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水果,在景區常被當作烏梅賣,卻治癒了吃貨的密集恐懼症

2020-12-25 雅歌小汐

有一種水果,一直走在冒充和被冒充的路上。在景區,常被人拿來當作烏梅來賣。但在別的地方,又常有人拿樹莓和葡萄來冒充它。

小汐大約在七八年前也曾經入過坑,那時還沒見過嘉寶果,人家說這是烏梅,只有這個月份才有得賣。就信以為真。買了二十塊錢才得了八個。

嘉寶果,一種突然走紅的水果,在水果店,超市,仍然不算太常見。也難怪認識它的人不多。

嘉寶果警告說:密集恐怖症慎入

我們都知道一般我們所吃的果實都是長在樹枝上的,而今天為大家介紹的這種水果,它是長在樹幹上的,一顆顆猶如寶石的果子在樹幹上呈線形分布。這種水果叫做嘉寶果,也叫做樹葡萄。

雖然嘉寶果近看圓圓的、又超級飽滿很是可愛。但是,嘉寶果在樹上的時候還真是讓人無法直視,密密麻麻地,瞄一眼都渾身起雞皮疙瘩。但是,對於吃貨來說,只要美味當前連密集恐懼症都能忽略。接下來,讓咱們嘮一嘮嘉寶果的一生吧!

生長分布地

嘉寶果原產於美洲地區的巴西。在未成熟時顏色是青紅色的,到成熟以後就變成紫黑色,它的果子直徑大約在3釐米左右,比葡萄稍微大一些。我國是在20世紀60年代從巴西引進。目前已經推廣到了江蘇,浙江,福建,湖北,兩廣,雲南,四川等地。嘉寶果喜歡溫暖溼潤的氣候。容易成活,極易管理。

嘉寶果價格為何一直居高不下?

是因為嘉寶果樹的生長周期非常長,從栽種幼苗到收穫果實,至少需要八年的時間。嘉寶果樹從掛果到可以吃,需要45天的時間。並且非常的不易保存。

在採摘果實的時候,最好要避免下雨天,以保證它的果皮不會受損,否則極其的容易腐爛變質。即使採摘完整的果實保鮮時間也只有30小時。這也就是是嘉寶果珍貴並且價格如此之高的原因,嘉寶果在市場上能賣到將近七八十元左右一斤。

嘉寶果汁水豐富,口感清甜,果肉呈半透明狀,有核,吃起來和葡萄一樣,還沒完全熟透之時是酸酸甜甜的,完熟之後味道會變得很清甜。

嘉寶果不僅生著好吃,人們還將其開發衍生出了很多的商品。比如可以將其做成果汁,果醬和果酒來食用。

嘉寶果汁、果醬

它的果汁和我們喝的葡萄汁的味道相似。果醬可以用來抹麵包吃,清甜的果醬再加上充滿麥香味的麵包片,哇,把自己說得口水都淌了一地。做成的果酒的話跟葡萄酒也很像,並且酒精度也,非常適合女性來飲用。

據了解,嘉寶果不僅好吃。還具有美容,保健,養生的效果。嘉寶果具有很強的藥用價值,可以抗炎,抗菌,抗癌和抗氧化,在臨床上,它的提取物常常被用來消炎和治療風溼,癌症,三高,哮喘,糖尿病等等。並且嘉寶果的營養價值也是不容小覷,經常吃可以提高我們自身的免疫力,並且對皮膚很有好處。

嘉寶果的樹姿優美,成樹冠形鋪開,常常被作為觀賞性的植物種植於庭院或者公園兒之內。嘉寶果一年四季都可以開花結果。通常情況下是每一季都有收穫。嘉寶果開花的季節集中在3月、6月、8月和10月。

果實成熟的時間則需要分別往後推遲45天。可以說是一年四季花果交替輪換。花果相依,花中有果,果中有花。小汐家的天台也種了兩棵嘉寶果樹,因為結果不多,總是熟幾個摘幾個的,很少有像上圖那樣結滿樹冠的景象,所以倒也沒觸發我的密集恐懼症。

