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血壓,收縮壓和舒張壓,哪個更重要?醫生告訴你關鍵因素是啥

2020-12-24 神經內科李明超

在我們量血壓的時候,會出現兩個血壓值,也就是我們說的高壓與低壓,這兩個血壓值都有正常的標準,高壓或者低壓都能反應出身體的情況。高壓與低壓是我們通俗的說話,在醫學上,它們分別叫收縮壓與舒張壓。

什麼是收縮壓與舒張壓呢?簡單來說,我們心臟的跳動,帶動著人體的血液循環,為整個身體輸送血液,這個過程中,血液對血管的壓力值就是血壓。那為啥它們一個高一個低?原因很簡單,心臟收縮的過程中,很多動脈血管中的血液較多,這時候對血管的壓力也比較大,而在心臟舒張的過程中,血管中的血液又會往心臟去一部分,因此血壓會小一點。這就是收縮壓與舒張壓。

那麼,收縮壓與舒張壓哪個更重要呢?醫生給出了答案。

首先,這兩個血壓值,不管哪一個高,那麼都是血壓高的表現。這兩者也是有一定的區別。在老人中,年紀大了,收縮壓會出現升高,收縮壓升高的危害是非常嚴重的,會有心腦血管的疾病風險,比如說中風、心肌梗死,或者發生腦梗。如果是舒張壓比較高,那麼也是有危害的,如果不能及時有效的治療,則會對心臟、大腦等帶來嚴重的傷害,並且是不可逆的傷害。

所以,總的來講,不管是收縮壓還是舒張壓,都會給人帶來非常嚴重的後果,至於說哪個更重要,大家應該都知道了,沒必要去強調哪個更重要,反正後果都很嚴重。

醫生告訴你,最關鍵的還是要找到適合自己的降壓方法,有人需要吃藥控制血壓,也有人可能就不需要吃藥。對於暫時不用吃藥的人,推薦幾個方法。

第一,適當的運動。大家知道,運動對人的好處是非常大的,那它為什麼會對控制血壓有幫助呢?首先運動的時候,會加速體內的血液循環,提供心肺功能,增強心臟的收縮能力,這樣血壓就會得到穩定。這裡推薦幾個有氧運動,慢跑,散步,打太極等等,這些運動既不激烈又能提高心肺功能,是比較溫和的養生方式。

第二,要控制飲食。所謂病從口入,吃飯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吃什麼也顯得尤為重要,對於血壓高的人,一定要控制鹽的攝入,口味要清淡一些,但不是建議不吃肉,食物要多樣話,這樣營養才能均衡。另外,要控制自己的酒精攝入,儘量少喝酒。

第三,控制睡眠的時間。很多老人喜歡睡覺,晚上睡,白天也睡。睡覺的時候,人體的血液循環是減慢的,長時間的血液循環緩慢會讓血壓變得異常,也不利於腦細胞保持活性。而睡眠時間如果過短,也會給血壓造成一定的影響。一般來說,每天睡眠時間在7-8個小時即可,不用多睡,保持這樣的時間對人體最好。

總的來說,我們還是要聽從醫生的建議,無論收縮壓或者舒張壓升高了,都不要大意,及時的去控制血壓,才能防止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相關焦點

