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是酸的典故出自這個故事,酸葡萄效應

2021-01-09 良子出品

常聽有人說某人得不到一件東西或事物,然後發牢騷說:「其實那東西我就沒想要」等,就用「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來形容對方,那麼這典故是從哪來的呢?

有這樣一個故事,在一個山腳下有一個葡萄園,綠色的葡萄架上,掛滿了沉甸甸的葡萄,看著各個飽滿晶瑩透亮,非常誘人。這時候,有一隻狐狸剛好路過,看到這些又大又圓的葡萄,禁不住地流口水。但是它仰頭相望,太高了根本夠不著,狐狸想了想,向後推了幾步,憋足了勁,猛然跳了起來,可惜的是,還差一點點距離,狐狸想沒關係,再來。就這樣反覆幾次嘗試後,筋疲力盡的狐狸還是沒有吃到美味的葡萄。就在狐狸休息的時候突然颳起了風,葡萄上的綠葉沙沙作響,從上面掉了幾片葉子。

狐狸心想,要是來場大風颳下來幾串葡萄就哈了,於是乎,它就仰著脖子在原地等著。可是等了好久,也沒見有被風吹下來的葡萄,雖然晃動得很厲害,風停了以後還是紋絲不動地掛在上面。它發現沒有一絲希望了,嘆了口氣,哎!就在這時,它忽然笑了起來,自己安慰自己說:「那葡萄肯定是生的,所以才會這般堅固,葡萄肯定是又酸又澀!哼!這種酸葡萄,就是白送給我都不要」最後狐狸一臉得意地走了。

故事講完了,想想有時我們是不是也像這隻狐狸一樣呢?剛開始我們定下了一個目標,比如說我們的目標是減肥,看到別人苗條的身材羨慕不已,於是乎就下了決心,定了計劃,幹開始控制進食量,儘量吃素的,還不敢吃太飽,每天還有鍛鍊身體燃燒脂肪,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餓的不想鍛鍊了,在家一躺多舒服,再也不控制自己的食慾了,開始想吃啥吃啥。有時還安慰自己說:「不吃飽哪有力氣減肥」,「我肥怎麼了,我吃你們家糧食了」,「你看你瘦的弱不禁風的,小心一陣風吹過都找不到你了」等等理由來安慰自己。

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其實就是在為自己沒有達成的目標找藉口來安慰自己,我們可以用這個效應來安慰別人,但是不能用它來安慰自己,因為想要成功,就不能要藉口,強者不用理由與藉口來安慰自己,只用結果來證明自己。

方法總比困難多,有一位父親和孩子在草地上玩耍,父親指著一塊大石頭對孩子說:「兒子,你要是能搬走這塊石頭,我就帶你去迪士尼」兒子看著石頭,對父親說:「你說的是真的嗎?」父親說:「是真的」,孩子就高高興興地去般那塊大石頭,但是他試過幾回後發現根本就搬不動,一臉苦惱地對父親說:「這石頭太重了,我搬不動」。父親對孩子說:「你盡力了嗎?你盡全力了嗎?」,孩子不假思索地對父親說:「我盡力了,我已經用了我最大的力量了,可還是搬不動」,父親對孩子說:「不,你沒有」,孩子不置可否的看著父親,等著他繼續說,父親又說:「我就在你的身邊,為什麼不尋求我的幫助」,孩子突然就懂了。

不知道屏幕前的你懂了沒有,有的時候我們認為是一個無法完成的事情,也許在別人那裡就不值一提,非常簡單的就完成了。還記得這位父親說的那句:「你盡力了嗎?你盡全力了嗎?」

感謝您能讀到這裡,如果您感覺這篇文章對你能有一點小小的啟發,請用您發財的小手點讚分享,希望能給更多人幫助!

