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範區產業成鏈:研發在上海,智造在嘉善

2020-12-24 瀟湘晨報

在位於嘉善歸谷智造小鎮的浙江藍怡醫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江藍怡」)車間內,一臺臺過敏原檢測系統從生產線上下線,被運往全國各大醫院。該系統可以在10分鐘左右取得過敏原檢測報告,填補了國產同類產品的空白。

「這款產品可以說是示範區產業一體化結出的一顆碩果。」公司總經理徐宇東笑著告訴記者,「前期產品的研發主要是在上海和嘉善兩地共同完成的,但產品申報和生產都在嘉善。」

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成立後,得益於資源要素和人才的自由流動,青嘉吳三地正通過新興產業強鏈補鏈、傳統產業改造提升、三地緊密配合協同合作,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培育世界級產業集群積累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一線故事】

註冊「捆綁」生產

企業跨區域發展遇瓶頸

2000年,浙江藍怡創始人李子樵從日本學成歸國創業,在上海成立藍怡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隨著公司的不斷發展壯大,原本的上海本部已經捉襟見肘,此時,嘉善向藍怡拋出了「繡球」,「當時嘉善歸谷園區已經有了不錯的發展基礎,而且重點瞄準的就是生命健康領域,與我們的產業定位非常吻合。」

2015年1月8日,藍怡正式在嘉善歸谷園區奠基建廠。2016年7月,藍怡正式開始搬遷,嘉善廠區成為公司的生產科研基地,醫藥器械的大部隊都搬到嘉善來了,上海閔行廠區主要作為研發中心。

當時藍怡分別位於上海與嘉善的兩家公司,雖然地理距離只有70公裡,開車不過1個小時,但由於跨行政監管區域,上海的醫療器械註冊證書無法在浙江直接用於生產。

原來,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實行產品註冊和生產許可「捆綁」模式,註冊人須自己設廠生產產品,如要委託生產,雙方必須同時具備該醫療器械註冊證和生產許可證。為此,徐宇東不得不在浙江省藥監局重新走一遍申請註冊證書的流程,每件產品的註冊費大約為7萬元,還不包括人員往返等各種成本。這直接導致藍怡的嘉善公司在一年後才正式投產。

藍怡在兩地均設生產車間,但各自的生產線都處於「吃不飽」的狀態,經測算,藍怡這種模式的生產成本與同行業上市公司相比,毛利率低了近20%。

制度破題

企業迎來加速發展

伴隨著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東風,藍怡的尷尬局面得到化解。

去年,長三角一市三省藥品監管局聯合印發了《長江三角洲區域醫療器械註冊人制度試點工作實施方案(試行)》,為長三角區域醫療器械企業註冊和生產「解綁」。

藍怡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今年4月,受浙江省藥監局委託,市市場監管局派出醫療器械專家檢查組,對浙江藍怡接受藍怡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委託生產55個診斷試劑的事項開展現場檢查,這標誌著長三角區域註冊人制度在嘉興率先實踐。檢查通過後,藍怡也成為我省首家通過註冊人制度轉移入浙的醫療器械生產企業。

「現在我們拿著上海的註冊證就可以直接委託嘉善的公司生產,時間大幅縮短。」徐宇東感嘆,「制度的改革讓我們這種有兩個公司分處浙江、上海的企業感覺是在同一個主體裡。」

如今,藍怡已經將上海的試劑工廠搬遷到嘉善,有效規避了上海製造的高成本,兩個車間、兩套人員合一,組建為一個生產製造基地,公司的成本控制在行業中位居前列,綜合競爭力得到提升。

身處示範區,藍怡享受到的「特權」遠不止於此。由於醫療健康產業的特殊性,創新醫療器械產品申請需要涉及多個步驟,一般情況下,一項二類醫療器械產品的首次申報全流程需要兩年多時間。

