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蘇聯奧運會:中、美等67個國家缺席,花了90億美元

2020-12-24 騰訊網

來源:網絡

冷戰結束前的十年,蘇美的直接對抗以各種形式影響著整個世界。原本與政治不沾邊的各種文化交流及體育賽事而被打上了深深的政治烙印。

曾經有一屆奧運會,參賽國家僅稍超於全世界的一半,且許多參賽國家不願在奧運賽場升起國旗,這場奧運會可謂受盡了冷落。

莫斯科奧運會開幕式

絕無僅有的奧運會

這場「不受待見」的奧運會是1980年於莫斯科舉辦,主辦國是蘇聯。

蘇聯未曾想到,這場精心籌備的奧運會竟會如此不招待見。在這之前,蘇聯莫斯科擊敗美國的洛杉磯,奪得1980年奧運會主辦權,這是自1896年首屆奧運會開辦以來,社會主義國家首次獲得奧運會主辦權。

蘇聯很珍惜這次機會。當時,美國剛經歷越南戰爭,氣氛一片低迷,蘇聯的發展卻如日中天,拿下了奧運主辦權的蘇聯深感自豪,對此一擲重金。蘇聯興高採烈地在全國興建了多種城市建築,據統計,蘇聯當時在莫斯科增建了十餘個大型體育場,近三百個中小型體育館,三十餘個遊泳池。舍列梅捷沃2號機場、宇宙賓館等建築就是在蘇聯籌備奧運會期間建起的。此外,蘇聯還精心完善了全國的交通運輸網。

一番工程下來,蘇聯共花費了約九十億美元,打破了世界紀錄,成為當時「最貴」的一場奧運會。在蘇聯之前,加拿大舉辦的蒙特婁奧運會花費了近十五億美元,這讓加拿大人債臺高築,還債一還便是十餘年。蘇聯對此次奧運會的投入與期待可想而知。

1980年7月19日,莫斯科奧運會如期而至,但六十三個國家卻未出現在賽場上。更「雪上加霜」的是,願意參加奧運會的81個國家與地區裡,十四個國家不願本國國旗出現在莫斯科奧運會上。據悉,莫斯科奧運會參賽運動員共5179人,但到場報導賽況的記者卻有5615人,記者人數高於運動員,在歷屆奧運會上是絕無僅有的。

紐西蘭代表團更是舉了一面黑色的奧運旗,以示對蘇聯的抗議。

開幕式上,紐西蘭代表團入場時,打出一面黑色的奧運五環旗,似乎是表示對蘇聯的不滿。奧林匹克會旗交接儀式上,上屆奧運會主辦國加拿大的蒙特婁市市長也未出現在場。

這是來自世界的懲罰

莫斯科奧運會如此冷清,是因為蘇聯得罪了世界。

舉辦奧運會的前一年,蘇聯本應積極履行奧運的和平精神,但蘇聯勢大起來,便如失去理智。

1979年12月,也就是奧運會即將開始前的幾個月,蘇聯出動10多萬軍隊佔領了自己的鄰國阿富汗。

蘇聯佔領阿富汗堪稱一箭三雕,第一,保證阿富汗不倒向美國陣營,當時出現了這樣的苗頭。第二,可以向南窺視印度洋出海口。第三,伊朗剛剛爆發了宗教革命,可以看機會染指波斯灣地區。蘇聯佔領阿富汗的軍事行動很成功,在幾天之內就佔領了阿富汗全境,但卻帶來了一連串的連鎖反映。

蘇聯公然無理入侵阿富汗,連蘇聯人都看不下去,蘇聯領導人勃列日涅夫大概也沒料想到,第一個聲稱要抵制莫斯科奧運會的竟是蘇聯的「氫彈之父」。蘇聯「氫彈之父」安德烈·德米特裡耶維奇·薩哈羅夫首先公開表示反對國家的侵略行為,呼籲世界共同抵制莫斯科奧運會。

後來,美國與加拿大響應安德烈號召。勃列日涅夫認為蘇聯國力強盛,就算美國與其餘幾個支持美國的國家不來,對奧運會也造不成多大影響。

但事實證明,公理最終戰勝了所謂的國力。國際奧委會共有147個成員國,有63個國家與地區不願參加,其中包括中國。1980年的莫斯科奧運會本應是中國首次正式參與的奧運會,但因蘇聯入侵阿富汗一事,中國不惜放棄了此次機會。

