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筆生花--金庸筆下的取名藝術

2021-02-19 金庸武俠

金庸用一支如椽巨筆寫了十五部膾炙人口的武俠小說,讀金庸的小說,感到博大精深、厚實凝重,那積極向上的思想,深刻雋永的哲理,亦莊亦諧的語言,宏大縝密的布局,引人入勝的情節,層出不窮的意境,往往令人驚嘆。他筆下刻畫的栩栩如生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不計其數,這不僅在於金庸塑造人物的高超技巧,有的在名字上就已先聲奪人。金庸筆底生花、匠心獨運,把取名當作了藝術,有的人物名字文雅、別致、風趣,既體現作者才情,也為人物增色不少,令人回味無窮。下面,我們就一起聊聊金庸小說裡那些有趣的名字。

1

人如其名性格化

這類名字的字面意義或與人物身份特點相符合,或與人物性格相關聯,名字與人物形象相得益彰。

任我行--《笑傲江湖》。從名字看即任意而為,又我行我素,其行事也果真如此,武功奇高、性格倨傲,肆無忌憚、獨斷專橫,視天下英雄如無物,來去如疾風,氣勢吞鯨鯢,大有縱橫武林笑傲江湖之意,一股梟雄氣概出自名字中。

風清揚--《笑傲江湖》。一個隱者的名字,風清揚當年是華山派劍宗高手,更有因緣學成獨孤九劍,之後仗劍江湖行也曾風光一時,但終因華山派氣劍二宗生死相殘而心灰意冷懊喪退隱,這個名字就是他隱居華山之巔、清風為伴的寫照。

何足道--《倚天屠龍記》。字面意義是「何足道哉」,其人風度脫俗,孤傲自負,書呆子氣十足,自詡琴棋劍三絕,號稱「崑崙三聖」。後來敗在少年張君寶手下,方知中原武林能人輩出,羞憤之下黯然西去,最終創下了博大精深的崑崙一派。

左冷禪--《笑傲江湖》。這是一個處心積慮一心要吞併異己稱霸江湖的野心家,單從姓名看就給人以冷僻陰險的印象,本已入「左道」,參的還是「冷禪」,其人行事風格可想而知。

風波惡--《天龍八部》。姑蘇慕容家四大家將的老四,玄霜莊莊主,人稱「江南一陣風」風波惡。嫉惡如仇,最愛打架。

向問天--《笑傲江湖》。意即「向天發問」,可見他骨子裡的自負與傲氣。屈原有《天問》,蘇軾寫過「把酒問青天」。他自稱「天王老子」,武功高深,桀驁不馴,富於謀略。本來以他的性格和風格用這名字倒是名副其實,但他作為日月神教光明左使卻又太不適宜,在日月神教裡教主任我行、東方不敗才是「天」,而向問天卻要「問天」,用這個名字,壯則壯哉,實為不智之舉。

胡一刀--《雪山飛狐》。「一刀」之下簡單直接、乾淨利落。真正的好男兒便該像胡一刀那樣快意恩仇,真正的大丈夫也當像胡一刀那樣襟懷坦蕩。

苗人鳳--《雪山飛狐》。與仇敵胡一刀素未謀面,卻在一見之下惺惺相惜,推心置腹而引為知己,即使交手也光明磊落,公平公正。苗人鳳,不愧為人中龍鳳。

柯鎮惡--《射鵰英雄傳》。「鎮惡」二字恰可以概括他一生嫉惡如仇的性格,另外,他還有個哥哥叫柯闢邪。

蘇星河--《天龍八部》。逍遙派掌門無涯子的大弟子,所學甚博,琴棋書畫、醫道毒蠱、奇門遁甲均有涉獵,終於荒廢了武功被丁春秋暗算,後來主持珍瓏棋局為無涯子挑選關門弟子。「星河」二字暗指其所學技藝之博之雜,又與珍瓏棋局妙合。

包惜弱--《射鵰英雄傳》。楊鐵心之妻,楊康之母,後被完顏洪烈霸佔,特別憐貧惜弱,甚至連所養的雞鴨也不忍宰殺,弄的家裡雞鴨成災,擁擠不堪。

東方不敗--《笑傲江湖》。這個名字當是他用計擒住任我行,練成《葵花寶典》,登上日月神教教主之位後用的。只有那時他才有傲視群雄、稱霸一方的實力與資本,才能號稱「日出東方,唯我不敗」。