  • 什麼是收縮壓和舒張壓?兩種數值哪個異常,更加危險?
    血壓,是測量人體健康的重要指標,通常生活中,很多的中老年人容易出現血壓類的問題,而隨著生活節奏的變化,血壓問題已不再只是老年人的問題,同樣,年輕人也會有血壓類的問題。而一旦出現高血壓的疾病,很容易誘發一些心腦血管的疾病,因此,平時維持血壓的正常是至關重要的,而血壓裡面細分的話,可以分為收縮壓和舒張壓。那什麼是收縮壓和舒張壓?
  • 一個人的正常血壓是多少,控制在這個範圍最長壽,你達標了嗎?
    體檢的時候,有一個項目是必檢項目,那就是血壓,到醫院之後,護士會為你進行四測,不僅包括體溫,脈搏,呼吸,還包括一個項目,那就是血壓。 可是很多人雖然測了血壓,卻不知道血壓的正常值是多少,作為醫生,今天就為大家來科普一下。 對於一個人來說,血壓太高或太低都是不正常的,太高的血壓,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甚至誘發高血壓腎病,這些疾病輕者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嚴重的就會影響壽命,可如果血壓過低,同樣容易誘發心腦血管意外,比如休克的患者,很容易出現昏迷,心臟驟停。
  • 低壓高和高壓高相比,哪個更危險?不瞞你說:第一步還是降血壓
    高血壓這種疾病如今越來越常見,老年人是高發群體,但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患上高血壓,但他們通常多為低壓高,眾所周知血壓分為收縮壓和舒張壓,也就是俗稱的高壓和低壓,兩者任何一種超出臨界值即為高血壓,能夠引發眾多心腦血管疾病,威脅著人體生命健康,不過很多人認為高壓高比較危險。
  • 先來搞清楚收縮壓與舒張壓變化問題
    在運動的你有發現訓練時血壓上升的問題嗎?以平均來說,我們在運動的時後收縮壓與舒張壓都會上升,但兩者的上升幅度並不會相同,一般來說收縮壓會隨著運動的強度增加,而呈現出正向的相關性;反觀舒張壓則只會出現小幅度的上升;例如我們一般人在正常休息的時後收縮壓為120mmHg,但只要開始進行大幅度的運動時收縮壓就有可能會來到200mmHg,而運動員在進行最大強度訓練時,則收縮壓就有可能會達到240mmHg左右。
  • 收縮壓和舒張壓相差多少算正常?儘量保持在這一範圍
    血壓,指的是血液在血管內流動時作用於單位面積血管壁的側壓力。隨著現代人健康意識的逐漸提高,血壓正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我們都知道,高血壓的出現會使人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概率大大提升。然而,舒張壓與收縮壓的壓差是多少是正常的卻甚少人知。
  • 血壓舒張壓收縮壓指什麼 收縮壓舒張壓你量對了嗎?
    血壓的高壓和低壓表示什麼?一般高壓在90到110之間正常,低壓在50到70正常,超過或者低過都不正常血壓分兩種:收縮壓和舒張壓收縮壓:即常說的高壓,是心室收縮時將血液射入主動脈時血液對血管壁造成的壓力。
  • 血壓多少算正常?50歲和70歲一樣嗎?聽醫生怎麼說
    導語: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機能下降,各項器官都會老化,血管也是如此,而且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有不正當的作息規律和生活習慣,讓體內血壓快速升高,這樣會加快血管的老化速度。很多有高血壓的患者經常會使用藥物來控制血壓,但若把握不當,如更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危害人的身體健康。
  • 血壓140/100mmHg需要吃藥嗎?醫生告訴你,什麼時候才需要吃降壓藥
    三、健康生活方式是基石M先生說,我吃了三種降壓藥,血壓怎麼還降不下來?醫生告訴他,你大吃大喝,不運動,不減肥,生活方式極不健康影響了降壓藥的療效。什麼樣的生活方式是健康的?健康的四大基石,包括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菸戒酒,心理平衡。
  • 24歲小夥血壓忽飆到240!立冬將至,血壓季節性變化請注意
    但有些人在生活中會出現血壓突然升高的現象,大多數情況下是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刺激所造成的。比如過度勞累和情緒緊張,身體在過度勞累的情況下,會出現血壓突然升高的現象,情緒過於緊張或進行劇烈運動後,也會出現暫時性的血壓升高。宋賀指出,最近季節變換,天氣變冷,人體的血管受到寒冷空氣的刺激後會收縮變窄,也會引發血壓升高。
  • 收縮壓和舒張壓相差這麼大是怎麼回事?風險會更大嗎?
