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 | 我敢說你一直理解錯了【黑色電影】

2021-02-12 新片場

「黑色電影」(Film Noir),它是一種風格還是一種類型?


「黑色電影」這個名字使用了法文的拼寫(Film Noir),但到今天已經是一個世界性的電影用語。最開始法國人的嘗試被認為是一種模仿而被擯棄,而且僅限於戰後時期。


《芝加哥》

在這樣一個值得注意的文化失憶的事件中,法國對該類型片的貢獻被忽視了,法國評論家尼諾·弗蘭克(Nino Frank)興奮地發現在戰爭期間一批好萊塢的黑色電影被禁止,於是在1946年創造了這個詞。


《百萬美元寶貝》

另一個起源傳說則認為「黑色電影」這一表達源於加裡馬德·塞列(Gallimard Série)犯罪小說的黑色印記,由馬塞爾·杜哈梅(Marcel Duhamel)於1945年發明。


《無間行者》

黑色電影的故事充滿了陰鬱氛圍和絕望、荒誕,但它又屢屢登上被認為喜好通俗、團圓的奧斯卡頒獎臺。僅在近十來年,我們就看到一批黑色風格明顯的作品獲得最佳影片:2003 年的《芝加哥》,2005 年的《百萬美元寶貝》,2006 年的《無間行者》,2008 年的《老無所依》, 2015 年的《鳥人》。


《老無所依》

當我們面對黑色電影,還有一個十分奇怪的現象:為何內地迄今為止沒有一部典型的黑色電影,而近在咫尺的香港卻產生了大量黑色電影佳作?黑色電影是對犬儒主義的高歌頌揚,還是直面人性陰暗的勇氣?它是由視覺風格定位認定?還是按照其主控思想、故事的整體基調來加以確定?它的視覺風格僅僅是「陰森可怖」,還是藏有某些我們內心的密碼?


《鳥人》

必須承認,黑色電影是一個非常具有電影藝術特徵的藝術現象,它同時又是一個十分複雜的電影現象。黑色電影不是由一個理論概念引出,而是對某種電影工業生產既成現象的描述和歸納。

試圖將其作為一個經驗對象,對它的視覺風格和敘事模式做出某種並非無懈可擊的實證描述保羅·施拉德的著名論文《黑色電影札記》總結了七條黑色電影常用技法,其中前五條是關於視覺處理的。

(1)大部分場景都是按照夜景布光。

(2)寧願使用斜線與垂直線而不用橫線。

(3)用照明處理讓演員常常隱藏於城市夜景中,演員說話時面部總是被陰影遮住(今天的黑色電影中,攝影師喜歡用光影在人臉上做分割)。

(4)攝影機構圖的張力優先於演員的形體動作。

(5)對城市街道上水的迷戀(在《體熱》《冰血暴》等影片中,霧氣、漫天雪花可以看作是這一特徵的變形使用)。

除了以上特徵,

黑色電影還偏愛使用低角度照明、大光比的布光、非常硬朗的攝影調子。這裡的硬朗調子指攝影師一般都使用比較實的焦點,一般不會使用柔光鏡、霧鏡來使畫面變得柔和。它常用廣角鏡、小光孔來求得較大的景深,這種景深鏡頭造成對人的壓抑感。


《體熱》

黑色電影中經常看到不穩定的構圖、形狀奇特的光區和線條、物體(百葉窗的光影、門、窗、樓梯、金屬架)形成對人的分離和擠壓。這也表現在使用較大角度的仰角和俯角攝影,就像我們在《邪惡的接觸》(1958)、《體熱》(1981)中看到的那樣。


《冰血暴》

黑色電影的攝影師偏愛使用斜線與垂直線而不用橫線。斜線分裂的銀幕使黑色電影的世界顯得不安寧、不穩定。在黑色電影中,光線以奇特的形狀射進房間中,觀眾看到的是參差不齊的四邊形、銳角三角形、垂直的狹縫。這明顯是繼承了《卡裡加裡博士的小屋》(1920)那種表現主義繪畫的傳統。之前也分享過一篇斜角鏡頭專門講這個問題。


