇下海口,「我以人格擔保,《金剛川》不會比《八佰》差!」不過,電影公映後,口碑並沒有出現一邊倒的讚美。在豆瓣,它的評分只有6.5分,這個分數,遠低於1965年拍攝,由高保成主演的抗美援朝經典電影《上甘嶺》的8.0分,也低於管虎拍攝的《八佰》的7.7分,而觀眾對於該片開頭從三個不同視點來表現同一個護橋行動的拍攝手法也有不同的看法。
  • 《金剛川》根本不是催淚影片,別被旁人左右:不哭不丟人
    看過《金剛川》的人都紛紛表示這才是今年最好哭的影片,在導演管虎及演員張譯的加持下,讓這部影片從一上映就擁有許多莫名的好感度,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莫過於今年夏天《八佰》的功勞。還是淚腺出了問題,細細品味下來發覺都不是,因為《金剛川》本就不是一部催淚影片。軟的怕硬的,硬的怕不要命的很顯然《金剛川》便是把「不要命」三個字表現得淋漓盡致,圍繞一座橋從不同人物不同視角來反覆強化「這座橋」在每個人心中的意義。
  • 《金剛川》張譯再次貢獻炸裂演技,這一次輪也輪到張譯紅了吧?
    《金剛川》張譯再次貢獻炸裂演技,這一次輪也輪到張譯紅了吧?從去年開始在國慶檔輪番上映的獻禮片中,想起來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演員之一,張譯是很多人第一個會想到的名字。》中一整夜工兵連不斷修橋好讓大部隊能順利到達金城的一段故事,管虎導演用了四個不同的角度去講述,張譯與吳京飾演的炮兵部分,格外讓人動容,最後的最後,張譯拖著一副殘軀,去敵軍殊死一搏的畫面,在他的嘶吼聲中了斷了自己,也了斷了不斷挑釁的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