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店100多家,裁員千人,克莉絲汀回天乏力?

2020-12-22 新浪財經

來源:EMBA微金

2020年對於烘焙行業來說是艱難的一年,有的企業由於外因困難重重,但也有的卻是因為內部原因不堪重負,而「烘焙第一股」克莉絲汀就是其中之一!

4月1日,克莉絲汀發布2019年未經審核年度業績公告。年報顯示,2019年,克莉絲汀虧損兩億,關店110家,資產負債率提升到87%。

從2013年首虧至今,克莉絲汀已連虧7年。這個曾經的先行者,是如何從「烘焙第一股」隕落至此的?

關店百家,裁員千人,

據最新公告,克莉絲汀2019年未經審核業績,公司全年實現營收5.49億元,同比減少約17.34%;全年虧損2.07億元,虧損面同比減少約10.98%。門店數量淨減少110家。

財報稱,公司收入減少,主要跟其2019年持續實行關閉績效不佳且租約到期門店的策略,銷售點的減少及新開店運營時間尚短所致。

事實上,除了在門店上進行縮減外,克莉絲汀也進行了大規模裁員,報告顯示,2019年底其員工數為3306人,較前一年減少了1039人。

同時,公司在業績報告中稱,年內因員工規模同步縮編,且政府減緩調升勞動者最低工資幅度,因此,2019年員工成本較2018年縮減2046.9萬元。

除此之外,旗下各業務板塊業績均出現下滑。

作為主要業務的麵包及蛋糕品類,營業額同比下降14.24%至6770.3萬元,點心類下滑10%至809.9萬元,其他品類(胚芽乳、果凍等)營收下滑51.5%。

而月餅這一品類的收入,卻同比降低23.5%,拖了後腿。

事實上,早在2015年,克莉絲汀就特別強調公款消費限制對月餅銷售的影響。而本次年報中,克莉絲汀對於月餅銷量下降的原因,也提到與「二零一九年傳統月餅消費市場持續消退」有關。

克莉絲汀月餅產品收入的下降,產品缺乏創新和品牌影響力衰退或是主因。

其實,克莉絲汀的整體銷量下降還體現在存貨周轉天數上。2019年,克莉絲汀的存貨周轉天數從2018年的29天提升到了32天,同比上升超過10%。

此外,公司的高資本負債率也引人注目。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克莉絲汀的資本負債率(按總負債除以總資產計)為87.39%,將近90%。

對此,克莉絲汀表示,主要因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收入下降、銀行借款增加及預付卡券銷售收入降低,減少了銀行及現金餘額,導致資產快速減少,提升了負債率。

上市8年連虧7年,股票跌成仙股,股東內鬥

據公開資料顯示,克莉絲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是中國領先的烘焙產品連鎖經營商,公司自1993年起生產及銷售烘焙產品。

而克莉絲汀也是最早進入中國的外資投資烘焙企業之一,於2012年2月在中國香港上市,巔峰之時店鋪數量堪比全家,在全國布局1000多家店鋪。被稱為「烘焙第一股」。

可惜好景不長,克莉絲汀在港股上市後,便陷入了虧損困境。自2013年首虧至今,克莉絲汀已連虧7年。

股價率先反應,自2014年以來,克莉絲汀的股價就一直低於1港元。而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今年三月,克莉絲汀股票整月的的成交金額不到33.36萬,接近一周股市交易日裡,其成交量甚至為0。

而截至4月3日收盤,克裡斯汀的股價只有0.17港元/股,也就是說,當初的「烘焙第一股」,如今已是港股市場上一隻無人問津的「仙股」。

據了解,2000年左右,走高端路線的克莉絲汀曾是烘焙行業中唯一接近千家連鎖店的企業,據此前媒體報導,克莉絲汀最初近1000家門店全部為直營店,大都位於城市商圈的黃金地段。

但自從2012年上市後,克莉絲汀實行了一系列的擴張計劃。比如將募資所得的41%用於開設新門店,兩年內增開220家零售店,涉及資本開支1.25億元,新店面開到了合肥、馬鞍山、商丘、慶陽、湖州等二三線、甚至三四線城市。

