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丰缺失了的七十年,到底在做什麼?

2021-02-12 金庸武俠

讀金庸武俠,張三丰是一個無法忽視的老人家。

金庸給張三丰的情節,一在十幾歲,一在九十歲以後,可謂一首一尾,獨獨缺了中間的七十年。

我曾經想過,金庸先生應該為這位大宗師寫一部傳奇,那定然好看之極。但左思右想總覺有些不妥,忽然間發現,原來張三丰所處的,是一個江湖的「後英雄時代」。

後英雄時代,大體是說英雄們的集體光芒暗淡之後,後繼無人的那一段年月。

歷史上魏晉後期阮籍嵇康所處的時代,大體就是一個後英雄時代——曹操他們都已去世,而後繼者無論從生命的哪一個部位來看,都已失去了偉大壯烈的生命精魂。

張三丰所處的,正是這樣一個時代。

正當他十幾歲的時候,第一次、第二次華山論劍都已遠去,大勝關英雄大會、襄陽城英雄大會也已經過去許久。

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已經演變為東邪、西狂、南僧、北俠、中頑童,五絕當中東、南、中都已年近百歲,郭靖的生命力也已經不再強健,楊過一心隱居。

這些真正的英雄人物,都將退出江湖。

這時候還是張君寶的少年張三丰,面對的只能是一個缺少英雄的時代。

於是張三丰近百年間只能獨領風騷,做一個寂寞的大宗師。

依我看,這樣的張三丰當然不乏可愛之處,但時代缺少英雄的集會碰撞,畢竟不夠精彩,因而金庸先生沒有為張三丰做傳奇。

所以,金庸先生筆下張三丰一生的主要經歷,僅只寥寥數百字而已,只說他是「一位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大宗師」,「中國武學史上不世出的奇人」。

可以對這個時代的江湖做一個簡單的分析。

《九陽真經》一分為三,少林派得兩三成,郭襄得兩三成,張三丰(時名張君寶)得五六成。

少林派武學得九陽神功之助,如虎添翼,幾十年間武學境界更上一層樓,以致倚天中少林派絕頂高手不乏其人。

在射鵰和神鵰中少林派並無傑出人才出現,從倚天開頭幾回推測,當時少林派武學修為最高的天鳴、無色、無相都遠不是楊過的對手,只一個無意中習得九陽神功的覺遠內力堪與郭靖、楊過等匹敵。

但到了倚天中期,見、聞、智、性四大神僧的武功雖不如張三丰、張無忌,但除此之外堪與任何高手匹敵,而渡厄、渡劫、渡難三大神僧更是幾乎天下無敵。

有此倒推,可以猜測張三丰一枝獨秀的那幾十年內,少林派的武功也大有進益,不過似乎還不足以與屢有大徹大悟的張三丰匹敵。

郭襄於四十歲上創立峨眉派,其時她融會各家絕學,武學修為已臻絕頂境界。

其後峨嵋派的風陵師太,想來也是宗師級人物。

但不論郭襄本人還是其傳人風陵,都不能與張三丰相提並論。

這一點雖然在書中沒有明顯證據,但可以按常理推測。

此外還有一個高人,就是崑崙三聖何足道。

但與張君寶一戰,我們從中可以看出,他的武功比楊過是差距很大的。

這一戰使他心灰意冷,此後恐怕再也不會踏足中原。

或許其後他潛心武學有所進益,但想來也不會為世人所知。所以,何足道可以不道。

這幾家幾派為我們所熟知,至於我們所知不詳的一些門派,比如崆峒、青城,也許不乏傑出人才(倚天裡面攻打少林三僧「金剛伏魔圈」的那幾位就算得),但幾乎可以肯定都難以與張三丰比肩。

如此看來,江湖上註定是武當祖師張三丰獨領風騷的局面。

但,我們不能忘記另一個很重要的江湖組織——明教。

明教數百年間以一教之力與各正大門派抗衡,力量自然不可小覷,傑出高手輩出。

大體與張三丰中年以後同時的第三十三代教主陽頂天,就是一個大高手。

當年渡厄就曾敗在陽頂天手下,以致眇了一目。

然而陽頂天的乾坤大挪移只練到第四層,也已到了極致,再難有所進境,以這等修為比起張三丰的恢恢乎浩然,恐怕要遜色很多。

至於明教的其他人物,自然更不在話下。

倚天當中還有一個有力的證據。

張三丰被假空相重傷,正要以太極拳應戰阿三之時,張無忌握住張三丰左手,將九陽神功傳入他體內。

這時他「只覺掌心中傳來這股力道雄強無比,雖然遠不及自己內力的精純醇正,但泊泊然、綿綿然,直是無止無歇、無窮無盡,一驚之下,定睛往張無忌臉上瞧去,只見他目光中不露光華,卻隱隱然有一層溫潤晶瑩之意,顯得內功己到絕頂之境,生平所遇人物,只有本師覺遠大師、大俠郭靖、神鵰俠楊過等寥寥數人,才有這等修為,至於當世高人,除了自己之外,實想不起再有第二人能達此境界。」

