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各國閱兵都不用真槍實彈?1981年的慘痛教訓,至今令人難忘

2021-01-13 文史天天見

每當說起人類文明中的大場面,閱兵絕對算得上其中之一,早在數千年前,中西方的各個國家,就已經學會用閱兵來體現威嚴和實力,比如周武王時期在孟津舉行的「觀兵」,就是在討伐商紂前展示。

而近代歷史上,比較著名的1941年蘇聯紅場閱兵,當數十萬蘇聯士兵走過紅場接受檢閱後,立刻奔赴西線抗擊法西斯德國軍隊的入侵,極大地鼓舞了蘇聯軍民的士氣。

然而到了21世紀以後,或許會有讀者們發現,在如今世界上出現的閱兵儀式上,很少有實彈演練的情況,有些大型武器,也只是模型而已,這多少讓人感到好奇,為何不用真槍實彈呢?其實1981年的慘痛教訓至今令人難忘,它便是著名的薩達特事件。

1981年10月6日,埃及按照慣例在開羅附近納斯爾城的勝利廣場舉行一年一度的閱兵儀式,當一排排部隊整齊跨過檢閱臺,記者也不停地拍下鏡頭,意想不到的事情卻出現了。

當炮兵方陣經過的時候,突然有一輛帶著榴彈炮的牽引車突然偏離了指定路線,在檢閱臺前停下,一名拿著手榴彈和槍械的士兵跳下,對著檢閱臺狂奔,然後投出了手中的手榴彈。正當檢閱臺上一片混亂,似乎還有些沒弄清怎麼回事的時候,炮車上另外一名機槍手卻突然向臺上的薩達特總統開槍,後者當場倒在了血泊當中,兇手們隨後跑向一輛卡車,此時反應過來的衛隊展開還擊,當場打死一名兇手,餘下三人則被活捉,而薩達特立刻被戴上直升機送到開羅最好的醫院,經過搶救後依然不治身亡。

圍在現場的人們,十分錯愕,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然而在現場直播的無線電播音員,在情不自禁地高喊著:,「叛徒、叛徒!同胞們!埃及……」

隨著現場一片狼藉的照片傳出,薩達特遇刺的消息,也轟動了整個世界,為此人們深感震驚,上個世紀70年代,安瓦爾·薩達特即是埃及總統,同樣也是世界舞臺上最受關注的政治風雲人物之一,在他上任後,憑藉各種措施,贏得埃及人的擁護。

而經過後續的調查,兇手很快也被揪出,他正是這次陸軍部隊的指揮官之一,哈立德·艾哈邁德·沙烏其,哈立德是激進派組織中的一員,然而軍方卻掉以輕心,將其選入了方陣,甚至還交給了一支炮兵車隊給予他管轄。

哈立德在閱兵前,就悄悄地騰出三個位置,物色了三名有著軍事履歷的同夥,對閱兵舉辦方謊稱他們是出於安全考慮設置的情報人員,結果軍方也沒有多加審核身份,就讓四名荷槍實彈,不懷好意的士兵接近,最終發生了主席臺上的慘案。

實際上,閱兵式中也曾經考慮過薩達特等人的安全,工作人員在閱兵式開始的兩個小時前,還專門花費大力氣對閱兵臺進行詳細的檢查,除此之外,薩達特的身邊還跟隨一群身手矯健的保鏢,然而這卻依然無法阻擋住機槍的子彈。最終薩達特被埋在了納賽爾城,人們為他修築了一座模樣酷似金字塔的陵墓,並且由專門的衛兵進行守衛。