嘉寶果樹倒是不用怎麼打理,但唯一讓人頭疼的是總有小鳥來偷吃,還沒熟透已經被啄成一個洞洞的,自己吃得竟還不如它們吃得多。

今天分享的「這種水果,在景區常被當作烏梅賣,卻治癒了吃貨的密集恐懼症」到這裡。本文文字為原創,圖片來源於「白初、蕭大大、迪迪」及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被密集密集密集密集恐懼症支配,是種什麼感受?膽小的止步!
    現在,關於密集恐懼症的網絡論壇和自助網站有很多, 美國的奧爾巴尼大學的一個名叫MasaiAndrews的學生就創建了一個網站,專門匯總各種各樣的密集恐懼症信息。(好奇心使我點進去,求生欲使我退出來)到現在為止,對於密集恐懼症唯一全面的研究,是由英國埃塞克斯大學的人腦科學中心的心理學家科爾(Geoff Cole)發表的世界上首篇關於密集恐懼症研究的論文。
  • 為什麼人會得密集恐懼症?
    為什麼人會得密集恐懼症?人為什麼會有密集恐懼症啊啊啊?好奇寶寶小米大家身邊總會有這樣的朋友:一看到草莓籽、蓮蓬、魚群等「密集」的圖案就會發出抗議:「啊不行不行,密恐犯了!」也許有一群人會疑惑,這有什麼可害怕的?況且現在什麼毛病都能稱之為「症」了嗎?對於密集恐懼症是否能被稱之為「恐懼症」存在著爭議。
  • 密集恐懼症,到底在恐懼什麼?
    原創 譯言讚賞 譯言我們經常聽到密集恐懼症這個詞,身邊也或多或少有朋友說自己就是這種恐懼症患者,那這種疾病到底是什麼回事呢?為什麼會有人對「孔」天然恐懼呢?雖然這種對孔、洞的厭惡是某種根深蒂固的、基於心理學的恐懼,但由於它還沒有被《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正式認可,所以關於它是否被認定為真正的「恐懼症」還存在一些爭論。密集恐懼症是什麼?「密集恐懼症和其他恐懼症不同,」埃塞克斯大學心理系名譽教授阿諾德·威爾金斯說道。他是世界著名的視覺壓力研究專家之一。
  • 為什麼會得密集恐懼症?為了少得病
    還有一類事物,無論性別、年齡,都有大量的人聞之色變,常常看了一眼就會頭皮發麻、感覺噁心甚至嘔吐,這就是密集排布的圓圈或是孔洞。這種症狀有一個同樣令人頭皮發麻的名字——密集物體恐懼症(英文名trypophobia,在希臘語中意為「對孔洞的恐懼」)。 奇怪的是,與上面提到的那些動物不同,這些圖案本身顯然不會對我們造成威脅,那它們是怎樣令我們感到不適的?
  • 【疾病科普】你有恐懼症嗎?人群恐懼≠密集恐懼
    這世上的恐懼症千奇百怪,例如密室恐懼症、恐高症、或是電梯恐懼症等等類似如此,還有一種人群恐懼症和密集恐懼。可能你聽說過這兩種恐懼症,但你能區分開嗎?人群恐懼≠密集恐懼  人群恐懼症,顧名思義是對人群產生的一種緊張恐懼的心理。
  • 「密集恐懼症」不是病,是生存本能
    原創 餃子姐 餃子姐的健康八卦(小貼士:本文不包含任何會引起密集恐懼症的圖片或視頻,可放心食用~❤️)有人說,現在人們好像變矯情了,有各種各樣的「恐懼症」——恐高症、密集恐懼症、幽閉恐懼症、深海恐懼症、巨物恐懼症、社交恐懼症
  • 密集恐懼症是真的有病,還是只是公舉病?
    文_郭麗媚人們口中常說的「恐懼症」究竟是什麼呢?醫學家會告訴你它是現代都市人最常見的神經症之一。對對對,其實簡單來說就是你肯定是瘋了,才會如此害怕某個東西或處在某個環境。幸運的話,你所害怕的對象可能只有特定的一個,但是若恰巧你是不幸運的那一種,那麼你可能身集兩種甚至更多的恐懼。
  • 你有密集恐懼症還是恐高症?帶你了解神秘的恐懼症
    密集恐懼症、恐高症、血液恐懼症,我們都曾在周圍或新聞報導上見過各種各樣的恐懼症,那它究竟是什麼呢?密集恐懼症,並非官方用語,它既不是來自醫學界,也不能從美國精神病學協會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中找到,最初的說法是,一名患有此類恐懼症的女性請《牛津英語詞典》的工作人員就她這種病症給出說明後,工作人員開始採用這種病症的說法。
  • 沙拉·愛默生:人為什麼會有密集恐懼症?
    到現在,我都還記得我是如何患上密集恐懼症的。當時我在讀二年級,我遇到一個蜂巢,中間填滿了幼蟲的小包。對於黃蜂,我並不是那麼害怕,但是被蟲卵填滿的小孔我真是一輩子都不會忘記。隨著時間的流逝,我的密集恐懼症——對密集洞眼的恐懼——變得越來越嚴重。以蘇利南蟾蜍為主題的自然秀也能嚇到我。
  • 密集恐懼症是一種矯情嗎?他們到底在恐懼什麼?
