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徐語楊
伴著碧綠荷塘邊的習習涼風,農家院壩裡的大叔大嬸們圍坐在一起,他們沒有像往常一樣擺起龍門陣,而是沉醉在了美妙的音樂聲之中。8月14日,由四川音樂學院主辦的「行走天府——大地藝術季」走進成都市龍泉驛區洪安鎮土門村,為村民朋友帶來了一場高水準的民族器樂專場音樂會。
演出在川音民族樂團室內樂團合奏的《喜洋洋》中拉開帷幕,隨後排簫、笛子、古箏、二胡、嗩吶等十多種民族器樂輪番上陣,演奏了《步步高》《賽馬》《好漢歌》等大家耳熟能詳的曲目,將現場演出氣氛一輪輪推向高潮。村民們隨著音樂的節拍,輕輕哼唱,在鄉間田野感受音樂帶給他們最美的藝術享受。
第一輪演出結束後,川音的演奏家們還走進村民居住的院落,與村民近距離互動,演奏了《我和我的祖國》《小城故事》《青花瓷》等歌曲。土門村村民方春梅在聽了音樂會之後十分激動,「今天川音的這些藝術家是真正地走到了咱們老百姓的身邊,帶給了我們美的享受,非常感謝他們。」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活動不僅讓音樂走進了鄉村,更通過現場直播的形式,向全國廣大觀眾展示了土門村在農業產業化發展、人居環境整治、群眾精神面貌等方方面面的現狀,生動展現了一個普通鄉村近年來在振興戰略中的深刻變化與累累碩果。二胡演奏家、四川音樂學院民樂團首席吳騰騰表示,希望通過今天的演出為村民們加油鼓勁,「之前走基層演出的時候也有很多,但像今天這樣走進老百姓家裡表演還是第一次,大家都挺熱情,也希望鄉親們的生活越過越好。」
四川音樂學院「行走天府——大地藝術季」以田園大地為舞臺,把藝術深置於鄉村,在普及藝術,帶動鄉村文明新風形成的同時,深度挖掘鄉村傳統文化,未來還計劃前往涼山州、廣漢三星堆、九寨溝等地,為貧困地區的孩子種下音樂的種子,迎「疫」而上尋找文旅融合的新空間,在行走中用音樂觸摸大美四川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