以張三丰閱歷之豐富,這個判斷自然可信。

那麼,他這一段「只覺」,已經明白揭示出那個後英雄時代——郭靖楊過之後除了自己,張無忌是第一個能與這些人物比肩的英雄。

不妨計算一下時間,從張三丰十六歲與郭襄分手,到張無忌武功大成(此時張三丰大約一百一十歲),幾近一百年的時間,正是這個後英雄時代的歷時。

不過還有可能與張三丰比肩的人物,就是楊過的後代。

倚天中的黃衫女,武功絕不下於張無忌。以此推測,楊過後代的武功,應當不下於張三丰,甚至在張三丰前半生猶有過之。

但由於楊家後人長期隱居不出,臥龍如果不出山,恐怕也不能成為英雄,因此可以忽略不計。

於是,張三丰只好在這個後英雄時代,做一個人的大宗師。

小編推薦,講真,這款遊戲還是不錯的,沒事的時候,可以點擊進去玩耍~

《俠客行》題材取自金庸經典同名小說,通過精緻的國風場景,炫麗的武功特效以及大量原著內容的插入,打造了一個原汁原味的金庸江湖。在刀光劍影的江湖中,玩家將扮演一名初入江湖的少俠,通過不斷歷練,習百家武學,打遍天下高手,終成一代宗師。

猛戳閱讀全文進入《俠客行》遊戲!

