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刑相同的牽連犯宜數罪併罰

2021-01-18 光明時評

  作者:蔣毅

  牽連犯是指以實施某一犯罪為目的,而其犯罪方法行為或者結果行為又觸犯了其他罪名。按照刑法理論,牽連犯是裁判上的一罪,實行從一重罪處斷的原則,即對牽連犯應當採用吸收的原則,按照數行為所觸犯的罪名中最重的罪論處。這樣處罰顯然有利於被告人,但若遇到牽連行為觸犯罪名法定刑相同時,該如何處理?筆者認為,法定刑相同的牽連犯罪宜適用數罪併罰。理由如下:

  符合罪刑相適應原則。法定刑相同,意味著數罪之間無輕重之分,從一重罪處罰無從談起。之所以牽連犯從一重罪處罰,是將輕罪作為重罪的犯罪情節予以評價。如持槍故意殺人,故意殺人是重罪,持槍行為作為殺人的犯罪情節予以評價,而持槍過失致人重傷就值得思考,過失致人重傷法定最高刑是有期徒刑三年,非法持槍法定最高刑也是有期徒刑三年,判處任何一罪,都評價不了另一罪行為,只有適用數罪併罰才能實現罪刑相適應。

  符合從重處罰法理。牽連犯作為處斷的一罪,既不同於法定的一罪,也不同於實質的一罪,因為法定的一罪和實質的一罪就是一罪,繼續犯、想像競合犯、結果加重犯都是實質的一罪;結合犯、集合犯都是法定的一罪。而牽連犯必須有兩個以上的危害行為,這是構成牽連犯的前提條件。牽連犯的數個行為之間必須具有牽連關係。所謂牽連關係,是指行為人實施的數個行為之間具有手段與目的或者原因與結果的關係。牽連犯的數個行為必須觸犯不同的罪名,這是牽連犯的法律特徵。刑事立法對牽連犯處罰規定並不一致。如刑法規定行為人犯受賄罪,同時犯徇私枉法罪,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執行判決、裁定濫用職權罪和執行判決、裁定失職罪,從一重罪處罰,但同時又規定,因受賄而犯其他瀆職罪的,數罪併罰。由此可見,刑法對牽連犯既可按從重罪處罰,也可數罪併罰。而對法定刑相同的數罪來說,無論適用什麼罪名評價,都實現不了從重處罰意圖,只有數罪併罰,才能罰當其罪。

  符合刑罰公平與公正原則。想像競合犯和牽連犯雖然都是從一重罪處斷,但兩者有本質的不同。想像競合犯是以一個故意或過失,實施了一個行為,侵害了刑法上數個不同罪名的犯罪形態。如行為人未經同意到他人住宅非法搜查,行為人非法搜查行為觸犯兩個罪名: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罪和非法搜查罪,兩罪發生競合,只需一罪來評價。除非刑法另有規定,想像競合犯不存在數罪併罰。牽連犯則不同,如行為人未經同意侵入他人住宅搜查他人身體,行為人非法侵入他人住宅和非法搜查兩個行為,觸犯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罪和非法搜查罪,由於二行為有手段與目的的牽連關係,所以需要從一重罪從重論處,但兩罪法定最高刑相同,無論適用哪個罪,都達不到從一重罪處罰的效果,這時只有考慮適用數罪併罰,才能實現刑罰公正。(蔣毅)

[責任編輯:劉朝]

