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大學內的中國文化是怎樣的?

2020-12-24 侃哥Jenke在德國

波鴻大學是一所德國公立大學,建立於1962年,也是新成立的聯邦德國以來第一所大學。同時波鴻大學還入選了德國精英計劃中的研究生院。在最新的CHE2019-2020排名中環境工程排名全德第一,化學專業和土木工程也獲得了第二第三的成績。

波鴻大學俯瞰

今天帶大家來到波鴻大學還有另外一個原因是在這所大學裡面有座—潛園。潛園是中國蘇州園林風格,象徵著中德友誼文化的交流。清晨我就踏上了去往波鴻大學的行程,一路上我一直沉迷於沿途的風景。一直到同伴提醒我下一站就是波鴻大學了。

我們走出車站坐上電梯,本以為還要再走有段路。可同伴說這裡就是波鴻大學。我很驚奇,原來這個車站就是修建在波鴻大學裡面。只要出了車站就是波鴻大學。走出車站我們來到了一個橋上,橋的右邊是波鴻大學,左邊是一條小型的商業街。

我們先去波鴻大學裡面的商業街看一下,裡面有很多餐廳,商店還有銀行等。最讓我意外的是還有一家小型的亞洲超市,裡面的東西大多都是來自中國的一些食物。看來這裡的中國留學生應該很多。走出商業街我們進入到了波鴻大學的校園,我看到了很多新的教學樓在建設中,波鴻大學一直在不斷的擴建中。

Audimax

波鴻大學的建造布局確實有點奇特,大學圖書館和Audimax坐鎮中央,而在四周都是由四座完全對稱的建築以不同顏色而構成,這種設計理念還是很新穎的。隨後我們來到了他們盛名的空中餐廳,這個餐廳可以說是附近所有大學生所羨慕的一點。在這裡用餐同時可以俯瞰整個大學還有整個波鴻市,可以說這裡是最佳觀景臺。

潛園

依依不捨的走出波鴻最美的大學食堂,我們下一個目標就是代表著中德友誼文化的潛園。潛園的名字由來據說是根據陶淵明的字命名。陶淵明字元亮、號五柳先生,晚年改名為潛。現在我們走進潛園看一看,潛園開放時間夏令時時9點到18點,冬令時時9點到16點並且免費的。潛園佔地1000平米,是德國唯一的一座中國南方水鄉風格的園林,據說從中國運來了高達600噸的山石,由中國工匠精心打造的。

走入潛園的大門就會產生一種錯覺,身在中國還是德國?潛園雖說不大,但是我們中國工匠做到了一步一景,每一處都是別致的景致。假山怪石間有嶦牙高啄的封停水榭,一種玲瓏剔透的、巧奪天工的精湛匠藝。

潛園走廊

走過一個石鋪小路便是一個小小額門廊,上面有一個《世外桃源》的門匾。看來這也是為了紀念陶淵明所題寫的。江南園林風格不能無水,所以潛園也是一樣,水時不能缺少的元素,潛園的人工湖佔據了園林的大部分面積,其中一段瀑布從假山上傾瀉而下,甚是壯觀同時也給整個園林一種無限生機的感覺。潛園裡有隨處可見的雕刻、空簍的門窗等等,精心設計的每一個細節和景致讓我目不暇接,留戀往返。這裡是波鴻大學所有留學生最喜歡的地方,也是在這裡一解思鄉之愁。

