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〡鑼鼓聲中鹼水粽:裹住煙火人間的氣息

2020-12-22 瀟湘晨報

◎飲食故事

棕子起源於洞庭湖一帶的汨羅江畔,相傳與紀念古代楚國詩人屈原投江有關,為端午節應景物之一。傳說粽子是為祭投江的屈原而開始製作流傳的,目的是保護屈原的遺體不被魚吃而損壞,故將粽子作為魚餌投放。於是,每年的端午那一天,楚國百姓便以互相送粽子來作為對屈原的紀念。

在湘南地區安仁縣,盛傳著神農炎帝教民農耕,採藥安仁。炎帝生活在炎陵和安仁兩縣交界的羅霄山脈西南端的一帶山脈,浪跡於五領山區,教化於民。他嘗百草,命喪斷腸坡(今株洲市炎陵縣鹿原鎮)。炎帝去世前,正逢洣水河漲水,洪水滔滔。炎帝的弟子在護送渡江,不料被洪水衝走。弟子們哭著喊著,沿途追隨炎帝順水飄蕩的軀體。正巧有河怪啃食炎帝,遇見一個農婦提著一籃粽子,一徒弟急中生智,借農婦籃子中的粽子投食於河中,炎帝得以保全身軀。後來,遇人搭救,將炎帝的身軀撈上來,埋葬在鹿原鎮一個山坳中。每年端午,安仁當地百姓在永樂江中投放粽子,生怕炎帝的肉身被河怪吃光。逐漸成了千百年流傳的習俗。

箬葉包糯米粽子

安仁粽子的造型簡易,分上司裡和下司裡兩個地域派系。上司裡主要以三角棕、牛角棕為主,下司裡則以三角棕、包腳棕、錐頂棕為主。做法多以土法鹼水製作,保持著傳統的技法,形成獨特的鄉土美食。

晶瑩剔透的鹼水粽

安仁鹼水粽,講究食物的本原。這裡的「鹼」不是小蘇打,因食材由糯米稻草稈燒成的灰塵浸水,浸泡二十四小時淨水,取水浸泡糯米,水中帶鹼而得名。這裡浸泡的水,取之於井水,或者山泉,礦物質之豐富,絕對超乎想像。安仁百姓做鹼水粽,講究一碗水一碗米,一起浸泡一個晚上。泡發後的糯米色澤微黃,瀝乾水後包粽子。由此可見,安仁鹼水粽的鹼水是天然鹼,有機鹼。因此,這裡的粽子有半月不壞的奇特防腐功效。尤其是這裡的泉水泡粽,保證粽子四季香醇,晶瑩透亮,入口軟糯,味甜而具有箬葉的清香。每年端午,村子裡的黃瓜、李子出產,此粽除拌糖吃外,還可搭配白糖刨黃瓜,脆糯香甜,形成奇特的風味。」

◎ 食材清單

原料:

糯米1000克(一般三口之家的量)

配料:

糯米稻草灰塵浸泡的鹼水約1000克,粽葉適量。

◎ 做法步驟

①準備糯米;

②用清水淘洗兩遍,將水潷出去;

③重新加入清水浸過糯米後倒掉,再加入鹼水(1000克左右),翻拌均勻,將糯米浸泡一夜;

④泡好的糯米瀝乾水待用;

⑤粽葉洗淨後放開水中煮5分鐘,撈出待用;

⑥取兩片粽葉疊好,做成一個三角漏鬥狀,注意尖部要緊閉,以防漏米;

⑦用勺子往漏鬥中舀入糯米,用多餘的葉子將糯米包起來,用棕樹葉絲綁好;

⑧放入柴火灶上的木甑(圓木桶蒸飯籠);

⑨加水放滿鍋中,蓋上蓋子;

⑩柴火熬煮一夜,次日清晨出爐;吃時可加糖,或者原味食用。

包好的三角粽

◎ 食養密語

安仁鹼水粽自成一派味道,所謂的烹飪技巧,無非是採用天然的稻草稈燒成灰塵後浸泡的鹼水。這裡的人種植糯米,保證不施農藥,不撒化肥。入口的糯米釀米酒,全部採用自然天成。所以,安仁鹼水粽形如玉,質晶瑩,入口有糯米的清香,更有煙火人間的氣息。端午插艾葉,掛菖蒲,喝雄黃酒,門前門後拋灑雄黃闢邪,驅魔。這個傳統習俗在這裡有雙重意義,蘊含著一個地方的精神表達。飲食是鄉土文化的靈魂,安仁鹼水棕既是楚文化的傳承,也是炎帝締造農耕文明的延續。

