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謹小慎微到「莽撞人」,張譯讓人物有了弧光

2020-10-28 殺手裡昂

文/殺手裡昂

「長坂坡前救趙雲,喝退曹操百萬軍,姓張名飛字翼德,萬古流芳莽撞人」,這是傳統相聲貫口《八扇屏之莽撞人》的選段,說的是後漢三國時張飛的故事。

《金剛川》中,張譯飾演的張飛,被炸掉一隻手,一隻腳,仍然堅守在高炮位置上,調整發射角度,裝彈,唱著「莽撞人」,拼盡最後一絲力氣,打完了最後三發炮彈,和歷史人物有一種跨越時空的呼應。

作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的獻禮片,《金剛川》的故事角度切口很小,只截取了抗美援朝中金城戰役中的一段歷史,在時間敘事上也相對集中,聚焦在1953年7月12日至次日凌晨5時,中國人民志願軍要在美軍轟炸機的輪番轟炸下,通過金鋼橋的故事。

在故事結構上,三位導演分別從士兵、敵人、高炮連三種不同視角來呈現這個故事。其中,張譯飾演的高炮排長,用真誠細膩的表演包攬了觀眾絕大半淚點。觀眾之所以能夠被張飛這個角色打動,主要在於張譯在表演上完成了這個角色從謹小慎微到「莽撞人」的心理轉變,人物有弧光。

張譯的第一場戲就很出彩,拿著上級關於炮位安排的「委任狀」和關班長攤牌,自己已被提拔為排長,負責主炮位,在官階上來說,排長比班長高一階,但是張譯是關排長一手帶出來的,有師徒關係,所以張譯在面對關排長時表現出一副下屬的姿態,說話的時候下巴在細微顫抖,但畢竟有「委任狀」在手,說話時以上級身份用手輕輕拍了關班長一下,又迅速縮了回去,那種由於身份轉換帶來的心理變化,在表演上呈現得非常豐富。

與關班長的魯莽豪爽相比,謹小慎微是張飛這個角色最初的人物設定,做什麼事情都思考周全,白天關班長想吸菸,被張飛阻止,怕暴露炮位目標;面對空軍飛機的襲擊,張飛認為飛機的高度不在高炮射程,想節省炮彈,而關班長就比較冒進,不顧一切也要打下試試。

張譯是注重表演細節的演員,眼神的傳遞,一些看似不經意間的細節其實都是為角色服務。

一號炮位與隱蔽炮位之間有一大片玉米地,玉米地之間有一塊開闊的沒有遮擋的空地,片中張譯多次穿越玉米地在兩個炮位之間遊走。在表演上有個細節,張譯每次穿過玉米地時都特別謹慎,即便是在白天沒有美軍轟炸機的時候,每次走到沒有遮擋的空地時,都會謹慎地先觀察下周圍的動靜,然後迅速跑過沒有遮擋的地方,進入對面的玉米地,反覆幾次都是如此,這是張飛這個人物小心謹慎的地方。

然而,在他發現關班長的一號炮位暴露被襲擊後,他再次從玉米地穿越過去,導演這時候用了一個一鏡到底的長鏡頭來表現張譯的心理狀態,沒有了之前的那種謹慎,走路的狀態明顯被人物情緒所支配,慌亂沒有了章法。

從這裡開始,一個人設謹慎的張飛因為關班長的犧牲和滿滿的家國情懷,成長為張翼德式的「莽撞人」,對著美軍敵機咆哮,「做個了斷吧」。張飛這種心理上的轉變,是這個人物血性與情義的體現,也傳達了戰爭的殘酷與荒謬。

張譯的表演很有層次,在兄弟情與上下級關係之間的情感拿捏很細膩。他與關班長爭奪一號炮位,表面看是作為軍人的好勝搶功,但實質上是把生的希望留給對方,其中包含著男人之間那種不可言傳的戰友情,兄弟情。其他戰友給張譯的烤玉米,張譯用布包好給了關班長,沒有太多言語。老關換回一號炮位,隨意說要不勻十發炮彈,張飛毫不猶豫的答應了,因為他知道,這次可能下不來炮臺了。當過十年兵的張譯,最能深刻理解這種戰友情。

