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早期經典影片家庭三部曲,告訴你什麼是中國人的「家」

2020-07-10 人間理想郭大路

看到標題進來的讀者有猜到是哪三部電影嗎?我想可能會有一半的朋友沒有看過。

那就是李安導演早期的家庭三部曲——《推手》《喜宴》《飲食男女》

李安早期經典影片家庭三部曲,告訴你什麼是中國人的「家」

或許眾多影迷知道李安導演的大名,都是源於那部當年享譽世界的《臥虎藏龍》。從這部電影開始,李安逐漸走上全球電影大導的行列,為我們帶來了太多優秀的作品,比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斷背山》《色戒》等等。截止今日,已經獲得三座奧斯卡金像獎、五座英國電影學院獎、四座金球獎、兩座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以及兩座柏林電影節金熊獎。也是世界電影史上第一位於奧斯卡獎、英國電影學院獎以及金球獎三大世界性電影頒獎禮上奪得最佳導演的華人導演。

而不少影迷卻不知道他早期的作品都是非常中國化的,最經典的當屬今天要推薦的家庭三部曲。 李安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華人,對於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家」這個華人最複雜也最根深蒂固的文化符號有著最深刻的理解和解讀。

在《推手》《喜宴》《飲食男女》三部影片中,李安用太極拳、中國書法、中國飲食文化、婚宴民俗等典型的中國文化符號,將中國傳統文化精神體現得非常深刻。通過對中國家庭中各種錯綜複雜矛盾的描寫,突出了家庭成員之間的衝突、妥協與寬容,多角度的反應出現代西方文明對中國傳統家庭模式,以及傳統倫理觀念所造成的極大衝擊,以及在此衝擊下所形成的人物性格,所面臨的困難,可能做出的選擇,以及人物的命運走向。

李安早期經典影片家庭三部曲,告訴你什麼是中國人的「家」

第一部《推手》

故事簡介:老朱(郎雄)被兒子曉生(王伯昭)從北京接到美國後,不但沒享清福,反因與作家兒媳馬莎(Deb Snyder)語言不通、在生活習性上有諸多差異,添出許多新愁(老朱對馬莎的世界不好奇,馬莎雖對老朱的世界好奇,卻並不想作深入的理解,而是在好奇過後深深厭惡)。而在明白兒子已基本被馬莎降服後,倔強的老朱一片灰心(竟然在兒子家裡嘗到寄人籬下的滋味!),憤然離家出走。

一次偶然事件令美國媒體對老朱的太極絕技稱奇,曉生和馬莎也在看過電視新聞後找到了老朱,但此時的老朱已明白,處境悽涼總好過晚節不保。


李安早期經典影片家庭三部曲,告訴你什麼是中國人的「家」


這部影片側重於描寫中西文化的碰撞,老年人的思想生活以及晚年與子女之間的隔閡和矛盾,也留給觀眾們一個思考,對於老年後的父母,我們該如何與他們溝通的和相處,影片沒有給與一個答案,而只是把事實一一講述出來,答案留給觀眾。這是李安很喜歡的留白手法,不論是《斷背山》還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都用了。

李安早期經典影片家庭三部曲,告訴你什麼是中國人的「家」

其中一段老朱用太極把美國警察打得人仰馬翻,很有喜劇效果。


李安早期經典影片家庭三部曲,告訴你什麼是中國人的「家」


李安早期經典影片家庭三部曲,告訴你什麼是中國人的「家」

故事簡介:偉同(趙文瑄)是事業有成的男同志,與男友賽門(Mitchell Lichtenstein)在美國過著幸福的同居日子,煩惱來自要用各種招數應對遠在臺北的父(郎雄)母(歸亞蕾)的一次次逼婚。偉同被逼以「乖乖仔」形象修書一封聲稱會在美國結婚,沒料父母想親眼見證。無奈,他只得拉上來自上海的不得志的女藝術家葳葳(金素梅)「假婚」,想逃過一劫。