也正是在這次事故之後,人們也開始更加注重安保方面的考慮,從另外一點來看,一旦發生槍枝走火等事件,對於周圍的人群也並不安全,這也就是為何不選擇荷槍實彈的原因了。

相關焦點

  • 閱兵儀式為什麼從不用真槍實彈,1981年發生的一幕,至今歷歷在目
    導讀:閱兵儀式為什麼從不用真槍實彈,1981年發生的一幕,至今歷歷在目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軍事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閱兵儀式為什麼不用真槍實彈,1981年發生的悲劇,至今歷歷在目
    閱兵是一個國家的重要儀式,每逢國慶、或其他重大節日,最先進的武器裝備就會登臺亮相,在令人大呼過癮的同時,也充分展示了一個國家的軍事力量。不過很早以前,參加閱兵儀式的部隊都是真槍實彈的,因為軍事不同兒戲,既然要「秀肌肉」,就要將這一信念貫徹到底。
  • 閱兵用實彈更加真實,為何都不採取?1981年教訓太慘痛
    通常來說,要想還原最真實的情況,最好是用實彈,同時也能夠展現出一個國家的魄力,為何現在都不採取呢?答案跟1981年發生的事情有關係,教訓過於慘痛,所有國家都不敢再犯。
  • 為何軍服不用拉鏈而用複雜的紐扣?美軍大量使用,只留下慘痛教訓
    軍服即專門為保家衛國的軍人量身定做的服飾,眾所周知,軍人每天都要接受高強度的訓練鍛鍊自己,這時他們所穿的服飾都相對簡單,不會妨礙到自己,但軍人也要出席一些重要場所,如閱兵儀式等,軍人所穿的服飾英姿颯爽。
  • 為啥現代各國軍裝都不用拉鏈?美軍用血的教訓告訴我們答案
    導語:為何各國軍裝不用「拉鏈」而是紐扣?美軍曾使用,付出了血的教訓眾所周知,一個小物件的發明會給我們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這點從古至今誕生的無數發明中都可以明顯的感受到。並且在特殊的領域可能因為這個小細節就會付出極其慘痛的代價,比如說軍事領域。
  • 還沒看夠閱兵,這部6個小時的電影,講述了一場真槍實彈的閱兵
    但如果,你還沒看夠閱兵,那麼我們將為你推薦接下來這部老電影。在影片中描述的這場閱兵中,受閱的士兵都是真槍實彈的準備,受閱部隊在接受完檢閱後隨即開赴前線作戰。而在閱兵過程中,很多士兵都是衣著邋遢,神情慌張,徒步方陣也並不整齊。是得,這就是1941年11月7日,莫斯科紅場的閱兵。彼時,納粹德國已經兵臨城下,閱兵式結束,士兵們就直接奔赴戰場。
  • 普京閱兵紀念衛國戰爭勝利67年 媒體指耗費金錢
    普京閱兵 紀念衛國戰爭勝利67年  俄軍展示100多件裝備,包括「白楊—M」飛彈系統、S—400型防空飛彈系統等  俄羅斯9日在首都莫斯科紅場舉行閱兵儀式,慶祝衛國戰爭勝利67周年。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和總理德米特裡-梅德韋傑夫出席閱兵。
  • ...好好的,慘痛,海鮮,獵奇,動物,華南,敬畏,大自然,教訓,貪嘴...
    而「病毒來源就是海鮮市場銷售的野生動物」的專家論斷,再一次把人們從SARS的慘痛回憶中喚醒:上次是果子狸背鍋,這次是什麼動物?  動物是好好的動物,原本生活在野外,與人類和平共處,互不侵犯,但就是有那麼一些人,為了一己私慾,或是為了獵奇,或是為了炫耀,催生了需求鏈條,致使貪財者將動物們從野外捕獲,大喇喇擺上餐桌。於是,吃出個人仰馬翻,吃出個硝煙四起、人心惶惶、地動山搖。
  • 慘痛的教訓!一氧化碳常見的六大誤區,你都知道嗎?
    慘痛的教訓!一氧化碳常見的六大誤區,你都知道嗎?4誤區四:認為在火爐上放些白菜葉、橘子皮、松樹枝之類,或放一盆涼水,或在地上灑些水,就可以預防煤氣中毒的發生,其實白菜葉之類不能與一氧化碳起任何化學反應,因此,這些東西都不能解煤氣之毒,自然也就不能預防煤氣中毒的發生。
  • 教訓慘痛:口罩不要摘!聚餐你別來!
    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檢測呈陽性的患者都很穩定。感染者中只有Recco水球冠軍Matteo Aicardi一人在阿爾本加醫院住院。其餘的都在家中隔離,有些人症狀較輕,其他人則無症狀。」「還有關於三名護士,她們並沒有將病毒帶到醫院,這是令我們最擔心的事情,即使昨天進行了一次新檢查,但我還是擔心。所有在這家餐廳就餐者全部不能上班,直到拭子檢測再重複一次。」
  • 閱兵解說詞曝光 海霞崔志剛完美撐場