中國和日本一同抵制莫斯科奧運會 1980年2月3日《參考消息》

由於出現了這樣的情況,這一屆奧運會顯得十分冷清。一些體育強國沒有參加這屆奧運會,因此,蘇聯和東德包攬了大部分金牌。但這種金牌的水分很大,連運動員自己也承認這一點。在奧運會的閉幕式上,奧運吉祥物還發生了一個小意外,吉祥物「米莎熊」左眼留下了一滴淚水。或許僅是巧合,但那滴淚至今無法被忘記。在各屆奧運會中,這屆奧運會應該屬於最不成功的奧運會之一。

蘇聯反抵制洛杉磯奧運會?

四年轉瞬而逝,1984年奧運會馬上就要來到冷戰的另一大陣營——美國,對抗依舊,報復不可避免。

雖然國際奧委會開創性地改用了商業化的運作模式大獲成功,一下子解決了財政危機,但政治危機仍舊窺視著奧林匹克運動。

時任國際奧委會主席的薩馬蘭奇為了避免重蹈莫斯科奧運會的覆轍,早早就忙著奔走於東西方陣營之間。1982年12月,薩馬蘭奇飛到莫斯科,和蘇聯政府進行了溝通。蘇聯領導人聲稱抵制一詞不存在於蘇聯,他們不會將政治和體育混為一談。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洛杉磯奧運會開始前兩個月,前蘇聯終於開始實施早在人們意料之中的抵制計劃。

1984年5月8日,蘇聯、民主德國等16個國家和地區先後以各種藉口宣布不參加本屆奧運會。雖經薩馬蘭奇等多方遊說,與政府領導人會談,但終究未能改變蘇聯等國的決定。

前蘇聯給出的理由是:因為擔心運動員在美國的安全無法得到保證,因此決定放棄參賽,更具殺傷力的是前蘇聯聲稱世界上將有100個國家地區支持抵制。

蘇聯以安全問題為由,實際原因無非是報美國1980年抵制莫斯科奧運會的一箭之仇。

好在中國隊參賽的承諾鼓舞了人心,也給美國帶去了驚喜。隨後好消息不斷,抵制和因故未參加的國家和地區只有19個,最後來自140個國家和地區的運動員參加了本屆奧運會,這個數字遠遠超過了以往各屆。東歐國家裡,羅馬尼亞和南斯拉夫也參加了本屆奧運會,開幕式上的觀眾用掌聲歡迎著這些衝破政治樊籬的勇敢者。

1984年奧運會,薩馬蘭奇為中國首位奧運會冠軍許海峰頒獎。

在此值得著重一提的是:中國的參賽實際上已經超越了體育意義本身!

當年的洛杉磯奧運會組委會主席尤伯羅斯在一次接受《紐約時報》記者採訪的時候,曾滿懷謝意地表示:「1984年的時候,中國挽救了奧林匹克運動」。

一個有深度的公眾號!