李安早期經典影片家庭三部曲,告訴你什麼是中國人的「家」

父母對葳葳相當滿意,卻對偉同的草率態度不滿,為讓父母滿意儘快返回臺北,偉同猶如「拼命三郎」使出了渾身解數。但人算不如天算,不斷的波折使得父母的返臺日期一次次推遲,令他和賽門的感情亮起「紅燈」,而葳葳又意外懷上了他的孩子。似乎,偉同在強大的父母(傳統)面前,只能選擇去做一個 「表面正常」的男人。


李安早期經典影片家庭三部曲,告訴你什麼是中國人的「家」


李安早期經典影片家庭三部曲,告訴你什麼是中國人的「家」

《喜宴》這部20年前的片子現在看來依然不覺得過時和尷尬,所謂的經典就是經得住歲月的考驗。這部影片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結婚生子辦喜事,從父母,親戚,朋友,西方人的視角各有展示。其中印象很深刻的一句臺詞,是從傳統大男子主義的父親口中說出:「結婚就是給別人一個交代,不交代還結什麼婚」。這就是幾千年中國人的傳統思維,所以中國家庭舉辦婚宴必須講究排場,與幸福無關,但是與中國人最看重的面子有關,時至今日,在大部分家庭依然如此。


李安早期經典影片家庭三部曲,告訴你什麼是中國人的「家」


李安早期經典影片家庭三部曲,告訴你什麼是中國人的「家」


李安早期經典影片家庭三部曲,告訴你什麼是中國人的「家」


李安早期經典影片家庭三部曲,告訴你什麼是中國人的「家」


第三部《

故事簡介:臺灣中國菜碩果僅存的大師老朱(郎雄)退休後,漸嘗老年生活的諸多尷尬:每周日費心做出的一桌豐盛菜餚,並無將三個女兒(楊貴媚、吳倩蓮、王渝文)齊齊拉到飯桌的吸引力,已經長大成人的她們,心裡藏了許多比陪父親吃飯更重要的事;多年老友的突然離世,令他在友情這塊也有了缺口;而對廚師來講最重要的味覺的喪失,則將其徹底推到人生的低谷。

李安早期經典影片家庭三部曲,告訴你什麼是中國人的「家」

三個女兒雖各忙各事,卻也操心著老朱的晚年生活,計劃著為其找個老伴,但她們沒料到老朱早已悄無聲息地談起了「黃昏戀」。吃驚過後,老朱最看重的繼承了他做菜天賦的二女兒家倩因為自身的生活經歷,對父親、她與父親的關係有了新的認識,而對老朱來講更大的驚喜,還在後面。

的驚喜,還在後面。

《飲食男女》這一部影片李安家庭三部曲中的最後一部,也是三部曲中的巔峰之作。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影片就是圍繞這個主題展開和探討。

電影的開篇和結尾都可以在中國電影史上排得上名號的優秀作品。這充滿我國煙火氣經典開篇。仿佛看到了蛇

《飲食男女》不僅僅只是為了講述中國的飲食文化,而是通過在家庭日常中的一桌飯桌上把飯桌下各種複雜的波濤洶湧的人物關係刻畫得淋漓盡致。


的人物關係刻畫得淋漓盡致。


李安早期經典影片家庭三部曲,告訴你什麼是中國人的「家」


李安早期經典影片家庭三部曲,告訴你什麼是中國人的「家」

本片通過一個主廚父親和三個性格不同的女兒之間日常相處生活矛盾。其中最驚豔的兩段,其一是父親最後宣布自己要和錦榮在一起的反轉震撼,讓影片達到最矛盾高潮,那句經典臺詞是「我的人生不能像做菜一樣,等到全部佐料齊全了再下鍋」,多麼超前的忘年戀。其二是二女兒家倩,看似最特立獨行,最時尚最不堅守傳統的人,最後卻是她堅守到了最後,和父親兩個人在老房子吃飯那一段特別平靜感動。而父親在這之前根深蒂固的思想因為她是女兒不是兒子,不管她怎麼愛做飯,他都不傳授給她。


