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賦:秦王保呂不韋重新啟用就行,為何逼其無路可退?原因有二

2020-12-25 網易

  《大秦賦》第63集,呂不韋下線這一段劇情看哭了很多人。


  明明他全身心想得都是怎樣幫秦王完成霸業,為什麼最後還是落得個不得善終?

  更可氣的是,當趙國春平君去洛陽請呂不韋出山的消息被嬴政知道後,他首先想到的是不能讓呂不韋跟他們走。

  而不是選擇相信這個自己叫了十多年仲父的人根本就不會背叛。

  後來還假惺惺地讓李斯去傳詔命,讓呂不韋遷到蜀地,說是為了保護他的仲父。


  可他在詔命中寫的:「君何功於秦,君何親於秦」,不是妥妥地在否定呂不韋之前對大秦、對他們父子的所有付出嗎?

  韓非的餿主意害了呂不韋

  呂不韋可能沒想到,曾經在大秦叱吒風雲的自己,有朝一日會倒在韓非的一個餿主意上。

  事情的起因很簡單,趙國春平君成為太后的裙下之臣後,為了給太后找得力幹將輔佐新王,去找了韓非。

  結果韓非不願意在趙國為官。


  也是,韓非好歹是韓國的公子,是有王位要繼承的人,怎麼可能覬覦別國的相位呢。

  他給春平君推薦了呂不韋。

  趙佾覺得韓非說的對,你想啊,面對高官厚祿誰能不心動呢?所以他信心滿滿地去了洛陽,結果吃了閉門羹。

  如果趙佾就此打住,呂不韋可能就不用死了。

  可春風得意的趙佾碰了這麼大一鼻子灰,怎會甘心。


  一計不成,又生一計,他叫來了燕、韓、魏三國使臣,來到呂不韋家門口,希望呂不韋能接下四國相印。

  趙佾這樣一鬧的好處就是,無論呂不韋接不接相印,他都會因為這件事而更加失去親秦王的信任。

  這樣一鬧的後果就是,呂不韋進退兩難,繼續留在秦國只會讓他的處境更尷尬,去趙國,可能還有一線生機。

  可呂不韋還是不搭他茬。

  而一邊吃癟的趙佾也發了大招,連夜發了一道討打秦王政囚禁文信侯的檄文。


  這番檄文徹底害死了呂不韋:

  他活著,六國就會以他被秦王忌憚而囚禁的藉口,聯合在一起討打秦國。

  他不願意讓趙佾的陰謀得逞,更不願意讓嬴政背上罵名,唯一能做的就是一死了之。

  唯有死,才能保全大王、保全自己的兒孫。

  而遠在鹹陽的大王,雖然在聽到呂不韋的死訊時,十分痛苦。


  但,他卻是樂於見到這樣的結局。

  只有呂不韋死,才能打消秦王心底之恨

  從意識到自己必須親政,才能完成六世先祖一統六國的夙願那天起,嬴政心底就種下了對呂不韋的恨。

  這種恨在成姣被害死的時候,達到了定點。

  成姣是他唯一的弟弟,也是除了母親之外,唯一有血緣關係的親人。

  可是,呂不韋為了一己之私,為了不願交出手中的權力,設計害死了他唯一的弟弟。


  成姣明明不用死的。

  嬴政明明可以救出弟弟的,就因為權力在呂不韋手中,他貴為一國之君,卻救不出自己最近的恨。

  這種恨恐怕只有始作俑者死,才能徹底消除。

  但他卻不能殺那個人。

  因為他那個人幫助先王從質子變成了秦王,幫助自己躲過了華陽宮變,坐上了王位。

  而他,大秦的王,不能殺恩人,更不能做忘恩負義之人。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尋找機會,加速那個人的死亡。

