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偽的曹雪芹墓碑

2021-01-10 新裳貓

法制晚報昨天報導了一篇新聞《曹雪芹墓碑「藏館」將向公眾開放》,隨即讓「曹雪芹墓碑」出現在了各大網媒的社會新聞裡。

「曹雪芹墓碑」這樣的假貨被堂而皇之地陳列在張家灣博物館,還在新聞裡開始報導發現細節,仿佛已肯定了它是真品。實際上它只是假貨,連贗品都不夠格。

記者注意到,展館內最引人關注的,就是曹雪芹墓葬刻石。據專家介紹,文學名著《紅樓夢》中描寫的十裡街、花枝巷原型即出自張家灣。

墓碑也好,墓石也罷,不變的是作偽本質。這起雪芹墓碑鬧劇和十一年前的正龍拍虎鬧劇,完全相類,如出一轍。都是先有村民粗劣造假,當地部門隨即作出認可。作偽的支持者們往往話語權還挺大,搞得不知內情的群眾們看了也都半信半疑。但兩起鬧劇的結局卻大不一樣。周正龍最終坦白了虎照作偽,陝西鎮坪並沒有建立華南虎自然保護區,力挺周正龍的林業廳幹部朱巨龍也被調離副廳長職務。李景柱並不承認墓石有作偽,墓石還被當作重要藏品放在北京張家灣博物館,還有望被定性成公認的真品。

這塊條石,「正中現出「曹公諱霑墓」5個大字,左下角刻「壬午」2個小字。」

正龍拍虎鬧劇裡,作偽者的P圖技術罕見的粗糙。

雪芹墓碑鬧劇裡,作偽者的石刻常識同樣讓人無語。

很顯然,作偽者想用「壬午」來表示1762年這一年份,但他嚴重缺乏紀年常識,不知道古人從來不會在碑石上這樣紀年,普天之下,沒有第二個古石或古碑會這樣刻年,再窮的人家,再如何草率,也不會有直接這樣用兩字來紀年的碑石。

正常的碑石紀年是這樣的,比如「中平二年十月丙辰」,「崇禎甲申年正月」,「萬曆庚戌年冬月」,這些都是刻碑石時最正常的準確紀年。壬午、甲申、丙辰這些幹支詞語,到底是指年,是指月,還是指日,是要看其出現的位置在哪裡,「中平二年十月丙辰」中的丙辰就不是指年份,而是指日期。

單獨的「壬午」二字,是沒有任何紀年意義的,因為每隔六十年就會有一個壬午年,誰也無法確定一個壬午,到底是公元322年,還是公元1582年,還是1942年。古時的刻石匠人,是與瓦匠木匠一樣尋常的普通工作者而已,但凡未患癲狂瘋病,絕無可能如此刻年。

也許會有迂腐者會強行辯解,說曹霑是彼時的名人,因為名氣大,所以不用擔心人們混淆年份,只說壬午,一樣是實指精確的1762年。這就更加不值一駁了,曹霑這個名字,在十八世紀全國各地府縣鄉村的志記中都沒有任何言行事跡的記載,連十八世紀末程偉元首度刊刻紅樓夢介紹書作來歷時都只說是「作者相傳不一,究未知出自何人,惟書內記雪芹先生刪改數過」。世間大部分人都是在看到紅樓夢刊刻本後才知道書中有提及一個被稱作曹雪芹的已故增刪人罷了,何來曹霑名氣大到紀年無須精確之說?

1992年8月26日上午,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副主任、著名文物專家史樹青先生和國家鑑定委員會委員、著名金石專家傅大卣先生來考察這塊墓碑。藉助放大鏡仔細觀察後,傅先生確認:「碑是真的,沒問題。」

1992年8月31日,紅學會會長、著名紅學家馮其庸先生第三次來到張家灣研究曹雪芹墓碑。馮其庸先生此前曾持「癸未」說,自見石上所刻「壬午」字後,聯繫許多史料記載轉變舊說,認為曹雪芹確在壬午年葬在張家灣無疑。」