總結:高考來臨之際,我也是為高考生們提供一些德國大學信息。同時也是專遞中德友誼。此處很適合高考結束之後帶領孩子來這裡走一走看一看。整個校園環境和文化都非常不錯。

相關焦點

  • 中國學生德國大學兄弟會內被欺侮!被罵Scheiss Asia
    我們小說裡讀到的「聖殿騎士團」、「共濟會」等等,都是德國兄弟會的前身以及榜樣。這些組織大部分有宗教背景,加上歐洲中世紀以來中央集權壓制公民結社和政治自由化的系統,一直以來被稱為秘密組織。德國兄弟會在法國大革命之後開始活躍,因為德國大學的精英化(那時候有錢有實力人家的孩子,「未來的社會中堅人群」才有機會去讀大學)。
  • 德國人眼裡的中國文化!
    德國人和中國人在跨文化互動中有什麼區別?在商業、政治或文化交流中,哪裡容易產生誤解?避免跨文化衝突的最佳方法是什麼?近日德國某媒體發起了一個中國人和德國人在彼此眼裡的文化的調查。在這個系列中,54名德國人和54名中國人接受了採訪,他們每人都獲得了中德交流的經驗。從德中兩種視角的文化差異當被問及五大德中文化差異時,請給出一個例子或自己的經歷解釋。
  • 另闢蹊徑的德國,感受原汁原味的德國生活與文化
    享受德國歷史名城純淨的美好和熱情好客,必打卡、必買、必吃...原該治癒被忙碌生活折磨的不成人形的旅行,卻又被各種「 到此一遊」的景點打卡塞的滿滿當當,讓人喘不過氣。其實體驗一個地方最好的方式,是放慢腳步、隨心所欲;走近當地人的生活,輕鬆自在地探索。在德國,便利的鐵路交通和城市內的公共運輸,使得在德國的歷史名城之間自由地旅行成為可能。
  • 山東大學何中華教授論中國傳統文化與大學文化建構
    中國網訊 「中國傳統文化從總體上說是自然主義的,中國人講究『天人合一』,主張順天應時。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人道順應天道構成中華民族文化傳統的基本原理」,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博士生導師、何中華教授如是說。
  • 德國漢學家:從中國傳統文化視角看世界抗疫的啟示
    施寒微先生飲譽國際漢學界,巴拓識先生是德國第一位撰寫王陽明哲學研究專著的哲學家。我想與作為漢學家和人文學者的你們一起,從中國文化深厚的歷史底蘊去看中國抗疫,並探討後疫情時代。施寒微(Helwig Schmidt-Glintzer),德國哥廷根大學教授,國際儒學聯合會副會長,著名漢學家,代表作有《中國簡史》。施寒微:中國嚴格遏制疫情的政策是成功的。
  • 20世紀紅遍西方的中國文化代言人辜鴻銘,為何他的名氣轟動德國?
    在很多的歐洲人眼中,辜鴻銘是一位學識淵博的東方文學家,他就是那時候東方文化的代表人物,除此之外,他還十分的精通西方文化,能夠在西方人面前講述自己對於西方文化的深刻理解。由於他本人是一個東方的文學家,所以西方人對他非常的感興趣,其中受到他影響最大的就是德國,為何辜鴻銘能在那個年代在德國擁有如此高的名氣呢?
  • 中國大學的現代性格是如何誕生的?
    次年1月蔡元培到任學者金耀基先生指出蔡元培的看法是受德國大學的模型影響,他說:「現代大學的科學理性精神在19世紀的德國最先出現,然後擴展到美國、英國,之後中國也加入進來了,蔡元培就碰到那個歷史時刻。蔡元培是世紀之交特殊的人。他是一個老翰林,留學德國。那個時候德國科學最先進,他很能掌握到德國大學的現代性格。」那麼,大學的現代性格是什麼?
  • 「洋創客」德國阿福創業故事:想做中德文化的橋梁
    2016年初,他在春節假期中閒來無事,製作了短視頻《老外介紹德國蔬菜》。「起初只是隨便玩玩,想練習一下怎麼編輯和剪輯視頻。」  令阿福火起來的是他發布的第二個視頻:《娶個中國老婆是種怎樣的體驗》。在此視頻中,阿福一人分飾多角,扮丈母娘催婚催生,演丈人玩撲克打麻將,學妻子買首飾計劃旅遊時的模樣,吐槽「洋女婿」遇到的各種有趣事情。在視頻網站「美拍」,這一短視頻收穫了4000多條評論。
  • 瞧,德國鬼子怎樣暴殄天物吃豆腐!
    對來自西域的番茄,我國發展出了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吃法;那麼洋人對來自中國的食材 豆腐又會有怎樣的帝國主義闡釋呢?大膽混搭我最佩服的是德國人的創意,豆腐是異國他鄉的食材,德國人不受中國飲食文化的限制,天馬行空,用料大膽,突破傳統,創新出很多獨特的品種。
  • 德國的住房,是怎樣的?