《卡裡加裡博士的小屋》

關於黑色電影的視覺處理,還有一個強烈視覺元素,這就是對血腥畫面的使用。這一視覺元素大致是在 1967 年新好萊塢誕生以後才成為黑色電影的突出視覺標識。看看《冰血暴》《老無所依》 《落水狗》《黑社會》這類作品可以發現這一特徵。


《落水狗》

黑色電影還有一個被忽視的現象,非常容易引起對黑色類型分析上的模糊認識,就是一大批黑色電影名師佳作在總體基調上並未使用黑色電影的視覺方法。這似乎在 20 世紀 90 年代以後的黑色電影創作中表現得更為明顯。科恩兄弟的《冰血暴》(1996)完全拋棄黑色電影的陰暗世界,而是營造了一個清新潔白的冰雪世界。再看看《大玩家》(1992)、《尾搖狗》(1997)、《老無所依》(2007)都不是經典時期黑色電影的視覺風格,但如果整體考察其敘事,這些作品都是無可置疑的黑色電影。在昆汀·塔倫蒂諾的《八惡人》中,其中潔白冰雪世界與暴力引出的血色恰成對比。

《冰血暴》

儘管許多黑色電影作品看起來沒有營造一個暗黑世界,但作者們總會在視覺上用一個突出的元素來點化,作為與以往黑色電影的對話和這一特定作品的黑色標識。這說明,作者們對黑色的類型模式把握非常嫻熟,他們有時喜歡用一種花哨、變形的手法來完成對模式的破格。在 《大玩家》(1992)中,那是池塘裡的死魚;在《冰血暴》中,那是碎木機中噴射出來、在空中形成一條紅色弧線的屍體血肉;在《老無所依》中,是高壓氣筒殺人時在

空中噴射的血色散霧。如果把《消失的愛人》(2014)也視為黑色愛情片,片中女主角艾米殺死追求者那段血腥戲就可以認為是對黑色電影視覺風格的點化和精心安排的標識

《冰血暴》

《大玩家》

或許,我們可以將這一類黑色電影稱為超類型(Sur-genre)黑色電影,或者新黑色電影。在這類超類型的或者說破格(invention)的黑色電影中,它的視覺風格也可以表現為對誇張、強化的髒亂環境的使用,比如在鄭寶瑞的《狗咬狗》(2006)中。

《狗咬狗》

許多觀眾感覺刁亦男的《白日焰火》是黑色電影,很大原因就是因為作品中那髒亂、灰暗的城市和街道。黑色電影的視覺處理很容易引起我們對美術史上一些重要風格的聯想,它的視覺營養和基因遠遠不止於德國的表現主義繪畫傳統。


《白日焰火》

從表現主義繪畫到黑色電影,這一類的視覺形象被人類樂此不疲,反覆創作、反覆觀賞,發展出如此複雜豐富並自成系統的黑色電影視覺圖譜,它具有奧斯卡·王爾德意義上的唯美主義意味。


但是,即使一部影片營造了典型的黑色電影視覺風格,它不一定就是黑色電影,決定因素是影片敘事上的總體傾向,是那主控思想上無盡的陰鬱、幽暗。

論及黑色電影的常用技法時,有兩條是關於敘事的:對浪漫敘事的偏愛;經常使用複雜

的順時時序來加強對於無望與流逝的時間的感受

這在科恩兄弟的《老無所依》《冰血暴》《心不在焉的理髮師》等作品中表現得更為明顯。在《低俗小說》中,惹了災禍的約翰·屈夫塔當街被黑老大遇到,引發出後面的敘事逆轉。


《低俗小說》

也有人認為,蛇蠍女人是其敘事上的必要標識。黑色電影的確具有一些常用的標識性元素,但這些都不是決定性因素,黑色電影的決定性特徵不在視覺處理,而在於敘事所呈現出的絕望傾向和幽黯意識。


