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最長壽網綜的瓶頸如何突圍?|專訪《奇葩說》監製李楠楠

2020-12-27 騰訊網

作者 / 朱婷

昨晚播出的《奇葩說》中,女神楊冪金句再度來襲,且迅速衝上熱搜。

現場瞬間沸騰,同樣興奮的還有網友。大概率他們沒想到,楊冪這麼敢說。

任誰看了不稱讚節目組一句:楊冪請的妙呀。建議下一季直接找大冪冪常駐。

另一個名場面是節目才開始,即1v1砍半賽,顏如晶就選了陳銘,上演了一出「老奇葩」強強battle。一瞬間竟不知是夢回《奇葩說5》BBking現場,還是這一季的決賽提前了,最終顏如晶成功晉級,昔日BBking陳銘坐到了淘汰席。不得不說,很刺激。

六年,頂著國內最長壽網綜的頭銜,《奇葩說》來到了第七季。還要怎麼玩?還能怎麼玩?七年之癢的瓶頸如何突圍?成為行業內外關心的問題。而這些,我們都在節目播出後,和米未副總裁、《奇葩說》監製李楠楠一一聊了。

聊嘉賓:楊冪一拍即合,康永哥是家人,馬老是吉祥物

截至目前,《奇葩說》第七季,上線了前傳(千人海選)以及1v1砍半賽第一期,明天將會迎來第二期。

貓眼數據顯示,節目熱度值均在9000以上;即便面對強勁的微博熱搜榜,#奇葩說第七季選手##陳銘輸給顏如晶# #楊冪罵你的人都是草船借來的箭# #楊冪我才是前任的人脈#等話題還是衝了上去。

娛sir大概統計了下,光是楊冪就貢獻了至少8個熱搜。

「不擔心話題都聚焦楊冪,沒人care選手嗎?」採訪的一開始,娛sir便拋了一個帶有爭議的問題給李楠楠。

「完全不會,冪冪熱度很高,這是件好事,新奇葩我們也蠻驚喜的,譬如陳小雨、李佳潔、喚俊也被大家多次提及討論。」換個角度來想,亦合理。對於一檔綜藝節目來說,前兩期的熱度異常重要。《奇葩說》自然也不例外,它需要話題迅速將這一季的調整和升級,推出去。

說起來節目組邀請楊冪還有故事可以講,暫且命名為「浪漫的電梯奇遇」。

李楠楠告訴娛sir,她們在楊冪為數不多的採訪裡,看到了非常真實且犀利的表達,「這是我們對她產生很大興趣的原因」。同時,這也是《奇葩說》邀請導師、嘉賓,包括選擇選手,最基礎亦最核心的需求:有自己獨特的思想,能真誠地表達,能說真話。

「但冪冪(楊冪)太忙了,之前跟她的經紀人溝通,一直想見她本人,但一直錯過,沒見著。」

接下來就是「電梯奇遇」故事完整版了。有一天,楊冪在上海參加活動,馬老師(馬東)剛好也在上海。他們住在同一家酒店,還不是同一個活動,結果在電梯裡遇到了,直接聊了這件事情,冪冪很爽快地答應了。

聊的過程中才發現,楊冪其實一直在看《奇葩說》,尤其是第六季,一集不落地都看了。「這很驚喜」。李楠楠用了「一拍即合」四個字形容這次和楊冪的合作。

奇葩導師年年換,但唯二不曾變過的是馬東和蔡康永。「馬老師是我們的吉祥物,康永哥是《奇葩說》的家人,誰會願意失去家人呢?他和馬老師在節目中一唱一和,能帶來很多相互的激發。康永哥一直很幫助《奇葩說》,在節目策劃時,也經常會給我們一些很中肯的建議。」

據李楠楠透露,因為疫情,她們也一度擔心康永哥會缺席這一季《奇葩說》,溝通過後,蔡康永提前來北京隔離了14天。

另一邊則是今年的新晉導師:大眾相對不是很熟悉的劉擎教授(華東師範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已經有一個薛教授了,為什麼還要再請一個劉教授?

