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野圭吾的《惡意》:適合高考結束後閱讀的一本書,講述著人性

2021-01-09 lucky帶你逆襲呀

高考結束,也就意味著你即將步入大學的殿堂。人們常說大學是社會的小縮影,這話好像不大正確,因為大學的你還沒有足夠的能力去工作,需要家長的經濟支援,但這話又好像正確,因為大學的你會脫離家長老師的雙重監護而變得更加自由,也會認識到形形色色的人。所以,在這裡推薦一本東野圭吾的書:《惡意》。這本書可以引發對「人性」更深層次的思考。

作者是東野圭吾。日本著名作家。這本書的情節連貫且引人入勝。作者心思縝密,情節梳理十分有序,文筆細膩,任何一個小情節都是為後面的故事做鋪墊,故事設計巧妙,在讀者以為正確答案呼之欲出的時候出現另一個轉折點。書中有一句話始終觸動著我的思考:就算被捕也不怕,即使賭上自己所剩無幾的人生,也要貶低對方的人格。

《惡意》是一本推理小說,不過推理的內容並不是真兇,因為真兇早已經確定,推理的真正內容是動機,是寧可賠上一切也要拉對方下地獄的動機。而這動機,又無時無刻不與複雜的人性交織著,人性之本是善是惡,只有自己才是最清楚的。動機的根本是仇恨,而仇恨的根本,是惡意。

整本書的前半部分幾乎都在講述一個合理的動機,作為施害者的野野口修被作為受害者的日高長期壓迫,欺負,所以在最後一根稻草壓垮駱駝後,他奮起反抗,為自己拼上一拼。但在書的結尾處卻出現了反轉,那個卑鄙,陰暗,懦弱的人並不是日高,而是野野口修。他在嫉妒,嫉妒日高擁有的一切,是野野口修永遠都無法觸及到的。

野野口修被同學欺負,他渴望反抗,但他不敢;野野口修想成為作家,他渴望成功,但他沒有;日高敢於反抗,日高成為知名作家。所以,野野口修才更加渴望毀掉自己無法擁有,卻被別人輕易取得的一切。他的目的不是讓日高從世界上消失,而是摧毀對方的人格,這才能撫平他心中的憤懣。

即使,野野口修經常接受日高的幫助,但也沒能消除這惡意,反而滋養了惡意的生長。

人性就是複雜,看似美好的東西,明明唾手可得,但卻無法擁有,於是就催生了毀掉的想法。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人性也沒這麼可怕,反而充滿著微笑。

同樣都是被欺負得很慘很慘,日高就是不服輸,寧可挨打也絕不低頭。同樣都是成為老師,加賀在努力保護自己受欺負的學生,即使最後失敗了他也努力去做了,當然,這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辭職後的他,依然選擇了一份充滿著正義感的職業,為了找出真正的動機,努力思考,不放過任何一個小細節,這才還原了日高真正的人格。

那,人性到底是黑暗的,還是光明的?這是值得每個人都去思考的問題。想成為野野口修那樣嫉妒別人擁有一切的人嗎?還是想成為日高那樣積極面對生活的人?又或者想成為加賀那樣有正義感的人呢?所以,這本書非常適合高考結束,即將步入大學的學生們去閱讀,體會人性百態。