三個不同視角敘事,相對來說分散了每個角色的呈現,但張譯卻在有限時間裡將張飛這個角色立了起來,並且讓這個人物性格飽滿,有很強的情感張力,確實不簡單。

對待表演,張譯有敬畏之心。作為東北人的他,為了說好一口陝西方言,臺詞本密密麻麻標註了注音,下了很大功夫。在《金剛川》片場,他耐心細緻地和其他演員交流表演細節,他經常回想起自己剛做演員時,前輩們對他的關照,所以他將這種傳幫帶精神一直傳遞下去。在他看來,好的表演是互相成就的。

相關焦點

  • 每個小人物都自帶弧光,張譯演技絕了
    從觀眾們真情實感的影評中,我們能截取到這些關鍵信息:視角獨特、人物塑造飽滿,但如果每一位中華兒女都能從這部影片中體會到人民志願軍無與倫比的意志力和捨生忘死的堅守,這就是《金剛川》的成功之處。但當他看到炮彈像雪花般傾瀉,戰友們一批批倒下,又有新的一批頂上來時,劉浩才慢慢明白高連長那一番話的深意: 修橋也是打仗。
  • 「萬古流芳莽撞人」,《金剛川》張譯前後巨大反差太催淚
    按照這一標準看來,演員張譯從來就沒讓觀眾失望過。從賈樟柯《山河故人》裡那個心思精明卻有情有義的山西煤礦老闆張晉生,到《我和我的祖國》裡帶上口罩不發一言純用眼神飆戲的「教科書級別演技」,張譯總能給觀眾帶來最大程度的驚喜,面對各式各樣迥然不同的角色,照樣能夠得心應手演繹得真切而動人。
  • 哈爾濱演員張譯 在《金剛川》中吼叫到暈厥
    一度喊到缺氧搭檔說他「用生命拍戲」10年軍旅生涯,屢次塑造軍人形象,但哈爾濱演員張譯常被人說帶著書卷氣,可這次在《金剛川》裡他擊碎了全部的自己,成了「猛張飛」。他飾演的炮兵排長張飛對著敵機瘋狂射擊,聲嘶力竭地狂吼:「來吧!」
  • 《龍嶺迷窟》取景陝北壯麗風光,探險中鍛造人物弧光
    在影視作品的取材越來越廣闊的當下,動作探險類作品也是佳作頻出,如何在緊張刺激的劇情中依舊展現角色身上流轉的人物弧光和優秀品質,也是影視作品的一大考題。近期播出的劇集《龍嶺迷窟》中,就以其驚險刺激的劇情和獨特的角色吸引著大批觀眾。
  • 金剛川交趕製作業,過橋故事主角是炮兵,張譯這次演技好評度高
    坦率地說,金剛川確實有一種「時間緊任務急」的趕製感,在故事完整和人物飽滿上多少有點先天不足。金剛川有多視角敘事,但比起很多成熟的非線性結構,它更像是多機位展示,互相補充的力度不是太夠,有把有限的內容巧妙拼成作業的勁頭。
  • 張譯 專業的力量
    在《金剛川》裡,張飛這個角色,不同於一開始就鐵血的英雄硬漢,他的性格是漸進式的,起初會為了幾發炮彈計較,唯唯諾諾,當戰鬥到最後,只剩他一人,內心的孤獨、憤怒全部湧上來,其「莽撞人」的一面才顯現出來。飾演這樣富有層次感,且擁有複雜情感的角色,對演員來說是一種挑戰。但張譯有自己的方法。拍攝前期,他觀看了大量與抗美援朝相關的歷史資料、紀錄片,還拜訪了角色原型,並跟教官學發射炮彈。
  • 從《金剛川》看演員張譯的自我修養