    本文為歷史領域文章,描述的是德國的住房,是怎樣的歷史往事。德國風光俄羅斯對德國的住房,是怎樣的,作出了介紹和評價,以下為具體內容:今天,我們去了歐洲較繁榮的國家:德國。在本文中,你可以了解到德國住房的售價是多少,室內裝飾和外觀是怎樣的。一、房地產抵押貸款的利率調低,住房售價提升德國房地產市場多種多樣,各個地區之間的房地產價格差異很大。
  • 德國網紅阿福:想把中國的行動支付帶回國
    vid=428532  「中國朋友一直在學習德國的工業4.0,是時候德國人也該向中國學點什麼了。」   一個名叫阿福的「萌萌噠」德國網紅近日在微博和臉書上同時發表了一封致德國總理默克爾的公開信,呼籲德國向中國學習轉型無現金社會。這封公開信引發了不少關注。
  • 德國文化資訊(2014.12)
    這部作品反映了男人之間的權力遊戲,關注的是強弱、分合和輸贏,向我們展示了跌倒後重新站起來並永不放棄的精神。Act 是這項研究的結果。在這部舞蹈作品中,三名男演員在不同的狀態、關係和情感環境中進行演出。整部作品節奏感強,鏗鏘有力,但又不失細膩。總部位於德國柏林的魯巴託舞團由尤塔•黑爾和迪特爾•鮑曼創立和領導,一直致力於在國際視野下編制高難度、動作有力、感情細膩的作品。
  • 跟隨「德國女婿」阿福的鏡頭,見證中德文化的碰撞與交融
    在上海減肥非常難,因為誘惑太多了,在德國相對來說減肥比較容易。」8月16日,在上海書展現場,來自德國的洋女婿阿福(Thomas Derksen)說。出生於德國古梅爾斯巴赫市的阿福,2007年首次來到中國交流學習,從此深深愛上了中國文化。2016年起,他與中國妻子莉萍定居上海,並出版了《阿福拜見老虎嶽父》一書,受到讀者歡迎。
  • 德國大學申請的這些條件,你滿足了嗎?
    德國大學申請條件 1、德國預科 因為德國和中國中學學制不同,高中應屆畢業生無法直接進入德國大學讀書,需要在德國讀一年的預科,畢業之後才能進入到德國本科學習。前提是參加高考並達到當地二本分數線以上,德語達到B1的水平。
  • 德國和日本的消防員是怎樣煉成的?
    文|中國日報網 劉婧 張同彤天津塘沽爆炸事故後,一幅被命名為「世界上最偉大的逆行」的漫畫感人至深。德國消防隊隊員正在執行救災任務。德國公務員序列內的職業消防員平均月收入與其他行業對比:擁有國家技師資格的技術工人月均收入2798歐(約合人民幣2萬元);保育員月均收入2768歐(約合人民幣2萬元);消防員平均月收入2586歐(約合人民幣1.8萬元);護士月均收入
  • 德國偉人最多的大學,建校以來55個諾貝爾獎碾壓群雄
    今天帶大家遊覽德國的一所偉人最多的大學。很多人都分不清楚柏林的兩所大學,一個是柏林洪堡大學,一個是柏林自由大學。其實兩個大學曾經是一個大學。因為事情耽擱我們只能下午出發,然後欣賞一下柏林的夜景,同時領略一下柏林的夜生活是怎樣的。
  • 德國妹子為中國說公道話,卻遭網暴
    我們聽說過你的故事,你在推特上為中國仗義執言,結果遭到了一些網友和西方媒體的惡意攻擊,尤其是德國媒體《世界報》(Die Welt)和英國智庫ISD(Institute for Strategic Dialogue)發表文章對你進行污衊。他們不僅篡改了你的採訪內容,還散布了關於你的謠言。作為一個21歲的大學女生,對此你有什麼感受?
  • 傳播中國文化,德國嶽父到中國生活,半個月後高喊:我要移民!
    傳播中國文化,德國嶽父到中國生活,半個月後高喊:我要移民!廣場舞德國老人來到中國一個德國女孩,因為喜歡中國的美食和中國文化,所以選擇來到中國留學,而在學校結識了一位中國男孩,於是兩人成婚,女孩也隨之在中國定居下來
  • 濟南「牽手」德國,擦出怎樣的火花?
    濟南與德國合作結出累累碩果2015年,首屆中德中小企業合作交流大會舉辦。此後,在國家工信部、山東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指導下,已連續成功舉辦五屆。彼時,很多人發出疑問:世界那麼大,濟南為何「青睞」德國?今年大會再次升格,從中德到中歐名稱的變化也可以看出,今後大會將在更大範圍內開展企業間的國際交流合作。合作成果更加豐碩。前五屆累計籤約項目94項,涉及生物醫藥、人工智慧、電子信息、航空及製造業、生命科學等領域。
  • 我在中國文化大學的日子
    我在即將畢業的時候知道我要去中國文化大學去當研修生,我的心情是特別忐忑和激動的,對於中國文化大學我沒有提前做什麼攻略,對於此次臺灣的旅程也沒有做太多的攻略,那麼可以和我一起了解臺灣,了解這裡地域人文,了解中國文化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