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助力小微金融
小微企業融資業務中,風控是制約業務發展的主要難點,具體來說,可以分為兩個方面,即風控效果和風控成本。在傳統的"全手動"和"半自動"模式下,這兩者往往呈現的是"蹺蹺板"關係,難以平衡。要想解決風控效果和風控成本的問題,需要在信息獲取、業務開展模式上向自動化轉變,而這也是金融科技可以發力的方向。目前,在行業內,相對較為成熟的是基於稅務信息、支付信息和供應鏈核心企業為載體的信貸模式,以下分別進行介紹。
以稅務信息為核心的信貸模式
在各類小微企業融資模式中,基於稅務數據為抓手進行放貸的模式在客群獲取、風險控制兩方面兼具優勢。具體而言,稅務信息具備覆蓋的企業面廣、信息維度多、信息準確度高、電子化存儲、屬於風控強相關數據等優勢。
在中國,共三類機構擁有稅務數據,分別是稅務局、稅控系統服務商、電子發票服務平臺。我國稅收的監管主要通過"以票管稅"的方式,發票分為傳統發票、網絡發票、稅控機打發票和電子發票。傳統發票的申領、網絡發票的開具發生在納稅人與稅務局之間,稅務局能夠積累到該部分稅務信息;稅控機打發票、電子發票的開具有稅控系統服務商的參與,因此,稅務局與稅控系統服務商都能積累該部分稅務信息;電子發票產業鏈中的電子發票服務平臺也能積累電子發票的稅務信息。由此可以看出,三類主體對於稅務信息的覆蓋程度是不同的。其中,稅務局的稅務信息覆蓋最廣,稅控系統服務商的覆蓋程度次之,電子發票服務平臺的覆蓋度最低。
稅務信息貸款模式
稅務局——銀稅互動平臺
國家稅務總局、中國銀監會在2015年8月聯合發出通知,為支持小微企業發展,促進雙創,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題,決定在全國範圍內建立銀稅合作機制,開展"銀稅互動"。2017年再次發文,提出了完善銀稅合作四大方面共十項新舉措,數據的開放範圍和推進廣度、深度都有所增加。在依法合規的基礎上, 稅務部門、銀監會派出機構和銀行業金融機構通過協商,共享區域內小微企業納稅信用評估結果。目前來看,"銀稅互動"模式主要有兩種:
(1 )由稅務局自建平臺,與銀行合作推出針對地方小微企業的信貸產品;
(2)第三方金融科技平臺分別連接稅務局與銀行。
第二種模式早在2015年之前便有機構開始嘗試,它將原本由銀行主導的風控環節進行剝離,由第三方提供技術、進行風控。該模式下,第三方平臺提供的服務主要有兩種類型,第一類是基於稅務信息,輸出風控模型評估後的企業徵信報告;第二類是與銀行合作推出信貸產品、為銀行提供風控技術。在提供第二類服務的機構中,典型平臺有微眾稅銀、東方微銀。值得一提的是,騰訊在2019年1月份也上線了銀稅互動平臺,與微眾稅銀模式類似,但目前僅限於廈門地區,預計未來會擴展到其他區域。
稅控系統服務商
我國稅控系統服務商市場高度集中,主要有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和百望股份有限公司兩家,其中航天信息的市場佔有率約80% ,百望股份的市場佔有率約20%。
航天信息成立於2000年11月1日,2003年7月11日在A股掛牌上市。經過十餘年的發展,已在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和5個計劃單列市建立了服務單位。根據航天信息2018年年報顯示,其在涉稅領域已積累用戶超過1300萬戶,2018年銷售金稅盤超過三百萬套,在增值稅防偽稅控系統及相關設備上全年實現收入55.56億元。
百望股份成立於2015年5月4日,是"網際網路+稅務"雲平臺提供商,為企業提供的是集稅控設備、 發票管理系統、電子發票服務平臺、供應鏈協調、發票金融服務於一體的智慧財稅解決方案,及發票雲生態服務。2019年3月,百望股份官宣,獲得阿里3.17億、深圳朋燈2億元A輪戰略投資。
電子發票平臺