相關焦點

  • 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中美67個國家集體缺席,585億投資打了水漂
    曾經的蘇聯生前也是個「體面人」,不僅擁有廣袤的國土面積、大量的人口資源,還在多領域比肩美國,綜合實力不容小覷。但就是這樣一個如此強大的國家,也有受到世界各國冷遇的時刻。在1980年莫斯科夏季奧運上,全球有67個國家沒有去參加,其中包括中美兩大國。那麼,這場奧運會為什麼會辦得如此慘澹呢?
  • 蘇聯花90億舉辦奧運會,中美在內67國卻全部抵制,背後有何玄機?
    在和平年代,奧運會項目中各國的比拼更是能夠彰顯各國的體育實力,增強國家自信!012020年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導致原計劃在2020年舉辦的東京奧運會被迫延期舉行,這一延期使得日本政府舉辦的成本或將高達126億人民幣。
  • 砸90億舉辦了一場失敗的奧運會,全球67國宣布不參加,中美都沒去
    眾所周知,奧運會是4年舉辦一次,各國通過體育運動可以促進國家之間和平發展,所以成為奧運會承辦地是一件非常驕傲的事情。但不是每個國家都能如願當上「東道主」,正因奧運會的特殊性,不僅是國際盛會,也是全球各國加強文化、政治交流的重要紐帶。
  • 最「失敗」的奧運會,花3倍奧運成本興辦,如今卻成全球「笑柄」
    根據1980年奧運會主辦城市投票結果顯示,蘇聯莫斯科以39:20的結果擊敗美國洛杉磯,成為第22屆夏季奧運會的舉辦城市。莫斯科奪得奧運會舉辦權意義非比尋常,因為這是奧運會第一次來到社會主義國家,為了舉辦好這次來之不易的奧運會,向外界展示蘇聯良好的國際形象,莫斯科對各項工作做了積極準備,投入資金建造了大量的體育設施,並對城市老舊街道進行了修建,完善了交通運輸網,整個莫斯科都煥然一新,據了解,前前後後蘇聯一共花費了約9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85億。
  • 奧運會成燙手山芋!一國家耗資90億舉辦,卻被笑稱為最失敗的一屆
    在即將到來的3月份裡,是全球抗擊疫情最為關鍵的時期,而今年又正值奧運年,東京奧組委面對已經付出人力和物力,他們一直保持著強硬的態度,聲稱奧運聖火傳遞的計劃安排是不可能會延期的,也就是說3月12號聖火採集儀式將會在希臘舉行,再到3月19日轉交到東京奧組委的代表,可目前日本境內的疫情也是不容小覷的
  • 第23屆奧運會: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
    奧運會的花費是巨大的,特別是近幾屆更如此,如1972年,慕尼黑花了10億美元;1976年,蒙特婁花了20多億;而1980年,莫斯科竟花了90多億美元左右。尤伯羅思任主席後,面臨的第一個難題是經費來源。洛杉磯奧運會是1896年奧運會創辦以來首次由民間承辦的運動會,既無政府補貼,又不能增加納稅人負擔,加之美國法律還禁止發行彩票,一切資金就都得自行籌措。
  • 歷屆奧運會開幕式:北京奧運會最成功,那哪一屆奧運會最失敗?
    我們都知道奧運會是現在全球最隆重的體育盛會之一,雖然在部分項目上不如其他比賽隆重,但是總體上來說大部分的運動員還是比較重視奧運會的。而作為觀眾的我們,其實對於這個每隔4年舉辦一次的比賽也很關注,特別是自從北京奧運會之後中國人對於奧運會的興趣就越來越大。
  • 斥資594億打造奧運會,遭到63國聯合抵制,中美兩國罕見達成一致
    值得一提的是,奧運會自重啟以來,舉辦權大多掌握在世界強國手中,畢竟這是有錢人才能玩得起的遊戲。有數據顯示,2004年雅典舉辦的奧運會花費了150億美元左右,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也不是所有國家都能承擔得起的,一不小心就會背上重重地債務。有專家分析,2009年雅典的經濟危機或許就與那場奧運會有關。
  • 解析日本為什麼哀嘆:奧運會受到了40年的歷史詛咒
    1944年的奧運會,也在戰火連天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永遠丟失了」。4年後,倫敦恢復舉辦1948年的夏季奧運會,但由於德國和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侵略而被取消參賽資格,而蘇聯則沒有宣布參加。1976年,60%比40%:美國科羅拉多州選民投票後,反對舉辦冬奧會勝出,因為民眾不想為龐大的舉辦費掏錢買單,丹佛放棄主辦冬季奧運會。然而,史上最著名的奧運會抵制運動發生在1980年,當時以美國為主導、共65個國家宣布抵制莫斯科夏季奧運會,以此抗議1979年末蘇聯入侵阿富汗。
  • 日本中了「奧運詛咒」?每隔40年就有一次,如今正值日本
