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炎症性腸病專輯|在資源有限的環境下IBD診斷和治療

2020-12-23 騰訊網

《柳葉刀-胃腸病學和肝臟病學》(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近日發表亞洲炎症性腸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專輯,概述了在資源有限的環境下關於IBD診斷和治療的挑戰,包括如何改進篩查和治療策略,以將疾病負擔減至最低。並著眼於優化治療,包括免疫調節劑、生物製品和替代藥物在IBD治療中的應用。

執行摘要

炎症性腸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在全球的流行率正在上升。在亞洲,城市化和工業化以及隨之而來的生活方式的改變,都導致了該地區IBD發病率的上升,預計在不久的將來,疾病負擔將超過高收入國家。特別是資源有限的環境對IBD的診斷和治療造成一些獨特的挑戰:與IBD相似的傳染病發病率較高;機會性感染(opportunistic infections)的風險較高;用於制定區域治療指南的數據缺乏;公共衛生保健資金不足。本專輯的第一篇文章概述了在資源有限的環境下關於IBD診斷和治療的挑戰,包括如何改進篩查和治療策略,以將疾病負擔減至最低。本專輯的第二篇文章著眼於優化治療,包括免疫調節劑(immunomodulators)、生物製品和替代藥物在IBD治療中的應用。

在亞洲資源有限環境下炎症性腸病(IBD)診斷和治療面臨的挑戰

在亞洲資源有限的環境中,炎症性腸病(IBD)發病率正在上升。儘管在這些環境中,IBD的流行率低於高收入國家,但由於人口眾多,預計在不久的將來其疾病負擔將超過高收入國家。在亞洲,IBD的診斷和治療面臨一些獨特的挑戰。一方面,醫生和普通人群對疾病的認識不足、診斷服務缺乏、需鑑別區分相似傳染病(特別是腸結核)以及經驗性抗生素和抗結核治療的廣泛使用,這些都給診斷帶來了挑戰。另一方面,缺乏集中的醫療服務系統或全民醫療保險,治療費用較高,生物製劑的可及性較低,以及免疫抑制劑治療的機會性感染的風險較高,這些都給治療帶來了挑戰。由於亞洲是結核病的高度流行地區,且潛伏性肺結核的流行率很高,因而結核病復發的可能性很高,這導致生物療法往往無法實施。目前的篩查方法在排除潛伏性結核病方面往往是無效的。因此,治療策略經常根據這些挑戰進行改進。本專輯文章討論了亞洲資源有限環境下IBD診斷和治療方面的挑戰。

在亞洲資源有限環境下優化炎症性腸病(IBD)的治療策略

在21世紀,由於迅速的城市化、工業化和生活方式的西方化,炎症性腸病(IBD)已成為一種全球性疾病,在亞洲次大陸的發病率越來越高。由於新藥可獲得性的不斷增加和有效療法的早期應用,全球手術率呈短暫性下降趨勢,但與IBD相關的醫療費用仍在持續上升。在資源有限的國家,IBD流行率的增加造成了巨大的醫療負擔。藥物並非是全民可及的或可獲得的。在亞洲資源有限的國家,亟需一個優化的、切實可行的IBD治療策略。特別應考慮到,資金限制會造成治療不足(以及次優的疾病控制),而過度治療會導致副作用和高昂的治療成本,因此要平衡好治療不足的風險和過度治療的風險。在本專輯文章中,我們總結了目前在亞洲低資源環境下關於優化傳統療法、使用其他療法以及生物製劑降階梯治療等方法。我們長期的目標是爭取更有效和負擔得起的療法和確保持久的效益。END