這麼多超級專家,難道辨析鑑別不了一塊假貨石頭麼?嗯,看來確實是這樣的。

比如這位國家級著名文物鑑定專家史樹青先生,還任過北京大學考古系研究生導師、中國收藏家協會會長等職,就夥同曾任故宮博物院副院長的楊伯達,一起給商人謝根榮偽造的金縷玉衣開具了價值24億元人民幣的鑑定評估報告,獲取了高額的鑑定費回報,使得謝根榮倚仗這個鑑定評估報告成功騙到巨額貸款。這下大家感受到鑑定的水有多深了麼,以後就算看到官方性質的中寶協的鑑定證書,你還敢不假思索地相信麼?

國內金石碑刻領域的專業研究者很多,自然不會看不出這種作偽墓石的常識性錯誤,但大部分都是一副不得罪大佬的和氣生財心態。坐,請坐,請上坐。久仰久仰。史老果然英明。一片奉承諛詞後,酒酣意暢,至於真實與偽誤,對於很多人來說早已不再重要。

曹雪芹墓碑只是一個當代作偽的鬧劇,作偽的墓石卻被鑑定收藏廣泛宣傳,可知這場鬧劇的生命力頗為頑強,不知何時才會真正消亡。

我們追求的是棄偽從真,去浮存實,對於這種醜惡虛偽的現象,自然要堅決抵斥。

至於曹霑這個名字,那則是與當代無關的另一出作偽了,待他日再作分解。

相關焦點

  • 古代瓷器作偽技術也非常高超,了解瓷器作偽形式對鑑別瓷器很重要
    正是由於其高昂的欣賞價值,促使一些人對高價值的瓷器進行作偽,作偽有兩方面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恢復藝術品原有的藝術品,讓後人能夠欣賞到古人的技藝,另一方面則是不良經商為了獲取自身利益,去作偽。那麼作偽的形式有哪些呢?
  • 清代:書畫作偽的第三次高潮
    與之相適應的地區性作偽也形成潮流,『蘇州片』『揚州片』『湖南造』『廣東造』『北京後門造』等專用名詞進入人們的視線,作偽高手也如雨後春筍般紛紛冒出。清 王鑑 仿古山水圖冊(十二開選一) 紙本水墨或設色 每開縱四二·九釐米 橫三三釐米 故宮博物院藏 作於順治十八年(一六六一年)書畫收藏之風的盛行使鑑賞家日益激增,梁清標、高士奇、安岐等鑑賞家家喻戶曉。
  • 明清書法鑑藏中的作偽與「蘇州片」、「後門造」等
    「財富特性的愈加彰顯,藝術品也誘發著人類本性中自私奢靡乃至貪婪的陰暗一面,因而隨之產生了巧取、豪奪、賄賂、厚葬、盜墓、作偽等與鑑藏相伴隨的種種骯髒行為。」書法作偽現象自魏晉時期開始出現,至明中葉已經成為書法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的伴生現象。尤其是在明清時期繁榮的藝術品市場的驅動下,作偽成為牟取暴利的重要渠道。
  • 古代書畫作偽的「由來已久」,竟是久到了南北朝時期!
    學者、古玩珍藏家趙汝珍曾說:『書畫之作偽由來已久,為之精者每有混珠之可能。今世存古玩十九皆魚目也,鑑別者若不深悉其作偽之內蘊,而徒從事作品之判別,鮮有不受其騙者。故其作偽之道,因物因事而異,方法殊難。』
  • 羅書華:曹雪芹籍貫演義
    具有戲劇性的是,就在楊向奎提出這樣一種設想之後沒幾年,在豐潤發現了曹鼎望墓誌與曹鋡墓碑。並發表消息說:「據著名清史專家楊向奎教授研究認定,曹鼎望為曹雪芹祖父,曹鋡為曹雪芹的父親,但研究他們的資料一直極少,其中曹鼎望生卒年,死後葬地,曹寅稱曹鋡四兄,與家譜載鼎望三子不合等疑難問題,一直難以說清。