早餐蘿蔔乾白粥配鹼水粽

◎ 美食+檔案

譚旭日,湖南省作家協會會員,美食專欄作家,佛山市政協委員,陶瓷企業職業經理人。

【來源:南方plus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鹼水粽的鹼是什麼?
    在《風味人間》的節目中提到過製做最原始的食用鹼,是一種叫牡荊的植物。收集足夠的牡荊樹枝條,用火燒。植物燃燒的灰燼中含有大量碳酸鉀,用熱水反覆過濾,獲得的碳酸鉀水溶液就是灰鹼水,一種原始的食用鹼。用灰鹼水浸泡一夜,糯米中的澱粉分子獲得充分的舒展,保水力增強,抑菌防腐,粽子可以保存很久。食用鹼和小蘇打是同一種物質嗎?現在包鹼水粽用的食用鹼可以在超市裡買到。食用鹼和小蘇打不是同一種物質。食用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鈉,而小蘇打主要成分是碳酸氫鈉。
  • 鹼水粽,QQ的口感,粽香十足
    鹼水粽By 蘋果的萍粗茶淡飯最養人,平平淡淡才是真!記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鹼水粽我的最愛!原料:糯米、食用鹼、白糖。第2步、瀝乾水分放入鹼。第3步、拌勻糯米呈黃色就好,喜歡鹼味重點的可以適量增加鹼的份量。第4步、取粽葉兩片光滑面朝上,首尾相對,從中間對摺,形成漏鬥狀。第5步、放入糯米用筷子將糯米尖角填滿沒有空隙。
  • 《人生一串》燒烤情節美食節目,煙火氣息濃厚,吃貨慎入!
    《人生一串》燒烤情節美食節目,煙火氣息濃厚,吃貨慎入!這是國內第一部關於燒烤的美食節目,天南地北,五湖四海,匯集各路傳奇人物,燒烤美食,濃濃的煙火氣息,讓人目不銜接的美食饕餮盛宴,粉墨登場的時候,那純粹的食物美感,讓人垂涎欲滴的燒烤色澤,不來幾串燒烤對不起自己的胃,更對不起自己的心。
  • 採蜂蜜砌土灶…上虞李子柒用「花」樣美食演繹人間煙火
    她的短視頻帳號儼然是一個田園派的「生活博主」,不僅有美食,更多的是中國文化語境下的生活方式,挖竹筍、採蜂蜜、砌土灶、制醬貨,桃花開了釀酒,枇杷熟了制膏……她用自己的方式將綠色、鮮氧的理念帶入飲食生活,演繹著人間煙火。最近,她又趁著時令研究起鮮花美食,把春天送進嘴裡。櫻花、玉蘭花、映山紅……或涼拌、或清炒、或酥炸、或汆湯,隨意調劑卻能讓人品出春日的芬芳。
  • 一隻神秘的灰湯粽
    讓嘉靖帝變成吃貨的面,360度無死角的「中國芝士蛋糕」,神仙吃了都想下凡的「糕中之神」,還有神秘的灰湯粽,都是個啥?能讓百分之九九的人惦記一輩子的羊肉店,又是怎樣神奇的存在?走呀~#吃吃吃的手藝#帶你去品味風味人間~ 灰湯粽 灰湯粽是江南地區特色傳統小吃,那是用旱稻草燒成灰,鋪在白布上,拿開水一衝。滴下的熱湯呈深褐色,內含大量的鹼。把包好的白米粽浸泡在灰湯中一段時間(6小時左右),提出來煮熟,就是帶鹼味的灰湯粽。
  • 鹼水粽,最適合老人與孩子吃的粽子
    北方人愛吃大棗、豆沙餡等甜粽子,南方人愛吃鮮肉、火腿、蛋黃餡鹹粽子,在廣東、江西等地域有一種粽子是沒有任何餡料的,以鹼水浸泡糯米,直接用粽葉包裹成長三角形或漏鬥形,吃的時候蘸少許白糖,口感鹼香軟糯。鹼水粽大家都知道,粽子好吃但不好消化,粽子的主料糯米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止虛汗之功效,但糯米含有很強的粘性成分,所以一般很難消化,胃腸功能不好的人吃粽子,容易胃脹,甚至會出現消化不良