而擴張是需要錢的,克莉絲汀定位高端,門店都位於黃金位置,更需要重金支撐。當克莉絲汀意識到擴張出了問題,在2014年開始關閉100家門店時,已經來不及了,產品質量、直營店高效管理等曾經的優勢一去不復返。

業績不振的同時,克莉絲汀還屢次曝出股東內鬥

2017年,克莉絲汀創始人、時任CEO的羅田安還被三位股東聯合提案罷免董事職位,之後更是數度換帥。

可想而知,內訌的公司大多是忙著爭奪控制權,而業績自然也會有所影響,如今,克莉絲汀上市才8年,已連續虧損了7年。

小結

業績下滑、負債率上升、股東內鬥,克莉絲汀的狀況讓人唏噓。

無論在餐飲行業,還是更大的商業環境裡,這樣的故事總在上演,延綿不斷。

具體到每個企業,也許有各種具體原因。但歸根結底,是決策人的選擇。

在未來,克莉絲汀是將繼續滑向谷底?還是實現絕境逢生?這一切的答案只有等待時間的驗證。

資料參考自:中國網、藍鯨財經、財經早餐、中國基金報

相關焦點

  • 「第一烘焙股」克莉絲汀:虧損七年 裁員千人
    恐怕連克莉絲汀創始人羅田安自己也沒想到,他用20年時間將名不見經傳的克莉絲汀送上了赴港上市「內地第一烘焙股」的寶座,卻只用了1年時間,就拉開了克莉絲汀此後連續虧損七年、關店、裁員的悲劇。而他自己,也被一手帶大的克莉絲汀拋棄,踢出了公司。
  • 宣布關店3000家,裁員6000人,此前是女生最愛
    疫情期間,各個行業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衝擊,一些抗風險能力較弱的企業直接被疫情壓垮,而最近幾個月以來,一些知名企業也傳來了關店和裁員的消息。6月,德國媒體報導稱,汽車巨頭寶馬(BMW)將裁員6000人。這是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寶馬第一次裁員,當時網際網路上議論紛紛。7月,連「牛肉飯」都扛不住了,日本吉野家控股公司宣布將開始關閉世界各地的門店,以止住虧損。
  • ...施華洛世奇將關店3000家裁員6000人、農夫山泉暗盤暴漲逾100%...
    淘寶成立浙江躺平家居有限公司 浙江躺平家居有限公司成立,註冊資本1000萬元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湯興,公司經營範圍包括:家具製造;家具零配件生產;建築用木料及木材組件加工;木材加工;五金產品製造;軟體開發;信息系統集成服務;人工智慧應用軟體開發;動漫遊戲開發等,由淘寶中國控股有限公司100%持股。
  • 「中國版ZARA」拉夏貝爾44億巨債壓頂,回天乏力瘋狂關店5602家
    之後,邢加興又接回總裁一職。到2020年4月,拉夏貝爾當時的高級副總裁尹新仔接任總裁。而後,總裁一職又在拉夏貝爾聯合創始人、董事章丹玲,以及原拉夏貝爾副總裁張瑩手中流轉。前者任職最短,僅有一個多月。拉夏貝爾總裁一職更換速度之快,令人咋舌。此外,拉夏貝爾更有多位董事更換,獨立董事及證券事務代表相繼出走,公司管理層的穩定性成隱憂。
  • 羅田安的克莉絲汀
    2012年2月克莉絲汀香港上市,曾被譽為「烘焙第一股」,60歲的羅田安成了真正的麵包大王。巔峰之時店鋪數量堪比全家,在全國布局1000多家店鋪。從2013年起,克莉絲汀進入連續虧損狀態,並自2014年下半年開啟「關店潮」。具體到2018年,克莉絲汀共關閉舊門店66家,期間雖也開設新店4家,門店總數仍從2017年底的648家繼續減少至2018年底的586家。根據2018年年報,報告期內,公司收入同比減少約17.52%至6.64億元;公司擁有人應佔虧損2.32億元,同比擴大約80.46%。
  • 施華洛世奇將關店3000家?125年水晶家族的傳家寶是只老鼠