仔細分析一下 20 世紀 40 年代和今天的作品,許多作品具有明顯的黑色電影視覺風格,但都不會被當作黑色電影來看。大衛·裡恩的愛情片《相見恨晚》(1945)就營造了黑色的視覺環境:「本片用閃回的方式講述、運用了大量的畫外音和視覺上非常像黑色的場景,以及黑白電影常用的『表現主義手法』:潮溼的城市街道、戲劇化的樓梯、黑暗的火車站、傾斜的拍攝角度、憂鬱的陰影和夢幻般的光效」。


《相見恨晚》

更具有標本意義,更能說明問題的案例是《卡薩布蘭卡》。本片拍攝於 1942 年,攝影師在全片中十分自覺地使用了黑色電影的視覺方法,強烈的明暗對比,用光影分割畫面,探照燈將環境分割撕裂。但它卻是一部昂揚向上、對正義和愛情都充滿信心的作品。自問世以來,它都被作為一部愛情片經典加以傳頌和研究。


《卡薩布蘭卡》

科恩兄弟的《冰血暴》沒有使用黑色電影的視覺方法,而是有點反其道而行之,導演營造了一個清新、潔白的冰雪世界。但這部作品已經成為當今研究黑色電影的重要新經典。法國電影研究者阿斯德呂克這樣看:「用單獨看來內容悲慘甚至卑劣的情節來使人發笑,同時保留情節的黑暗,這或許可以作為黑色幽默的定義。《血迷宮》《冰血暴》等電影使科恩兄弟成為黑色電影領域的大師」。


說到蛇蠍美人的,一定不會忘記《計程車司機》中朱迪·福斯特扮演的雛妓。如果分析整個作品的敘事主題和最終的人物落點,《計程車司機》不是一部黑色電影。


《計程車司機》

它講述的是一個男人對一個落入邪惡世界的女子進行拯救的英雄故事。而《計程車司機》故事的結局是英雄拯救了 12 歲的雛妓。這個英雄的靈魂在紐約城寧靜地安放下來了。也許就因為這故事的總體走向,美國的著名影評人羅傑·伊伯特在談論《計程車司機》時沒有將其作為一部黑色電影來談論,而是認為主人公「崔維斯的精神狀態一直決定著他的現實,到最後,他的精神狀態終於帶給他某種安寧」。


黑色電影的總體傾向不是悲劇,而是一種無所適從和絕望。

《教父3》結局艾爾·帕西諾面對女兒屍體那一聲撕心裂肺的哭叫慘絕人寰,但那是暴力

帶來的悲劇,不是黑色電影中的徹底沉淪世界。

《教父3》

黑色電影也常常使用血腥作為視覺上的標識,但是它與強盜片、武打片中的暴力美學大異其趣。強盜片、武打動作片中有一種浪漫的氣氛,對懲惡揚善,對於友誼、信用、個人主義有一種堅定的信念,而黑色電影是走向陰鬱、走向絕望。


《教父3》

所以,是否類屬黑色電影,要看作品的總體基調和敘事落點。黑色電影,不是風格而是成熟完善的類型。在分析黑色電影的視覺處理、敘事中體現出的主控思想傾向及其在當今發展的基礎上,黑色電影不僅僅是一種視覺處理,也非某種難以把握的風格或某一時期的潮流,而是一種成熟完善的、清晰可辨的類型

「黑色電影在現代電影的心頭始終揮之不去,像一個不停吸引著他們的海市蜃樓。這類電影充滿了黑夜、暴力、負罪感和非法的激情,沒有哪個類型比她更誘人了」。


而另外一種解讀則是:

「黑色電影這樣一個寬泛得不同尋常的概念,很大程度上是在電影本身業已產生之後被精心打造出來的。黑色電影也許是好萊塢歷史上最有創造力的時期,即使不以它的高峰作品而以它的平均值作品來衡量亦是如此。你可以任意挑選一部黑色影片,它都會比任意挑選的默片喜劇、歌舞片、西部片等等拍得更好  ……黑色電影似乎能把每種專業如導演、攝影師、編劇或者演員的特長都調動出來。一部黑色電影能造成一個藝術家事業曲線上的最高點,這種事已經屢見不鮮。」——保羅·施拉德的《黑色電影札記》