在省局支持下,歸谷智造小鎮設立了全省首家創新醫療器械服務點,省、市、縣藥監部門多級聯動,審批流程縮短一半。「現在我們在歸谷,醫療器械產品申報能提速30%以上。」徐宇東表示。

示範區內人才流動的進一步順暢,也讓藍怡的發展更有底氣。

與上世紀80年代的「星期日工程師」不同,如今越來越多的上海人才「工作日在嘉善、周末回上海」或「白天在嘉善、晚上回上海」。為方便他們在滬善之間往返,歸谷開通了至上海軌道交通9號線松江新城站的免費通勤班線,此外還增設了往返嘉善高鐵站的公交班車,最晚一班晚上9時才發車。

徐宇東告訴記者:「在上海公司,我們招聘的是年齡在三四十歲有經驗的工程師;在嘉善,我們每年會從長期合作的高校申請應屆畢業生,作為儲備人才來培養。兩個公司的人員來往密切,互相交流,這不僅利於企業梯隊人才的培養,也利於企業在上海公司和浙江公司之間有針對性進行分工,更加靈活地實現內部管理,從而降本增效。」

去年,浙江藍怡業績增長了20%,營業額達到了4.03億元。今年,即便受疫情影響,公司依然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截至目前已有5件新產品問世。

【破壁者說】

嘉善縣經信局副局長 王鋼

示範區的成立,為嘉善縣產業轉型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為更好地承接紅利,我們謀劃了「3+3」的產業定位,即加快發展數字經濟、生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這三大新興產業,同時進一步加快裝備製造、綠色家居、時尚紡織這三大傳統優勢產業的轉型升級步伐。

示範區成立一年多以來,三地產業協同發展不斷推進。去年,我們在上海建設成立了嘉善國際創新中心(上海),推動形成「孵化在上海、產業化在嘉善」「研發在上海、生產在嘉善」「前臺在上海、後臺在嘉善」的滬善協同創新模式。

今年以來,在疫情影響和經濟下行的大環境下,嘉善經濟一路高歌猛進:今年已籤約項目92個,其中超百億元項目3個、超50億元項目5個;1至10月,全縣累計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215.6億元,增長15.8%,增速列全市第一;同時,全縣數字經濟製造業增加值、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裝備製造業增加值等增幅均列全市第一。

【走訪手記】

作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先手棋,示範區的主要任務之一是如何在不改變行政隸屬關係的前提下,為長三角地區的一體化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探求可推廣、可複製的實現模式與路徑。

今年7月,示範區發布了全國首個跨省級行政區域統一執行的產業發展《指導目錄》和產業項目《準入標準》。「一個目錄明導向,一個標準管三地」,青嘉吳三地彰顯了協同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長三角「綠色創新產業之心」的使命擔當。

從藍怡的發展故事我們看到,三地在產業協作領域大有可為。期待未來,三地除了科研、人才資源共建共享外,在產業分區引導、重大項目會商、產業聯合招商、首談利益保障、合理遷移利益共享、規範有序遷移等方面探尋更多合作機制,共同推動示範區產業發展,共享一體化紅利。