  • 全篇乾貨:仿古陶瓷器作偽方法大揭秘!
    一·仿製方法 (一)整器作偽:即指後人根據前人製作的某一器物,照樣或依文獻記載抑或圖錄而製造的器物。 (二)部分作偽:即利用一部分老材料結合新工藝進行作偽。
  • 曹雪芹祖籍在豐潤還是在遼陽大爭論始末
    周汝昌、楊向奎、藍翎、趙光賢等專家學者出席,會議交流了近期調研成果,進一步認定曹雪芹祖籍豐潤。1993年5月8日豐潤政協文史辦主任董寶瑩,豐潤曹21世曹兆榮在城西尚古莊發現豐潤曹十三世曹鼎望墓志銘和曹寅稱「四兄」的豐潤曹十四世曹鋡墓碑。6月29日豐潤召開曹雪芹祖籍座談會。公布銘、碑全文及拓片影印件。周汝昌、楊向奎認為,銘、碑的發現,為曹雪芹祖籍研究提供了佐證。
  • 雍正奪嫡與曹雪芹家族的命運
    南京烏龍潭公園曹雪芹紀念館前的曹雪芹像文 | 張瑞龍《國家人文歷史》2015年5月下未經授權
  • 曹雪芹-紅樓夢作者
    曹雪芹為著家裡的事不好,越發弄得話都沒有了,「雖不敢說歷盡甘苦,然世道人情,略略的領悟了好些」 。        雍正末期,曹雪芹一年長似一年,開始挑起家庭重擔,漸漸地能夠幫著曹頫料理些家務了。乾隆初年,曹雪芹曾任內務府筆貼式差事,後來進入西單石虎胡同的右翼宗學(舊稱「虎門」)擔任一個不起眼的小職位。曹雪芹在宗學裡具體的工作,有助教、教師、舍夫、夫役、當差等說法。 曹雪芹北京朋友圈不乏王孫公子,如敦誠、敦敏、福彭等人。在與他們的交往中,曹雪芹得以領略北京王府文化。乾隆九年(1744),曹雪芹三十歲。
  • 《紅樓夢》作者曹雪芹
    乾隆初年,曹雪芹曾任內務府筆貼式差事,後來進入西單石虎胡同的右翼宗學(舊稱「虎門」)擔任一個不起眼的小職位。曹雪芹在宗學裡具體的工作,有助教、教師、舍夫、夫役、當差等說法。曹雪芹北京朋友圈不乏王孫公子,如敦誠、敦敏、福彭等人。在與他們的交往中,曹雪芹得以領略北京王府文化。  乾隆九年(1744),曹雪芹三十歲。
  • 曹雪芹在丹東大孤山寫成《紅樓夢》再添新證│關注
    同樣激動的還有最早推出曹雪芹在大孤山10年寫成《紅樓夢》,現居東港市、中國紅學會會員曹祖義。他對記者說:「新的大孤山『石頭記』目擊證人,更佐證了我對曹雪芹在大孤山寫成《紅樓夢》的研究。」原來,康棟東的嶽母曲舒若得知女婿去大孤山考察曹雪芹與《紅樓夢》一事,想起來小時候曾和母親在大孤山後山看到寫有「石頭記」字樣的石刻。2月16日晚,康棟東讓嶽母對大孤山「石頭記」石刻又進行了回憶,並且錄了音。
  • 曹雪芹不是紅樓夢作者,真正的作者另有其人,網友評論:小編無聊
    當然,關於《紅樓夢》的作者,目前普遍的看法是曹雪芹,但是,這一說法是值得懷疑的。 為什麼說《紅樓夢》的作者不是曹雪芹呢?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第一,曹雪芹的身世仍是未解之謎。有人考證曹雪芹是曹寅的後人,但是,曹家的族譜中竟然找不到曹雪芹,這純屬牽強附會,無稽之談,既然是大戶人家,怎麼會連族譜都那麼馬虎,難道把曹雪芹給漏掉了?
  • 曹雪芹不是紅樓夢作者?