義大利新現實主義《偷單車的人》

由於黑色電影具備明顯的視覺處理方法和富有特徵的主控思想傾向,它已經不像義大利新現實主義、法國新浪潮那樣的一個時期的電影運動,它不是一種寬泛、模糊的風格概念,而是一種特徵頗為明確、形式系統發展得非常完善的、重要的電影類型,成為了像動作片、驚悚片那樣的有明顯標誌的、延續而不斷發展的完美類型。


法國新浪潮《狂人皮埃羅》

儘管在 20 世紀 70 年代以後出現了許多變體,出現了許多對經典時期黑色電影的破格(invention),黑色電影不是一種個人的創作特徵,而是一種較為完整、明晰的類型模式。如果硬要說黑色電影是一種風格,它也是風格太強以至於成為了類型。

黑色電影蘊含著一種非常強烈的價值觀,它的敘事和主控思想帶有對這個世界的根本看法。黑色電影的敘事模式帶有很強的侵入性和腐蝕性,它就像一種高度傳染的病毒,當它遭遇到其他的明亮、崇尚理性和溫情的人道主義的類型,就會立刻將其佔領,把這個類型改寫成黑色電影門類中的一個下屬類型。我們看到:黑色強盜片(杜琪峯的大部分作品)、黑色喜劇(科恩兄弟的大部分作品)、黑色偵探片(《馬爾他之鷹》)、黑色警察片(《洛城機密》)、黑色愛情片(《色·戒》 《消失的愛人》)、黑色音樂片(《芝加哥》)。

《消失的愛人》

本來愛情片的故事都堅信愛情至上,敘事模式總是歸於愛情的絕對超越作用。但是,黑色愛情片《色·戒》絕非如此。


對於《色·戒》的敘事結構,許多觀眾都將王佳芝放走易先生當做《色·戒》的故事高潮。其實《色·戒》的故事高潮是易先生親自籤字,把深愛自己、深信自己會挽救其性命的王佳芝送到郊區的黑暗刑場。


再結合其風格明顯的視覺營造,我們看到了一部非常獨特的黑色愛情片。強盜片本來是一個充滿男性浪漫情懷的類型,它肯定的是友誼、信用、個人奮鬥這些支撐現代工業社會的積極價值觀,是對犯罪、違法的心理懲戒。


《暗花》

但是,看看《暗花》《黑社會》這些描寫強盜生涯的作品我們就發現,只要一拍成黑色電影,其中的主人公就失去了原來的那種自信、講究原則、為友情犧牲的英雄氣概;整個作品就落在了陰暗、絕望的基調上。這種類型衍化生成的模式突變現象是從黑色電影的經典時期一直延續下來的。偵探片原本都是弘揚我們對正義、邏輯推理的信心,是對理性、法治、惡有惡報信念的一種內在心理秩序的反覆言說和觀念建設。但是,到了約翰·休斯頓的 《馬爾他之鷹》、卡雷爾·裡德的《第三個人》(1949)、奧斯·威爾斯的《邪惡的接觸》(1958),這種自信就蕩然無存了。


《第三個人》

就像從雷蒙·錢德勒到今天的勞倫斯·布洛克的硬漢偵探小說一樣,黑色偵探片往往描繪一個自信消失、被擠在法律和犯罪分子之間四處碰壁的偵探。黑色電影中的偵探總是無所適從,隨波逐流,他們往往把自己的堅硬內心和微弱的善良情感深深地包裹在對一切邪惡都無所謂、無能為力的犬儒主義厚厚外殼之下


《瘋狂的石頭》

近十幾年,香港成為黑色電影創作的重鎮,杜琪峯的黑色強盜片風靡歐美,劉偉強的《無間道》被馬丁·斯科塞斯改編,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等四項大獎。