  只有呂不韋死,才能保全秦王名聲

  趙佾在洛陽接二連三的鬧劇,給了秦王機會。

  嬴政心底很清楚,呂不韋不會去趙國為相,當然更不會去其他小國。

  他更清楚,自己不插手,隨便春平君怎樣鬧騰,也頂多就是一出鬧劇而已。


  但他必須插手,他必須保護仲父不被別人騷擾。

  所以,一道詔命來到洛陽,讓呂不韋舉家遷往蜀地,李斯還說大王是為了保護文信侯,才這樣做的。

  問題是,大臣們又不傻,文信侯也不傻,保護可以有很多種方法,比如警告春平君,比如把呂不韋接到鹹陽,重新啟用他。

  為什麼非要讓他遷到蜀地呢?


  難道,遷到蜀地春平君就找不到呂不韋了?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詔命中:「君何功於秦,居相位;君何親於秦,稱仲父」,又作何解釋?

  這兩句全盤否定了呂不韋對秦國、對大王的所有貢獻,這是誅心。

  呂不韋不傻,他聽到大王這兩句話的時候,就已經想到了大王的意圖,也想到了自己的下場。

  唯有一死,才能了卻大王心事,唯有一死,才能保全自己名聲、大王的名聲!


  呂不韋的一生,就這樣落幕了。

  只是,在帶著贏異人回鹹陽的路上,他沒有想到自己那麼快就成為大秦的相邦、新王的仲父;