    齊整的軍容、高端的裝備、立體的展示,整個「9.3」閱兵式流暢有序,精彩紛呈,一個又一個精彩的閱兵難忘的畫面,至今還在許多人的腦海裡出現。特別是9.3大閱兵的電視轉播上的由央視著名主持人崔志剛和海霞的精彩的閱兵解說,大氣而動人,更是獲得了電視觀眾的高度評價。  今天中午,華西都市報記者,從北京獨家蕕得了崔志剛和海霞的「9.3北京閱兵」解說詞。現在公開曝光,以饗讀者。
  • 似水流年;1981年的李秀明、劉德華、宋小寶、林鳳嬌及裡根
    跟著我用上帝視角回看1981年,這個紛繁複雜的世界發生了什麼事情?1,1981年8月09日,五名匪徒打劫香港尖沙咀恆昌表行,其後爆發警匪槍戰,警匪雙方共開40槍,一名巴基斯坦裔輔警殉職。(1981年的香港街道)2,1981年,時年20歲的
  • 環球時報社評:一百萬條人命,該換回哪些教訓?
    最令人心痛的是,這些死亡和苦難有很多是本可以避免的。在這一場人類與病毒的世紀大戰中,人類無疑遭遇了慘敗。必須要說,作為疫情最嚴重的國家以及世界最強大的國家,美國難辭其咎。而如果國際社會沒有能力和決心對這場失敗做足夠深刻的反思,如果美國對全球合作抗疫繼續抱著消極甚至抵制的態度,那麼人類仍將不得不付出更加慘痛的代價。
  • 這是一部做愛做到死的電影 三點全露真槍實彈的表演!
    這是一部做愛做到死的電影 三點全露真槍實彈的表演!時間:2016-01-31 14:30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這是一部做愛做到死的電影 三點全露真槍實彈的表演!
  • 開國大閱兵前的三項抉擇
    1949年7月初,中共中央成立了開國大典籌備委員會,由周恩來任主任,彭真、林伯渠、李維漢任副主任。籌備委員會商定了開國大典包括三項議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禮;中國人民解放軍閱兵儀式;人民群眾遊行活動。開國大典閱兵是對我人民軍隊創建以來第一次最隆重、最莊嚴的檢閱。
  • 劉憲華的慘痛教訓還沒有吸取嗎
    如果這個爆料是真的,那蔡徐坤團隊也太霸道了一點,「坤坤」又不是「黑稱」,為什麼不能叫呢?蔡徐坤的粉絲都叫蔡徐坤是「坤坤」,何炅也是叫蔡徐坤是「坤坤」。雖然王耀慶不如何炅名氣大,但也是前輩,不能叫「坤坤」嗎?
  • 70周年閱兵曲 總譜音像專輯出版
    10月1日,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會閱兵式上,一首首雄渾激昂的閱兵曲令人難忘。《新時代軍樂之聲——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典禮閱兵曲》總譜與音像專輯由人民音樂出版社正式發行。  本套總譜與音像專輯收錄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合軍樂團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閱兵式上演奏的28首閱兵曲總譜與音像,既包含歷次重要國事活動中使用的優秀作品,也有為2019年閱兵新創作的《鋼鐵洪流進行曲》《東風浩蕩進行曲》《衝上雲霄》等7首全新的軍樂交響作品和4首號角音樂。
  • 太空人上太空為什麼要帶槍?是自衛,還是大戰外星人?
    兩個人就這樣在空中開打起來,互相朝對方虛發子彈,但誰都沒有擊中對方。這就是人類歷史中的第一場空戰,此後各國飛行員在登機之前都會攜帶槍枝,主要用來自衛,畢竟在幾萬米的高空,誰都無法能夠保障自己的安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飛行員歐文·巴蓋特少尉奉命前往炸毀緬甸座橋梁,在萬米的高空中,歐文遭到了日軍的襲擊和攔截。飛機中彈後,歐文和機組成員不得不選擇跳傘逃生。
  • 1953年沿用至今,閱兵儀式上的「中式正步」如何確定下來?
    在閱兵中,帥氣的「中式正步」無疑是一大看點。7月30日,第四集《一九五五年國慶閱兵》紀錄片講述了「中式正步」的發展歷程。根據資料顯示,在1949年開國大典閱兵和1950年的國慶閱兵中,徒步方隊都採用了「大齊步」。而在1951年的國慶閱兵上,受閱部隊開始採用「蘇式正步」。
  • 岡江久美子去世 精湛的演技令人過目難忘
    岡江久美子去世 精湛的演技令人過目難忘時間:2020-04-24 21:11   來源:環京津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岡江久美子去世 精湛的演技令人過目難忘 近段時間以來,國內疫情持續向好,但放眼全球,狀況尚不容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