但是,僅僅一河之隔,內地卻迄今沒有一部典型的黑色電影。研究者經常提及寧浩對黑色風格的迷戀,他的《瘋狂的石頭》和《瘋狂的賽車》都有那種走投無路、陷入窘境的黑社會人物。他的《無人區》有幾場視覺處理是照著黑色電影來講究的。徐崢跟那個走私販談律師費那場,一條一槓的光影分割畫面,人物好像是處在一個被光線撕裂的空間。《無

人區》中人物的作惡是在一種極其愚昧、自然而冷漠的狀態中,走私販和那個傻子的殺人行為都極其兇狠,作惡行動黑暗到底。


《無人區》

但綜合其整體敘事來考察,《無人區》不是黑色電影。《無人區》之後,寧浩的創作走向主流,創作了明亮溫馨的動作喜劇。


《白日焰火》

刁亦男的《白日焰火》被許多內地和西方電影評論者作為黑色電影來研究,但它的結局是落在主人公成功破案、跳舞慶功,蛇蠍女被繩之以法。主角的行為動機是破案立功以回到警察隊伍,其行為線索頗為走向主流,與黑色電影的敘事相去甚遠。結尾時他在樓頂放焰火,是對被自己繩之以法的女犯人和愛人表示懷念和歉疚嗎?

內地黑色電影的缺失是個引人注目的文藝現象。除了眾所周知的原因之外,或許更主要的影響因素是我們這裡主導文化的藝術觀強調寫光明、向上、善良,迴避對人性中幽黯意識的探索,迴避對人性惡的探索表現。以幽黯意識為出發點,西方的基督教不相信人在世界上有體現至善的可能。

黑色電影中有著魔鬼的幸災樂禍和冷漠,它非常沉迷於展現一個非理性籠罩的世界,它充盈著犬儒主義的怪笑,它兜售的更多是絕望,它逼著我們去審視世界的荒誕。


西西弗神話

黑色電影打造的是一個存在主義者眼中的世界。而且還是一個薩特的《噁心》中的存在主義世界,而不是加繆的《鼠疫》中的存在主義世界,後者更具有某種積極和堅韌、具有對人的主體性和尊嚴的堅守在其中。希臘的德爾菲阿波羅神廟的石頭上鐫刻著許多箴言,最有名的是:人啊,認識你自己吧。認識人性中的惡是一種善行,創作和觀賞黑色電影也是一種善行。


新片場

新片場是下一代的傳媒公司,專注新媒體影視的出品發行。我們匯聚眾多優秀的創作人,產出各類年輕人喜愛的在線視頻內容,並通過視頻網站、網際網路電視、運營商、飛機、公交、地鐵、高鐵等各種渠道傳播發行作品。