如果你還有其他推薦的書籍歡迎評論區分享交流。

相關焦點

  • 東野圭吾《惡意》直逼人性的十句話:深深的惡意,來自深深的嫉妒
    人性是我們永遠猜不透的謎,這世間有很多的事讓我們都唏噓不已,可是它就真實的存在著。在東野圭吾書中能夠讀到太多現實生活中的東西。不需要你動多少的腦子也能夠看懂,所以比起其他人來講,東野圭吾的書更像是一種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良藥,而且書中的句子直擊人心。
  • 沒讀過這10本書,就不算讀過東野圭吾
    說到暢銷天王東野圭吾的作品,大家耳熟能詳的是《解憂雜貨店》《白夜行》《嫌疑人X的獻身》。成為職業作家30餘年來,東野圭吾始終保持著開始寫作時就立下的標準:「自己不滿意的書絕不出版」。在他看來,「沒人知道讀者會從哪本書讀起,如果看的第一本書就讓讀者失望,恐怕他們就不會想看這個作家的其他作品了。」
  • 閱讀季│東野圭吾《惡意》
    作品簡介:《惡意》是日本作家東野圭吾挑戰懸疑小說寫作極限的佳作,是以加賀恭一郎為主人公的系列作品的第四部,該系列的上一部作品是《誰殺了她》,該系列的下一部作品是《我殺了他》。《惡意》於1996年由日本講談社出版發行單行本,文庫本由講談社於2001年出版發行。
  • 《惡意》:沒看過這本書,就等於沒看過東野圭吾的書
    常常聽到一句話「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但其實在書裡這些都是沒有的,有的只是有趣的靈魂和作家的一生,一本好書的出現往往傾盡了作家的一生心血,當你在讀一本書時,就好像你正在和一個作家對話,了解這位作家的故事,今天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東野圭吾的作品《惡意》。
  • 東野圭吾《惡意》:你最想保護的人毀了你,探究人性本惡還是本善
    你有遭受過惡意嗎?我有。初中時裡最令我耿耿於懷的事只有一件:那個與我互稱了2年閨蜜的女孩,在一次落選學校演講後,她果斷選擇和我絕交,還散布我的各種謠言,讓我在初中時抑鬱了一年,心裡卻一直有陰影,這是我第一次深深的感受到了「惡意」。
  • 東野圭吾《惡意》最刺耳的10句經典語錄:人類總是那樣的自以為是
    "他從來沒有想過,在這世上竟會有這樣的惡意存在。"很多人引用這句話作為朋友圈的文案,卻不知道,它出自東野圭吾的小說——《惡意》。東野圭吾是日本著名的作家,他是本格推理小說的代表,在日本乃至國際上都享有盛譽。
  • 原罪被放大,總有一角會照出自己——書評:東野圭吾《惡意》
    人性中的惡意:貪婪、嫉妒,真是十分可怕的負面能量,讓人寒毛凜凜。——東野圭吾人性的惡意在這本書裡無限放大,甚至令人不寒而慄。我第一次讀惡意正是在一個夏天。細細閱讀竟產生一股冷汗,甚至會環顧四周,仿佛有一個眼睛在冰冷地看著我。因為惡意的仇恨,是人心中最無由的憎恨,最無底的仇恨。
  • 東野圭吾《惡意》:一場熟悉陌生有始無終的惡意
    東野圭吾《惡意》:一場熟悉陌生有始無終的惡意熱點事件多了,內心也不再波瀾起伏,實際上讀東野圭吾,並不適合昏昏欲睡的午後,最好是無所事事的傍晚,沒有飯局的聊賴,索性置身於軟軟沙發邊燈影下的一圈,一搭沒搭地開始。 作為與《白夜行》、《嫌疑人X的獻身》、《解憂雜貨店》齊名的東野圭吾作品,《惡意》明顯沒有前三者的名聲響亮。村上與東野的書,已經決定這一時期先擱置,但是從那些熱點帶來的惡,忍不住想想重複一下當初《惡意》帶來的驚悚。
  • 東野圭吾《惡意》:恨不知所起,深入骨髓,是最冷的人性
    《惡意》是由日本作家東野圭吾創作,與著名佳作《白夜行》合稱為雙生花——前者因為恨萬劫不復,後者為了愛粉身碎骨。但事實上,該小說不僅僅是一種「恨意」,更是一種扭曲的人性。我將以讀者身份對該小說做情節的描述,深度解讀該小說背後的深意。情節描述小說以野野口修手記開篇,記錄其朋友日高邦彥遭受謀殺前後的詳細過程。
  • 東野圭吾推理小說:《惡意》,讀到最後,才知道自己被騙了
