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榴槤飄飄》讓人記住了導演陳果。我印象裡陳果還拍過一部滿爛的商業片《謀殺似水年華》。
電影是蔡駿暢銷同名小說。當時我還蠻期待這部電影的,但是去了電影院卻讓我特別失望。電影可能局限於時間的原因把原著很多線索省略了,單一的故事線讓影片失去了可觀性。
印象中很多文藝片導演轉型拍的商業片都很失敗,甚至可以說是生涯上的敗筆。
今天推送陳果導演一部小眾的電影《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
《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的原著是一部擁有超高人氣的香港懸疑科幻網絡小說。
故事講述主角遊梓池坐上凌晨時分的紅色小巴回大埔,當小巴穿越獅子山隧道後,彷佛進入另一個世界,除了車上十七個人外,整個世界的人好像都消失了,由此為開端展開的一連串驚險故事。
隧道奇談,福島爆炸,香港淪陷,全城消失,港人心魔永不滅。
三流網絡小說改編成這個水平,陳果的銳利絲毫未減少,除此之外此片之中把玩政治的電影伎倆以前只在日本新浪潮那批人之中見過一二,而且又未失港味,港式無政府主義自《伊波拉病毒》之後又再次出現。
雖然故事略顯頭重腳輕,但真心喜歡這個設定,神秘元素,孤島一般的背景,接連死亡的人,雖然是驚悚懸疑帶點恐怖的電影,節奏感強。
影片帶入了很多現實問題:普選、房貸、法律、政治,說白了,電影還是反應的是當下香港社會的百態。
整體設定其實不是恐怖片的路子,反而有點反烏託邦的味道。反射的都是港人的焦慮、恐懼、對外來的不確定、對之前日子的追惜。
香港人的市井、日子、快樂和壓抑都在各種細節中反射出來。既有Cult味道又有沉重的地方,有時也讓人會心一笑。
最後的紅van猶如夾縫中的香港,何去何從,觀眾都有了自己的答案,精彩有如十二怒漢般的生死定奪, 從中可以看出普通香港人對法律的篤定,集體無意識的瘋狂,不同背景不同層次的人群代表所帶有的日常壓力。
需要資源的小夥伴,請在文章下方的留言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