「實際上,這次《奇葩說7》的初衷,是想要更「務實」一點,更接近大家的生活。希望用非常非常小的生活瑣事當切口,延展討論到現代人的精神道德困境,輸出一些有效思考。哲學觀點的加入,非常有利於討論的延展。」在李楠楠和節目組那裡,有一套共識。哲學關注人的精神和觀念世界,比較理想主義;經濟學,關注社會生活中人的理性選擇,比較現實主義。

「哲學和經濟學,理想主義和現實主義的碰撞,十分有助於節目內容層次的搭建和輸出。」

《奇葩說》第七季的「地攤哲學」

「地攤哲學」這個詞源於《奇葩說》觀眾。李楠楠認為這個詞準確地代表了這一季《奇葩說》的面貌、調性。這些源於路邊市場裡的地攤上的小問題,它可以激蕩出來很多很多深層次的觀點。

直白點說,就是從生活出發,讓《奇葩說》更接地氣,有煙火氣。

於是,就有了模擬菜市場的奇葩大市場舞美。馬東扮演的是一個菜市場的老闆,官宣時的物料也選擇西紅柿(好柿發生)、雞蛋(蛋定)、鹽(請你發鹽)、蔥蒜(蔥未失手、有勝蒜),這樣接地氣的市場主題。(PS:幸好李誕不在,不然諧音梗扣錢。)

於是,就有了回歸到第一季的千人奇葩海選的名場面,一度被調侃打開的是《曲苑雜壇》。相聲、小品、說唱、魔術雜技……生活中,看見的不看見的人都能來,也都來了。

你仔細看,真有當年《奇葩說》第一二季的內味了。

辯題亦是,保持「地攤哲學」的風格。「如果可以一鍵重啟2020,要不要按?」「同事在廁所說我壞話要出去嗎?」「好朋友在朋友圈罵我偶像該懟嗎?」「該不該組織男孩穿裙子上幼兒園?」 等等,廁所、朋友圈、幼兒園,生活化的場景有了,接著就是在「要不要?該不該?」中產生思辨。兩者共同形成,所謂的地攤哲學。

重點想聊一聊「穿裙子」這道題。辯手是TK和袁奇奇,兩位00後選手的正面battle,金句頻出,讓不少網友直呼這一屆新奇葩有水準。

奇奇:我能站在這個舞臺,絕不是因為我是溫室裡的花朵,而是因為我是那隻風吹不走的蝴蝶。

TK:當我們改變不了這個社會時,融入這個社會,又有什麼錯呢?一個人有多少被人喜歡的能力,他才在這個社會上,有多少不被喜歡的權利。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奇葩說》新奇葩中,00後選手接連出現,並給人驚喜。譬如:接下來的小雨小喬,又和TK、袁奇奇風格非常不一樣,值得期待。

說完了人和題。《奇葩說》第七季的賽制,也一改前兩季激烈甚至說有些殘酷的風格,核心想要營造一個輕鬆快樂辯論的氛圍。

千人海選的回歸和改變、三十秒求生欲大戰替換為一派胡言反駁大戰,其實就是「直接懟」。懟生活裡中經常會碰到的一些不管是親戚、領導,或是前輩給的一些令人生氣的油膩教導,要求選手一句話反駁回去。譬如:長那麼胖還吃?我又沒吃你家的,管得著嗎?(楊冪也非常會哦~)

「一派胡言反駁大戰」還有個額外的看點,對於習慣了辯論思維的新老奇葩來說,優勢上顯然要小於野生派的選手。譬如:看黃執中PK煥俊,陳銘PK奇奇,他們之間形成的反差,有的看。