    在這裡,我最想聊的就是演員張譯在電影《金剛川》裡那些不太容易被人注意到的細節演繹,以及在這些表演細節裡,體現出的作為一個演員的自我修養,和把演員作為終生職業與理想的信念感!最出色的一個範例,就是在去年國慶檔票房冠軍電影《我和我的祖國》裡,大半張臉被口罩遮住,沒有幾句臺詞,全靠眼神表演,還能讓人充分理解那個無名英雄的教科書式的表演。其餘諸如「逢戲必瘸」等等對於張譯來說,都已經算是常規操作了。到這部《金剛川》,張譯更是通過前往第一炮位時讓出單手單腳的艱難步伐,僅靠背影演出了張飛這個「莽撞人」的全部感情和滿腔怒火。
  • 張譯四句唱腔、讓人潸然淚下,《金剛川》三個月、刷新影史紀錄
    更重要的是,電影中的角色有血有肉,很真摯。張譯飾演的張飛,和吳京飾演的老關,這對師徒是一對很有意思的對位角色。、有故事。張譯那個眼神、那個神情,分分鐘讓人淚下。有計劃的、時刻強調按既定計劃行動的張飛,最後成了「千古流芳莽撞人」。他能完成奇蹟,是靠莽撞嗎?
  • 張譯的演技讓我哭成淚人,求求你給別的演員留一條「活路」吧
    不管是鏗鏗鐵骨的英雄,還是唯唯諾諾的貪生者,張譯都能夠依靠自己的演技讓人物立起來,有的人說,張譯是天生的老天爺賞飯吃的好演員,出道14年,他完全將自己融入到了角色中,對他來說,「演戲就是個死」!機會永遠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在這部劇中,他不是主角,卻用自己的精湛的演技將這個角色飾演的淋漓盡致。尤其是退役之前,經過天安門廣場的那一場戲,更是成為了自己演繹生涯中的高光時刻。
  • 從《燃燒》到《無聲》:劉亞仁的弧光
    而泰仁和昌福,一個啞巴、一個瘸子,正因為並非主動參與綁票,又因為「業務不熟練」而耽擱了下來,這才陰差陽錯地營造出了一段「臨時家庭」式的共處時光,其樂融融,溫馨愜意,簡直可以改名為「收屍人的夏天」。在相對封閉的環境裡,罪犯和受害者的角色身份悄然變化,又因為有一個缺乏照顧的小妹存在,早熟的楚熙從一心想逃掉的人質,逐漸變成了收拾屋子、照顧孩子的「媽媽」。
  • 從《燃燒》到《無聲》:劉亞仁的弧光
    ,其實都是嫻熟的拐匪和人販,如果從父母那裡拿不到贖金就會把孩子賣掉。而泰仁和昌福,一個啞巴、一個瘸子,正因為並非主動參與綁票,又因為「業務不熟練」而耽擱了下來,這才陰差陽錯地營造出了一段「臨時家庭」式的共處時光,其樂融融,溫馨愜意,簡直可以改名為「收屍人的夏天」。在相對封閉的環境裡,罪犯和受害者的角色身份悄然變化,又因為有一個缺乏照顧的小妹存在,早熟的楚熙從一心想逃掉的人質,逐漸變成了收拾屋子、照顧孩子的「媽媽」。
  • 王鷗太莽撞,劉奕君又演壞人,王凱新劇鎖定上半年警匪劇最佳?
    但是廠長向員工借錢是說拯救工廠的,還說有會有分紅。結果別說什麼分紅了,連工人的本金全賠了。這些工人當然不幹,先是一幫人反應給市長,另一幫人堵住廠長的家門口。《知否》的盛家大老爺,《清平樂》的範仲淹。王凱飾演的男主角夏遠去找錢程的家屬,卻因為身上有泥水沒帶警察證。結果被王鷗飾演的女主角,誤會是討債的不放人進來。兩人算是不打不相識,夏遠成功帶著錢程妻子到王柏林家。然後是胡軍飾演的夏遠師傅,在屋內談判趁機解救了王柏林。卻沒有注意到錢程跑到陽臺上,絕望下跳樓自殺。