  • 《煙火人間》CCTV9首播 一首好聽的「天府之歌」唱出最「煙火」的...
    清晨,電臺主播通過音樂喚醒這座城市;在車流中、在地鐵上,這首歌陪伴著年輕的上班族、天府綠道上的跑團;這首歌也被成都博物館講解員、鶴鳴茶社聚會的閨蜜、東郊記憶街頭藝人輕吟淺唱:「煙火了人間3000年,有什麼百態人生沒有見,於是繁華之極是輕描淡寫,一杯茶擺出一片天……」昨日19:02,CCTV9央視紀錄頻道《9視頻》欄目首播成都音樂故事作品《煙火人間》,兼具成都的生活溫度
  • 芒果西米水晶粽,無關傳統美食,卻是傳統節日的顏值擔當
    傳統的節目很多,在泉州,唆囉嗹、賽龍舟、海上抓鴨、彩街、祭祖,一系列的活動,體現這個地區人民對傳統習俗的尊敬,而祭祖少不了美食,煎堆補天、炸棗、燒肉粽、鹼水更粽等等,預示著這個節日非同一般。但傳統都是在發展中重煥新生,就說粽子吧,端午臨近,我每日都在更新一款粽子,有豪華版的燒肉粽,有古老的更粽,也有來自北方的大黃米粽,今天再來一款顏值頗高、頗具現在人飲食習慣的、低脂低熱量的,芒果西米水晶粽。說是無關傳統美食,卻是以傳統的形式存在,並廣受年輕人的喜歡。
  • 雲遊桂林,一個充滿煙火氣息的山水畫
    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我說桂林山水美如畫桂林這座充滿煙火氣息的山水旅遊城市早在小學課本裡被大家所熟知。然而真正目睹祂的美麗,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的美好,不過,確實也很漂亮。因為,世界如此之大,你不可能一一踏遍,祖國大好河山如此多嬌,你也不可能像徐霞客一樣嘗遍人間美食、遊遍祖國的每個角落。尤其是眼下2020這個鼠年春節即便過得五味雜陳,也要笑著堅定步伐,雖然疫情原因大家貓在家裡不是吃喝就是睡覺,可陪在父母身邊承歡膝下豈不是一件非常高興而有意義的事情?
  • 養生堂五月五,「榕•粽」登場!
    我是「狼來了」--羊(楊)逃(桃)呃……這個開場白好像不太冷,清涼力度不夠啊Σ( ° △ °|||)︴不過,今天楊桃要推送的「五月五」閩臺傳統習俗即將「榕粽」登場嘍——插榕青、吃鹼粽……老祖公傳下來的「榕情粽意」告訴我們「清涼度端午,傳統很靠譜」!
  • 《風味人間 第二季》煙火人間裡的美食傳奇
    貪吃的兒子,拽著我,一起追著第二季的風味人間。熟悉的片頭曲一響起,他就聚精會神,時不時咽一口口水,跟我討論某道食物該是如何美味銷魂讓人心嚮往之。並種草了不少特色食品,南方的灌蛋,北方的粉條,蘇州的三蝦麵,挪威的帝王蟹。食物伴隨著烹飪者的喜怒哀樂,呈現面前,又何止是食物而已,而是透過食物折射的世間百態,在辛苦維生之餘對家和親情的依戀。
  • 當江湖氣遇上人間煙火 《江湖菜館》「開業」了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在我們長期以來「民以食為天」的傳統文化社會裡,關於美食,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種摯愛。但走進每一座城市,犄角旮旯裡的江湖氣息,才是懂行人的心頭好。於是,《江湖菜館》來了。一部《江湖菜館》,用年輕趣味化的語態,帶領著觀眾打卡8座性格之城,在繁華的市井小巷中,探尋各個地方最具「江湖」特色的菜館,以及菜館中那些具有江湖性情的美食大廚。匯集江湖氣,把人間煙火匯集,奉上一道道美味,吃貨們又有口福了。目前長江雲TV已上線三集,非常適合你找個飯點,邊吃邊看。(別在半夜看,你會忍不住點外賣的,相信我。)
