崴腳不可小覷!了解以下常識,避免留下後患

2020-12-27 騰訊網

踝關節是較常見的在運動中發生損傷的關節,據統計,超過70%的籃球運動員發生過踝關節扭傷,並且發生二次損傷的可能性高達80%,踝關節扭傷佔踝關節損傷的90%,而踝關節骨折只佔15%左右。

(一)踝關節的常見損傷類型

踝關節損傷的類型,主要包括踝關節周圍軟組織和韌帶損傷,以及踝關節部位的骨折。踝關節損傷一般是因為外傷等因素引起的,最常見的就是踝關節的外側副韌帶損傷,一般是因為足內翻導致的,常出現局部疼痛、腫脹等症狀,可以使用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藥物進行治療。

另外踝關節損傷還可能會導致脛骨、腓骨下端骨折,這種情況一般需要使用手法復位後,石膏外固定治療,必要時需要手術切開內固定治療。

(二)踝關節損傷的危害

1、韌帶的反覆損傷

治療不徹底,過早進行體育活動,都將導致韌帶的反覆損傷。本來韌帶的恢復就慢,再進一步反覆的刺激或損傷,將有可能導致你的戶外運動生涯提前結束。

2、形成創傷性關節炎

除韌帶的損傷外,踝關節的滑膜損傷也是很容易忽視的。踝關節損傷直接損害滑膜。血腫消除較慢,引起滑膜的損傷傷或粘連,就形成了創傷性關節炎。

3、踝關節僵死

創傷性關節炎發展到高階段,將導致關節僵死,屈伸旋轉活動嚴重受限。

4、韌帶斷裂

經常性韌帶反覆損傷,在遇到劇烈的大量的體育活動時,會突然使韌帶斷裂。有時會伴骨折出現。

5、反覆關節扭傷

損傷後的踝關節會變得十分脆弱,一個很平常的體育活動或在勞累的情況下,都有可能造成再次的踝關節扭傷。

(三)腳踝扭傷第一時間該怎麼做?

如果發現韌帶扭傷了,首先建議RICE原則:休息Rest、冰敷Ice、加壓包紮Compression、抬高患肢Elevation。

1、休息

損傷後千萬不要繼續活動,就近找合適的地方休息,以免加劇傷情的惡化。

2、冰敷

用毛巾包著冰塊冷敷,或冷水衝洗以達到消腫目的。比如「崴腳」後的24小時內進行冷敷,冷敷每次30分鐘,每次間隔2~3個小時。

3、加壓包紮

對於不太嚴重的韌帶損傷,可以使用彈性繃帶對腳踝進行包裹,通過適當的加壓來減輕腫脹。但要注意的是,不能過度加壓,否則不僅會加重傷情,還會引起包裹處以遠肢體的腫脹和缺血。

