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烈祝賀四川人民出版社
《瑜伽文庫》套裝版(16冊)精裝發行
「瑜伽文庫」總序
古人云: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之為人,其要旨皆在契入此間天人之化機,助成參贊化育之奇功。在恆道中悟變道,在變道中參常則,「人」與「天」相資為用,相機而行。時時損益且鼎革之。此存「文化」演變之大義。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含攝深廣,在悠悠之歷史長河,不斷攝入其他文明的諸多資源,並將其融會貫通,從而返本開新、發閎揚光,所有異質元素,俱成為中華文明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古有印度佛教文明的傳入,並實現了中國化,成為華夏文明肢體的一個有機部分。近代以降,西學東漸,一俟傳入,也同樣融築為我們文明的固有部分,唯其過程尚在持續之中。尤其是上世紀初,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並迅速實現中國化,推進了中國社會的巨大變革……
任何一種文化的傳入,最基礎的工作就是該文化的經典文本之傳入。因為不同文化往往是基於不同的語言,故文本傳入就意味著文本的翻譯。沒有文本之翻譯,文化的傳入就難以為繼,無法真正兌現為精神之力。佛教在中國的紮根,需要很多因緣,而前後持續近千年的佛經翻譯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沒有佛經的翻譯,佛教在中國的傳播就幾乎不可想像。
隨著中國經濟、文化之發展,隨著中國全面參與到人類共同體之中,中國越來越需要了解更多的其他文化,需要一種與時俱進的文化心量與文化態度,這種態度必含有一種開放的歷史態度、現實態度和面向未來的態度。
人們曾注意到,在公元前8-前2世紀,在地球不同區域都出現過人類智慧大爆發,這一時期通常被稱為「軸心時代」。這一時期所形成的文明影響了之後人類社會2000餘年,並繼續影響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隨著人文主義、新技術的發展,隨著全球化的推進,人們開始意識到我們正進入「第二軸心時代」(the Second Axial Age)。但對於我們是否已經完全進入一個新的時代,學者們持有不同的意見。英國著名思想家凱倫·阿姆斯特朗(Karen Armstrong)認為,我們正進入第二軸心時代,但我們還沒有形成第二軸心時代的價值觀,我們還需要依賴第一軸心時代之精神遺產。全球化給我們帶來諸多便利,但也帶來很多矛盾和張力,甚至衝突。這些衝突一時難以化解,故此,我們還需要繼續消化軸心時代的精神財富。在這一意義上,我們需要在新的處境下重新審視軸心文明豐富的精神遺產。此一行動,必是富有意義的,也是刻不容緩的。
在這一嶄新的背景之下,我們從一個中國人的角度理解到:第一,中國古典時期的軸心文明,是地球上曾經出現的全球範圍的軸心文明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第二,歷史上的軸心文明相對獨立,缺乏彼此的互動與交融;第三,在全球化視域下不同文明之間的彼此互動與融合必會加強和加深;第四,第二軸心時代文明不可能憑空出現,而必具備歷史之繼承和發展性,並在諸文明的互動和交融中發生質的突破和提升。這種提升之結果,很可能就構成了第二軸心時代文明之重要資源與有機部分。
簡言之,由於我們尚處在第二軸心文明的萌發期和創造期,一切都還顯得幽暗和不確定。從中國人的角度看,我們可以來一次更大的覺醒,主動地為新文明的發展提供自己的勞作,貢獻自己的理解。考慮到我們自身的特點,我們認為,極有必要繼續引進和吸收印度正統的瑜伽文化和吠檀多典籍,並努力在引進的基礎上,與中國固有的傳統文化,甚至與尚在湧動之中的當下文化彼此互勘、參照和接軌,努力讓印度的古老文化可以服務於中國當代的新文化建設,並最終可以服務於人類第二軸心時代文明之發展,此所謂「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基於這樣樸素的認識,我們希望在這些方面做一些翻譯、注釋和研究工作,出版瑜伽文化和吠檀多典籍就是其中的一部分。這就是我們組織出版這套《瑜伽文庫》的初衷。
由於我們經驗不足,只能在實踐中不斷累積行動智慧,以慢慢推進這項工作。所以,我們希望得到社會各界和各方朋友的支持,並期待與各界朋友有不同形式的合作與互動。
瑜伽文庫編委會
2013年5月
當下中國瑜伽界體系化的瑜伽寶庫,包含所有瑜伽重要類型的經典文本、瑜伽實踐的思想導圖,充滿了瑜伽正念,不僅有益於瑜伽人的瑜伽精進,更有益於人們生活的豐富和美好。
主編簡介:
王志成
●浙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宗教學研究所所長
●印度吠陀管理中心(VedicManagement Center)名譽主任
●浙江省老子研究會副會長
●研究和教學領域:瑜伽哲學、阿育吠陀瑜伽、吠陀生命管理學
●代表性作品:《薄伽梵歌》、《哈達瑜伽之光》、《阿育吠陀瑜伽》、《瑜伽是一場冒險》、《直抵瑜伽聖境》、《九種奧義書》
●2011年中印瑜伽峰會特邀嘉賓,對話艾揚格大師
●2016年G20期間受到印度總理莫迪先生接見
●2018年湖南衛視《中國有瑜伽》節目顧問、評委
●蘇磨學院創始人
瑜伽文庫書目
01 《薄伽梵歌》
02 《哈達瑜伽之光》
03 《<瑜伽經>直譯精解》
04 《智慧瑜伽——商羯羅的<自我知識>》
05 《愛的瑜伽:<拿拉達虔信經>及其權威闡釋》
06 《吠陀智慧》
07 《瑜伽喜樂之光:<潘查達西>之喜樂篇》
08 《<瑜伽經>講什麼》
09 《阿育吠陀瑜伽》
10 《瑜伽之海》
11 《瑜伽的力量》
12 《瑜伽是一場冒險》
13 《喜樂瑜伽》
14 《瑜伽梵語實用手冊》
15 《印度近代瑜伽之光:辨喜的生平、思想與影響》
16 《<薄伽梵歌>的教導》
如有需要訂購「瑜伽文庫」書籍,請與小編聯繫
文章來源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侵權請聯繫刪除
來源:瑜伽文庫編委會
編輯:Mango
審核:瑜樂圈主M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