    其中,我國也是有幸舉辦過一次奧運會,那就是08年奧運,而那屆奧運會,通過全國人的共同努力,也在奧運舉辦的歷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甚至不少人也稱它是舉辦最成功的奧運。2020東京奧運會而今年,同樣也是奧運舉辦年,而舉辦的國家,也是我們十分熟悉的,它就是日本,舉辦地就在日本最為繁華的城市東京,而在此次奧運會成功舉辦後,東京也成為亞洲第一個舉辦過兩次夏季奧運會的城市。
  • 2032年奧運會為何突然變香了?大疫情下奧運品牌的危機與挑戰
    1976年蒙特婁奧運會,比賽結束後清算盈虧發現虧損15億歐元,蒙特婁市民到2006年用了30年時間才還完這筆債——奧運會是你蒙特婁申辦的,加拿大政府才不會為他們買單,加拿大政府能動用的資金是該國全國納稅人的錢。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就是包括中國隊在內集體抵制的那屆奧運會,東道主蘇聯虧損90多億美元。
  • 精選一組發生在1980年的歷史事件及照片
    ——《雙城記》狄更斯一,1980年1月1日——中國香港無線電視臺《上海灘》首播。「浪奔,浪流,萬裡濤濤江水永不休……」(雲南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陽縣,人們圍坐在一起看電視。)1980年,絕大多數中國人都是圍坐在一起看電視劇《上海灘》的。二,1980年,4月30日——現任荷蘭女王貝婭特麗克絲登基。
  • 他們正用搞垮蘇聯的方式,搞垮華為
    1975年,美國出售給蘇聯的全部產成品中,高技術產品佔了32.7%,銷售總額達到2.19億美元。除卻直接購買,蘇聯還會向中立國購買大量敏感的美國產品,回去拆開了搞逆向工程,重新研發生產。每一年,蘇聯人都會憑藉這樣的渠道獲取1億個計算機零件,甚至還有生產單元和生產線。
  • 第19屆奧運會:1968年墨西哥城奧運會
    運動會於1968年10月12日至27日舉行。應邀參賽的有112個國家和地區(當時國際奧委會會員125個)。這是奧運會參賽單位首次突破100個。參賽運動員5531人,其中女子781人。首次參加的國家和地區有巴貝多、英屬宏都拉斯、維京群島、幾內亞、宏都拉斯、剛果(金夏沙)、科威特、利比亞、尼加拉瓜、巴拉圭、薩爾瓦多、蘇利南、獅子山、中非共和國。
  • 二戰結束後,蘇聯入侵過哪些國家,最後一個直接導致蘇聯解體
    1945年9月2日,日本籤訂投降書,這標誌著二戰正式結束。二戰結束後,英國的霸主地位已經不在了。之後出現了兩個超級大國,美國和蘇聯。這兩國在政治、經濟、軍事、國際影響力等各方面都非常強大,兩國開始了近半個世紀的冷戰。除了冷戰,兩國還在其他地方開始熱戰。
  • 中國當年花3000億舉辦的奧運會,究竟是虧還是賺?看完就明白了
    原本幾年就應該舉辦的東京奧運會因為疫情的原因不得不推遲舉辦,要知道日本對這次奧運會尤為重視,投入的經費高達200億美元,再加上這次延期的各種經費,日本方面可謂投入了巨大的財力,由此可見舉辦一場奧運會可謂花費巨大,這不由得讓我們想起12年前我國曾舉辦的北京奧運會到底是賺了還是賠了?
  • 118張圖,詳解蘇聯設計史(1922-1991)
    於1925至1928年期間建於哈爾科夫最大的廣場捷爾任斯基廣場(Dzerzhinsky Square,1996年改名「自由廣場」),是構成主義風格建築的典範。大廈為「國家工業建設經營哈爾科夫分部」所建,此部門囊括蘇維埃烏克蘭的22個國家信託機構、工業銀行、外貿銀行(Vneshtorgbank,VTB),蘇聯國家進出口貿易局(Gostorg)等。
  • 12年前的北京奧運會,花34億建鳥巢主場館,如今成了啥樣?
    12年前的北京奧運會,花34億建鳥巢主場館,如今成了啥樣?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體育大國,我們曾經也舉辦過奧運會,也就是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相信80、90後的人,應該都有印象,當時奧運會的直播,很多中國人都看了,而奧運會的開幕式,就是在鳥巢主場館進行的,而這樣一座場館,其實需要很大的成本,才能夠搭建出來,但奧運會已經過去了這麼久。
  • 通用汽車發布2019年財報 淨利潤達67億美元
    通用汽車公司於2月5日對外公布其2019年財務報告,網通社從報告中了解到,該公司去年淨收入為1,372億美元,淨利潤達到67億美元,攤薄後每股收益為4.57美元。在計入罷工造成的36億美元損失之後,調整後息稅前利潤為84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