  • 網友誇爆的張譯,他覺得尷尬:黃章晉兩刷《八佰》,電影值30億
    張譯的口音還不準確嗎?雖然他是東北人,但是他是個認真的演員啊!還說到歐豪。我覺得他演的很好。很帶感。可是,黃老師說:這個角色也許沒問題,但歐豪長著一張一看就會搶銀行的臉,人選的不對,戲看著就彆扭。黃老師讚美了王千源,說他的角色最能立得住。
  • 張譯唱起「長坂坡」,我的眼淚止不住了
    ,到最後穿越玉米地的視死如歸,張譯的演技足夠讓人信服。從謹小慎微隱藏火力,到點燃火光吸引敵機,好兄弟的犧牲和危急存亡時的壓力改變了他,那個小心翼翼多思多慮的張飛,最後只把自己置之死地而不考慮生。從課本到書籍,我們說起志願軍戰士,總離不開那個著名的標籤:最可愛的人。
  • 杜淳談八佰幕後:最心疼歐豪張譯,八佰是國產片的巔峰
    杜淳坦言,扮演謝晉元很有壓力,因為合作夥伴都是好演員,導演又把這樣一個角色交給自己。端午這個角色的人物弧光很明顯,人物的變化與成長都非常大。另外,電影裡諸多小人物如姜武飾演的老鐵,王千源飾演的羊拐和張譯飾演的老算盤等,也讓杜淳自己印象深刻。
  • 張譯吳京的年度最後王炸來了,看完滿臉是淚
    場面再浩瀚,有了人,細節才耐得住咀嚼。三國裡有「劉關張」,金剛川裡也有「劉關張」!但,真要拍出英雄,首先要拍出英雄們的人味兒。必須說,一群實力派的演繹下,幾位主要角色,都塑造得立體豐滿,很有辨識度。張譯飾演的張飛,勇。
  • 有張譯吳京坐鎮,《金剛川》值不值得看?
    電影並未選擇金城戰役作為核心內容,而是用122分鐘的時間講述了從1953年7月13號下午到凌晨,是如何在敵軍的重重圍困之下,將被炸毀的橋一次次重新建起,最終成功橫渡金剛川的故事。所有人的目標很一致,那就是:通過那座橋,渡過金剛川。
  • 張譯:從普通人到百億演員
    今年張譯很火,從《我和我的家鄉》到《八佰》,再到《金剛川》和《一秒鐘》,幾乎所有的熱門大片都有他的面孔。不少觀眾戲稱:「今年的電影院被張譯承包了。」 脫離了銀幕的光芒,張譯給人的感覺像個普通的鄰家大哥。《金剛川》後,張譯主演電影累積總票房達到133億。
  • 張譯撐起《金剛川》的口碑?教科書演技是這樣煉成的
    善於用小動作來演戲張譯在《金剛川》中的表演為什麼這麼讓人忘記呢?首先,是張飛這個人物前後反差夠大。張飛在戰前的「孬」和戰鬥打響後的猛,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讓這個人物現象一下子生動起來。尤其是張飛跟關磊的互動,一個唯唯諾諾,一個痞子勁十足,放在一起有很多對比。
  • 張譯成「精」,吳京劍走偏鋒,《金剛川》的硬漢奇招讓人淚腺失控
    最後的時刻,張飛完全置生死於度外,尤其是吼著秦腔《長坂坡》,此張飛和彼張飛有了共通,捨棄一切對準敵人開火,這種用生命與敵人「做個了斷」的孤勇讓人動容。「長坂坡前救趙雲,嚇退曹操百萬軍。姓張名飛字翼德,萬古流芳莽撞人。」一生謹慎小心的張飛,唯一這次不管不顧的莽撞,在血與火中綻放,讓人淚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