相關焦點

  • 金庸筆下的張三丰到底活了多少歲?
    而張三丰不僅徒子徒孫眾多,而且還活生生熬垮了南宋和遠超,而自己看起來永遠是一副仙風道骨的樣子,張三丰具體活了多少歲呢?在金庸一部叫做《俠客行》的小說中,有一位創立了絕世武功的高人,可能就是其中的重要線索。在《倚天屠龍記》中,俞岱巖出場時的時間事1336年,也是元朝的至元二年,當時他正著急回家給自己師傅張三丰過九十大壽。
  • 張松溪到底是不是張三丰的徒弟?修煉的是又是什麼武功?
    在倚天屠龍記中,張松溪是武當七俠之一,張三丰的第四個徒弟。 但張松溪真的是張三丰的徒弟嗎?這個還真有待考究! 據清雍正年間,曹秉仁纂修的《寧波府志》卷三十一張松溪傳載:「張松溪,鄞人,善搏,師孫十三老。其法自言起於宋之張三峰。三峰為武當丹士。徽宗召之,道梗不前。夜夢玄帝授之拳法。厥明以單拳殺賊百餘;遂以絕技名於世。
  • 張三丰到底有多愛郭襄?除了終身未娶,他還做了3件不可思議的事
    郭襄一遇楊過誤終生,終身為尼,張三丰一遇郭襄誤百年,終身為道,兩人皆是青燈古佛,雖不能長相廝守,但也能志同道合!這也許正是張三丰對郭襄的深情之處吧。當年,張三丰與師傅正在追偷了《楞伽經》的瀟湘子和尹克西,路過華山,剛好郭襄也隨父母前來,當時的張三丰並不厲害,被尹克西打的血流不止,善良的郭襄便幫忙包紮,正是這一次的相遇,張三丰便一眼萬年,深深喜歡上了這個臉蛋紅撲撲的姑娘。
  • 張三丰跟郭襄是一輩,為什麼張三丰的徒弟感覺比滅絕師太輩分小?
    按照書中描述,張三丰只比郭襄小五歲以內,張三丰與郭襄是同一輩人,這點沒有問題。但是在討論張三丰與郭襄兩人徒弟的輩分時一定不能簡單排輩分,而要綜合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滅絕師太年齡不比武當七俠小郭襄創立峨眉派,張三丰創立武當派,這點大家都知道,但是很多人忽略了這兩個門派的創立時間差距。郭襄創立峨眉派時年紀在四十歲左右,而張三丰創立武當派是在他六七十歲的時候,也就是說武當派比峨眉派的創立時間晚了三十年左右。
  • 火工頭陀到底是什麼時代的人?其實他是華山一論五絕的同齡人
    那麼,火工頭陀到底是什麼時代的人呢?當時的江湖,他和哪些人的年齡相仿呢?首先可以確定,火工頭陀絕不是倚天時代的人,更不可能和張三丰有什麼交集。心禪堂長老回憶這段往事時,書中交代了這是七十年前的事,七十年前,這名長老還是個孩子。而長老回憶此事時,正值何足道來少林挑戰,當時張三丰不過是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
  • 最帥張三丰:49歲北漂,79歲成「時尚寵兒」,80歲做DJ
    如果讓你想想,70、80歲的人生,你會覺得那時的你應該做什麼?一頭白髮穿著白色背心和小區裡的同齡人下棋,還是子孫滿堂齊樂樂融融的過完一生。01王德順是演藝界德高望重的老戲骨,1960年當兵並開始做話劇演員
  • 張翠山是張三丰和郭襄的私生子?他終生未娶,她也未嫁,怎麼可能
    難不成在武當七俠當中,張三丰對張翠山最為厚愛也有錯嗎?換做我們常人的情感,在日常生活當中,也會在多人當中產生一種偏愛一人的想法,所以這並不能作為猜測的依據。張三丰和郭襄感情雖深,但並無私情如果說郭襄對楊過是「一見楊過誤終身」的話,那麼張三丰對郭襄則是「一見郭襄誤百年」。
  • 武當派的創始人張三丰究竟是什麼來頭
    歷史上是否真有張三丰呢?今天留史君就和大家一起聊一聊張三丰的故事。張三丰在明史中被列入《方伎傳》,此外一些筆記、地方志及碑記中也多有關於張三丰的記載,清代還出版過多部《張三丰全集》。這些記載有些並不一致,但大體上描繪了出了一個神秘的張三丰形象。《明史》記載張三丰名叫張全一,也叫張君寶,張三丰是他的號,因為平時不修邊幅,又號張邋遢。
  • 張三丰無意間洩露一個天機,可惜無忌聽不懂,百餘年後被兩人破解
    三年後少林事變,張君寶隱居武當山,十多年間閉關練武,參悟「九陽神功」心法,後來廣泛閱讀道家經典,至七十歲終於神功大成,不禁仰天大笑,這一笑竟笑出了一個武林不世出的武學大宗師,那便是張三丰了。作為歷史著名人物,金庸筆下的張三丰一直以來都深受讀者的追捧,有人認為他是《倚天屠龍記》第一高手,也有人認為金庸筆下唯達摩祖師能夠與其抗衡,更有人認為金庸筆下的張三丰早已半隻腳踏入修真境界,可謂是眾說紛紜。所謂天機不可洩露,當日在武當山頂,張三丰就曾洩露過一個天機,可惜張無忌並未聽懂,那麼張三丰究竟說了什麼話呢?
  • 古龍武俠小說中,張三丰的武功處於什麼位置?古梁鏞揭秘
    張三丰真人是金庸武俠中武功非常高的一位宗師級人物,在《神鵰俠侶》結尾,少年張君寶(張三丰)的武功已經位居當世一流高手行列,而《倚天屠龍記》中,已經有百歲高齡的張三丰真人,其武學修為可謂當世第一。那麼,古龍小說中的張三丰是什麼水平?