相關焦點

  • 我們過去對「黑色電影」的理解,錯了好多
    》(The Maltese Falcon);如果再問你,第一個提出「黑色電影」這一術語的人是誰,可能有的人會回答,是法國影評人尼諾·弗蘭克(Nino Frank)和讓-皮埃爾·查蒂埃(Jean-Pierre Chartier)。
  • 你一直理解錯了,breakfast 並不是「早餐」!
    雖然在很多場合下,咱們一天中的第一頓飯就是早餐,但是在某些特定的場合,比如你昨天晚上通宵值班,今年睡到下午三點起床,起來吃的東西也叫 breakfast,總之 breakfast 是你起床後吃的一頓飯,我想只有這樣去理解,你才能對這個單詞產生深刻理解。
  • 我敢用兜裡所有硬幣打賭!你可能理解錯了《老頭子做事總不會錯》
    相信大家都很喜歡《安徒生童話故事》,特別是其中有一個故事叫《老頭子做事總不會錯》,更加令人喜歡。不過我敢拿我兜裡所有的硬幣打賭,很多人可能理解錯了作者寫這個故事的本意。當然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對於經典故事,人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觀察和思考,然後得到各自不同的對自己有益的教導或啟發。
  • 別人對你說「Good luck」的意思可能不是「祝你好運」,理解錯就尷尬了
    "good luck" 除了我們所理解的「祝你好運」外,其實還能用來諷刺別人的!比如某人在吹噓自己可以完成一件他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事,你心裡肯定會翻白眼且暗自腹誹「這人又在吹牛皮」了!可是礙於朋友關係,你又不能表現的太明顯。這時就可以說 "good luck"了,它指的是「你確實需要運氣,但是它可能幫不上忙。」
  • 你有沒有過把私聊內容發錯的絕望?網友:尷尬的我一直沒敢
    你有沒有過把私聊內容發錯的絕望?
  • 漲知識:別人對你說「Good luck」的意思可能不是「祝你好運」,理解錯就尷尬了
    但是,「祝你好運」其實並不止這一個表達,"good luck" 也不止是「祝你好運」的意思。如果別人用「Good luck」挖苦你,你還以為誇你,那就搞笑了。那麼,它們各有什麼不同的理解呢?今天跟著昭哥來了解一下吧!"good luck" 除了我們所理解的「祝你好運」外,其實還能用來諷刺別人的!
  • 金鐘鉉:不是你的錯,一直以來辛苦了!
    這種時候,用一句「不是你的錯,一直以來都辛苦了」安靜送走他,不才是我們最該做的嗎高壓環境下的娛樂圈越來越成為抑鬱症重災區,朱丹、薛凱琪、鄭秀文等都曾患上抑鬱症,喬任梁、林肯公園主唱查斯特最終導致這段戀情無疾而終,而申世京在經歷這一切後至今心存餘悸,不敢輕易再交男友但這一切無法訴於他人,粉絲追逐著偶像的閃光面,路人又會指責這是你自己的選擇
  • 黑色連褲襪的正確穿法!原來這些年我一直穿錯了
    因為它會讓你成為「肉感」本人,尤其是身上還穿了彩色單品的妹紙,將同「高級感」Say Goodbye!▽穿錯鞋子!是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專業"砍腿",慎穿——淺色平跟踝靴德國博主Veronika Heilbrunner這雙「砍腿」的卡其色短靴換成帆布鞋之後,明顯小腿拉長10公分!不管穿什麼類型的平底鞋,要麼露出腳踝要麼蓋過膝蓋,這是保證腿長的技巧。▽
  • 《兩小無猜》:敢不敢承認我愛你?
    無他,我自己沒有找到很好地解讀它,並帶領你們解讀它的角度。當時審稿的副主編其實想回絕掉這一篇,理由是乾貨太少觀感太多,但我總感覺這文字中有種令人心動的東西。簡單背後藏著些許道破的天機,就像這部電影一樣。《兩小無猜》是部有點荒誕的愛情故事,青梅竹馬的兩個小蠢貨究其一生都遵從著那個叫」敢不敢「的遊戲規則。他們無所畏懼了一輩子,他們堅守承諾了一輩子。他們愛了一輩子。他們至死卻都沒有敢當面承認」我愛你「。
  • 老外說「I'm all yours」才不是「我是你的人」!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如果有外國朋友在聊天的時候對你說:I m all yours. 那可千萬不能誤解成他在向你表達喜歡,他其實想說「我都聽你的」、「我同意你」、「你說的很對」,誤解了就有點小尷尬了。