    我們經常聽到密集恐懼症這個詞,身邊也或多或少有朋友說自己就是這種恐懼症患者,那這種疾病到底是什麼回事呢?為什麼會有人對「孔」天然恐懼呢?閉上眼睛,想像一下草莓、蜂巢和起泡的煎餅糊的畫面,你腦子裡閃過的是某個夏末的美味食物,還是恐怖電影的畫面?
  • 密集恐懼症類型以及形成原因
    密集物體恐懼症人真正恐懼的原因是因為他們會對密集物體發生本能的恐懼心理,對密集排列的相對小物體很敏感,感覺頭暈,噁心,頭皮發麻。有的人有,有的人沒有,程度因人而異。密集物恐懼一般有三種類型:凹陷密集型、平面密集型、突出密集型。密集恐懼症的成因很多。遺傳因素、素質因素、生理因素、心理社會因素。
  • 被罵矯情和過激的密集恐懼症,可能讓我們更好地活到了今天
    於是很多人對密集恐懼症表示懷疑,他們認為這只是一種成功的網絡迷因(Internet meme),即很多人的這種情緒來自於密恐在網絡上的爆紅——因為看到別人恐懼密集孔洞於是自己也產生恐懼心理。隨著網絡上對密集恐懼症的討論越來越普遍,人們更容易受到這些密集性圖片令人厭惡的暗示,這看上去就像密恐會傳染。
  • 有恐高症,有密集恐懼症,但你聽說過食物恐懼症嗎?
    恐懼症是難以忍受的,患有恐高症的人往往對高度有著強烈的恐懼,而患有蜘蛛恐懼症的人則非常害怕蜘蛛,這些看起來不可思議的症狀其實都會有一個特定的起源,比如患有蜘蛛恐懼症的人被蜘蛛咬過,又或者其它不為人知的原因,這些症狀的治療方式差不多,都是先直面恐懼再然後強化心理。
  • 頭皮發麻、心悸出汗……密集恐懼症的人到底是不是矯情?
    心理話有些人一見到大量密密麻麻聚集在一起的相同物體,就會產生緊張、恐懼、噁心等不適的生理反應,事實上,人們並不是對物體本身產生不適,而是對由大量物體密集在一起組成的整體,比如蜂巢、蟻群等,感到緊張、恐懼等。心理學上將這種表現稱為密集恐懼症。
  • 金黃吐司包珍珠,嚇壞密集恐懼症的美味!
    據說,這種網紅美食,是寶島臺灣推出的新型網紅美食~寶島人民的智慧在下也是佩服了~不過密集恐懼症的各位可要注意了!別吃著吃著就被嚇暈哦!因為人家的「爆漿珍珠吐司」那可是真材實料~滿滿的內餡不要太滿足!據說這種美食,外酥內軟,一口咬下去瞬間爆漿~奶香混合著麵包的香氣,簡直欲罷不能啊有沒有!
  • 鄧超挑戰秋葵料理 密集恐懼症發作
    他日前為了小孩試做生煎包,卻慘不忍睹地煎成黑炭,1日不甘心又挑戰做新的菜,認真將秋葵裝盤,沒想到再度讓網友崩潰大呼「密集恐懼症發作」!鄧超挑戰料理屢屢失敗。鄧超的秋葵料理讓密集恐懼症粉絲大崩潰。(圖/翻攝自微博/鄧超)雖然鄧超主動要求:「誇一下擺盤謝謝。」然而網友紛紛吐槽「你一定要做得跟個新冠病毒似的嗎」、「離開廚房吧」、「孫老師現在還好嗎」,也有人崩潰哀號「密集恐懼症發作」、「我被嚇哭了」、「很想把你的頭按進去」,再度給鄧超的料理負評。
  • CAD實操:一張向日葵圖測試你有沒有密集恐懼症
    寫在前面:如果知道自己有所謂的密集恐懼症,請慎入。其實也沒那麼嚴重,經常會在網上看到一些網友或多或少會因為某些圖片而感到頭皮發麻,發軟甚至噁心,通常這些圖片都是因為元素排列得密密麻麻(打這幾個字都覺得手指發軟),也就是大家所說的密集恐懼症。
  • 吃水果對人體有益,吃錯也傷身,有益的水果和傷身的水果各有哪些
    它既可以在五星餐廳當作調味品,它也可以榨成汁當果汁和,它還可以和蜂蜜一起熬煮做成果醬,它的妙用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它做不到它可以潔膚美容、促進皮膚的新陳代謝,因為檸檬當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可以消除皮膚的色素沉澱,所以檸檬有著很好的美容美白的好處還可以開胃消食
  • 這種水果看起來疙疙瘩瘩,潮汕人稱為「林檎」,口感非常綿密潤糯
    在水果市場上,總能見到一種表面很不平整、讓密集恐懼症患者十分抓心撓肝的綠色水果,有的水果店叫它釋迦,也有水果店叫它番荔枝,潮汕人稱為「林檎」。潮汕話所稱「林檎」的水果,在學名上稱番荔枝,這種水果因為看起來疙疙瘩瘩的,因此又被稱為「佛頭果」、「釋迦」。
  • 網友嚇傻密集恐懼症發作
    近日有臺灣網友分享一個在好市多買的18吋披薩,上面的料多到讓原po直呼密集恐懼症發作啦!不過對於這個產品,網友卻評價兩極。網友在臉書社團Costco好市多商品經驗老實說上表示,來採購衛生紙,看到18吋披薩有折價,順手帶了一盒BBQ雞肉回家,料真的是超級多,多到密集恐慌症的人看照片可能會覺得毛...只見網友附上的圖片中,披薩上的料擺得密密麻麻,可見用料非常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