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計在於春,一年之綠茶也在於春。
人人都追春茶,今天貝葉就講講,除了一些過分的商業吹噓外,春茶到底好在哪裡。畢竟沒點真本事,也不會每年都火。
一、內含物質豐富,春茶實在
自然界秋收冬藏,大家冬天怕長胖,其實茶葉也一樣,冬天正是茶樹「養膘」季。
整個冬季,氣溫低,茶樹的消耗少,緩慢生長,等到春季茶樹發芽,就有足夠的養分匯聚在芽頭和嫩葉上。
像什麼維生素、茶多酚、胺基酸等物質,在春茶中有豐富的含量,體現在茶湯上,會讓茶水有飽滿度。
二、春茶鮮爽,細嫩
鮮爽細嫩,是春茶最具吸引力的地方。
現在科學讓我們知道,我們味覺上感覺到的鮮味,是食物中的胺基酸帶來的。味精和雞湯的鮮,都是這樣的原理。
茶葉也是如此。春茶中,胺基酸在內含物質的佔比上,比夏茶秋茶都高一些,所以喝春茶,我們就能感受到鮮爽味。
好的春茶,有人形容真是像喝熬製得很好的靚湯一樣。
說句題外話,懂得了這個道理,你也就知道,不需要追求鮮爽的巖茶,為什麼不在早春採茶制茶了。
三、黃綠的葉芽水中遊
自古以來,茶葉在我們的生活中,都不只是純粹的實用飲品,它還是懂得生活之美的人的審美對象。
感受茶葉之美,其中的載體就是茶的湯色和外形。
早春綠茶,湯色以黃綠和淺綠為主,如淺色的寶石。假如你覺得九寨溝漂亮,那麼綠茶就如茶杯裡的微型九寨溝。
至於葉片之美,特別是芽頭,更是愛茶人的大愛。
或淺綠,或黃綠,或翠綠,沉浮於杯中,如果是透明的玻璃杯,看著一顆顆芽頭倒立,確實是視覺上的享受。
四、香氣清淡而悠揚
喝茶一是喝滋味,二就是喝香氣了。
那麼多人買西湖龍井,是為什麼,估計一半的人都是衝著那股悠揚的豆香去的。
不過,大家不要以為是個早春綠茶就會香氣悠揚,這與具體的茶樹品質,與制茶師父的手藝極其相關。
有的早春綠茶會香,但不悠揚,更別提很多人期待的水含香。這需要制茶師在萎凋、殺青(或起相同作用工序)中,準確把握好時間和火候。
製作得不好的早春綠茶,要麼含有一股青草味,要麼工藝過重,悠揚的香氣就會被丟掉。
所以春茶的香,與制茶師父很有關係,如果恰好你遇到了好原料,好工藝制出的茶,你一定會喜歡的。
五、春茶,好物稀缺
稀缺性是一個相對概念。我國產茶量大,春茶不少,但由於需求量更大,所以擁有上述優點的早春綠茶就變得搶手。特別是有些知名的頂級小產區,有時可謂千金難買。
總之,不是說稀缺就一定好,但好的一定是稀缺的。而這種稀缺當然就提升了早春綠茶的珍貴性。
六、結 語
初春,萬物復甦,草長鶯飛。如果你到過春天的田野,定會被萬物生長、欣欣向榮的景象所打動,剛抽芽的黃綠的草,帶著晨露的粉紅的花,以及鳥叫蟲鳴……
茶葉也是其中一員。可貴的是,它將春天融於嫩芽葉,可被我們品嘗。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