李楠楠認為,這些節目手段方式上的改變,初衷和目的都是為了讓這一季《奇葩說》更走進人們的生活,製造多一些的快樂。「不能太正經,畢竟是個綜藝節目。」

七年之癢or七年之氧

《奇葩說》求變的心,每一季都呼之欲出。

尤其是單數季。按照李楠楠的經驗,雙數季或許還能延續前面一季改變帶來的紅利,但是單數季,再延續的話大家就會徹底對你失去興趣。節目組也在自我反思和復盤。

「《奇葩說》做了這麼久,即便你主觀上不想有所謂的慣性和套路,但實際上那個慣性早已潛移默化地形成一種肌肉記憶。」

怎麼辦呢?李楠楠自問自答,唯一的辦法就是打碎自己,讓自己不要參與到這個場合裡面去,讓這件事情徹底放開。「五六季我們會先輸送六十個選手進場,就開始整個比賽。但這回,節目組甚至都不做這六十個人的篩選,只要選手表達OK,又有些自己的想法,他就會進入到這千人海選,然後這一千人在裡面自己碰撞。」

諸如此類的擔心和焦慮,每一季或多或少都會有。「如何突圍呢?」「實際上就是接受這件事情是一個事實。」

常年恆定在節目中的一些問題,李楠楠也沒有避諱。譬如,新老奇葩實力、經驗懸殊之下的PK,新奇葩需要時間成長,成長起來的老奇葩們陸陸續續不再出現在節目中,最後歸結為:《奇葩說》還有多少生命力?

這些看似無解或者說擰巴的問題,《奇葩說》節目組最終選擇接受和直面,內部先找到一種與節目、與變化相處自恰的模式。

新奇葩需要時間成長。「我們能做的就是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讓大家能夠更快的適應這個場景。比方說我們會在線下組織選手不斷打模擬辯論賽,現場也會邀請觀眾,去訓練他們的臨場的反應,或者對於觀眾情緒的感知能力;再者後臺我們會有專業的培訓老師,跟大家做一些表達上的訓練。」

老奇葩陸續離開。李楠楠認為這也是一個很正常的事,因為大家都在成長。肖驍,思達、範湉湉,他們從一開始默默無聞的素人,變成了大家都知道的很棒的表達者,他們會有人生的下一個目標。「你不可能一直把大家箍在這麼一個人生階段裡,就像我們的觀眾也會成長,他可能過了三十五歲,他就不看這樣的綜藝節目了,這也是要接受的事情。」

李楠楠和節目組不是沒有為此焦慮過。「第五季的時候擔心過。」那個時候,新奇葩還沒有成長起來,老奇葩們大家都很熟悉了,但又覺得不能沒有他們,不然就沒有輸出支撐了。

轉折點在第六季,詹青雲、小黑、許吉如等新奇葩脫穎而出。

「我們發現,即便有一些大家認為很厲害的老奇葩走了,新人反而會因此不斷發光,被看見。」這是一個陪伴新奇葩成長的節目,這一季裡的冉高鳴、梁秋陽、熊浩等,經過了上一季的錘鍊,在這一季中也都有了更好的表現。像是某種自然現象,李楠楠認為這是一個正向的、在流轉的事態,反而更能激起所有人發揮到極致。

到了第七季,李楠楠覺得這樣的顧慮消失了,她稱是因為做了千人奇葩海選,讓整灘「水」都活了起來。

最讓李楠楠欣慰和有信心的是(00後)選手的出現。他們勇敢地表達想法,具備思辨精神,很平等的對待權威。「我甚至有點羨慕這幫孩子,一定程度上說明他們內心的能量很大。」

講的深一點,他們之所以不太會恐懼,是因為他們成長在一個足夠富足的社會,見識也因網際網路徹底打開。他們的父母是很年輕的人,給他們的愛和教育非常開放和包容。他們在《奇葩說》的舞臺上,帶來自己的觀點和思考,可能會跟節目之前的表達者有一個完全不一樣的面貌,這很值得被看見。

突破這種不安全的過程中,爭議當然有,但好在最終呈現出來的節目,不擰巴。

今年海選階段,一位選手開玩笑,因為擔心《奇葩說》沒有第八季,所以來了第七季。

「你們有做好可能沒有下一季的準備嗎?」李楠楠坦言,每一季都在做這個準備,每一季都當成最後一季做。「我們只能把《奇葩說7》做好,至於有沒有8?確實不是我們當下能夠決定的。」末了,又補充說道「但是《奇葩說》能做到第七季,已經非常出乎我們的意料了。」