獨孤求敗--《神鵰俠侶》。劍魔獨孤求敗,從名字看就是一個寂寞高手。獨孤求敗在劍冢石壁上刻著:「縱橫江湖三十餘載,殺盡仇寇,敗盡英雄,天下更無抗手,無可奈何,惟隱居深谷,以雕為友。嗚呼,平生尋一敵手而不可得,誠寂寥難堪也」,又說「獨孤求敗既無敵於天下,乃埋劍於斯。嗚呼,群雄束手,長劍空利,不亦悲夫!」真正的高手必然是寂寞而又孤獨的,也只有真正的高手才能體會到「高處不勝寒」的滋味,才能領略到獨孤求敗那樣渴望找到對手的心境。那個時候,人生在世,但求一敗。一個人的武林,這是何等的寂寞!

滅絕師太--《倚天屠龍記》。峨嵋派掌門人,人如其名,心狠手辣,性情乖張,視人命如草芥。

楊逍、範遙--《倚天屠龍記》。明教光明左右使,是明教中的美男子,英俊非凡、氣宇軒昂,合稱「逍遙二仙」,逍遙二字便嵌於二人姓名之中。

張無忌、楊不悔--《倚天屠龍記》。他們是兩段愛情的結晶,姓名中暗含了張翠山與殷素素、楊逍與紀曉芙結合時的態度,一個名門正派、一個邪門歪道,但一個無忌、一個不悔。這也正是金庸小說中的愛情觀,因為「無忌」「不悔」,金庸筆下的男女才能衝破世俗觀念的枷鎖刻骨銘心地相愛,像郭靖和黃蓉、楊過和小龍女、令狐衝和任盈盈。

慕容博、慕容復--《天龍八部》。這對父子一生的悲劇皆源於名字中的兩個字。為了一個不可能實現的家族使命,一個處心積慮偷學少林武學秘笈貪其「博」,一個雄心勃勃一心要光「復」燕國大業,結果慕容博被無名掃地僧點化幡然悔悟、遁入空門,慕容復落得個眾叛親離、瘋瘋癲癲,成了可憐而又可悲的人物。

袁承志、郭破虜--《碧血劍》《神鵰俠侶》。這兩個名字,都是要繼承各自父親袁崇煥、郭靖的驅除韃虜之志。

明教五散人--《倚天屠龍記》。周顛,名字中著一「顛」字意境全出,行事雖顛狂卻是一片赤子之心,其心本善。鐵冠道人張中,持中而行,意志似鐵。冷謙,執掌明教刑律,言語冷凝歷練,為人剛正不阿、賞罰分明,「冷謙」二字給人一種敬而遠之的感覺,與其教中職務相符。布袋和尚說不得,和包不同嗜好相同,雖名曰「說不得」,卻最愛與人爭辯糾纏,一爭口舌之快,是個十分有趣的人物。

2

引經據典藝術化

這類名字有的出自詩詞歌賦,有的引用古文典故,富有文化意蘊,為人物形象增色不少。

楊過--《神鵰俠侶》。這個名字源於楊康的一生之誤,因而字改之。南宋時期有個大詞人叫劉過,他的字便是「改之」。史載劉過也是一個慷慨仗義之士,與辛棄疾友善。金庸由劉過劉改之到楊過,神跡無痕。

郭襄--《神鵰俠侶》。「郭襄」這個名字取自襄陽的「襄」,襄陽不僅是她的出生地,也是郭黃二人畢生守護的象徵。

王語嫣--《天龍八部》。這個名字來自「語笑嫣然」,看似平淡無奇,但這是改過的文字。《天龍八部》初版時叫「王玉燕」,從「玉燕」到「語嫣」,同音不同字,卻有質的飛躍,從庸脂俗粉到了凌波仙子。

鳩摩智--《天龍八部》。土蕃國國師大雪山大輪明王,其佛法精深、莊嚴寶相,武功深不可測,具有大智慧,不枉叫了一個「智」字,後來在枯井處汙泥底頓悟,其後精研佛法,終成一代高僧。這個名字看似信手而起,其實也是十分講究的。東晉時有個高僧叫鳩摩羅什,是印度人,到中國弘揚佛法,翻譯了大量佛經,時稱「三大翻譯家」之一。鳩摩羅什的「羅什」,是龜茲語,意為「智者」,鳩摩羅什翻譯過來便是「鳩摩智」。