4、抬高患肢

把受傷的那隻腳抬高超過心臟水平,減少靜脈回流帶來的腫脹。

5、及時就醫

急性踝關節扭傷後的表現為局部疼痛、腫脹、壓痛、皮下瘀斑、皮溫增高、踝關節活動疼痛、不能負重及行走。原因在於局部關節周圍出血,引起炎症反應,血流增加。

所以傷者應頭腦冷靜,不要慌張,儘量不要再用傷足負重行走,以免加重損傷及組織內出血,並儘快讓同行的人幫忙,前往權威骨科醫院就診。

相關焦點

  • 男子一次崴腳後竟成「習慣」!崴腳後千萬別盲目靜養
    龍頭新聞訊(記者霍營)對於熱愛運動的市民來說,崴腳是十分常見的情況。然而當崴腳發生後,卻很少引起足夠的重視。殊不知,如果崴腳後沒有及時處理,時間一長,會發展成慢性踝關節不穩,即習慣性崴腳。醫生提醒,崴腳後切忌盲目靜養,只有進行科學的處理,才會讓踝關節快速康復。
  • 崴腳後的正確處理方法與康復圖鑑
    崴腳是骨科、急診最常見的損傷,佔運動損傷的第一位,可以說90%的人一生中都有過崴腳經歷。崴腳後伴隨而來就是腫脹和疼痛,很多人第一反應是活動活動腳腕,若沒有疼痛或只是輕微疼痛,就不在意了。即使到了醫院,醫生說要制動(即禁止活動、多休息),很多人也認為是小題大做。
  • 崴腳怎樣判斷是否骨折? 崴腳需要就醫嗎?
    崴腳怎樣判斷是否骨折? 崴腳需要就醫嗎?時間:2018-11-20 16:30   來源:趣味百曉僧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崴腳怎樣判斷是否骨折? 崴腳需要就醫嗎? 崴腳怎樣判斷是否骨折?有的崴腳休息一兩天自己就好的,有的崴腳骨折了,就需要去醫院治療。那麼你知道崴腳了需要熱敷還是冷敷嗎?
  • 【衛生社團】崴腳後為什麼「經久不愈」?專家提醒:崴腳扭傷不是小事!
    吳醫師是本院的一名員工,平時喜歡打羽毛球,在6月份的全院羽毛球職工比賽中,崴腳了,周圍同事告訴她,崴腳不需要擔心,休息2周就好了,可是兩個月過去了,還是腫脹,活動受限,她跑過來問我,我查體後判斷是韌帶損傷,拍核磁後,外側距腓韌帶斷裂,關節科副主任王文教授和王敏主治醫師微創予以踝關節鏡下外側距腓韌帶修補術,術後恢復非常好,沒多久
  • 天冷更易崴腳 別讓腳脖子「僵」住
    下面給大家介紹崴腳後你需要做的幾件事:損傷後24小時內儘早實施以下急救措施 即適當地保護,適當的負重、冰敷,加壓包紮及抬高患肢。受傷後首先要保護受傷的地方,避免惡化,在有限制的情況下維持活動,適當地休息;並在受傷後24小時內都應冰敷,在48小時後可適當地負重活動;將受傷部位壓迫避免關節腫脹;將受傷部位抬高於心臟。
  • 運動康復:崴腳怎麼辦?
    崴腳後的主要表現為疼痛、腫脹、皮下瘀血、關節功能障礙等症狀,其程度隨損傷程度而加重。輕者發生韌帶部分纖維斷裂;重者則韌帶纖維完全斷裂,並引起關節脫位或半脫位,同時合併關節內滑膜和軟骨損傷。日常生活中我們可能也會不小心崴腳,因為問題不嚴重,所以讓很多人對崴腳這個問題不予以重視。
  • 腳踝扭傷腫了怎麼辦 如何預防習慣性崴腳
    如何預防習慣性崴腳?下面就跟小編具體的來認識了解一下腳踝扭傷腫了怎麼辦吧。  腳踝扭傷腫了怎麼辦一、分清傷勢的輕重如果腳扭傷後能持重站立,勉強走路,說明扭傷為輕度,可自己處置;如果腳扭傷後足踝活動時有劇痛,不能持重站立或挪步,按著疼的地方在骨頭上,並逐漸腫起來,說明可能扭傷到骨頭,應立即去醫院攝片診治。
  • 崴腳了擦點藥油能緩解?醫生:三大誤區請注意!
    踝關節扭傷有很多種,根據「崴腳」方向分為以下三種:踝關節扭傷多數是踝內翻姿勢,這容易導致外側的韌帶撕裂扭傷,分為輕、中、重三度。警惕「崴腳」常見三大誤區!醫生表示,很多患者對崴腳的防治都存在錯誤的認識,尤其要警惕以下三大誤區:誤區一:還能繼續走,所以不可能骨折,沒必要到醫院檢查治療。關節周圍有肌肉、韌帶包裹,損傷其中一部分並不會影響步行,但會影響以後的運動機能。
  • 3個動作,遠離習慣性崴腳
    生活中,幾乎人人都有過「崴腳」的經歷——「下樓梯踩空、跑步時踩到小石子、打籃球踩到別人腳上……甚至沒站穩時都可能崴到腳。」大多數人都會認為這是小問題,休息兩天就好了,卻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就留下了後遺症:經常崴到同一隻腳,成了「習慣性崴腳」。
  • 崴腳怎麼辦?百年中藥方泡腳+按揉手上的1個穴位