【來源:嘉興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在滬蘇浙交界處,區域發展結構正在重塑——一體化示範區的「破」與...
    一年多來,在5個「共」的規劃引領下,青嘉吳三地推進生態環境、產業發展、人居品質的思維和理念,都在由分向融轉變。如今的青吳嘉,不僅是上海、江蘇、浙江的區、縣,更是推動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的一個整體。在青浦區,當地一直以來面臨的東強西弱,發展不平衡的格局正在改變。示範區總規加大了對與蘇浙接壤的青西地區產業布局的力度。目前,華為青浦研發中心項目已在青西金澤鎮開工建設。
  • 浙報關注一體化示範區的「破」與「立」
    一年多來,在5個「共」的規劃引領下,青嘉吳三地推進生態環境、產業發展、人居品質的思維和理念,都在由分向融轉變。如今的青吳嘉,不僅是上海、江蘇、浙江的區、縣,更是推動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的一個整體。在青浦區,當地一直以來面臨的東強西弱,發展不平衡的格局正在改變。示範區總規加大了對與蘇浙接壤的青西地區產業布局的力度。目前,華為青浦研發中心項目已在青西金澤鎮開工建設。
  • 智·造未來 制聯前沿,智造斜槓基地發布會成功舉辦
    【車訊網 報導】  2020年12月19日,由「智造斜槓基地」主辦的「制聯前沿&智造斜槓基地會」在上海嘉定舉行。本次活動以「智·造未來」為主題,集結了五十多位製造業專家,共同探討製造行業與職業發展的未來。
  • 精選賽道連環布局 蕭山加速迎接「智造」春天
    冬春轉換時節,蕭山也在加速迎接「智造」的春天——12月17日,蕭山召開智能製造推進大會,再度吹響向新製造中心挺進的號角,加速創建全省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示範區。 布局智造 謀求「四鏈提升」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在當天的會場上,記者看到了一份文件:
  • 車俊:以新發展理念引領「十四五」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發展
    他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和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堅決扛起「三地一窗口」的職責使命,既全力落實好今年目標任務,又要以新發展理念謀劃好「十四五」規劃,舉浙江之力推進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嘉善片區及規劃協調區建設,在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中展現浙江擔當。車俊首先來到嘉善愛德曼氫能源裝備公司,深入車間了解產品研發情況。
  • 一本護照暢遊一體化示範區
    修煉內功,吸引「長三角人」走進來  嘉善大雲地處長三角核心腹地,是浙江省連接上海的橋頭堡。位於大雲的歌斐頌巧克力小鎮,一到周末節假日,停車場上就停滿了「滬」字開頭的車。來自上海的遊客已成為該景點的主要客源。  藉助一體化東風,歌斐頌巧克力小鎮緊抓機遇,修煉內功,積極拓展巧克力文化體驗、探索研學、休閒度假等功能。
  • 長三角示範區10大潛力區域:江南水鄉客廳、西岑科創中心必選!
    2、上海西岑科創中心(核心是華為研發中心)以華為青浦研發中心為核心,構建集企業辦公、研發中試、技術孵化、生產服務和配套居住為一體的複合型產業社區,培育示範區東部創新活力、設施齊全、環境優美、產城融合發展的特色中心,集中展示科技研發、智能城市、生態居住等項目。
  • 最高法院第三巡迴法庭來嘉善調研指導司法服務保障一體化示範區建設
    最高法院第三巡迴法庭來嘉善調研指導司法服務保障一體化示範區建設 2020-10-28 10: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軌交17號線將延伸到金澤,華為研發基地預計本月底開工建設
    生態方面,澱山湖岸線共57.9公裡,其中上海青浦段31公裡,目前已整治開放13.3公裡,計劃推動剩餘岸線貫通。青浦區將在市相關部門支持下,會同長三角投資公司,推動環澱山湖區域的轉型發展、能級提升,大力發展創新經濟。
  • 深度謀劃產業鏈賦能智造新時代