    前幾天退休多年的老徐帶著老伴緊緊張張的找到我,一問才知道,原來在最近的社區免費體檢時,醫生發現他老伴的血壓很高,測量了幾次,最高的達到了170/68mmHg。於是社區醫生建議來醫院進一步檢查治療,老徐很擔心地問我,他老伴的血壓為什麼高壓和低壓會相差這麼大,是不是這種情況更危險?本文為「心路星塵」原創我拿起血壓計測量了一下,血壓果然比較高,高壓176mmHg,低壓66mmHg,脈壓差相差很大。
  • 正常血壓範圍多少
    一、正常血壓範圍 血壓:作為人體健康檢查中最能直接反映人身體健康的指標之一,正常成年人在狀態穩定的情況下,血壓的正常範圍為:正常血壓是90mmHg<收縮壓<140mmHg,60mmHg<舒張壓<90mmHg,這是人體正常血壓範圍。
  • 測量血壓時出現高壓150、低壓100的數值,很嚴重嗎?醫生說出答案
    身體健康的時候,收縮壓的數值是在120-139mmhg,而舒張壓是在80-89mmhg的範圍的。測量血壓測出了150/100mmhg這個數值,其實是處於一級高血壓的範圍內的,病情不是很嚴重,但若是不注意控制血壓,還是可能會繼續升高,給身體帶來很大的危害的。
  • 血壓150/100是什麼情況?危害大嗎?是否需要服用降壓藥?
    【專業醫生天天與您說健康】張先生測了幾次血壓都在150-160/100-110mmHg之間,可自己什麼感覺也沒有,要不是做體檢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血壓會是這樣,他想知道這樣的血壓屬於什麼級別的高血壓?如果不管它危害大嗎?需要服用降壓藥嗎?
  • 血壓180/110是什麼情況?嚴重嗎?該咋辦?不管它會咋樣?
    聽同事的家人說最近因為家有點事,可能著急上火了,好幾天忘記服藥了,沒顧上管血壓才出現了這樣的結果。細問之下,同事有高血壓多年,一直服用降壓藥血壓控制在了140/90mmHg以下,沒想到才幾天沒用藥就發生了這樣的事。張先生很奇怪,自己的血壓都超過180/110mmHg了,為什麼沒事也沒感覺呢?
  • 正常血壓範圍值出爐,尤其是65歲左右人群,快看看你的血壓值
    一位65左右的老年人,血壓應該在哪個區間,不妨根據自己身體情況對照一下日常生活中,作為中老年人,應該每天三次測量自己的血壓情況,了解自己血壓處於一種什麼狀態,針對性地改善自己的血壓。根據下面這張表格可以看出,血壓分為好多種,但我們應該保持在收縮壓120-139mmHg,舒張壓80-89mmHg之內,並且這個範圍適用於所有人,並不單單只限中老年人。
  • 每個年齡都有不同的血壓標準,您知道自己的正常血壓是多少嗎?
    建議大家關注血壓,建議大家管理血壓,建議大家預防高血壓!可是您知道每個年齡階段的高血壓標準不一樣嗎?血壓作為我們的基本生命體徵之一呢,也是醫生對每個正常人及患者的一個初步的判斷。測血壓是我們醫護人員最基本的操作技能。
  • 90萬人大數據:年紀輕輕就血壓高,為啥不治療?
    國家心血管病中心預防醫學處處長李靜告訴「醫學界」,血壓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往往隨年齡增長而升高。但如今,被視為「老年病」的高血壓,似乎在不斷年輕化。李靜教授團隊針對中青年群體高血壓的研究結果於12月初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子刊JAMA Network Open,是基於China PEACE百萬人群項目。
  • 房顫合併高血壓,這樣降壓更有效!
    另一項發表在Hypertension上的研究也同時指出,當平均收縮壓升高,使用抗凝劑的房顫患者中發生卒中/全身栓塞事件的頻率明顯更高。由此可見,高血壓是房顫患者卒中和出血的重要危險因素。對於這部分患者的血壓管理,多項研究結果顯示,相較於其他降壓藥物,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RAAS)阻斷劑可有效降低高血壓患者房顫的風險,起到良好的事件預防作用。
  • 高血壓治療出了新指南,當血壓到了140/90時,用不用吃藥?
    一、高血壓的定義依舊如常對於高血壓的定義,醫院診室血壓沒有發生變化,與全球大多數國家通行的標準一樣。即是在多次重複測量後,診室收縮壓(高壓)大於等於140mmHg,或是診室舒張壓(低壓)大於等於90mmHg,即可以確診為高血壓。並沒有採用美國版本的130/80mmHg為標準。
  • 醫生終於講出實情
    不管是高血壓還是正常血壓,血壓的收縮壓和舒張壓之間都會存在一個差值,這個壓差達到應該保持多大才算正常,是很多朋友關係的問題,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血壓壓差的問題。通常情況下,人體正常血壓的壓差會在30~50之間,比如經常會聽有的朋友說,我的血壓120/80,它的血壓130/85,由於血壓隨著晝夜規律,有一定的波動性,也會受到飲食、血容量變化、情緒等方面的外界因素影響,因此,出現一定的波動,包括壓差出現一定的變化,也都是正常的,因此,一般情況下,我們將收縮壓和舒張壓之間的壓差值不小於20mmhg,不大於60mmhg的情況,都稱作正常的壓差,血壓保持正常的壓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