    如果不小心崴腳,您會就醫嗎?可能很多朋友認為,崴腳是小問題,幾天就可消腫、散瘀,很快可以活蹦亂跳。但有一些嚴重情況,可能會引起骨折、跟腱斷裂等,需要在醫院治療。所以,小小崴腳也不容忽視。崴腳,是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問題。醫學上稱為「足踝扭傷」。
  • 打羽毛球崴腳後怎麼辦?記住這4點消腫止痛,恢復快
    打羽毛球,常常會發生踝關節扭傷,也就是我們常說中的崴腳。崴腳之後,非常容易出現腫痛,此時我們經常聽說要敷一下腳,那麼應該是冷敷,還是熱敷呢?冷敷還是熱敷,取決於崴腳的時間1、受傷後48小時內,冷敷受傷後越快冰敷越好,可用毛巾包著冰塊,敷在腫脹的部位,10分鐘一次間隔5分鐘,切不可一次冰敷過長時間。
  • 【科普】崴腳了到底該怎麼辦?48小時內,儘快用「PRICE」五步法...
    南方醫院創傷骨科主治醫師 蔣桂勇為您解答(文末含有線上義診信息)關於崴腳後的處理,有這些誤區!一旦崴腳,有人選擇擦紅花油、活絡油,同時還有熱敷、各種外用藥和按摩等方法,想要活血化瘀,結果發現自己的腳腫的越來越厲害。
  • 痛風和崴腳,腳腫了怎麼辦?消腫方法一樣嗎?
    痛風和崴腳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疾病! 痛風是由於嘌呤代謝紊亂,血尿酸增高,導致尿酸結晶沉積在關節及關節周圍組織所致的特徵性關節炎症反應。
  • 別不在意崴腳,會引發更多身體問題,4步練習崴腳後必做
    崴腳在生活中是個很常見的事情,同時也是很容易被大家忽略康復練習的事情。很多人都以為崴腳後,只要消腫了,能走路了就是沒事了。腳踝是否康復,以能否單腳起跳和穩定落地進行評估依據。我在6歲時崴腳,消腫後沒有去做過其他措施,之後會習慣性崴腳。距離第一次崴腳20年時間,做右腳單腳站立與單腳跳都不能保持穩定。可見崴腳消腫後並不代表自然康復了。
  • 正確的急救處理辦法了解一下
    在一些球類運動項目中,跑跳走等動作不可減免,而這些動作的發生少不了踝關節的輔助,但由於踝關節的自身特性,關節容易出現內翻,而這種異常活動即為常說的崴腳。崴腳不單單是在運動中容易出現,在日常生活中也十分多發,因而崴腳急救知識屬於基本常識,值得了解。
  • 不慎崴腳沒關係?小心引發「後遺症」
    據了解,李先生酷愛運動,對籃球、跑步、爬山等均有涉獵。在既往打籃球時,他曾出現4次崴腳情況,受傷的都是右腳,不過因為疼痛感不算很明顯,李先生並沒有及時就醫治療。後來,他在爬山或走不平路面時,多次出現踝關節不穩感,他估計與崴腳受傷有關,但依舊沒給予重視。直到這次,連走路都沒法走了,他才想著找醫生幫忙。經進一步檢查,李先生被診斷為踝關節外側副韌帶損傷伴踝關節不穩。
  • 崴腳後到底熱敷還是冰敷,資深崴腳倒黴蛋告訴你,咋處理好得更快
    一旦造成了踝關節永久性的傷害,很可能失去參加體育運動的機會,對今後的生活留下非常不好的影響。踝關節連接著我們的小腿和足部,是支撐人們日常運動的重要樞紐,同時還需要承受大部分的體重。踝關節具有運動和承重的雙重功能,但卻非常脆弱。相對其他關節組織,踝關節的關節囊非常薄,其穩定性主要靠內外兩根韌帶維繫著。
  • 有關崴腳的5個誤區和9個鍛鍊要領
    2、冷敷,用冰袋敷於患處; 3、適當加壓包紮,減輕腫脹,防止水泡產生; 4、抬高患肢,讓腫脹消退; 5、當合併皮膚損傷時,千萬別自行處理。
  • 男子崴了腳不當回事,半年後,可怕的一幕出現了
    這些你需要知道1、崴腳之後該怎麼辦?崴腳在比賽中很難避免,在生活中也很常見,崴腳要謹記「休息、冰敷、加壓、抬高」這8字處理方針。休息休息就是崴腳後患肢停止走動,讓受傷部位靜止休息,減少進一步損傷。越早冰敷效果越好,受傷後有條件時應立即用冰袋隔著毛巾冰敷受傷部位,避免冰袋直接接觸皮膚,以防凍傷。受傷後24小時內嚴禁熱敷以防止加重毛細血管破裂、組織滲出,加重出血及腫脹。加壓加壓是使用彈性繃帶包裹受傷的踝關節,適當加壓以減輕腫脹。
  • 運動時經常崴腳,你知道是怎麼回事嗎?
    腳踝扭傷,也就是我們口中常說的「崴腳」。崴腳是一種典型的運動型損傷,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見,但就是這樣一種常見的運動損傷卻始終沒能引起人們足夠多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