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壓190,低壓125,這樣的血壓值有什麼風險?如何用藥降壓

2020-12-19 快速問醫生

高血壓是常見的慢性病之一,臨床上分為原發和繼發性兩個種類。一般情況下,繼發性高血壓在原發疾病治療好之後,血壓就會逐漸恢復至正常狀態,不需要再進行特殊治療。

而原發性高血壓則不相同,一旦確診為原發性高血壓,就需長期用藥來進行控制。

一般情況下,收縮壓大於140毫米汞柱、舒張壓大於90毫米汞柱就屬於高血壓的範圍內。而當收縮壓達到190、舒張壓達到125時,就已經達到了高血壓急症和亞急症的診斷標準了,屬於重度高血壓的範圍內,是十分危險的狀態。

如果長期保持這一血壓水平,就可能會造成更為嚴重的靶向器官損傷,包括了心腦血管等方面,在嚴重情況下甚至還會誘發急性腦出血、心力衰竭等。所以,一旦達到重度高血壓的標準,首先要做的是「就醫治療」。

醫生會針對患者的進行病史採集、病情詢問,且根據症狀來進行一些必要的檢查和實驗室檢查,對高血壓出現的誘因進行分析,隨後根據患者的情況來對症治療。一般血壓高到190/125的狀態,可採用輸液的方式來進行治療。

很多人都對輸液存有偏見,認為明明能吃藥控制血壓,為什麼還要我輸液呢?

實際上,對於重度高血壓來說,最好採用輸液的方式來進行控制,一方面是因為輸液降壓效果較快,且輸液是一點一滴進入體內的,可更好的檢測血壓狀況,若血壓逐漸下降,就可適當調整或減慢液體速度,甚至可及時停止輸液。目前臨床上常用到的藥物有硝酸甘油、烏拉地爾一類。

還需要強調的一點是,對於重度高血壓的降壓來說,並非是越快、降得越低就越好,降壓太快反而可能會對身體造成不利影響。

對於帶有靶向器官傷害的高血壓急症來說,如若能在2-6小時之內,將血壓控制在160/100毫米汞柱左右,在24-48小時內將血壓降低至基礎血壓值範圍,就是比較好的治療效果。

除了可輸液治療以外,以下幾個注意事項也不能忽視:

1、在平時就存在高血壓問題,且一直都在服用降壓藥物,但血壓卻突然不穩定,上升至190/125毫米汞柱,且如此高的血壓自己並沒有不適出現,可將自己平時吃的降壓藥加一片繼續觀察。

但如若伴隨頭暈頭痛、一側肢體無力等表現,那就可能是腦中風的發作信號,需立刻就醫進行檢查。

2、若新發血壓就達到了190/125毫米汞柱,但身體也沒有任何不適,通常醫生建議口服長效降壓藥物,緩慢降壓,在平時對血壓進行觀察。

3、對於有症狀的患者來說,若不進行輸液的話,也可採用口服短效降壓藥物的方式,比如硝苯地平就是其中的一種,但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最後還要強調一點,那遇到高血壓不能過於著急,一方面降得太快,患者身體會有不適,且容易出現低血壓風險,另外腦梗風險也會增加。