國內電子發票供應商可分為兩個梯隊:第一梯隊為航天信息和百望股份;第二梯隊包括東港股份(瑞宏網)、中潤四方、稅友、用友、浙科。其中,截至2017年12月底航天信息電子發票平臺的開具數量超 過11億張,超過全國電子發票總量的50%。截至2018年4月7日,百望累計開具電子發票達4.48億 張。按全國2017年共開出22億張電子發票來計算,百望的市場佔有率約為20% ,航天信息的市場領先優勢十分明顯。與其他競爭對手相比,航天信息已經打通電子發票生命周期中的開具、使用、管理、存儲、 報銷各個環節(其中報銷主要依賴大象慧雲)。
電子發票服務平臺現階段因掌握的稅務信息較少,尚處在探索小微企業融資業務的階段,未來可能成為新的發力點。
典型案例分析
銀稅互動平臺——銀眾稅銀
深圳微眾稅銀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2015年獲得企業徵信資質。它運用網際網路和大數據技術為稅務局和銀行搭建互動橋梁,深入挖掘稅務數據的潛在價值。在大數據分析建模過程中,同時結合涉稅、工商、司法、黑灰名單、多頭借貸等多維數據,形成對企業的綜合評估。微眾稅銀於2016年6月完成了 IDG數千萬元A輪融資,2018年5月完成了由上市公司奧瑪電器領投的億元級B輪融資,2018年7月完成了由螞蟻金服領投的C輪5.3億元融資。截止2019年1月,微眾稅銀業務覆蓋30多個省市, 合作金融機構超過100家,已服務超過200萬戶中小微企業,合作銀行累計授信金額超過500億元,累計協助放款額1300+億元。
微眾稅銀通過創造"實時徵信"模式,實現了小微企業徵信和融資審批的線上化、自動化、批量化處理,降低了服務成本。通過倡導數據驅動的小微信貸模式,微眾稅銀幫助銀行構建以數據驅動的信貸體系, 通過接入第三方數據和以大數據分析為基礎構建風險模型,並建立標準化的風險評分決策體系,對小微企業信貸全流程實施有效的風控管理。
稅控系統服務商——航天信息
航天信息旗下服務小微企業的有兩個平臺,分別是愛信諾徵信和諾諾金服,他們均與銀行合作推出了 基於稅務數據的小微企業信貸產品。根據航天信息2018年年報顯示,公司全年共幫助近5萬戶企業獲得貸款授信,幫助4萬餘戶企業實現成功放款,實現放款規模約170億元,同比增長1倍。
目前,航天信息在網際網路金融業務上已形成了 "財稅數據-徵信-信貸"閉環。
(1)愛信諾徵信
2015年11月,航天信息設立了全資子公司愛信諾徵信,正式進入徵信領域,主要從事企業大數據徵信服務,定位於為政府、企業、網際網路商業、網際網路金融交易提供信用服務的基礎設施公司。
愛信諾徵信的數據來源主要有三類,一是公司所掌握的企業交易和發票數據;二是工商、法院等社會公用數據;三是通過交易中心獲得的數據,如電信運營商、用電量、排汙、貨運等。當前,愛信諾徵信的服務內容主要覆蓋商業信用、信貸信用、公共信用三大領域,涉及企業信用評級、企業信用報告、數據應 用分析服務等多種形式,同時也通過愛稅融平臺、愛稅貸產品向銀行等金融機構提供助貸服務。
愛信諾徵信旗下愛稅融銀稅互動信用融資平臺已與華夏銀行、寧夏銀行、南海農商銀行、普洛斯小貸等金融機構聯合推出多款小額信用融資產品,最高授信額度普遍為50-200萬元,授信期限通常為6或12個月,申請便捷,最快可當日到帳。根據愛信諾徵信官網顯示,愛稅融業務已拓展至北京、上海、江蘇、 山東、浙江、安徽、河南等20多個省市,助力上幹家企業成功申請到貸款。
(2 )諾諾金服
2017年12月13日,航天信息設立了一家獨立的控股子公司一諾諾網絡科技,涉及"諾諾金服"、 "諾諾服務"、"諾諾商城"三個板塊。諾諾金服的角色為助貸機構,即利用自身數據參與前期風控,幫助銀行向中小微企業放貸,並通過收取貸款額的一定比例的服務費為盈利模式。
企業通過諾諾金服向合作銀行申請貸款時,諾諾金服會結合航信積累起來的企業財稅數據、行方掌握的企業數據、以及第三方徵信機構的數據,與銀行共同搭建風控模型,從而幫助行方在貸前評估企業的風險並進行授信。貸後階段,諾諾金服將跟蹤企業的經營情況,並推送經營預警信息給銀行。截止2019年5月,諾諾金服平臺累計放款量超400億。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