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赤葉青楓
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上海灘,十裡洋場,紙醉金迷;風雲際會,無數傳奇。或許正是因為如此,分外醉心於民國摩登風情的新銳導演程耳特意將第三部長片作品的時間背景設置了那時那地,就連片中人物的對白都以上海話為主,同時集結了葛優、章子怡、淺野忠信、杜淳、鍾欣潼、倪大紅、趙寶剛、袁泉、閆妮、韓庚、霍思燕、杜江、王傳君、呂行、鍾漢良、趙寶剛、馬曉偉等一眾明星大咖,呈現了一出血腥暴力、曖昧弔詭的迷情大戲,而這部戲的名字便是《羅曼蒂克消亡史》。
眾所周知,所謂「羅曼蒂克」,是英文Romantic的中文發音,亦是「浪漫」的另一中文代名詞。而程耳的這部眾星雲集的新戲如此命名,本身就有感嘆時光消逝,浮生如夢之意,片名最後一個「史」字更是彰顯了他想要將此片拍出史詩味道的野心,而這也恰好說明了他為何請來這麼多明星、安排了這麼多的角色,並設計了這麼多條長短大小不一的支線來呈現這個龐大故事的良苦用心。
具體劇情方面,程耳也無時不刻不在注重氛圍的渲染。片中人物形形色色,各具代表性:叱吒風雲的幫派大佬,不甘寂寞的交際花,說著地道上海話的日本妹夫,只收交通費的殺手,被冷落卻忠誠的姨太太,外表光鮮的電影皇后,深宅大院裡深不可測的管家,風流偷腥的電影皇帝,荷爾蒙滿溢大腦的幫派小弟,一心想要破處的處男,善良的風塵女子,隨波逐流的明星丈夫,投靠日本人的幫派二哥……不過無論是誰,身份高低貴賤如何,都不約而同地保持著各自的風格與腔調,也都較為注重儀式感和自身的體面。
故而放眼全片,無論是飯局還是談判,亦無論是殺人還是被殺,爾虞我詐者有之,心碎難過者有之,痛下殺手者有之,情慾僨張者有之……唯獨鮮見有人失態。即便是死,也一個個死的從容克制,不曾歇斯底裡,不曾言行失控,真真把民國時期上海獨有的那份「羅曼蒂克」的腔調詮釋的淋漓盡致。而隨著那一張張鮮活的面孔或死於非命或退隱淡出,「消亡」之感亦愈發濃厚,尤其是到了影片尾聲之時,當顛覆以往光頭造型以小平頭之姿出演此片的葛優安檢被搜身,看著曾叱吒風雲的上海灘一代梟雄像木偶一樣任人擺布,令人格外唏噓。這個橋段看似閒筆,實則是為那段曾令人心馳神往如今已日漸消亡的「羅曼蒂克」畫上一個平淡的句點。而之後,傳奇難續,風流不再。
當然,影片的主題雖然較為明確,但對於普通大眾而言,杜江飾演的「童子雞」小馬仔與霍思燕飾演的風塵女子二人那段關於「我上癮了,一直想弄」的曖昧對話估計更吸引眼球。而片中章子怡突破尺度,先後與鍾漢良曖昧共舞,與葛優幽怨調情,與韓庚溼吻玉足,再與淺野忠信大玩車震及之後淪為性奴被禁室培欲等橋段則更是令人眼界大開!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食色男女的情慾並非沒有得到宣洩,但是壓抑感始終依舊。這一方面是個人性格使然,另一方面更是與大環境的整體氛圍有關。
良人難覓,慾壑難填。
一曲終了,暮然回首,忽覺貪嗔痴恨,如煙雲散,浮生如夢,幽幽成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