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下,全球各行各業都受到了很大的衝擊,其中電影行業便是受影響最大的之一,不過,隨著疫情的逐漸消退,國內各大影院也慢慢開始重新營業,給行業帶來了希望。國內知名導演張藝謀的最新作品《一秒鐘》也如期上映了。
繼2018年的《影》後,張藝謀又推出了全新電影作品《一秒鐘》,與之前的《八佰》一樣,《一秒鐘》同樣因為某些特殊原因兩次推遲上映,不過,這部重新回爐的電影並沒有在質量上有所降低,上映首日票房超過了4775萬人民幣,雖然屬於中規中矩,但在某評分平臺上被打出了8.0的高分。
從一定程度上來看,《一秒鐘》算是張藝謀回歸文藝片的一部作品,整部影片的劇情架構比較單一,三個人因為一巻電影膠片所發生的一連串的故事。在數碼科技佔據主流影像製作的今天,人們已經很少去關注過去膠片電影時代的那些故事。
影片把重點放在了那個不發達的時代的電影放映人和電影觀眾身上,《一秒鐘》還原了在那個各類文明科技都落後的年代,人們對於電影這種較為新潮的娛樂方式的熱愛。
張藝謀說:「在當今的商業化大潮下,這樣電影的存在感已經很低了。我這樣的導演還能拍幾部,一般導演都沒人投資了。這部電影算是了了自己一個心願,我在10年前就一直想拍一部這樣的電影」。
幾經沉浮後,張藝謀已經放棄了此前《英雄》、《十面埋伏》那樣的大場面、大製作,而是把核心放回了他早期文藝電影的那種人文氣質,這對於年過70歲的張藝謀來說,算是回歸初心。
少了些商業化的味道,多了些張藝謀特色的標籤後,《一秒鐘》上映兩天後票房達到了4775萬,在某評分網站上也被觀眾打了了8.0分的高達,算是人們對於張藝謀回歸初心的肯定。
不過,《一秒鐘》曾因「技術原因」做過一定程度上的刪減和補拍,但具體哪些內容被刪減了,哪些內容是後來補拍的我們無從得知,觀眾更擔心的是經過兩次回爐後的《一秒鐘》還是不是張藝謀要表達這部電影的原意。
但作為該片導演,張藝謀卻看得很淡,他說:「我自己覺得還好,影片能跟大家見面就行了。我們並不是懷念那個時代看電影的情況,我們是懷念那個時代光影世界帶給我們夢幻般的情感」。
不管怎麼說,《一秒鐘》是張藝謀回歸初心的誠意之作,在過去的20多年裡,觀眾早已認定轉型之後的張藝謀,把他的全部核心思想固定在《英雄》、《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金陵十三釵》、《長城》等濃厚商業氣息的作品中,而忘了他最初的《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活著》、《有話好好說》、《幸福時光》等文藝作品。
本文由飛碟電影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