  在盡心盡力輔佐少年新王的時候,他沒有想到自己會別以為他最忌憚、最恨的人。


  而臨死之前的那段自我靈魂拷問,是呂不韋對自己一生的總結,他從不後悔當初的決定,也不惋惜今天自我了斷的結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大秦賦:秦王為何揭穿太后與嫪毐的秘密?其目的是拉呂不韋下水
    電視劇《大秦賦》中秦王在得知嫪毐和太后私通後,是並未將這件事公之於眾的,並且在大殿之上,為了阻止嬴傒說出這件事,他是砍斷了自己大伯的一隻臂膀,他是有自己計劃的。只是既然如此,為何最終秦王還要去自己揭穿這個秘密呢?
  • 大秦賦:秦王祭拜呂不韋時「表裡不一」,他給了呂不韋最後的殊榮
    電視劇《大秦賦》中呂不韋死後,秦王帶著重臣去祭拜了,而在這個過程中,可以看到「表裡不一」的秦王,並且,秦王也給了呂不韋最後的殊榮。首先,秦王在到了呂不韋府邸之時,是個什麼狀態,他要故作冷酷,之時簡單地告訴自己的大伯嬴傒,去代為祭拜。
  • 大秦賦:得知秦王的真正計劃,呂不韋落下幾滴淚,說明他不是奸臣
    電視劇《大秦賦》中呂不韋終於知道了秦王的目的,他可能早就有所懷疑了,雖然秦王沒有實權,但是在朝堂之上,明顯秦王是偏袒於嫪毐的。 而更讓《大秦賦》中呂不韋吃驚的是,鄭貨告訴他,嬴虞和嫪毐勾結,意圖謀反,這個信息瞬間讓呂不韋明白了一切,當初呂不韋想要誅殺嬴虞,但是關鍵時刻被秦王派人救下,秦王為何知道嬴虞自己的府中?同時嬴虞曾經大喊,自己是大王的人,這一切雖然並未引起呂不韋足夠的注意,但是現在呂不韋想通了。
  • 《大秦賦》在撒謊?嬴政逼呂不韋遷蜀,真的是保護呂不韋嗎?
    《大秦賦》給我們塑造了一個有情有義的秦王贏政,也塑造了一個有情有義的呂不韋。那麼,如何理解嬴政逼呂遷蜀,是保護呂不韋呢?道理是這樣的:由於呂不韋在洛陽,各國都派使者來請呂不韋做相,雖然呂不韋並不想去,可是時間長了,他難保不會動搖。退一萬步講,就算呂不韋做到了絕不動搖,那他的那一幫門客呢?
  • 《大秦賦》呂不韋離開之前,秦王所贈玉佩有何含義,至少3個深意
    《大秦賦》劇情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在是新的劇情中,嬴政設計讓嫪毐徹底下線。通過嫪毐的事情,也迫使呂不韋不得不下線。嬴政親政,開始掌握實權。
  • 《大秦賦》:呂不韋離開鹹陽後,最終是什麼結局呢?
    近日,由張魯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鄔君梅領銜主演的歷史題材電視劇《大秦賦》,正在熱播。《大秦賦》是大秦系列的終章,整部劇以宏大敘事的藝術手法,講述秦始皇嬴政在呂不韋、李斯、王翦、蒙恬、蒙毅等文臣武將的輔佐下掃平六國、一統天下的故事。
  • 大秦賦:呂不韋死後,秦王失智衝動,他需要一個情緒宣洩的出口
    電視劇《大秦賦》中呂不韋自殺之後,秦王一度進入了失智的狀態,按照劇中的關係設定,秦王和呂不韋之間的關係還是蠻特殊的,一聲「仲父」滿含深情,而且劇中刻畫的秦王,在尚未親政之時,對於呂不韋是言聽計從,可以說呂不韋雖然掌權許久,不過呂不韋也成為了秦王的恩師,誇張點說,兩人之間有些父子之情也是可以的。
  • 電視劇《大秦賦》,秦王嬴政和李斯編制的一張大網,讓編劇給毀了
    看《大秦賦》,面對劇情的蜜汁走向,我一口老血差點噴到手機屏幕上。秦王嬴政還未親政,相國呂不韋和太后趙姬把持朝政,遲遲不讓秦王親政,急得秦王政團團轉。這時候,客卿李斯為秦王嬴政獻上一計:帝王平衡術!《大秦賦》裡,李斯把申不害陰陽家這一套帝王平衡術教給了秦王嬴政。這秦王親政的最大阻礙是相國呂不韋和太后趙姬關係太好,趙姬什麼都聽呂不韋的,呂不韋大權獨攬不肯放。
  • 《大秦賦》相邦正式下線,呂不韋這一生贏在一個人,也輸在一個人
    關於呂不韋,他贏在哪,有輸在哪呢?《大秦賦》這部歷史電視劇,聚焦戰國末期,秦國在秦王嬴政的率領之下,掃蕩六國,統一天下的故事,劇情非常引人入勝。秦始皇統一六國這段歷史,對於中華民族的影響是深遠的,也正因為如此,當《大秦賦》這部電視劇把這段歷史活生生地演繹給觀眾的時候,很多人都會產生一種很奇特的感情。這也是《大秦賦》這部電視劇能夠收穫如此高的關注度的原因。