李安早期經典影片家庭三部曲,告訴你什麼是中國人的「家」


李安早期經典影片家庭三部曲,告訴你什麼是中國人的「家」

而大女兒和小女兒這兩個角色,看似簡單、乖巧,行為卻是最讓父親意想不到。一個壓抑的大齡剩女,說著不結婚要照顧父親,後面卻突然爆發了,這個有性解放的暗示。小女兒,看似最乖巧,不諳世事,

其中,必須要提到的就是貫穿三部曲的父親,都是同一個演員郎雄飾演的。用李安導演的話說就是他身上有傳統中國父親的氣質。


話說就是他身上有傳統中國父親的氣質。


李安早期經典影片家庭三部曲,告訴你什麼是中國人的「家」


總體來說,因為《推手》李安導演拍攝的第一部正式電影,當時條件和資金壓力,相對後兩部《喜宴》《飲食男女》完成度要遜色一些。但是三部影片對細節的展現,人物情感的刻畫,家庭關係的表現,劇情衝突等都是非常優秀的!

這中國式家庭的三部曲,或許都在為我們傳達一個概念,那就是中國人的「家」,不只是一個睡覺的地方,他是中國人感情的港灣,靈魂的棲息地,生命的歸屬,是中國人精神文化中一個被賦予鮮明特色的符號。李安導演的家庭三部曲,通過父與子(女)的相處生活和矛盾衝突,為我們呈現了一個中國人情生活中最複雜也最重要的元素——「家」。