  • DNF:盤點那些就算叫錯名字也能理解的物品,第一你肯定叫錯過!
    地下城中很多裝備,BOSS,由於他們在玩家們心有很深刻的影響,自然而然的多了很多外號,比如內爾貝被叫成包貝爾,氤氳之息被叫成文盲之息,而還有好多是大部分玩家一開始就看錯了,隨著口耳相傳,也能理解其中的含義,比如震顫被叫成震撼等,今天和大叔一起來分享一下哪些是叫錯,哪些又是自嘲呢?
  • 老外和你說「a thing」才不是和你說「一個事」!理解錯了太尷尬
    此時我的表情是這樣的那是個東西?啥東西?不是個東西是啥?今天小編就大家重新認識一下"thing"這東西a thing是:「一個東西、一件事情」,這並沒有錯。但,口語中讓「a thing ≠ 一件事情」的特殊場景!let's go!
  • 理解錯很尷尬!這些顏色詞的「顏」外之意,你中招了嗎?
    說到顏色呀,小U不禁想到英文中有許多的顏色詞,它們不僅能代表顏色本身,還能延伸出各種令人想不到的「顏」外之意,理解錯了會相當尷尬!  03  black comedy  黑色喜劇(以幽默的形式對待疾病和死亡等生活中不幸的戲劇、電影和故事)。
  • 夜讀 | 婚姻中的「我養你」,千萬別理解錯了
    上個月,我友謝小姐和盧小姐發自拍,展示她們曼妙的身姿,惹我羨慕,問她們怎麼做到的,她們說自己都有私人健身教練指導,才在身材這件事上,不走彎路。  我當下決定也找一位私人健身教練,就和同事說了。同事給我介紹了她的朋友,一位開瑜伽館的女子。
  • 「我承認是我錯了,但你一直抓著不放,也有點心理狹隘吧」
    挺奇怪的,我們總會聽到有人在道歉後,發出這樣的聲音:「我都說了對不起了,你還擺著個臉給誰看?」「我都這麼低三下四了,我也很可憐的,你就放過我吧。」「我承認是我錯了,但你一直抓著不放,也有點心理狹隘吧。」總結一下就是:我都道歉了,你憑什麼還不原諒我?憑什麼要原諒你呢?
  • 黑色電影,我的愛
    作者:Imogen Sara Smith譯者:易二三校對:Issac來源:Criterion(2016年8月14日)如果你想在黑色電影迷這個群體中引發一場爭論,沒有比提議增加或剔除一部經典作品更簡單的方法了。
  • 我一直理解公婆的偏心,但當我聽到這些話之後,覺得我錯了
    我嫁人之後跟現在這個家庭的人員的關係時相處的不太好的,也不能說不太好,很多時候我為了不引起家庭矛盾,太多的事情我都藏在我心裏面。因為我很早就不上學了,所以結婚也比較早,結婚之後很快也生了寶寶,而且還是兩個。當時第一個是男娃的時候,其實我不太想生第二個的,因為害怕第二個也是男孩子。
  • 看完本文,你還敢說自己理解崔雪莉的抑鬱症麼?
    看過一部名為《有毒蜂蜜》的電影,唯美的愛情終結於男主的抑鬱症,最後留下女主悲痛欲絕。這大概……就是魯迅筆下所言的「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抑鬱症患者最大的「罪」:思想不夠遲鈍,為人不夠市儈。——————————————如同此時此刻的我一樣。作為一個剛入職高端美容院的菜鳥,本該努力學習那些美容的知識,像對待高考那樣勤奮背誦技能知識,儘快掌握做好為客戶服務的準備。
  • 薦讀 | 婚姻中的「我養你」,千萬別理解錯了
    同事和我聊起她這位朋友。當年,她生完孩子去瘦身,竟然一下迷上了瑜伽和舞蹈,就想辭去工作,自己當健身老師。家裡人都反對,說創業是一個人的夜路,非常難走,一個女人,放著安穩的工作不幹,幹嘛要自討苦吃?可她當時已熱愛健身成痴,任何人的勸告都聽不進去。她的丈夫說,你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吧,我養你。
  • 老外說"I'm all yours"才不是「我是你的人」!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我都聽你的/悉聽尊便! 沒問題,包在我身上~下面這幾種「你說的對」,外國人直呼「內行」!you bet我同意/當然/ 不客氣以前有位外國朋友和nikiki說you bet,當時特別納悶,怎麼上一句還在請求他幫忙呢,這就突然說到了「打賭」?這是讓我猜?現在看來當時完全沒理解對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