所以臨床降壓的原則就是:緩慢、長期、平穩、保護靶器官,如此之下才能起到保護身體的效果。

相關焦點

  • 高壓正常,低壓升高,正常嗎?該吃什麼降壓藥?
    一提起高血壓,很多人就會想到血壓值高達160、170等很高的收縮壓,但很少有人注意到數值在100左右的舒張壓。其實,有很多的高血壓患者存在收縮壓正常,但舒張壓偏高的現象。那麼像這種高壓正常、低壓升高的情況,正常嗎?是高血壓嗎?該吃什麼降壓藥?
  • 38歲低壓高,高壓正常是怎麼回事?如何降壓?一次性為你全說清
    很多中青年朋友的高血壓問題,都是體檢時發現的,而最典型的一種情況就是,低壓偏高,高壓有時候都沒有超過140的高血壓診斷值,但低壓卻早已超過了90,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有應該如何調理改善,需不需要吃藥?這些問題,今天都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 為什麼高血壓高壓好降,低壓難降?醫生給出4個建議,助你低壓恢復正常
    高血壓高壓好降,低壓更難降?這是很多高血壓朋友在降血壓過程中經常遇到的問題,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又該如何加強低壓高問題的調理,今天就來和大家簡單的探討一下。 首先是哪些朋友更容易遇到這樣的問題呢?
  • 真的是低壓代表心壓,高壓代表腦壓嗎?
    那篇科普除了這些數值外,還對高血壓中的高壓、低壓各自的高低情況做了分析。以高壓、低壓的不同情況,分析了中風與心臟病的風險,具體如下: 1、高壓、低壓都高代表是高血壓病,高血壓十年得冠心病,二十年得腦中風。 2、高壓高、低壓正常代表是頸椎病,椎管狹窄或椎動脈狹窄,中風病因之一。
  • 低壓總是高,該吃什麼藥?弄清病因很重要,對症用藥,降壓效果好
    有很多中青年朋友,都受到血壓低壓高的困擾,這種情況的特點是,在血壓的兩個測定值中,收縮壓升高不明顯,而低壓卻總是超標,比如血壓130/95這樣的低壓值,就屬於單純低壓高的情況,對於這種情況,到底是如何發生的,又該如何應對,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聊一下這方面的話題。
  • 單純低壓高、單純高壓高,這兩個方案可以達到降壓效果!
    有太多的朋友問單純的低壓高或者單純高壓高用什麼藥,那麼今天我們就一一分析,一一解答。 在了解這些之前我們應先明白什麼是高壓、什麼低壓。
  • 為何高血壓很多年是高壓160或170,低壓100,不吃藥也比較的健康?
    為何高血壓很多年是高壓160或170,低壓100,不吃藥也比較的健康?如果這個「健康」的定義指的是沒有什麼太大的感覺,當然還是很有可能的,但是沒有感覺並不代表高血壓就沒有健康的危害,這也不代表後續不會出現大的心腦血管疾病風險。
  • 高血壓患者「低壓高」,說明血管彈性好,吃這3類降壓藥最管用!
    最近幾期講了高血壓用藥,有不少人在評論裡問,低壓高吃什麼藥最管用?今天,我們就這個問題聊一聊。 低壓高是什麼情況? 首先,低壓高說明了一個好現象,就是血管彈性比較好。低壓高常見於中青年人群,對血壓波動變化承受力較強。
  • 高壓過了160,低壓還不到80,面對越來越大的脈壓要怎麼辦?
    有位高血壓患者問華子,他在家裡測量血壓的時候,高壓超過了160mmHg,而低壓還不到80mmHg,脈壓這麼大,還可以吃降壓藥麼,會不會把低壓降至過低而發生危險呢?華子告訴他,血壓中的高壓與低壓差值過大,說明他的動脈硬化較嚴重,這種情況下仍需服用降壓藥,因為高壓過高的危險性更大。
  • 高壓與低壓差多少才算正常呢?不妨一看
    導語:相信大家在測量血壓時都會產生一個問題,那就是血壓主要是測量什麼,血壓的正常值到底在多少才算血壓正常,血壓差值越大血管就更容易出現異常嗎?今天就簡單的為大家講一講。一、高壓與低壓差多少才算正常呢?收縮壓就是人們常說的高壓,舒張壓也是人們常說的低壓,接下來就為大家講一講,正常範圍內在多少。1、收縮壓收縮壓的標準在140mmHg左右,當自身超出這個數值之後,就代表收縮壓不正常了,而收縮壓其實就是血管中血液增多和減少的過程,當過高時就代表異常表現。
  • 只有低壓升高,也算高血壓麼?聽說低壓高可以逆轉是真的麼?
    但中青年人的大動脈血管還沒有開始硬化,彈性較好,所以心臟收縮的時候,大動脈可以擴張容納血液,高壓正常。但外周小動脈會收縮,所以當大動脈彈性回縮的時候,外周阻力加大,低壓就高了。所以說,當低壓升高而高壓正常的時候,說明人體中血管的彈性是正常的,這個時候及時去應對,就可以保護好血管,避免血管損傷導致的各種疾病。