強烈推薦,尤其是《飲食男女》這一部,不可錯過。

相關焦點

  • 李安電影《飲食男女》的家庭倫理衝突
    近日李安的新電影《雙子殺手》已於10月18日上映,恰巧我翻開了李安之前的作品,今天講的這部電影是《飲食男女》它是李安執導「父親三部曲」中的最後一部。曾獲得了第6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提名。其中有一個細節,家倩問家珍時,你不是教徒嗎?怎麼會嫁給一個非教徒?家珍的回答是,他很快就是了。可以看出來家珍並沒有做好女人的覺悟,他還沒有從那個「母親」的角色脫離出來,家珍有著母親一般的控制欲,與現實產生了脫離。
  • 盤點導演李安的經典,《臥虎藏龍》、《色戒》你看過幾部
    談起經典電影,我們意識會不自覺地蹦出《臥虎藏龍》這部電影,而知道《臥虎藏龍》的,就不允許你不知道該片的導演——李安。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談談他,這位65歲,高學歷導演。盤點一下那些你知道或又不知道的經典。部部獲獎,部部傳奇。一:推手1990年,臺灣「新聞局」徵集優秀劇本,李安為獲得優秀劇本獎金,李安動手寫了一個電影劇本《推手》。
  • 家庭三部曲之一《推手》以「父親」形象變化解讀李安的電影人生
    不可否認的是,不管李安的作品在技術變革上有多少變化,他的敘事能力以及他作品中所體現的人文關懷都是不變的,李安的電影一直以獨特的東西方文化觀念及衝突的展現吸引著觀眾,特別是影片中對於東方文化走向的探討更是引人深思。
  • 家庭三部曲之一《推手》以「父親」形象變化解讀李安的電影人生
    不可否認的是,不管李安的作品在技術變革上有多少變化,他的敘事能力以及他作品中所體現的人文關懷都是不變的,李安的電影一直以獨特的東西方文化觀念及衝突的展現吸引著觀眾,特別是影片中對於東方文化走向的探討更是引人深思。在中西方文化相互碰撞的年代,不少華人導演都用他們敏感的鏡頭記錄著,李安的青年時期是在臺灣度過的,所以李安可以同時吸納東西方兩種文化的營養。
  • 李安三部曲之《喜宴》
    點擊藍字關注最近特別喜歡看李安導演的作品,今天說的就是李安的《喜宴》這部影片,《喜宴
  • 導演李安如何讓《父親三部曲》迎向一個善良的結局
    若有這樣的機會,想讓你看一看我的世界,想告訴你哪一位導演的浮光掠影遺落心海,哪一出故事的輕盈簾幕拂過心頭,哪一些碎片組成這樣的我,飄至此處與你相遇,暗自祈禱,或許,有一天你也會想走入這個世界。總有人說,沒看過「父親三部曲」,就不足以談論李安導演,從1991年的《推手》、1993年的《喜宴》到1994年的《飲食男女》,這三部電影通俗卻情真,每個人皆能在其中望見似曾相識的影子,以家庭、傳承與孝順等傳統角度,如實記錄臺灣早期社會家庭形態的轉變與逐漸瓦解的軌跡,不僅於父子與父女的互動中呈現東西方的觀念差異,更照映新舊時代交替下的文化衝擊,正因導演親自面臨此段時代過渡期,一方面能透視傳統價值存在的理由
  • 李安電影的主題選擇與風格形式
    李安的電影中,表現出對家庭的改變、重構和解體的濃厚興趣。在他影片中反覆出現的"家",已經不是一個具體的家庭概念。
  • 喜宴丨李安的「父親三部曲」之二
    在看《喜宴》以前,我也聽過李安這個大名。但一直不知道這個三次斬獲奧斯卡金像獎的導演究竟有何過人之處。直到看了本片,我才知道李安爐火純青的功力,沒有跌宕起伏的曲折,卻讓你跟著他悠閒的步調身歷其境。 《喜宴》講的就是孝道和愛情的妥協,影片在小細節的把握上非常真實,把中國傳統的家庭丶家族理念和儒家舊俗表現的淋漓盡致。
  • 《飲食男女》幕後:李安酷愛做飯,臺灣廚神做替身,曾在劇組暴怒
    《飲食男女》作為李安早期代表作"家的三部曲"的終章,講述了一個退休大廚和三個性格迥異的女兒之間發生的故事。故事本身聚焦於中國人平淡而瑣碎的家庭生活,但在李安的精心處理之下,顯得十分清新雋永,1994年一經上映就名列臺灣十佳華語片的第一名。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影片之所以優秀,必然有其獨特的深意和反映的社會問題。
  • 喜宴 | 李安家庭三部曲之一
    畢竟是李安大師的作品,在看的時候多多少少有些哆嗦,寫評的時候更是手抖,但還是掙扎著表達自己的愚見,如有不妥,多多指教。    電影中間鬧婚禮的一段,李安導演俏皮地「鑽」出來客串,說了一句臺詞,「你正在經歷中國5000年性壓抑的結果。
