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這種疾病如今越來越常見,老年人是高發群體,但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患上高血壓,但他們通常多為低壓高,眾所周知血壓分為收縮壓和舒張壓,也就是俗稱的高壓和低壓,兩者任何一種超出臨界值即為高血壓,能夠引發眾多心腦血管疾病,威脅著人體生命健康,不過很多人認為高壓高比較危險。
那麼低壓高和高壓高相比,哪個更危險呢?
一、何為高血壓
人體血壓分為收縮壓和舒張壓,顧名思義是指人體心臟收縮和舒張時,動脈血管內產生的壓力,倘若收縮壓(亦稱高壓)≥139mmHg,或者是舒張壓(亦稱低壓)≥89mmHg,則稱為高血壓,可分為三級:
一級為輕度,收縮壓140-159mmHg,舒張壓90-99mmHg;
二級為中度,收縮壓160-179mmHg,舒張壓100-109mmHg;
三級為重度,收縮壓≥180mmHg,舒張壓≥110mmHg。
通常情況下高壓高更容易出現,且多為老年人,這與老年人機體衰老、血管彈性降低、血液粘稠度上升等都有很大關係,而低壓高則更容易出現在年輕人身上,多與年輕人的飲食不均衡、酗酒、睡眠不規律、缺乏運動以及精神緊張等存在關係。
二、低壓高和高壓高,哪個更危險
通常情況下高壓高的危險程度要高於低壓高,這是因為高壓高高發於老年人,老年人受機體衰老影響,更容易發生危險,而低壓高通常出現在年輕人,機體衰老程度低,具有一定抵抗能力,但是並不意味著低壓高沒有危險。如今眾多心腦血管疾病越來越趨向於年輕人,死亡率和致殘率也正逐漸升高。
因此無論是高壓高還是低壓高都不可忽視,日常中一定要注意監測自身血壓情況,尤其是肥胖、缺乏運動、易怒、熬夜等人群,老年人則應養成按時測量血壓的習慣,同時需注意自身異常,倘若出現頭暈、頭痛、胸悶不適時,應儘快就醫檢查,以防高血壓持續造成心、腦、腎等器官損傷。
三、如何降血壓
無論是高壓高還是低壓高,都會對人體心、腦、腎等造成嚴重傷害,所以都不可忽視,選用正確的降壓方式才是關鍵。目前主要的降壓方式是藥物,而且高血壓病程漫長,降壓藥物需要長時間服用,同時服用之時需注意監測自身血壓情況,年輕人也不例外。此外一些不良習慣,如飲食作息不規律、抽菸酗酒、過多進食肥甘厚重食品、情緒不良以及缺乏運動等,應儘快改正,也能起到降血壓的作用。
高血壓是非常常見的疾病,有很多人對高血壓不以為意,甚至很多人認為高血壓不是病,大錯特錯!高血壓的危害非常嚴重,如心肌梗塞、主動脈夾層、肺動脈栓塞、中風等嚴重疾病都與高血壓密不可分,無論是高壓高還是低壓高都可能引發這些疾病,因此高壓高和低壓高其實並不存在哪個更危險的說法,正確降血壓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