木婉清--《天龍八部》。段譽的同父異母妹妹,其實沒有血緣關係,名字出自《詩經·國風·鄭風·野有蔓草》,是一個男子對山澗溪水旁的女子的吟詠:「有美一人,清揚婉兮。」是個很有詩意的名字。

李沅芷--《書劍恩仇錄》。李沅芷是李可秀在湘西參將任內所生,「沅芷」是紀念生地之意。湘西有水名沅江,沅江別名芷江,流經湘西入洞庭。屈原《九歌•湘夫人》有句「沅有芷兮澧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芷與蘭本為芳草,常用沅芷澧蘭比喻人品高潔。沅芷,既有文化意蘊,又有地名紀念之意,還符合大家閨秀身份。

程靈素--《飛狐外傳》。名字取自兩本醫書《靈樞》與《素問》。不僅古樸典雅,而且與她毒手藥王關門弟子的身份相符。

蕭中慧--《鴛鴦刀》。取「秀外慧中」之意。宋代李光《感春辭》有句:「有美人兮,天一方,秀外而慧中,體便娟而生香。」

殷野王--《倚天屠龍記》。「野王」的字面意思就一股粗獷豪放之氣,作為白眉鷹王殷天正之子,天鷹教太薇堂堂主,「野王」之名取得大氣磅礴。而且野王也有一番來歷,野王古時為地名,即今河南沁陽。《史記•刺客列傳》載:「刺客荊軻曾住於此。」荊軻到殷野王,是俠的升華。

文泰來--《書劍恩仇錄》。「否極泰來」是《易經》卦辭,形容物極必反。奔雷手文泰來綽號中帶有一股氣勢,其人更是勇武剛烈、堅貞不屈,是條錚錚硬漢。只是其名「否極泰來」,也改變不了他與紅花會的悲劇,文泰來從小說開始就重傷入獄,飽受牢獄之災,最後與紅花會眾人一起歸隱回疆。

李莫愁--《神鵰俠侶》。莫愁本是古代歌女名,古詩有「西園公子名無忌,姑蘇歌女號莫愁。」後多為美貌嫻淑的大家閨秀用名。李莫愁道號「赤練仙子」,年輕時也是個痴情女子,後來性情大變,雖然幹了不少壞事,但用情之深、下場之慘同樣讓人同情。

武當七俠--《倚天屠龍記》。張三丰的七個弟子均是歷史上的真實人物,只不過殷梨亭原名殷利亨,源於「元亨利貞」,市井商業氣息較濃。金庸因字換型,因型造意,變成富有詩意的「梨亭」,山亭立,梨樹傍。這樣武當七俠的名字分別是宋遠橋、俞蓮舟、俞岱巖、張松溪、張翠山、殷梨亭、莫聲谷,七個人清俊瀟灑的形象呼之欲出,道家空靈的意境也躍然紙上。

令狐衝、任盈盈--《笑傲江湖》。《道德經》中有:「大盈若衝,其用不窮」,「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正好一衝一盈互補。

郭靖、楊康--《射鵰英雄傳》。取意於勿忘「靖康之恥」。

青青、盈盈、素素--《碧血劍》《笑傲江湖》《倚天屠龍記》。同樣的聰明任性而又明豔不可方物,被江湖人稱為妖女,她們的名字也同樣能在《古詩十九首》中找到出處:「青青河畔草」,「盈盈樓上女」,「纖纖擢素手」,似巧合又似有意為之。

逍遙子、無涯子、李秋水--《天龍八部》。逍遙派是道家的門派,掌門人逍遙子以及弟子無涯子、李秋水,出自莊子的《逍遙遊》《秋水》,以及《莊子·養生主》裡的名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函谷八友--《天龍八部》。逍遙派蘇星河的八個弟子,每人學了蘇星河一門技藝。大哥琴顛康廣陵學琴,名字取自嵇康的廣陵散;二哥棋魔範百齡學棋,明代有一圍棋大家叫過百齡;三哥書呆苟讀學文,名字是「句讀(句號逗號)」的化用;四哥畫狂吳領軍學丹青,吳隱喻畫聖吳道子,領軍是他以前的官銜;五哥神醫薛慕華,「慕華」即仰慕華佗也;六哥是巧匠馮阿三;七妹花痴石清露是蒔花聖手,清露令人聯想到花卉;八弟戲迷李傀儡,痴迷戲文。八個弟子都忙於雜學而荒廢武功。