米未人的「解構」氣質

米未算是最早一批站在衛視綜藝和網絡綜藝變革節點上成長的公司,也是所謂的「網紅」綜藝公司。不論是《奇葩說》《奇葩大會》《飯局的誘惑》,還是這兩年新推出的《樂隊的夏天》,米未的標籤都很鮮明,又或者說它們身上有很強烈的米未人氣質。

採訪過程中,李楠楠用了「解構」這個詞來形容這種共性,「說人話,就是不正經」(笑)。她解釋說,從馬東到任何一個米未員工,大家都有一個共性:用不正經的方式,去表達。如果能做到的話,它就會變得比較有趣,因為這是帶了另外一種視角去看現實中大大小小的事。

錄製1v1的現場,有一個小插曲,投票器罷工了。馬東把李楠楠cue出來控場,她露出標誌性的笑容:它們(指投票器)也工作七季,給點時間,我們讓技術師傅修好。

作為《奇葩說》1—7季的參與者,以為李楠楠聊起這檔節目之於她的意義時,會有大篇幅感地感慨過往,但其實在她那裡,《奇葩說》就是一年一度的party,一個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場域。「每一次的party有老朋友,也會有新的客人參加,大家又聚一下,在一起快快樂樂的聊天、釋放,就很像一個老友的聚會。」

