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成年人的高血壓分為3級,但是2020年5月,最新的一個國際高血壓指南,把高血壓分為2級,也就是原來的2級高血壓和3級高血壓,統稱為2級高血壓。
一、高血壓的原有分級
120-139/80-89屬於正常血壓高值;
140-159/90-99,屬於1級高血壓;
160-179/100-109屬於2級高血壓;
大於180/110,屬於3級高血壓。
那麼每次測量的血壓不一樣怎麼計算?判斷高血壓的分級,並不是按照每次測量的血壓標準計算,是在未服用降壓藥的前提下,測量的血壓,就是自己的高血壓分級。
比如沒吃藥的時候,血壓180/110mmHg,就屬於3級高血壓,但吃完降壓藥,血壓降到150/90mmHg,那麼這時候還是按照原來的高血壓3級算,只是控制下來了。
二、沒吃藥前,血壓測量也有波動怎麼算
比如高壓是一個級別,低壓是一個級別,那麼按照哪一個計算呢?應該按照更高那一計算。血壓160/120mmHg,高壓屬於2級,低壓屬於3級,那麼到底是幾級呢?因為要按更高的算,所以應該是3級高血壓。當然現在不存在3級高血壓,都叫2級高血壓。
連續測量兩次血壓都不一樣怎麼辦?這時候建議,兩次取平均值,兩次間隔5分鐘;如果兩次差別高於5mmHg,那就測量3次,取平均值。
如果在醫院測量和在家測量不一樣怎麼辦?
一般來說在醫院測量血壓的判斷標準是140/90mmHg,但在家測量的標準是≥135 /85mmHg就得判斷高血壓,≥135 /85mmHg就相當於在醫院的≥140/90mmHg。
當然,如果血壓波動大,更為準確的方法是動態血壓監測,也就是24小時監測血壓,看看具體血壓的情況,動態血壓平均高壓 /低壓 24h ≥ 130 /80mmHg;或白天 ≥ 135 / 85mmHg;夜間≥120 /70mmHg。可考慮診斷高血壓。
三、如何降血壓
發現高血壓後,如何降低血壓,目前降壓的正規方法只有健康生活方式和必要時的正規降壓藥。
對於新發現的1級高血壓,也就是沒有超過160/100mmHg的高血壓,可以先通過健康生活方式降壓,低鹽飲食,高鉀飲食,堅持運動,不要熬夜,控制體重,遠離菸酒,減少壓力等等都利於血壓控制。
如果3個月後,血壓還是沒有降到140/90以下,那麼就要考慮配合降壓藥一起降壓;或當發現高血壓,就已經是160/100mmHg以上,或高於140/90mmHg,合併糖尿病或心腦腎疾病,那麼就需要儘快服用降壓藥一起降壓。
至於具體選擇哪一種降壓藥,或哪幾種降壓藥,必須在專業醫生指導下服用,不能隨便選擇降壓藥。
我們的目標就是血壓低於140/90,對於中年人,尤其是45歲以下的年輕人,血壓儘可能降到120/80以下,這樣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才會更低。
總之,只有做好監測血壓,早發現早控制,才能有效的預防高血壓的各種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