3

妙趣橫生趣味化

這類名字頗有趣味性,有的也與人物性格相符合,讀其名,相其人,品其性,頓感妙趣橫生,讓人忍俊不禁。

包不同--《天龍八部》。《天龍八部》中最為精怪的角色,姑蘇慕容家四大家將的老三,金風莊莊主,人稱「非也非也」包不同。一生愛與人抬槓,總有與眾不同的說法,卻往往流於詭辯。引經據典也只是逞口舌之快,在言語上佔便宜。君子和而不同,「不同」二字正好形容這種性格。包不同雖在小事上糾纏,在大節上卻毫不含糊,最後死在慕容復手下。

趙錢孫--《天龍八部》。取自百家姓前四位的趙錢孫李,金庸信手拿來一用。書中趙錢孫也是個胡攪蠻纏的人物,與太行山衝霄洞的譚公譚婆在感情上一輩子糾纏不清。

無嗔大師--《飛狐外傳》。貪嗔痴是佛門三毒,很多人終其一生也難以逃脫。毒手藥王的名字由「大嗔」到「微嗔」,直至「無嗔」,足見其胸懷修養,可謂大宗師風範。

不戒和尚--《笑傲江湖》。依琳之父,雖然是和尚卻諸戒皆犯,長得粗獷兇悍,行事荒誕不經,行事無所顧忌,「不戒」二字正是他我行我素的風格。對愛情非常忠貞,卻被醋罈子的夫人評為「天下第一負心薄倖、好色無厭之人」。

無塵道長--《書劍恩仇錄》。紅花會二當家,一手七十二路追魂奪命劍劍術高超,因為年輕時一段傷心事加入紅花會。「無塵」本有超塵脫俗、寧靜淡泊之意,只是無塵道長性情豪爽,脾氣火爆,與無塵之名相映成趣。

丁不三、丁不四--《俠客行》。這兩兄弟殺人如麻,卻又定下古怪規矩,每日殺人不超過三人和四人。

裘千丈、裘千仞、裘千尺--《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三兄妹,分別取名丈、仞、尺,都是長度計量單位。

黃河老祖--《笑傲江湖》。日月神教教眾,任盈盈的屬下,兩個江湖散人。一個姓老名爺字頭子,另一個姓祖名宗字千秋,因為活動在黃河一帶,故合稱「黃河老祖」。更搞笑的是老頭子的女兒名叫老不死,因為她得了怪病,取這名字反倒是圖個吉利。

神箭八雄--《倚天屠龍記》。趙敏的八個手下,擅長箭法,名字分別是趙一傷、錢二敗、孫三毀、李四摧、周五輸、吳六破、鄭七滅、王八衰,令人匪夷所思。

江南四友--《笑傲江湖》。因無意於江湖權力之爭,於是退隱西湖梅莊,醉心於琴棋書畫,以藝術自娛。黃鐘公喜好音律,黑白子精通棋道,禿筆翁擅長書法,丹青生專於丹青,四人不僅潛心研究藝術更將武功融入其中自成一格。四人的名字古樸雅致,暗含各自的嗜好。只是最後四個人還是沒能逃離權力鬥爭的漩渦。

太嶽四俠--《鴛鴦刀》。四人分別是「煙霞神龍」逍遙子,「雙掌開碑」常長風,「流星趕月」花劍影,「八步趕蟾、賽專諸、踏雪無痕、獨腳水上飛,雙刺蓋七省」蓋一鳴。這一大串令人眼花繚亂的頭銜乍一聽非常唬人,其實四人武功稀鬆平常,卻常常自充大俠,一個蕭中慧就打得四人潰不成軍。所以,初出江湖最好不要碰到太嶽四俠,太容易高估自己實力。

桃谷六仙--《笑傲江湖》。六個怪人,輕功極高、膂力極強,一言不合就將人撕成四片。智力低下、胡攪蠻纏、最愛鬥嘴。六人長得極醜,卻又分別叫做桃根仙、桃幹仙、桃枝仙、桃葉仙、桃花仙、桃實仙。