題圖 Copyright PETER MENZEL / SCIENCE PHOTO LIBRARY

*中文翻譯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英文原文為準。

相關焦點

  • 長期腹痛、腹瀉,你可能得了炎症性腸病
    雖然炎症性腸病本身比較罕見,而且青年人易感,兒童不佔多數,但是隨著內鏡技術和基因檢測技術的發展,以前不被臨床認識的新生兒炎症性腸病也有越來越多的病例。發現了很多新生兒時期就發病的炎症性腸病,有一些沒有辦法被及時診斷的孩子最終還因為嚴重的腹瀉、脫水、休克而死亡。炎症性腸病的病因是什麼?
  • 反覆腹瀉、腹痛要當心炎症性腸病!
    消化系統的問題有多種,有從胃腸道感染引起的短期痛痛到類似於炎症性腸病(IBD)引起的長期病痛等。 「什麼是炎症性腸病?」 舉個臨床病例讓大家了解一下。 最近小王因為腹瀉「撓破了頭」,在家附近的醫院看了多次,用過止瀉藥,也沒見好轉。
  • 專家談炎症性腸病:高發於青少年 良好依從性是有效治療的保證
    中新網北京5月19日電 (記者 李亞南)5月19日是「世界炎症性腸病日」。專家指出,炎症性腸病(IBD)高發於青少年,隨著這些年中國社會經濟發展和飲食環境的改變,患病人數逐年上升。除了獲得專業知識和指導以外,患者具備良好的依從性是獲得有效治療的保證。
  • 專家論壇|劉玉蘭:炎症性腸病合併膽系疾病的診治策略
    炎症性腸病(IBD)是一類腸道慢性非特異性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潰瘍性結腸炎(UC)和克羅恩病(CD)。近年來我國IBD發病率呈上升趨勢,IBD患者臨床表現除腹痛、腹瀉、黏液膿血便等消化道症狀外,腸外表現(EIMs)並不少見。既往文獻[1-3]顯示6%~47%的IBD患者可出現EIMs。
  • 蘇州科技城醫院消化內科舉辦第五屆「炎症性腸病臨床管理研討會」
    ,促進學術交流,增進同行間相互了解和友誼,11月13日下午,蘇州科技城醫院消化內科成功舉辦第五屆「炎症性腸病臨床管理研討會」,來自蘇州高新區西部醫聯體單位的消化內科臨床專家等近六十人參加此次會議。共同探討炎症性腸病的最新進展,此次會議由該院消化內科史肖華主任主持。
  • 科學家綜述炎症性腸病的遺傳學基礎
    科學家綜述炎症性腸病的遺傳學基礎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2/27 15:46:04 美國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Ramnik J. Xavier和Daniel B.
  • 疫情迴轉期炎症性腸病患者生物製劑-英夫利西單抗治療注意事項
    目前英夫利西單抗是在中國炎症性腸病(IBD)患者中使用最多最廣泛的生物製劑。首先,鼓勵正在使用英夫利西單抗治療的患者在交通允許和確保防護安全的前提下應儘可能到原醫療機構繼續按時實施輸注。
  • 隱球菌性腦膜炎的診斷與治療(綜述)
    在東南亞,每年新增超過10萬 例的隱球菌病;在亞洲,隱球菌病的疾病負擔在AIDS患者中最大,1/3的腦膜炎患者為隱球菌性腦膜腦炎。隱球菌病的宿主易感性隱球菌在環境中廣泛存在,通過吸入而感染。原發性肺部感染主要見於兒童,但也有見於成人的報導。細胞介導的免疫反應對於募集和激活巨噬細胞、控制疾病十分重要,可清除潛伏感染。
  • 如何更好地治療克羅恩病?南京鼓樓醫院IBD中心的深度解讀
    今年受疫情影響,我國專家缺席了此次會議,為了及時掌握國際炎症性腸病(IBD)臨床治療新進展,讓廣大消化領域醫生了解本次ECCO會議的具體內容,武田公司攜手全國IBD診治中心和專家,以網絡會議的形式結合各個IBD中心的臨床經驗,為大家分享ECCO 2020的重要內容,並對內容進行精彩解讀。
  • 腹痛、腹瀉、一天七八次廁所,這種腸病很難纏!終於有了新療法
    炎症性腸病包括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兩者發病高峰年齡分別為20-49歲、18-35歲。這也是為什麼在很多醫院消化科門診外,醫生和護士總是能辨認出炎症性腸病患者,他們青春靚麗,但卻飽受疾病困擾,生活完全不能正常進行。然而,至今沒有人知道這種病的病因,也沒有診斷治療的金標準,不少患者因誤診、漏診而加重病情。
  • 沒有症狀的萎縮性胃炎、腸化生要不要治療?