    而今天要為大家點評的就是同為四大傑作之一併且與《白夜行》同享光輝與榮耀的《惡意》《惡意》可以說是顛覆了傳統的推理小說。讀到不到一半就將殺人兇手表明,但卻能吸引讀者繼續閱讀下去。在隨著警察加賀的調查下,兇手野野口修的動機越來越明確,最後還是加賀的推理使得真相大白,讓人讀完不禁感到人性的惡意。
  • 深度書評:東野圭吾《惡意》中的人性描寫
    東野圭吾是日本當代有名且多產的推理小說家。他在參考著名推理小說家松本清張的寫作風格的同時,也不斷地吸收其他優秀作品的養分,並以獨特的風格開創「寫實本格派」這一獨特的寫作流派,並且在作品中對社會問題以及人性展開了大量的探討。
  • 東野圭吾最值得一看的9本書及其改編作品
    他在作品中通過簡單質樸的語言不斷訴說著人性的隱惡與自贖,讓閱讀的人慾罷不能,也讓他的作品成為了影視業的寵兒!《惡意》被媒體和讀者列為東野圭吾的巔峰之作,與《白夜行》同享光輝與榮耀,這兩部作品恰似兩生花——《白夜行》為了愛粉身碎骨,《惡意》因為恨萬劫不復。2001年同名迷你劇播出劇情簡介 / 暢銷書作家在出國的前一晚於家中被殺。
  • 東野圭吾作品的個人推薦
    東野圭吾老師是一位對人性描繪很深刻的作家,時常會在很意外的地方寫出意料之中的故事情節。讀者往往會恍然大悟作者的構思,又深思人性結構真的會如此複雜嗎。而作為一個推理小說的愛好者,不得不說東野圭吾老師是我的入坑啟蒙。但是看得越多,會發現其作品的品質確實是有些參差不齊。
  • 東野圭吾作品的最佳閱讀順序,你都有讀過嗎?
    很多人想讀東野圭吾的書,卻不知道從哪一本開始。那今天呢,我給大家推薦東野圭吾最受好評的五部作品,大家可以按照評分的高低來依次閱讀。有人說這是東野圭吾寫的最好的一部作品。東野圭吾在評價這本書時說:這是我能想到的最純粹的愛情和最好的軌跡。小說中主人公石神的暗戀對象靖子失手殺害了前夫,石神為了幫她掩蓋真相,精心設計了一個迷局,但最後靖子選擇自首,石神也因沒能保護心愛的人而陷入絕望。
  • 東野圭吾顛覆性新作《拉普拉斯的魔女》:翻越「惡意」的崇山峻岭
    篇幅行進過二分之一後,新的人物和新的慘劇仍劈頭蓋臉而來,全然不顧套路,這就是小說《拉普拉斯的魔女》。它的作者東野圭吾說,「我想摧毀自己以前寫的小說,於是,這部作品就此誕生。」2017年伊始,東野圭吾的第八十部作品——《拉普拉斯的魔女》簡體中文版由磨鐵圖書製作、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 這是磨鐵圖書和東野圭吾合作的第一本書,也是磨鐵進軍日本小說引進領域的號角。
  • 東野圭吾最值得一看的六本書
    東野圭吾最值得一看的六本書東野圭吾,日本推理小說作家。早期作品多為精巧細緻的本格推理,後期筆鋒愈發老辣,敘述簡練兇狠,情節跌宕詭異,作風逐漸超越傳統推理小說的框架。下面,讓小編來帶你盤點一下他的作品吧!
  • 東野圭吾《惡意》最精闢的10句話:你永遠不知道別人為什麼會恨你
    由於孤陋寡聞,從未讀過《惡意》這本書,津津有味的捧讀以後,受益良多。如果說,《解憂雜貨店》是夏日裡治癒心靈的一抹暖陽,那麼《惡意》則是冬日裡冰凍三尺的嚴寒了。延續了東野圭吾一貫的黑暗風格,即使在太陽底下,也不覺感到脖子上的颼颼涼意。
  • 東野圭吾《惡意》:惡的根源是什麼?是嫉妒!
    東野圭吾,1958年出生,日本大阪人,早年讀書期間就開始進行文學創作,並在1985年憑藉《放學後》奪得第十三屆江戶川亂步獎。1998年,《秘密》一作出版並受到廣泛關注,該作品也入圍直木獎。東野圭吾以個性化的視角和思考維度,開創了獨特的「寫實本格派」流派。
  • 讀完這本書,才算真正認識東野圭吾
    我們即便不以最大的惡意去揣測人性之惡,但是這種惡意卻定然存在,越是聖人般的存在越會讓這種卑劣的心態光速的膨脹和擴大,他們的光芒照著這些人無處遁形,而野野口在他死去之前用他最拙略的才華寫出了主角是自己的一部小說。
  • 東野圭吾:揭示真相和拯救人性相比不值一提
    之前小編給大家推薦了三大文學推理宗師之一阿加莎·克裡斯蒂的作品,今天繼續給愛看偵探懸疑小說的同好們再推薦一位近年很火的日本推理小說作家——東野圭吾,相比於其他推理作家對推理手法的神思巧構,東野圭吾則是突破了傳統推理小說的框架,更深入地去探究案件背後複雜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