4

反行其道諷刺化

這類名字往往意境高雅,但人物品行卻與名字含義大相逕庭,盛名之下,其實難副,諷刺意味十足。

丁春秋--《天龍八部》。古人曾將詩、書、禮、易、春秋「五經」比「五嶽」,《春秋》對應華山之險,主莊嚴肅殺,孔子傳下的微言大義的文章技法又被稱為春秋筆法。當然丁春秋的為人與儒家經典《春秋》的莊嚴有著天壤之別,其人卑鄙無恥,心狠手辣,暗算無涯子,勾搭李秋水,叛出逍遙派,創立了聲名狼藉的星宿派,大搞個人崇拜,弄得烏煙瘴氣。《春秋》之莊嚴反其意用之,恰是最大的諷刺。

嶽不群--《笑傲江湖》。華山派掌門人,表面上為人儒雅,謙謙君子,卓爾不群,言必江湖道義,最愛主持正義,人稱「君子劍」。背地裡卻心懷鬼胎,野心很大,隱藏很深,直到最後偽善陰險的本來面目才暴露於天下,是為武林第一偽君子。

餘滄海--《笑傲江湖》。青城派掌門人,名曰滄海,其實卻心胸狹窄、巧取豪奪,是個卑鄙小人。

白自在--《俠客行》。雪山派掌門人,在大雪山凌霄城上,高高在上,作威作福,卻又井底之蛙,夜郎自大,總以為自己天下第一、唯我獨尊,最後成了個自大狂。大夢初醒之時方知是白自在、空歡喜一場。

田歸農--《雪山飛狐》。名字很有陶淵明歸園田居的意蘊,其實是個追名逐利的野心家。

鹿杖客、鶴筆翁--《倚天屠龍記》。玄冥二老,名字飄逸瀟灑,有道家仙氣,其實卻甘為朝廷鷹犬,心狠手辣,無惡不作。

林平之、遊坦之--《笑傲江湖》《天龍八部》。一個是福州福威鏢局的少當家,一個是聚賢莊的少公子,兩個富家公子哥,卻都家破人亡,受盡苦難,人生絲毫不「平坦」,正是命運開的極大玩笑。

武敦儒、武修文--《神鵰俠侶》。「敦儒」、「修文」本是兩個儒雅瀟灑的名字,武三通原本希望二子飽讀詩文光耀門楣。只是二人資質太差,悟性不高,學文未必成器,習武更是不堪,放著郭靖黃蓉這樣的師父師娘,卻只入三四流水準,致使南帝一脈每況日下,武學人品一代不如一代。