  • 張三丰到底有多強?一共出手6次,4次秒殺,1次反殺,1次打平
    金庸武俠小說中有一個被稱為陸地神仙的存在,那就是武當的開山祖師張三丰。在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中,曾有一句話描述張三丰,說張三丰同時期的高手都沒了,誰也不知道張三丰的實力到底有多強。這句話就讓人對張三丰的實力產生了無限的遐想,作為一個從小修習內功,活了上百歲的老神仙,張三丰的功力確實深不可測。但到底有多強呢?我們來看看張三丰的出手記錄就知道了。
  • 張三丰與郭襄
    不用說「一見楊過誤終生」之語了,此時的郭襄心裡的確在想「相思相見知何日」這個問題,只是楊過身側有小龍女,到底的 「相見爭如不見」。就在片刻之前,張三丰(那時還叫張君寶)與郭襄第一次相遇。或許是張君寶還不諳男女情事,又或許是彼時的郭襄也不過是一個「求不得」的小女孩,遠沒有那般魅力,張君寶並沒有對眼前這個「大姐姐」有更多的印象。書裡如此道來:
  • 張三丰100歲時才創太極,那他之前縱橫天下,靠的又是什麼武功?
    張三丰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在中國民間的盛傳之中,張三丰在死後甚至成為了神仙一類的人物,又有說張三丰活了幾百歲坐地羽化飛仙。但在真正的歷史之中,卻沒有明確記載張三丰成為神仙一類的說辭。可張三丰博學多才,精通傳統文學和詩詞歌賦。
  • 倚天屠龍記:想要在張三丰手下多堅持一會,三大神僧可能不夠!
    空智在提出挑戰張三丰時,其實還是有自知之明的,知道張三丰成名幾十年,不是他們這些晚輩能夠比肩的,所以提出的挑戰方式也是師兄弟三人一起上,與張三丰比試。三大神僧空智說道:「張真人武功蓋世,天下無敵,我少林三僧自非張真人對手。
  • 電影《張三丰》開拍啦!吳樾扮演張三丰,「魔教聖女」令人滿意
    可是這邊《大俠霍元甲》備受關注,誰能曾想到另外一邊的電影《張三丰》也是高調開拍了呢!張三丰角色和霍元甲都一樣自帶傳奇色彩,而且張三丰算是古代的一代宗師,畢竟太極拳的創始人,想想就很高大上。而既然電影《張三丰》正式開機了,可到底誰才是主演呢?要知道,電影版《張三丰》主要講的是張三丰和魔教聖女之間扯不斷理還亂的情感,雖說其中還有平穩動蕩江湖的熱血故事,但是看看這次張三丰簡介,要不是實力咖助陣,恐怕大家還不能看過癮呢!
  • 張無忌與張三丰要打起來,是什麼結果?
    畢竟張三丰成名近百年,乃是武林中泰山北鬥。但與他交過手的人物都已死盡,他身手如何,都是故老傳言。近二十年來,也只有當日百歲壽宴,武當山上一招制住鶴筆翁,但那也只是一瞬間事。楊逍、韋一笑等諸人更想起:當日張三丰重傷之餘,教導張無忌太極拳劍,輕易便打發了趙敏麾下。
  • 張三丰並非天下無敵,為了成全他,金庸巧做安排,避開了三位高手
    江湖上最缺的是什麼?人才!尤其是那種有天賦、能創新的人才,從這個角度來看,張三丰確實屬於「老天爺賞飯吃」的人才,所以他才能在殘酷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一代宗師。
  • 張三丰到底有多愛郭襄?看看武當七俠的名字就知道了
    其實在郭襄的身邊,也有一個人對他愛慕至深的人,這個人就是張三丰。,最終,就像郭襄創立峨眉派一樣,張三丰創立了武當派。當初郭襄送於張三丰的一對鐵鑄羅漢。已經年近百歲的張三丰在聽到少林寺遭遇劫難的時候,曾拿出這對羅漢交於三弟子說:"這是百年前郭女俠所贈,日後你送還少林,看可否從此傳得少林一習武藝。"一對鐵鑄羅漢跟隨張三丰百年,可以看得出這件物品對張三丰來說是很珍貴的。兩人都是鑽了牛角尖的人,但也都是不願回頭且安然接受的聖人。
  • 讀懂了張三丰的這首詩,就讀懂了張三丰的一生
    祖上是江西龍虎山人,龍虎山為道教祖庭,是祖天師張道陵修煉成仙之地,所以張三丰曾經自稱是天師後裔。這自然意味著張三丰的家世與道教有著某種淵源關係。張三丰的祖父裕賢公就精通星算。在南宋末年時,裕賢公「知天下王氣將從北起」,便帶領本支家族,遷徙到當時還是金的勢力範圍的遼陽懿州。裕賢的兒子,也就是張三丰的父親,名居仁(一名昌),字子安(一字仲安),號白山。
  • 為什麼張三丰不去追求郭襄?而寧可做百歲處男
    既然張三丰這麼喜歡郭襄,為啥在少林寺下同她分手以後,兩人就再也沒有見過?郭襄可不是楊過,她沒有在哪裡隱居,而是在江湖上行走到40歲。以郭襄的名氣,張三丰想要找到她並不難。事實上,張三丰卻再也沒去找過郭襄。書中寫道:俞蓮舟道:「恩師與郭女俠在少室山下分手之後,此後沒再見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