相關焦點

  • Day14作業—犯數罪就會數罪併罰?法律沒有那麼刻板!
    數罪併罰,是指人民法院對一人在法定時限內所犯的數罪分別定罪量刑後,依照刑法規定的原則決定其最終應當執行的刑罰的制度。2.一人犯數罪,通常應當數罪併罰,但並非必須數罪併罰。在以下情況下,通常不實行數罪併罰: 第一,在法條競合的情況下,一個行為觸犯了兩個以上的罪名,但不需要數罪併罰。
  • 數罪併罰的概念、特點、意義
    數罪併罰,是指行為人所犯數罪合併處罰的制度。我國刑法中的數罪併罰,是指人民法院對一行為人在法定時間界限內所犯數罪分別定罪量刑後,按照啊法定的兵法原則及刑期計算方法決定其應執行的刑罰的制度。這種制度的實質在於,以一定準則,解決或協調行為人所犯數罪的各個宣告刑(包括同一判決中的數個宣告刑或者以上不同判決中的數個宣告刑)與執行刑之間的關係。數罪併罰的特點:1、必須是以行為人犯有數罪。
  • 「數罪併罰」與「擇一重罪量刑」的概念和量刑標準
    數罪併罰的概念和計算方法數罪併罰,是指一個人在判決宣告以前犯有數罪,或者在判決宣告以後、刑罰執行完畢以前,發現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決宣告以前還有其他罪沒有判決,或者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刑罰執行完畢以前又犯新罪,審判機關依照刑法規定的數罪併罰的原則和方法對一人所犯數罪的合併處罰
  • 走私犯罪中,吸收犯和牽連犯的區分認定
    牽連犯,是指行為人實施某一犯罪,其手段行為或者結果行為又觸犯了其他罪名的情況。具體包括手段和目的或者原因與結果之間的牽連關係。吸收犯和牽連犯在法院定罪量刑過程中,通常會處以一罪進行定罪處罰,而不予以數罪併罰。因此在實踐中,吸收犯和牽連犯也會產生一定的混淆,則本文對兩種犯罪形態進行比較區分。
  • 司法疑難之335:判決宣告後又發現被判刑的犯罪分子的同種漏罪是否實行數罪併罰
    該文件明文規定:「人民法院的判決宣告並已發生法律效力以後,刑罰還沒有執行完畢以前,發現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決宣告以前還有其他罪沒有判決的,不論新發現的罪與原判決的罪是否屬於同種罪,都應當依照刑法第六十五條的規定實行數罪併罰。」第二種觀點認為,應當啟動再審程序,數額可以併科,按照併科後的數額量刑,無需並罰。
  • 法院:危險駕駛罪、妨害公務罪,數罪併罰!
    法院:危險駕駛罪、妨害公務罪,數罪併罰! 據有關統計,危險駕駛罪已成為數量排名第一的刑事犯罪,雖然「喝酒不開車 開車不喝酒」的警句早已為人們熟知,醉駕入刑更是人人皆知
  • 緩刑期間再「醉駕」 法院判決數罪併罰
    近日,曲靖市霑益區人民法院以危險駕駛罪,判處被告人付某拘役六個月,並處罰金8000元;前罪犯危險駕駛罪,判處拘役四個月,並處罰金5000元;數罪併罰,決定執行拘役九個月,並處罰金13000元。本案中,被告人付某因危險駕駛被法院判處拘役、緩刑,其不思悔改,未吸取教訓,在緩刑考驗期內再次醉酒駕車,構成危險駕駛罪,故對其撤銷緩刑,實行數罪併罰,判處拘役九個月,並處罰金13000元。
  • 受賄罪與瀆職罪並罰不違反禁止重複評價原則
    新聞來源:正義網根據刑法第三百九十九條第四款和2016年兩高《關於辦理貪汙賄賂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2016年兩高司法解釋」)第十七條的規定,除徇私枉法罪等四個特定罪名,受賄後瀆職又構成犯罪的,應當數罪併罰。
  • 當新舊法定刑相同時,是定強制猥褻罪,還是強制猥褻婦女罪
    刑法適用中 當新舊法定刑相同的 應當適用舊法有些情況下,刑法條款作了修改,主要是調整了罪狀,但法定刑沒有變化。這種情況下的法律適用體現了「從舊兼從輕原則」中的從舊為主,即首先考慮從舊,有輕重之別的才考慮從輕。
  • 刑法中法定的一罪
    一、法定的一罪,指數個獨立的犯罪行為依據刑法的規定作為一罪定罪處罰的情況。主要有結合犯、集合犯。結合犯是法定的一罪,不是實行數罪並行。三、集合飯集合犯,是指行為人以實施不定次數的同種犯罪行為為目的,實施了數個同種犯罪行為,刑法規定作為一罪論處的犯罪形態。
  • 番禺檢察:緩刑期內又再犯,數罪併罰悔已晚
    近日,因在緩刑考驗期內再犯罪,經廣州市番禺區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被告人凌某某被廣州市番禺區人民法院判決撤銷緩刑,對其之前所犯交通肇事罪和後犯的開設賭場罪數罪併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一年五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3000元,沒收違法所得人民幣3500元。凌某某的慘痛教訓,正應了一句名言警語:良機只有一次,一但坐失,就再也得不到了。
  • 檢答網集萃|判決宣告後又犯同種新罪的並罰
    判決宣告後又犯同種新罪的並罰諮詢類別:法律政策諮詢人:廣西壯族自治區隆林縣檢察院周彬諮詢內容:判決宣告後又發現被判刑的犯罪分子犯了同種新罪,是否以相同的兩個罪名實行數罪併罰?個人意見(理由和依據):根據1993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判決宣告後又發現被判刑的犯罪分子的同種漏罪是否實行數罪併罰問題的批覆》(法復〔1993〕3號,下稱《批覆》),人民法院判決宣告並已發生法律效力以後,刑罰還沒有執行完畢以前,發現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決宣告以前還有其他罪沒有判決的,不論新發現的罪與原判決的罪是否屬於同種罪,都應當依照刑法第六十五條的規定實行數罪併罰。
  • 為了出氣,浙江男子一拳下去結果「緩刑變實刑」,這種方式使不得
    緩刑是指對觸犯刑律,經法定程序確認已構成犯罪、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人,先行宣告定罪,暫不執行所判處的刑罰。如果在緩刑期間犯罪會怎樣?一起來聽檢察官說案。經鑑定,項某雙側鼻骨骨折,損傷程度為輕傷二級,柳某的行為已達故意傷害罪的起刑標準。2018年11月,柳某因信用卡詐騙罪被雲和縣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二年,緩刑兩年六個月。緩刑考驗期剛過去了一半。柳某對自己的衝動行為感到十分後悔,認罪態度積極,在家屬的幫助下主動賠償了被害人醫藥費。
  • 虛開發票騙取貸款又行賄 數罪併罰獲刑1年2個月
    法院認為,被告人莊某利用企業實際控制人身份指使他人多次以欺騙手段取得銀行貸款共計人民幣6300萬元,其行為已構成騙取貸款罪;被告人莊某指使他人虛增金額172萬元開取發票用於企業虛增成本抵扣稅款等,其行為已構成虛開發票罪;被告人莊某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予國家工作人員財物共計人民幣13萬元 ,其行為已構成行賄罪,被告人莊某身犯數罪,應依法數罪併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