  • 高壓145,低壓98,這屬於高血壓嗎?是否嚴重?醫生來回答你
    血壓升高的原因有非常多的方面,而且血壓升高也是需要有一定的過程的。在血壓變化的過程中加以控制,是可以幫助血壓恢復正常值。高血壓:高血壓出現的原因是因為血液對血管壁的壓力超出了正常值。舒張壓80~89mmHg,收縮壓為120~139mmHg。若血壓數值控制在這兩個值的範圍之內是正常的,如果超出的話就屬於高血壓。
  • 高血壓的血壓值一般分為幾個等級,如何降血壓?
    二、沒吃藥前,血壓測量也有波動怎麼算比如高壓是一個級別,低壓是一個級別,那麼按照哪一個計算呢?應該按照更高那一計算。血壓160/120mmHg,高壓屬於2級,低壓屬於3級,那麼到底是幾級呢?因為要按更高的算,所以應該是3級高血壓。當然現在不存在3級高血壓,都叫2級高血壓。
  • 人到中年,高壓在130到140之間,低壓在90左右,需要吃藥嗎?
    儘管我們也都知道,正常的血壓標準是高壓90到140,低壓60到90。也有不少朋友測出來的血壓剛好就處在臨界值附近,是否需要吃藥也就是比較關心的問題了。人到中年之後,高壓如果在130到140之間,低壓在90左右,是否需要吃藥呢?需要明確是這樣的血壓水平,自然是不算高血壓範疇的。即便是在診室裡進行檢查,醫生也不會將其歸結為高血壓。
  • 有人說:每天跑半小時,相當於吃了降壓藥?醫生告訴你真相
    也就是血壓值:130mmHg≤高壓<160mmHg,或者80≤低壓<110mmHg這類血壓,積極的運動效果較好。但是對於重度高血壓(高壓>180 mm Hg,低壓>100 mm Hg)患者,運動期間的風險要明顯大於輕度及中度高血壓病患者。所以運動就要慎重,尤其一次慢跑30分鐘,這個活動量就過大。
  • 人過了50歲,高壓160、低壓100需要吃降壓藥嗎?聽聽醫生怎麼說
    導語:現在高血壓的病症越來越普遍了,特別是中老年人身上出現的比較多,情況嚴重的時候,還可能會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如果發現自己高壓160,低壓100,說明自己的身體是否健康。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一、人過了50歲,高壓160、低壓100需要吃降壓藥嗎?聽聽醫生怎麼說其實血壓也是分等級的,如果是高壓160低壓100屬於中高度高血壓,雖然不會危及到生命的安全,但是也會誘發很多併發症,比如冠心病、腦血栓等等都會給自己的生活帶來很多的煩惱,所以日常生活當中一定要關注自己的血壓。
  • 低壓90高壓140是臨界高血壓嗎?需要注意什麼?
    臨界高血壓也稱邊緣型高血壓,是指血壓在正常血壓至確診高血壓之間的血壓值。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標準是,成人的正常血壓為:收縮壓<140毫米汞柱(18.7千帕),舒張壓<94毫米汞柱。臨界高血壓的特點是血壓稍偏高,各重要器官,如心、腦、腎無器質性損害,但易發展成高血壓病。
  • 人到50歲後,高壓160、低壓100會有危險嗎?心內科專家給出答案
    確實,當大家看到自己血壓不斷升高時,內心還是有些恐慌的,那高壓160、低壓100,究竟會不會出現危險呢?對此一位心內科專家提出了答案。高壓160、低壓100,會有風險嗎?大家非常好奇的高壓160、低壓100,是處在中度高血壓範圍內,並不屬於重度高血壓。不過大家還是要注意,因為這種中度高血壓,也會對人體造成一定損傷,所以需要大家及時預防。
  • 看看誤區都有哪些
    這些不同的規定,是不同的專家,結合相關的數據研究,做出的不同判斷,不管是130/80,還是140/90的高血壓判定標準,通常說來,如果我們的血壓值已經超過了120,低壓超過了80,即使沒有判定為高血壓的問題,也已經是血壓出現升高趨勢了,這種情況下,就應該引起我們的積極重視了。
  • 低壓高和高壓高相比,哪個更危險?不瞞你說:第一步還是降血壓
    那麼低壓高和高壓高相比,哪個更危險呢?通常情況下高壓高更容易出現,且多為老年人,這與老年人機體衰老、血管彈性降低、血液粘稠度上升等都有很大關係,而低壓高則更容易出現在年輕人身上,多與年輕人的飲食不均衡、酗酒、睡眠不規律、缺乏運動以及精神緊張等存在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