    東莞CBD定位於東莞門戶、城市客廳、創新樞紐、區域引擎,未來將打造成為「世界智造門戶、灣區魅力都心」,連結全球,引領東莞成為世界一流國際品質城市。項目於今年初開發建設工作實質性啟動。在統籌50平方公裡全球招商方面,東莞重點突出「強鏈」「補鏈」「建鏈」原則,圍繞五大領域十大產業,瞄準產業鏈缺失環節、關鍵環節的企業以及市內龍頭企業的上下遊關鍵配套企業,精準引進一批投資規模大、產業帶動性強的世界500強、國內500強、行業100強企業投資項目和具有核心技術、市場前景好、產業關聯度高的高成長性企業項目,促進產業鏈向深度和廣度延伸。
  • 華為青浦研發中心項目在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開工
    華為青浦研發中心項目在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開工 關注中金在線:
  • 鏈動產業 | 中南高科因城制宜,助力西部電子信息產業軍民融合
    中南高科產業集團審時度勢,把大西安作為西部拓展的戰略要陣,連續在西安、西鹹新區、鹹陽等大西安都市圈範圍布局,相繼落地臨空產業港、秦漢智康雲谷基地、西安高新產業智造中心、鹹陽雲谷基地等多個項目,並在臨潼、灞橋等其他區域也儲備了眾多優質項目,未來將形成全面布局大西安的版圖。
  • 一體化示範區(嘉善片區)首個評定分離交通項目完成招標 
    近日,一體化示範區(嘉善片區)首個採用評定分離招標的項目——平黎公路嘉善段改(擴)建工程(鎮北路至蘆墟塘大橋東側段
  • 科技賦能K歌娛樂產業,魅鳥科技獲評「2020年度智造領軍企業」
    創新引領?議題涵蓋5G應用、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工業網際網路、量子信息、區塊鏈、未來社區與智慧醫療、智慧城市、數位化轉型等眾多領域,大會現場聚集了來自全球科技行業從業者超千人。魅鳥科技自品牌創立之初,始終以提升人類唱歌體驗為己任,專注K歌聲效科技研究,先後開創了『手機K歌麥』、『汽車K歌麥』、『音響麥』等行業新品類,其中『音響麥』作為魅鳥聲效科技研發的重要成果,率先實現了k歌麥克風「唱放一體」功能的全新技術應用,一經上市便俘獲了大批粉絲用戶的青睞。
  • 中芬智谷舉辦「設計x 智造」創客峰會,共話工業網際網路產業新模式
    10月19日下午,由深圳市龍崗區人民政府主辦,龍崗區科技創新局、龍崗區龍崗街道辦事處承辦,深圳市豐收智園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組織執行的2020全國雙創周深圳活動暨第六屆深圳國際創客周龍崗分會場活動之一——「智能變革產業•創新引領未來」創造大會啟動儀式暨「設計×智造」產業網際網路創客峰會在中芬智谷成功舉辦。
  • 科技賦能K歌娛樂產業,魅鳥科技獲評「2020年度智造領軍企業」_汽車...
    其中,魅鳥科技作為國內智能K歌領域的創新型科技企業代表,獲評「2020年度智造領軍企業」,成為行業內唯一入榜企業。  議題涵蓋5G應用、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工業網際網路、量子信息、區塊鏈、未來社區與智慧醫療、智慧城市、數位化轉型等眾多領域,大會現場聚集了來自全球科技行業從業者超千人。
  • 幹窯鎮優化產業結構 凸顯美麗城鎮產業集聚效應
    浙江在線12月21日訊(通訊員 夏亦迪 張夢婷)為不斷推進幹窯鎮產業結構優化,建設數位化眾創平臺,為美麗城鎮「產業美」建設提供堅實力量,幹窯鎮多措並舉,積極推進全鎮工業建設。  選強引優,吹響招商「集結號」。幹窯鎮大力發展機器人產業,拓展智能製造、先進傳感設備、核心元器件製造等關聯產業。
  • 聚焦文化創意產業 中日(成都)地方發展合作示範區產業規劃公布
    活動現場發布了中日(成都)地方發展合作示範區對日合作清單、產業規劃、騎龍創新園城市設計,並同步舉行項目籤約儀式,日本三菱重工中日數字低碳城市科技創新中心等15個項目現場集中簽約,計劃投資總額超200億元。
  • 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揭牌一周年結出32項制度創新成果
    「示範區不是傳統的造城思路,也不是過去的開發區模式,它是一體化發展的國家試驗田,要通過制度創新來定規則、立標準、開新路。」在示範區執委會副主任張忠偉看來,兩區一縣的發展階段、發展訴求、現行的管理手段等不一致是客觀存在的,規劃編制最要緊的是怎樣把大家各自的問題解決好,最終達成發展共識、聯保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