  • 李安父親三部曲 倫理道德傳承香火 之於我們的故事
    總有人說,沒看過父親三部曲,就不足以談論李安導演,從1991年的《推手》、1993年的《囍宴》到1994年的《飲食男女》,這三部電影通俗卻情真,每個人皆能在其中望見似曾相識的影子,以家庭、傳承與孝順等傳統角度。
  • 李安《飲食男女》:用西方觀念,講述中國式家庭的矛盾與和解
    影片體現的是中華文化特有的包容魅力,包羅萬象,和而不同,保持文化內在的魅力與自信不變主動去適應社會的變遷,包容外來文化與現代文明。似乎是李安這部片子的靈魂與精神內核所在。所以在李安的電影中,我們能清晰而直觀的感受到東西方文化融合的影子,極為深刻的凸顯出新舊交替時代西方觀念與東方倫理的碰撞,他的代表作品家庭倫理三部曲都或多或少的帶著這樣的感覺,尤其是他1994年拍攝的《飲食男女》更是把這種感覺發揮到了極致。
  • 李安《飲食男女》:用西方觀念,講述中國式家庭的矛盾與和解
    影片體現的是中華文化特有的包容魅力,包羅萬象,和而不同,保持文化內在的魅力與自信不變主動去適應社會的變遷,包容外來文化與現代文明。似乎是李安這部片子的靈魂與精神內核所在。所以在李安的電影中,我們能清晰而直觀的感受到東西方文化融合的影子,極為深刻的凸顯出新舊交替時代西方觀念與東方倫理的碰撞,他的代表作品家庭倫理三部曲都或多或少的帶著這樣的感覺,尤其是他1994年指導拍攝的《飲食男女》更是把這種感覺發揮到了極致。
  • 李安《飲食男女》:披著家庭外衣的愛與欲
    1994年,被稱為「華人之光」的李安,在《喜宴》《推手》廣受好評的情況下,給觀眾帶來了「父親三部曲」中的最後一部:《飲食男女》。不同於《推手》中父親的無奈與妥協;《喜宴》中父親的理解與豁達,《飲食男女》著重向我們講述了父親的孤獨與釋懷。
  • 李安這父親三部曲,道盡了父親老去後的孤獨
    中國人總喜歡說:父母對子女的愛是不善於表達的。在李安的《飲食男女》中,朗雄扮演的父親朱師傅,和三個女兒的關係一直看起來不是很融洽。反而,他對於鄰居的女兒姍姍,卻很易於表達。前幾天,我重新看了李安的父親三部曲:《推手》,《喜宴》,《飲食男女》。
  • 絕對優秀經典三部曲電影
    李安導演早期的作品《推手》、《囍宴》、《飲食男女》,被稱為「家庭三部曲」,也有人稱之「父親三部曲」,內容圍繞著華人家庭的傳統價值觀以及父親的形象,片中也看得出導演自己於臺灣長大但在美國求學、生活的自身經驗,中西、新舊觀念衝突的描寫十分精彩
  • 中國人說不出口的「性」,李安用美食拍出來了,豆瓣高達9.1分
    李安執導的《飲食男女》是繼《推手》和《喜宴》以來「家庭三部曲」的第3部,劇本延續了前兩部電影中對中式家庭的探討。男主是李安的御用演員郎雄,家庭三部曲中的《推手》也是由郎雄主演的,他在這兩部電影裡都貢獻了自己卓越的演技。
  • 電影史上著名三部曲電影 每部都是經典之作 看看哪些你還沒看
    李安《家庭三部曲》導演: 李安推手 (1991)喜宴 囍宴 (1993)飲食男女 飲食男女 (1994)豆瓣:8.4|8.8|9.1IMDb:7.3|7.7|7.8綜合:8.1分片長:105分鐘|108分鐘|124分鐘家庭三部曲核心是描述衝突,因文化觀念
  • 我們每一個人,都活在李安的電影裡
    但事實上他進入紐約大學電影系大門的敲門磚,是用一支18分鐘的黑白短片,用父親贊助的攝像機拍的;他真正憑藉劇本拿獎,開始導演自己的第一部影片,講的還是關於父子的故事。因為全身心撲在電影事業上,李安坦言自己對兒子有所愧疚。圖/圖蟲創意李安早期的「父親三部曲」中,處處可見這種矛盾。
  • 《喜宴》:國人羞於啟齒的性壓抑,李安用一場「假結婚」就點破了
    《喜宴》是一部典型的好萊塢式中國影片,也是李安的「家庭三部曲」中最為成功的一部這部影片於1993年播出後,榮獲第4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和第30屆臺灣電影金馬獎,多項殊榮的加身,也奠定了李安在國際影壇的地位和影響力。不同於「三部曲」中隱隱傳達著憐憫的《推手》,《喜宴》主要以一種輕喜劇的鋪陳手法,探討了中西方之間的文化碰撞和交融。與此同時,影片中關於父權文化和性壓抑的探討,更是成為了這部片子的最大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