採訪的最後,我們問李楠楠怎麼看「七年之癢」這個詞?她回答「我覺得《奇葩說》七年有癢,但是癢一癢也就過去了,要去迎接的是七年之「氧」。是吧?」

相關焦點

  • 《奇葩說》的七年之「氧」|專訪監製李楠楠
    六年,頂著國內最長壽網綜的頭銜,《奇葩說》來到了第七季。還要怎麼玩?還能怎麼玩?七年之癢的瓶頸如何突圍?成為行業內外關心的問題。而這些,我們都在節目播出後,和米未副總裁、《奇葩說》監製李楠楠一一聊了。
  • 最長壽網綜《奇葩說》,新一季如何重新出發?
    #奇葩說第六季陣容#、#被肖驍說哭了#、#黃執中輸給雷哥#…… 10月31日,《奇葩說》第六季(下稱《奇葩說6》)正式回歸,開啟了每周四、周六一周雙更的節奏。節目播出兩期後,多個話題引發熱議,登上了微博熱搜。
  • 「解救」《奇葩說》
    這檔改變她的節目,已經是國內最「高齡」的網綜。隨著《奇葩說》第五季總結賽收官,第六季被正式官宣,這也讓喜歡這個節目的人心裡的石頭落了地。要知道,就在幾個月前,第五季《奇葩說》還在生死邊緣掙扎——節目口碑下滑、第四季BBKing爭議不斷的同時,四小時熱度破億的《中國有嘻哈》在2017年夏天橫空出世,而今年《偶像練習生》《創造101》等爆款節目更是瓜分年輕人注意。網綜市場一片繁榮,但這些熱鬧似乎都與《奇葩說》無關。這個網綜的開山之作、以「辯論」內容為核心的節目在年輕的網綜市場裡像個「老人」。
  • 「解救」奇葩說
    面對圍上來擁抱她的奇葩們,她露出了笑容。這個結果對她來說,不算圓滿,卻有突破。這檔改變她的節目,已經是國內最「高齡」的網綜。隨著《奇葩說》第五季總結賽收官,第六季被正式官宣,這也讓喜歡這個節目的人心裡的石頭落了地。
  • 《奇葩大會》不一樣的「奇葩」配方,還是一樣味道嗎?
    今年一開年,表現搶眼的網綜就實在不少,但要說哪檔節目集萬千關注於一身,還得屬《奇葩說》系列。 《奇葩說》系列備受矚目不是沒有道理的,在網綜還相對沉寂之時,不正經的「馬曉康」天團+性格張揚的辯手+引人關注的話題,出乎意料地混搭出了一股「奇葩」味道,直接戳中觀眾興奮神經,以展現多元化視角附加娛樂值max的獨特氣質,成為很多人心中不可替代甚至不可與之相提並論的最愛。
  • 《奇葩說》第七季:「輕鬆辯論」背後的殘酷與求變
    「其實奇葩說一直想強調的都是輕鬆有趣,這一季我們不刻意強調辯論和道理,鼓勵更多真誠的表達。」《奇葩說7》節目監製李楠楠說。海選階段《奇葩說7》選手達到了1000名,既有梁秋陽、臧鴻飛、冉高鳴、席瑞等老奇葩回歸,也出現了東北英語姐、懷孕媽媽張踩玲、00後陳小雨、女團成員李佳潔、脫口秀演員小鹿等新奇葩。
  • 00後「刷新」《奇葩說》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將場景設計為菜市場,是因為它本來就是一個能夠發生討論或者就是俗稱『吵架』的地方,它是一個很生動、很鮮活的地方,我們覺得它挺合適《奇葩說》的調性」,《奇葩說7》監製李楠楠告訴壹娛觀察(ID:yiyuguancha),「我們希望給大家呈現的是一個比較接近每個人生活,而不是高屋建瓴的節目。更務實的討論、更輕鬆的呈現,這是我們的初衷,也是我們的追求。」
  • 《奇葩說》重返十八歲
    最終,海選一共有1000位選手參加,這也成了《奇葩說》自開播以來,最開放的一次海選現場。「做這次開放的大海選,也是因為《奇葩說》做了六季,無論是節目組還是觀眾,都好像對選手有了一個固定的標準,這次我們希望能夠把這個標準打破。如果總是沿著某個標準去選擇,可能當下看來是正確的,但總會流失掉某種刺激。」監製李楠楠告訴毒眸。
  • 《奇葩說》的變化
    隨著社會觀念的變化,《奇葩說》的受眾越來越開放,議題往往能見微知著。「曾經是問情敵是綠茶我要不要拆穿他,現在是情敵是綠茶我要不要向他學習。曾經是分手了還能不能做朋友,現在是分手了能不能拿前任當人脈。」李楠楠舉了幾個例子,「現代年輕人觀念越來越務實,越來越開放」。在這樣的認知背景下,《奇葩說7》希望探討更接近當下價值觀念的議題。
  • 《奇葩說》終於逼死了奇葩
    收視滑落,評分再創新低,粉轉黑。《奇葩說》到底怎麼了?有人詬病《奇葩說》沒有了說,只剩奇葩了。仔細一看,不禁想問,奇葩在哪呢?IP老化,口碑下滑,用戶流失,粉絲長大。如何獲取新的粉絲,俘獲當下年輕人的心成了米未團隊突圍的重心。「我們希望吸引更多年輕用戶進來。」早在《奇葩說》第五季籌備之際,馬東就公開表示,這一季《奇葩說》是拍給95後、00後看的。為此,團隊進行了大量調研,對象都是95後、00後,分析研究後對整個節目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 求變的《奇葩說》,現在的年輕人還喜歡嗎?