相關焦點

  • 千奇百怪的效應——酸葡萄效應
    於是狐狸開始用盡全力的跳,還是沒夠著葡萄,只抓落了幾片葉子。狐狸試了很多次,怎麼跳都夠不著,旁邊的小動物都開始笑話他了。狐狸累出了一身汗,有點惱羞成怒,對著小動物們說:「這葡萄還沒有成熟,一定很酸,不好吃」。猴子輕鬆地摘了葡萄,滿是高興的說這葡萄是甜的,超級好吃。狐狸垂頭喪氣地離開了,心裡酸酸的,不停地安慰自己:「葡萄還沒有熟,肯定是酸的」。
  • 每日英語小故事:狐狸和葡萄(酸葡萄)
    The fox and the grapes00:45來自每日讀英語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這是一句我們大家熟知的諺語,這句話就出自於今天的這篇文章。酸葡萄心理:當人們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困難或挫折時,內心自覺或不自覺地會產生一種希望解脫緊張狀態、恢復情緒平衡的適應性傾向。就像寓言中的狐狸那樣,對得不到的東西就貶低它,以平衡自己的心理,這是人的一種自我保護的機制,在心理學上就稱之為「酸葡萄心理」。下面我們就來一起看一下這篇文章吧。
  • 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善良
    世界上有兩種善良:吃不到葡萄也並不說葡萄酸的善良,以及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善良。前者是大善,簡直像聖母;後者是小善,是普通人的善良。你或許會質疑:怎麼可能這也善良那也善良?那還有沒有不善良的?有啊——吃到了葡萄還一臉嫌棄的說葡萄酸的,以及吃不到葡萄卻不肯說葡萄酸而要硬吃葡萄的人。前者不過是道德敗壞,其實還不打緊;後者就嚴重多了,人間悲劇,多源於硬要吃葡萄。人間無用是深情!!!這道理我明明多少年前便懂了!如果是吃不到的葡萄,你卻偏留戀它,執念它,為它神魂顛倒,為它再三再四,為它成魔——你固然會為魔火焚身,而如果那火足夠旺,連葡萄樹也會燒掉。
  • 酸葡萄效應:千萬不要只盯著你沒有的
    酸葡萄心理來源於一個小故事:狐狸想吃成熟的葡萄,但是葡萄架太高了,狐狸怎麼也夠不到,於是它就想:反正葡萄是酸的,我也不是很想吃。於是就有了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這一說。這事人們想得到的東西無法獲取,而產生自我安慰以達到自我的解脫的方法。墨菲定律說:「沒什麼事情像看上去一樣簡單。」
  • 家長「恨鐵不成鋼」,是「酸葡萄效應」所致,提高認知最重要
    「看看這個寶寶,頭髮好黑的喲,像緞子!哪像我家的,都沒幾根黃毛!」「哦喲,你家寶寶皮膚好白哦,真好看,我家這個隨了他爸,像個黑煤球!」孩子一歲,寶媽、爺爺奶奶等等外出遛娃,碰上個人就會問:「哎呀!你家寶寶都會走了呀!幾歲啦?」「一歲啦!」對方臉上的笑蓋都蓋不住。「一歲就會走了呀!
  • 酸葡萄效應:為什麼我們會莫名其妙的討厭一個人呢?
    「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這句耳熟能詳的話相信很多人都深有感觸。比如,最常出現的一種情況就是我們會莫名其妙的討厭一個人或者莫名其妙的被別人討厭。很多時候,站在面前的那個人即使從來沒有傷害過我們,甚至在別人的眼中是一個完美的存在,然而我們就覺得她不順眼,怎麼看怎麼討厭。
  • 生活,就是一串葡萄,吃到的說它很甜,吃不到的說它很酸
    這時,我看見有一些小鳥也飛了過來,啄食著葡萄,它們還唱著歌,似乎吃得心滿意足。而另一些膽小的鳥兒,卻不敢飛過來,而是繞著繞著遠遠地飛走了。那些吃慣了葡萄的小鳥便會常常地飛來,因為它們嘗到葡萄清甜的味道兒,一準會常常飛來。而那些沒有吃到葡萄的小鳥,或許會認為這葡萄很酸,不好吃,再也不願飛來。於是,它們錯過了清甜的味兒。
  • 「吃酸葡萄」英語怎麼說?
    sour grapes酸葡萄(喻指由於得不到而加以貶低的東西);酸葡萄心理(指因得不到想要的東西便說它一文不值)。eat sour grapes:吃酸葡萄。你說你不想,你一定是吃了酸葡萄。This is a typical case of eating sour grapes.你這是典型的酸葡萄心理。Such complaints are nothing more than eating sour grapes.這樣的牢騷不過是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罷了。
  • 課堂 為什麼狐狸吃不到的葡萄都是酸的?
    蝴蝶效應指一件表面上看來毫無關係、非常微小的事情,可能帶來巨大的改變。此效應說明,事物發展的結果,對初始條件具有極為敏感的依賴性,初始條件的極小偏差,將會引起結果的極大差異。來源於美國氣象學家洛倫茨說的一隻蝴蝶在巴西扇動翅膀會導致在德克薩斯產生龍捲風。在心理學上,蝴蝶效應指當一個人可能在小時候只是受到微小的心理刺激,但長大後這個刺激會被放大。
  • 其實,這是孩子「酸葡萄心理」在作祟