落花流水--《連城訣》。

相關焦點

  • 妙筆生花入木三分
    藏頭詩/妙筆生花文/李維民2020.12.27妙趣奇技演魔功,筆下繪描雜技能。生龍活虎真人拌,花拳繡腿必難成。藏頭詩:妙筆生花文: 樂山(詠曇花)妙姿神韻唯月知,筆墨難描容顏痴。生靈藏智俗氣掃,花比瓊玉美如詩。
  • 武俠人名 金庸vs古龍——取名的差異
    在對人物的取名上,二人皆妙筆生花,各有千秋。 (一) 樸實與華麗 作為起初的一個歷史學者,金庸身上承載的更多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積澱,在取名上更中正持平一些,人名大多樸實敦厚,如郭靖、楊過、令狐衝、喬峰、狄雲、陳家洛、袁承志、陳近南……一個個四平八穩的,帶有很強的仿真性,也就是說,在現實的生活中,這些名字一樣可能會出現,而且機率還很高。
  • 金庸與古龍的小說,在取名上有什麼差異?
    在對人物的取名上,二人皆妙筆生花,各有千秋。作為後起之秀的古龍,新武俠主義的創新者,在取名上當然就不能再落窠臼,加之古龍的浪子情懷,所以他筆下的人名往往飄逸出塵,極具詩意美感,如楚留香、西門吹雪、花滿樓、葉孤城、中原一點紅、花無缺、秋鳳梧、蕭別離……這些名字跟金庸筆下的比較,就顯得虛幻了許多,像不食人間煙火似的,直楞楞地就從虛空中走出來,華袍錦服,丰神俊朗……簡言之,金庸:傳統仿真而樸實;古龍:現代虛幻而華麗。
  • 揭秘 金庸vs古龍——取名的差異
    在對人物的取名上,二人皆妙筆生花,各有千秋。作為後起之秀的古龍,新武俠主義的創新者,在取名上當然就不能再落窠臼,加之古龍的浪子情懷,所以他筆下的人名往往飄逸出塵,極具詩意美感,如楚留香、西門吹雪、花滿樓、葉孤城、中原一點紅、花無缺、秋鳳梧、蕭別離……這些名字跟金庸筆下的比較,就顯得虛幻了許多,像不食人間煙火似的,直楞楞地就從虛空中走出來,華袍錦服,丰神俊朗…… 簡言之,金庸:傳統仿真而樸實;古龍
  • 讀書養志妙筆生花立春快樂
    (生)態繁茂(山)幽雅,(花)團錦簇(水)秀辭。藏頭詩(平水韻)妙筆生花步韻博雅  文/姚書銀妙言啟志用心知,筆墨傳情賦雅詩。生命當歌揚正氣,花香醉客致新辭。藏頭詩:妙筆生花文:   樂   山妙趣橫生雅客知,筆下風雷邊塞詩。生成韻律顯高雅,花團錦簇曲賦辭。
  • 從角色起名,看金庸古龍的區別
    在對人物的取名上,二人皆妙筆生花,各有千秋。(微信:文學百科:wenxuebaike)   作為後起之秀的古龍,新武俠主義的創新者,在取名上當然就不能再落窠臼,加之古龍的浪子情懷,所以他筆下的人名往往飄逸出塵,極具詩意美感,如楚留香、西門吹雪、花滿樓、葉孤城、中原一點紅、花無缺、秋鳳梧、蕭別離……這些名字跟金庸筆下的比較,就顯得虛幻了許多,像不食人間煙火似的,直楞楞地就從虛空中走出來,華袍錦服,丰神俊朗……   簡言之
  • 金庸筆下奇人 號稱神拳無敵 與袁承志有隙 為韋小寶所誤導
    金庸先生善於塑造各種人物,尤其是武功不起眼但卻非常有過性,當然不管這個性格是大家喜歡還是不喜歡的。這些人武功不好,甚至有些讓人討厭,但卻非常真實,這恰恰證明金庸先生,對於人物性格的精確描寫,見證了他紮實的文學功底。
  • 是什麼讓平人有了《妙筆生花》之作?
    是什麼讓平人有了《妙筆生花》之作?《妙筆生花》是《創:戰紀》兩位編劇布萊恩·克魯格曼和李·斯特恩斯奧的導演處女作,有布萊德利·庫珀、佐伊·索爾達娜和奧利維亞·王爾德等聯袂出演的愛情電影。下面讓我們來看看有哪些主演吧!
  • 金庸的取名藝術,可與紅樓夢相媲美?
    知堂老人是『京派』的靈魂人物,魯迅先生則是『海派』的班頭魁首,模仿金庸句式,可說是『南魯迅,北知堂』,兄弟二人生生分割了文壇。老三建人也非庸碌之輩,只是他兩位哥哥太過出色,他就不免黯然失色了,絕對沒有《天龍》中喬峰的豪氣幹雲,光芒萬丈。然而,但是,周建人字「壽松」,又字「喬峰」。
  • 天貓新文創x阿爾法蛋「妙筆生花」詞典筆禮盒火辣開箱
    此次品牌聯合活動中,備受矚目的行業頭部品牌阿爾法蛋發布了天貓新文創定製版「妙筆生花」詞典筆禮盒。該禮盒整體取色以「給荔紅·洛神」為主色調,同時融合阿爾法蛋IP形象和新國潮元素,實現了傳統文化與高新技術的碰撞。
  • 金庸已逝 夢醒江湖