  • 《大秦賦》呂不韋離開鹹陽,秦王送行時1個舉動,暗示二者為父子
    從《大秦賦》學點啥第12期 「蒙毅,帶上扶蘇到城門口,讓仲父見一面」 《大秦賦》中,嫪毐之變平息之後,呂氏一族陷入空前絕望,以秦國宗室為代表的官員紛紛趁機痛斥呂不韋擅權。
  • 《大秦賦》,樊於期因為何事被誅殺全族,與秦王結下深仇大恨?
    《大秦賦》中虛構的冬兒,對嬴政意味著什麼?  一、《大秦賦》中樊於期逃亡燕國的原因  《大秦賦》中的樊於期,本是呂不韋門客,後擔任秦王身邊保駕的郎中令,他按照呂不韋的指示,把李斯一步步推薦給秦王。又按李斯計謀,引誘嬴政弟弟成蛟叛變。在嬴政前去雍城加冠時,被委以重任,留守鹹陽保護公子扶蘇和冬兒。
  • 《大秦賦》:是爛,是神,就讓子彈先飛會
    肯定有問題,但這不是關鍵。關鍵是導演為何要用一個「張魯一,還飾演還未成年的秦王」我思來想去,除了「張魯一的咖位大」和「嬴政心理路程需要極強的演技,所以需要張魯一」外,我找不到別的原因。而且迎著,就算是熊孩子,可是一會胸懷天下,一會有生悶氣。按照這編劇的邏輯,就算是趙悼襄王來秦國當王,也能完成天下統一。二實在搞不懂,這是「大秦賦」為何要用一集的時間去拍「偶像劇」秦王追了楚女,還怎麼統一天下,就這?
  • 大秦賦》商人的手段:呂不韋讓懷孕妻子嫁秦王,秦國應該叫呂國
    導語:《大秦賦》是最近熱播的一部電視劇,講述的是戰國後期,秦國崛起,六國被統一的歷史事件。
  • 大秦賦:呂不韋服毒自盡,逼死呂不韋的罪魁禍首不是嬴政,而是他
    2020-12-21 22:12:07 來源: 且將旅事兌入酒 舉報   導語:《大秦賦
  • 大秦賦華陽太后為何能夠扶嬴子楚上位? 大秦賦太后趙姬結局是什麼?
    大秦賦華陽太后為何能夠扶嬴子楚上位?公元前250年,秦孝文王嬴柱正式在位僅3天,就不明不白的死了。太子子楚即位,是為秦莊襄王。而僅僅在7年前,莊襄王的名字還叫做異人,不過是一個前途未卜的人質。
  • 《大秦賦》:趙姬愛的人是呂不韋,為何又為嫪毐生下2個孩子
    總時長達到78集的電視劇《大秦賦》,其中居然有2/3的篇幅,被用來描寫嬴政與趙姬、呂不韋、嫪毐等人的感情糾葛。正因為感情與宮鬥戲佔據太多篇幅,也讓不少觀眾將這部劇取名為《大情婦》。然而,無論是《大秦賦》,還是史書文獻中,都有明確記載,嬴政的生母趙姬,曾與三個男人有過曖昧關係。
  • 《大秦賦》:秦王為何不立後,其另有原因
    《大秦賦》是一部古裝歷史劇,由張魯一、段奕宏主演,在劇中秦王和羋華婚前相愛,但婚後關係並不融洽,羋華原屬華陽太后的人,她本來不想把秦王的事告訴華陽太后,但華陽太后太聰明了,威脅羋華要她把秦王的事告訴她。
  • 《大秦賦》裡,呂不韋究竟傳授了嬴政哪些領導力思維?
    作為2020年收官大作,《大秦賦》的口碑「高開低走」,被網友戲稱是「為暴秦洗地」的歷史劇。的確,《大秦賦》的編劇過於放飛自我,許多情節與史實嚴重不符,但若是卸下歷史包袱,以戲說的心態來看,倒也可以邏輯自洽。特別是在呂不韋受命以「仲父」身份攝政領國期間,通過傳授自己的決策管理經驗,教導13歲的秦王嬴政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領導者。
  • 大秦賦被近乎神話的李斯,做過無數聰明事,卻抵不過呂不韋這一件
    呂不韋離開鹹陽的那一集劇情,不知道觀眾印象深刻不深刻,有沒有為相邦的落幕而感覺可惜。今天,我想和大家聊的是《大秦賦》中的另一個角色:李斯。李斯,毫無疑問是《大秦賦》這部電視劇的主角之一。在《大秦賦》中,他是輔佐秦王嬴政統一六國的關鍵人物,在劇中的戲份特別多。
  • 《大秦賦》呂不韋:一杯毒酒敬過往,其生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就在《大秦賦》第64集,呂不韋用一杯毒酒,結束了自己的一生。從「賤商」呂不韋到相邦呂不韋,再到「農夫」呂不韋,他的一生,改用莊子的一句話說,其生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為秦相十三載的呂不韋,權傾朝野,說一不二,尊貴不能;卸任相邦職位後,回歸田野,偏居一隅,無人問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