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人最經常聽到的一個名詞就是「溼氣」,那麼溼氣究竟是什麼呢?其實很多人生活中都有所體驗,就是到了所謂「回南天」的時候,人們一連好幾天的衣服都是溼漉漉的,而且地板牆壁也全部滲著水珠,這時候就把這種情況稱為「溼氣重」。而身體也一樣,如果體內的水汽不能正常流動,就會阻礙臟器正常運行,導致身體生病。
中醫裡面認為:溼氣不除,百病叢生。也就是說溼氣不僅會導致溼邪纏身,還可能會誘發其他的邪氣,導致身體出現各種各樣的疾病。長期溼氣纏身的話,整個人的精神狀態是很差的,而且會覺得全身困重,大便黏膩不爽,皮膚差等問題。因此一旦身體有溼氣的話,應該及時調整。這幾種食物可以有效祛除身體溼氣,建議學習起來。
一、山藥
山藥是一種藥食兩用的食物,該食物用來煲湯口感非常好。山藥的藥用價值主要是補脾腎,有健脾功效。本身並沒有利水滲溼的作用,不過溼氣一般與脾虛有關,因此通過健脾可以從本質上改善溼氣重的症狀。不過可以搭配一些利水滲溼的食物一起食用,這樣效果會比較顯著。
二、薏苡仁
薏苡仁利水滲溼的作用非常顯著,因此經常用來除去體內的溼氣。其性質比較寒涼,因此對於溼熱分患者更有幫助。薏苡仁可以直接煮水喝,或者用來煲湯,煮養生粥功效都挺不錯,食用起來也非常方便。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薏苡仁性質偏寒,所以對於脾胃比較虛寒的患者應該慎用,或者將薏苡仁炒過之後再進行使用。
三、茯苓
茯苓性平味淡,具有利水滲溼,健脾等功效,也是燥溼健脾的一個好的東西。不過茯苓是一種菌類,口感沒有山藥和薏苡仁好,所以食用的時候可以直接煮成湯,飲用裡面的湯汁。或者將茯苓製成糕點等。這對於一般的患者都可以食用,不會對身體造成太大的副作用,但是藥用效果也沒有那麼明顯。
四、赤小豆
在豆類裡面赤小豆就具有很好的祛溼作用,所以其也經常與薏苡仁、茯苓,芡實等搭配,做成口感美味的甜品。這個配方結合各自的特點,既可以強健患者的脾胃,同時還能顯著除去患者體內的溼氣。因此經常被認為是除溼的良方。除此之外,赤小豆也可以直接做成菜餚進行使用,起到食療的功效。
總而言之,對於溼氣太重的患者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飲食,少吃滋膩脾胃的食物。同時可以用以上幾種食物進行調理,達到改善身體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