    記得中學時讀紅樓夢,書本上明確地寫著「曹雪芹著 高鶚續」,也就是後來所知道的,通行本的百二十回紅樓夢,前八十回為曹雪芹所寫
  • 曹雪芹和續妻芳卿在大孤山留有後代曹連增
    曹祖義是曹操七十世孫,同時也是曹雪芹七世孫,即曹雪芹第六代孫。經過歷年研究判斷,在曹雪芹的本家宗親的家譜上,所記曹連增實為(芳卿所生)曹雪芹遺腹子,被託孤給曹信收養,記為曹延聰「名義之子」。1.芳卿是曹雪芹的續妻。曹雪芹書箱可以證明這一觀點。2.芳卿是大孤山人。大孤山「一拳石」和相關詩詞可以證明這一觀點。
  • 曹雪芹巧妙猜謎語
    曹雪芹他們這些見過大世面的人,看著這個小丑似的人物,都暗自好笑,早猜到這類人物準是京裡派出打探民情的耳目。所以沒把他放在眼裡,只顧高談闊論自己覺得有趣的事兒。過了一會兒,這個小官覺得自己一個人喝得沒意思,於是端著酒杯,提著酒壺,湊過來搭話。曹雪芹等人看他那副狂傲樣兒,本不想理睬他。但轉念一想,不正可以拿他開開心,出出他的洋相麼?
  • 市場作偽方法有哪些?
    市場作偽方法有哪些? 南紅瑪瑙近年來已經成為收藏熱點,與和田、翡翠呈現三足鼎立之勢。南紅瑪瑙手串為人們所喜愛,不光是因為其市場價值比較高,還因其獨特的色彩與質地。清代南紅瑪瑙是製作朝珠的絕佳材料,但過量的開採導致老的南紅瑪瑙在清代已經絕礦。目前市面上流行的南紅瑪瑙手串按照產地可以分為甘南紅、滇南紅和川南紅。
  • 曹雪芹憑什麼能寫出《紅樓夢》
    風箏的下半部「腿子」部分,有曹雪芹最愛的江南紙鳶樣式,而上半部的兩個「膀子」、「門子」則是北方「拍子」風箏的造型。 點亮了風箏製作技能的曹雪芹,開始在風箏上玩各種花樣。 據說,有一次他製作的一個等身高的美女風箏。
  • 舞臺劇《曹雪芹》到底怎麼樣?
    去觀看了國際大劇院於上周9月16日首演的舞臺劇《曹雪芹》,在曹雪芹非常有限的生平資料情況下,總體劇情已然把握不錯,舞美也很棒。第一幕風箏的意象運用非常棒,那在天井隨風而逝的風箏既象徵著曹雪芹唯一著述的《風箏譜》,又呼應《紅樓夢》中的具有如浮萍飄零意義的風箏,我想無數客居他鄉的人在看到第一幕時候也如我一樣淚目低泣吧。
  • 宗族文化||墓碑也是一種文化 墓碑碑文的寫法
    「墓碑」是為死者立墓時所刻的石碑,主要的材質是石材。在刻墓碑碑文時也有很多寫法及規範要求,那麼關於墓碑碑文的寫法要注意什麼?墓碑上所刻碑文,字的大小也要符合魯班尺上的吉祥數字。,特別是民間墳墓的墓碑,大多數是豎式墓碑。
  • 張江紅續寫《紅樓夢》以敬曹雪芹
    8月4日電 題:張江紅續寫《紅樓夢》以敬曹雪芹  記者 成展鵬  曹雪芹的《紅樓夢》問世以來,讀者風靡,論者雲集,續者輩出,歷久彌盛而成為文學巔峰、藝術大觀、心靈聖境。張江紅愛《紅樓夢》而敬曹雪芹,以讀代會,以會代考,以墨代淚,以續代論,續寫55萬言的《張江紅續紅樓夢》獻於紅迷案下以交流,奉於「文聖」曹雪芹的祭壇以致敬。4日,張江紅攜新書《張江紅續紅樓夢》(下稱《張續》)接受了記者專訪。  張江紅,碩士研究生,安徽銅陵學院講師。他說,浮躁的當今,讀者多未盡《紅樓夢》之妙;論者多不逮《紅樓夢》之要;續者多不恪《紅樓夢》之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