    症狀嚴重不一定胃病嚴重,有可能是功能性疾病,有症狀當然要治療;沒有症狀不代表胃病輕,是否治療要看胃鏡檢查和病理結果。 萎縮腸化是胃黏膜長期炎症的結果,胃黏膜炎症不控制萎縮腸化必定逐步加重,因此,萎縮腸化患者不論有無症狀無論輕重,都必須控制胃黏膜炎症,使之成為輕度慢炎非活動性炎症,以最大程度穩定病情。
  • 腸病性關節炎累及範圍廣,身體多處會出現症狀,全面查體很有必要
    導語:腸病性關節炎屬於脊柱關節炎的範疇,也被稱為炎性腸病相關性關節炎。目前發病機制尚不明確,有研究已經明確,遺傳因素、腸道炎症對發病起了重要作用。所以,日常要注意這兩方面。壞疽性膿皮病可表現出嚴重的深部皮膚潰瘍,這是一種更嚴重但罕見的皮膚表現。反覆出現口腔潰瘍可反映潛在的CD活性。眼部表現常並發炎性腸病,主要是前葡萄膜炎。相關研究表明,11%的患者患有急性前葡萄膜炎,通常是單側的暫時性眼部炎症。CD也可伴有肉芽腫性葡萄膜炎。
  • 糖尿病足潰瘍感染診斷和治療指南解讀
    如先進的影像學或血管評估)3 給予腸外抗生素治療和液體復甦4 糾正代謝和心血管紊亂5 更快地獲得所需的專科 (特別是外科) 的建議6 複雜感染7 有併發症 (如嚴重 PAD、RF、免疫功能低下)8 或社會、身體或心理缺陷
  • 抑鬱症和精神分裂症共病的治療方法「臨床必備」
    卡爾加裡精神分裂症抑鬱量表(CDSS)是專門為精神分裂症患者開發的,它可以區分抑鬱症狀和其他症狀。評分≥6被認為是重度抑鬱發作。 本研究的目的是對近年來有關抑鬱症和精神分裂症共病的患病率、重要性、可能的病因途徑、治療和未來進展等方面的證據進行總結。
  • 健康|小腸鏡彌補胃腸鏡盲區 能檢查還能直接治療
    專家表示 , 小腸鏡可以用於檢查和診斷各種小腸病變 , 還可以直接治療 P-J 症候群、炎症性腸病引起的腸道狹窄等。小腸鏡可檢查各種小腸病變 , 還可直接治療" 小腸鏡不僅可以用於檢查和診斷各種小腸病變 , 還可以直接治療。"
  • 病情反覆、終身不愈,克羅恩病亟需更具經濟價值方案打破治療困境
    克羅恩病患者背負沉重負擔,探尋更具經濟價值的治療方案,為CD患者減負。 克羅恩病(CD)是一種慢性、反覆發作的炎症性疾病,可累及胃腸道的各個部分,患者反覆發作急性症狀,而後出現無症狀或症狀減輕的緩解期[1]。
  • 艾伯維產品修美樂在華獲批用於治療成人中重度活動性克羅恩病
    關於克羅恩病 克羅恩病是一種炎症性腸病,它包括一系列的臨床和病理過程,表現為可累及胃腸道任何部分的局灶性非對稱透壁性炎症,有時伴肉芽腫形成,該病主要影響迴腸和結腸。中重度疾病的臨床特徵包括可阻塞腸道的狹窄、膿腫和瘻管[1], [2]。
  • 克羅恩病——和迫使安倍晉三辭職的潰瘍性結腸炎一起被稱為「綠色...
    colitis,UC)和克羅恩病(crohn disease,CD)都屬於炎症性腸病(inflammation bowel disease,IBD)。 炎症性腸病是一種病因未明的腸道炎症性疾病,和普通腸炎有較大區別。普通腸炎一般是急性的,進行抗感染治療後可以治癒。而炎症性腸病病程遷延,反覆發作,目前仍無法治癒。因此炎症性腸病也被稱為「綠色癌症」。
  • 10歲男孩反覆發熱貧血誤以為是白血病,竟然是這個病
    胃鏡檢查也發現胃竇部和十二指腸球部有綠豆大小的潰瘍。診斷:炎症性腸病(克羅恩病)可能糞便鈣衛蛋白結果也出來了>1800ug/g;隨後的腸道病理檢查也支持這個病。一般認為是環境因素、遺傳因素、感染與腸道菌群紊亂、免疫因素等引起的。所以,我常常呼籲綠色飲食、呼籲抗生素不要濫用,呼籲愛護環境。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治療根據2019年在中華兒科雜誌發表的《兒童炎症性腸病診斷和治療專家共識》,克羅恩病的治療包括:營養治療、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
  • ​皮膚粗糙、腹痛腹瀉、重度貧血……這個病就能解釋了?| 大內...
    圖:左,患者口服小腸造影結果;中,患者結腸鏡結果;右,患者腸壁病理結果這些消化道評估檢查未發現疾病特異性改變,不支持炎症性腸病。,很可能是腸道廣泛炎症和潰瘍導致的。圖:該患者的血、尿PGE2和PGEM濃度因此,最終對該患者的診斷為:1.原發性肥大性骨關節病小腸多發潰瘍伴狹窄(失蛋白腸病、維生素D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