  • 月壤上的煙火氣息
    香露滴衣涼似水,恍然一下廣寒宮。」秋月當空,庭院寂寂輕拂的晚風色來淡淡的桂花香,詩人恍惚覺得自己身處廣寒宮中,不僅是詩人陳起。千百年來,許多人舉頭望明月之時,對月亮都有美好的想像。科技的發展讓月亮不再遙不可及,1969年7月21日,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在距離地球38萬千米之遙的月球靜海留下了足跡。
  • 最美不過「人間煙火」
    一日三餐,年復一年 只是煙火罷了!小縣城裡的一條生活街道雖然有些破舊 但從早到晚都是人來人往煙火氣息撲面而來 有各式小吃 讓你欲罷不能種想停一停看一看煙火氣是一座城市的靈魂,它帶給城市的不止是一日三餐更是情懷和修養!
  • 「曬曬手機裡最驕傲的一張照片,被一股莫名的人間煙火氣息治癒了...
    「曬曬手機裡最驕傲的一張照片,被一股莫名的人間煙火氣息治癒了……」 每個人的相冊裡都有一張 稱得上是你拍照技術巔峰的「代表作」 看完網友分享自己最珍貴的印跡 星星突然覺得 被一股莫名的人間煙火氣息治癒了~
  • 最具人間煙火氣的紀錄片!匯聚南北方美食,在早餐中講述平凡故事
    自《舌尖上的中國》以後,人們對美食紀錄片的興趣越來越濃厚,也迎來了美食紀錄片井噴式發展的時期。在種類繁多的美食紀錄片中,有哪些是值得一看的呢?有網友表示,具有人間煙火氣息的最值得一看,那麼在一日三餐中,哪一餐最具煙火氣呢?《日出之食》給出了完美的答覆——早餐。
  • 廈門傳統的集市,盡顯市井煙火氣息,美食卻常常被遊人忽視
    然而,廈門人卻會告訴你,廈門最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和美食地標,就是被稱為八城的地方。這名字雖然聽起來有點奇怪,但實際上,這是廈門的第八農貿市場,也就是所謂的最有人間煙火味的地方。據說,要了解一個城市的風土人情,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去菜市場逛逛。
  • 粽子最簡單的做法,粽香四溢,配方和做法講解詳細一看就會
    美食是生活美好的魔法料理,願你不被時間和社會束縛,幸福地填飽肚子,美味能夠最大程度的治癒一個人,新的一天從美食開始。歡迎來到魔法飼料。今天我們做一個家庭版的紅豆粽子,做粽子,糯米一定要提前一個晚上泡好,像這樣胖乎乎的就可以,我們給他立根水分,加適量的鹽,少許的食用鹼,再放一點水給它攪拌均勻,再泡10分鐘。這樣粽子會有一點底味,而且會更香。
  • 江南風雅頌 || 徐立慧1+12:人間美食香長水
    武寧美食賦故園古艾,山水武寧。飲食文化,原於鄉土特色;製作工藝,風味媲美宮廷。集地方風味與傳統烹飪於一身,融自我特色和兼收各品之所用。武寧主食,階段不同,紅薯玉米,權為養身。八十年代,大米為主,器具爐罐,鍋燜甑蒸。一日三餐幹稀搭配,早晚午晝副食點心。粥有米、粟、豆、薯,點有丸、面、餅、粉。
  • 粒粒粽香串串情
    佳節至,粽飄香。一串串粽子,串起了人們對傳統習俗的獨特情結。 日前,記者來到惠東縣高潭鎮黃洲村。未進村口,粽香已撲鼻而來。當地人一直以來有做灰水粽(即鹼水粽)的習俗。之所以叫灰水粽,是因為使用的「鹼」多為植物燒灰、柴灰濾水所得。但近10多年來,由於這道工序較為繁瑣,已漸漸被遺棄,村民直接從市場購買鹼來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