    最終,海選一共有1000位選手參加,這也成了《奇葩說》自開播以來,最開放的一次海選現場。「做這次開放的大海選,也是因為《奇葩說》做了六季,無論是節目組還是觀眾,都好像對選手有了一個固定的標準,這次我們希望能夠把這個標準打破。如果總是沿著某個標準去選擇,可能當下看來是正確的,但總會流失掉某種刺激。」監製李楠楠告訴毒眸。
  • 愛奇藝極速版APP攜手《奇葩說第六季》,解鎖短視頻互動新玩法
    論2019年Q4 最火的綜藝,非《奇葩說第六季》莫屬。從節目預熱到開播第一周,截止到11月3日,《奇葩說第六季》已經喜提14個微博熱搜,再次創下了最長壽網綜的熱度紀錄。圖片來源@奇葩說 官方微博一直以來,愛奇藝極速版APP致力於為用戶提供一站式內容消費和互動體驗,此次與《奇葩說第六季》達成深度合作,通過獨家內容和多元互動,讓用戶在觀看節目正片的同時,也能享受更多獨家短視頻,還能參與節目主題互動和選手投票。
  • 廣院的奇葩,都是美麗的花:《奇葩說》第一季完結 主創團隊青年校友專訪
    也代表了時下很多年輕人的思潮,我們了解到《奇葩說》的主創團隊中有很多中傳的年輕的校友,大多是80後90後。2.15日,《奇葩說》第一季的最後一期正式播出,為這個突破以往尺度的節目的第一季畫上了圓滿的句號。《奇葩說》這樣的節目到底是由怎樣的團隊創造出來的呢?!藉此機會,小優君也專訪到了《奇葩說》幕後團隊的廣院人!與師哥師姐的對話不禁讓小優君感嘆:廣院的奇葩,都是美麗的花!
  • 專訪張曉芸:細節創新打破創作瓶頸
    vid=390805    編劇難當,話語權小,寫的戲開機遙遙無期,每次劇本改來改去,越改越背離初衷,題材枯竭創新難度大……在採訪職業編劇時,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牢騷」,如何突破編劇的創作瓶頸,有效提升編劇的話語權,是業內普遍關注的話題。然而,成功的編劇也有他們的煩惱,創作壓力越來越大,「IP熱」、資本推手對編劇行業的影響,讓「金牌編劇」也在不斷思考和轉型。
  • 數據透視《拜託了冰箱5》:長壽網綜如何在穩健中不斷尋求新突破?
    截至目前,節目豆瓣評分7.6分,95%網友給出了三星及以上評價,65%網友給出了四星及以上好評,成為當下網綜市場者的口碑領跑者,也維持了四季以來的高水準。值得一提的是,播出至今,《拜託了冰箱5》也是輿論寵兒,超強話題撬動力再度凸顯。
  • 楊冪這艘「草船」,能給《奇葩說7》借來多少「箭」?
    等候多時,《奇葩說7》終於歸來。這也預示著,《奇葩說》再次刷新了最長壽網綜的紀錄。2014年年底,《奇葩說》橫空出世,在作秀味十足的各種綜藝中,這檔以詼諧娛樂的外衣包裹著嚴肅內核的脫口秀辯論節目,一經播出便讓觀眾眼前一亮。
  • 歌手2020第九期的奇襲歌手是誰 增加了網綜的元素手段
    歌手2020第九期的奇襲歌手是誰 增加了網綜的元素手段時間:2020-04-02 12:09   來源:愛福清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歌手2020第九期的奇襲歌手是誰 增加了網綜的元素手段 歌手這季基本上都是選秀歌手,可能是因為選手分量的不夠,所以節目組增加了網綜的元素手段,奇襲來增加不確定因素
  • 《奇葩說7》全靠楊冪,恐怕是對節目的最大偏見
    》的事兒大家已經不陌生了,「草船借箭」的冪式金句與犀利「懟」學已經讓冪帶著奇葩說登上了熱搜首位。,之前做翻譯與口譯工作的「東北英語姐」,看上去其貌不揚,實則整段發言是第一期節目裡最精彩的五分鐘。》已經走入了第七季,從2012年第一季破格出圈到現在,節目已經成長為國內最長壽的網綜。
  • 以9億播放量收官的網綜《明星大偵探》,第二季還能如何創新?
    年初,《鬼吹燈之精絕古城》在高口碑高收視的「雙高」下華麗落幕;《神探夏洛克》第四季披著粉絲對卷福的萬千寵愛和期待來了;2016年度收穫零差評的明星推理網綜《明星大偵探》第二季也宣布高燃回歸了。涉案類題材網劇,往往一亮相就紅紅火火,那麼當網綜遇上破案推理,又會產生什麼化學反應呢?在《明星大偵探》之前,國內還未出現過一檔如此成功的明星推理真人秀。
  • 辯手傅首爾被指廝打董婧,《奇葩說》竟「淪落」到靠花邊上熱搜
    原標題:辯手傅首爾被指廝打董婧,《奇葩說》竟「淪落」到靠花邊上熱搜 《奇葩說》幾乎雲集了全中國最會辯(chao)論(jia)的一幫人。 《奇葩說》背後的隱憂 「奇葩說第五季要播了,你知道嗎?」 「都第五季了啊,我已經好久不看了……」 「為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