    初冬將至 斯人已逝,通俗文學大師、武俠泰鬥金庸先生於昨日逝於香港,享年94。
  • 論詩意取名,最牛當數金庸!
    可是你是否注意到金庸除了情節設置和武術描述外,對於人物的名字也是很有講究的,甚至與《紅樓夢》有相媲美之勢。北大陳世驤教授曾說:「金庸小說,細至博弈藝術,上而惻隱佛理,破孽化痴,境界之深,胸懷之大,而不可輕易看過。」
  • 金庸筆下七大美男子,楊過竟然不是第一名?
    金庸筆下除了有令人嚮往的江湖,還有很多令人心動的男主們,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盤點下金庸筆下七大美男子,看看有沒有你的菜? 楊過是《神鵰俠侶》中的男主,從小生得調皮搗蛋。小時候跟隨母親穆念慈生活,後來被郭靖黃蓉撫養,取名叫楊過。楊過小時候就展現出不一樣搗蛋功能,和郭芙自幼就不對頭。
  • 牛眼看金庸,說說金庸筆下人物名字的來歷含義
    金庸的這十四部武俠小說廣為流傳,在書中描寫了形形色色的江湖人物,每個人物都各具特色,而每個名字也有一定的含義。今天就和大家盤點幾個金庸小說中的名字。郭靖、楊康,射鵰英雄傳的男一號和男二號,很容易理解,他們的名字來自靖康恥,而射鵰也是圍繞著家國情懷在寫。
  • 金庸筆下的「變態」孩子林平之5
    從金庸的說法來看,他之所以女性化,是因為其原本就有性別認同障礙,與自宮當然是無關,或者說自宮只是令他開發出自己的本性而已。而林平之呢?任盈盈慢慢地轉過身去,忽道:「你那林師弟,『穿的衣服好花啊』。」說了這句話,走向自己騾車。令狐衝微微奇怪:「她說林師弟穿的衣服好花,那是什麼意思?林師弟剛剛做新郎,穿的是新婚時期的衣裳,那有什麼稀奇。
  • 妙筆生花,天人合一!
    當代史學家范文瀾講:「兩漢寫字藝術,到蔡邕寫石經達到最高境界。」蔡邕的字整飭而不刻板,靜穆而有生氣。蔡文姬生在這樣的家庭,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學能文,又善詩賦,兼長辯才與書法是十分自然的。相傳蔡文姬6歲時就能辨別琴聲,據《後漢書·列女傳》載:「邕夜鼓琴,弦絕。琰曰:『第二弦』。邕曰:『偶得之耳』。故斷一弦問之,琰曰:『第四弦』,並不差謬」。
  • 十香軟筋散、三屍腦神丹、七蟲七花膏……金庸筆下的毒物你認識幾種?
    ,大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畢竟「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因此鶴頂紅大概率是人們藝術虛構出來的一種毒藥。那麼上文提到的七心海棠是否存在呢?七心海棠出自金庸小說《飛狐外傳》,是程靈素所培育的一種植物。花瓣上有七個小黃點,據說其根莖花葉俱是劇毒無比,製成毒物後更是無色無味,即使是一等一的毒藥高手也幾乎無法察覺,令人防不勝防,堪稱天下毒物之王。
  • 金庸筆下的那些醫生
    △ 香港演員樊少皇飾演的「虛竹和尚」金庸是全球華人的金庸。咱們這一代人,有誰沒有躲在被窩裡看過金庸?反正我是看過的。還記得那是初中時候,我躲在被窩裡偷看《天龍八部》,還不知道「角膜」為何物,也不知道「角膜移植術」已被現代醫學研究成功並大規模用於臨床,讓無數像阿紫一樣失明的人重見光明,便只覺得神奇。
  • 原來畫家真的有魔法,可以妙筆生花,甚至在手心裡實現奇思妙想!
  • 古色古香妙筆生花的女書畫家作品展與你「相約」博物館
    「儒韻華芳 大美鄉村」第四屆濟寧市女書畫家作品展今天上午在濟寧市博物館與市民觀眾見面,百餘幅「接地氣、有人氣」的作品,端莊靈秀、明淨淡雅,皆出自濟寧市女書畫家們妙筆生花的「筆頭」。「作品以女性獨特的藝術視角和人文情懷,小角度講好大『故事』,展現改革開放四十年濟寧經濟社會發展的輝煌成就,詮釋新時代濟寧鄉村的華麗蛻變,生動描繪出鄉村振興的新氣象、新風貌,表達了對大美鄉村的無限熱愛和深情禮讚。」濟寧市女書畫家協會副主席黃秀傑說。「女書畫家們來自濟寧市各行各業,用多彩的畫筆和豐沛的情感,創作出一幅幅弘揚正能量、提振精氣神、謳歌真善美的優秀文藝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