    當他們拿不過來時,就會"吃不到嫌棄葡萄酸",孩子的這種心理是典型的"酸葡萄心理"。二、什麼是"酸葡萄心理"?"酸葡萄心理"是來源於一則寓言故事,大致意思是狐狸吃不到葡萄,就站在葡萄架下面說葡萄酸,形容的就是得不到就否定事物的情況。
  • 王思聰嘲諷鞠婧禕,吃不到葡萄說它酸?
    ,還不僅僅是因為她的這個名頭來自於日本,還因為,她的這個名頭,實在有些誇張。不少刻薄的網友,提起她的整容,並不說是整容,居然說是「換頭」。視頻裡,鞠婧禕小姐姐的那個形象,可以說是慘不忍睹,和她現在這個「四千年美女」的靚麗形象,根本就不可同日而語。小編估計,看到那個視頻的人,恐怕百分之百的人,會認為,鞠婧禕小姐姐整過容,甚至是整過形。這才有所謂的「換頭」之說。
  • 影響力控心術|吃不到葡萄就說酸?總是騙自己,是認知失調搞得怪
    費斯丁格以吸菸為例做出相應的說明:一個老煙槍明明知道吸菸危害身體健康,但是對他來說戒菸非常困難,他的「行為」和「思想」之間就會產生一定的落差,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認知失調」。在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就是我們有都聽到過這句話: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
  • 你知道「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地道英語表達是什麼嗎?
    3、go bananas這個大白沒記錯的話,之前專門為大家介紹過,「go bananas」大家可千萬別把它翻譯成「去你的香蕉」吧!根據其英英釋義to become extremely angry or excited,該短語意為「發瘋、發狂;情緒失控」,是不是很有趣!
  • 「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艾力,我邱晨就煩你那股勤奮積極勁
    同理,範冰冰倒臺的時候,還能從她身上獲取什麼利益呢?顯然也是不能的。而現實職場,總有一些人,對著領導阿諛奉承,對著同事愛理不理。看過《鐵齒銅牙紀曉嵐》的朋友,應該熟悉和珅這個人物。對著領導那簡直恨不得捧上天了,說什麼都是對,不僅通透領導心思,摸準領導脾氣,還能不斷升職加薪。但是對著同事紀曉嵐呢?那又是另一幅面孔了。對其愛理不理不說,還三翻四次阻攔紀曉嵐辦案,暗地裡使壞。
  • 父親吃了酸葡萄,兒子的牙酸倒了!這話是何意思?
    是亞當,亞當就是人類的始祖,他吃了酸葡萄,世人的牙被酸倒了!大家都知道,人的口味都喜歡吃甜葡萄,不喜歡吃酸葡萄。酸葡萄預表善惡果(罪)。耶和華說:「日子將到,我要把人的種和牲畜的種播種在以色列家和猶大家。
  • 一個故事一條規則之酸葡萄心理
    我故作鎮靜地說:「對啊,這個有什麼好。」「小月,我知道你是在乎的,這次機會難得啊,不要再錯過了。」李姐笑了,她把我拉到一旁說,「而且,拿到這個後,年終獎也有多些,幹嘛不去爭取。」我對她說:「你也可以爭取的,這和年齡沒有關係。」
  • 趣味心理學:酸葡萄心理與甜檸檬心理,只有0次與100次的區別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化妝與否也是每個人的喜好,並不能當做是終極原則捆縛他人,而此時素顏女的心理用我們常說的一句話概括,就是:「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在行為心理學上,我們叫做酸葡萄心理。所謂的酸葡萄心理,我們小時候看過的狐狸吃葡萄的故事,恰能很好的說明這個問題:一隻狐狸經過一個葡萄園,看到葡萄架上的葡萄饞得很,可是架子太高,狐狸如何都摘不到。
  • 孩子有「酸葡萄」心理,可能是產生「積極錯覺」
    聽說了這件事後,小俊媽媽給他講了《狐狸和葡萄》的故事,告訴兒子應該擺正自己的心態才是。小俊的行為其實是典型的"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心理學上稱之為"酸葡萄心理"。01什麼是"酸葡萄心理"?"酸葡萄心理"表現也非常典型,總結起來有以下3種:說那樣東西不好擁有"酸葡萄心理"的人通常會說"那樣東西不好",通過貶低那樣東西表達自己的不屑一顧。比如有個小姑娘叫悅悅,有一次去學校的時候帶了一盒車釐子,分給同學們吃。
  • 吃不到葡萄就說酸,是人性的弊端!搞懂這個邏輯,你才能活得通透
    再比較常見的,就是我們有聽人講過: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這個也是認知失調,行為上我們吃不到葡萄,思想上卻又想吃,出現了認知失調,為了緩和這種失調,我們便開始了合理化解釋,告訴自己:不是吃不到葡萄,是葡萄酸。
  • 酸葡萄和甜檸檬現象,你知道是什麼心理原理嗎?
    酸葡萄大家應該都聽說過狐狸與葡萄的故事,狐狸摘不到葡萄後就安慰自己說葡萄很酸,一點都不好吃,幸虧自己沒吃到。雖然這種心理現象在生活中是很常見的,但是你知道他是一種怎樣的心理機制嗎?在心理學上是怎麼被概括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