    即便是擁有125年歷史奧地利水晶精品品牌的施華洛世奇,也禁不住疫情的無情打擊,近日傳出將裁員6千人,關店3000間。9月7日,施華洛世奇在致梨視頻的澄清函中,否認將關店3000家,但坦承日子不好過是真。
  • 克莉絲汀再起內訌,惡鬥不止一年關店66家
    (觀察者網 文/一鳴)克莉絲汀「內訌風波」持續發酵。近日,「烘焙第一股」克莉絲汀創始人羅田安再啟動罷免董事行動,試圖重新掌權。得益於率先在麵包行業中導入中央廚房模式,克莉絲汀迅速在上海鋪開,巔峰之際一天可用掉10噸麵粉,直營門市達上千家名,在全國布局1000多家店鋪。克莉絲汀創始人羅田安,最早在臺灣以販賣牛仔褲維生。20出頭的年紀,他就跑到基隆跟帶私貨回國的船員買牛仔褲,再拿去市場轉售。由於那時臺灣進口牛仔褲還很少見,他的「獨家」生意成功賺到第一桶金。
  • 連虧7年、產品被曝菌落超標,克莉絲汀創始人稱高層內訌致經營不安定
    2020年愚人節這天,「烘焙第一股」克莉絲汀(HK:01210)披露了2019年未經審核年度業績,全年實現營收5.49億元,同比減少約17.34%;全年虧損2.07億元,關店110家,資產負債率提升到87%。
  • 克莉絲汀「春之味」青團抽檢「菌落總數超標」被查處
    4月4日,有媒體報導稱,上海克莉絲汀食品有限公司倉匯路店銷售的「春之味」青團因「菌落總數超標」,被市場監管部門查處。據悉,這是此次青團監督抽檢100件樣品中,唯一一件不合格產品。「安心工程」不安心?據介紹,菌落總數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標,主要用來評價食品清潔度,反映食品在生產過程中是否符合衛生要求。
  • 快時尚關店又多三家 這回是ZARA的三姊妹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冉隆楠 文/圖)要在中國市場關店的快時尚品牌又多了三家。至於關店原因是否是因為租約到期,該店員表示並不清楚。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Stradivarius門口以及店內,打折的貼紙隨處可見,最低19元即可買一件T恤,但記者發現和往常的季末折扣相比,店內商品少了很多,貨架之間顯得有些空曠,部分貨架還有缺貨的情況出現。更重要的是,即便折扣很低,加上疫情防控限流的原因,店內的顧客依然顯得很少。
  • 復華集團資金危波尚未止歇:延期兌付、裁員、關店
    延期兌付、裁員、關店:復華集團陣痛未了  本報記者 祁三連 北京報導  導讀  除了受累於「高成本資金」,復華文旅也受到了近年來房地產整體融資趨緊的影響。
  • 關停1300家店,裁員6000人!「牛仔褲之王」真維斯宣告破產!
    此前真維斯已關停1300多家店,裁員6000多人。01「牛仔褲之王」真維斯進入破產清算1月15日,《每日郵報》報導,真維斯澳大利亞公司宣布進入自願託管程序,開始進入破產清算階段。全球零售業的寒風,又颳倒了一位服裝業巨頭!
  • 「烘焙第一股」克莉絲汀內訌升溫 一年關店66家虧損達2.32億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近年來,隨著外界對公司「內訌」質疑不斷加深,克莉絲汀的業績表現每況愈下,其門店數量由巔峰時期的1000多家下滑至2018年底的586家。2018年,公司收入約為6.64億元,同比減少約17.52%;公司擁有人應佔虧損2.32億元,同比擴大約80.46%。
  • 深圳芮歐百貨、日本吉野家、優衣庫宣布關店;萬達等多家商場開業...
    海外,商業形式愈發嚴峻,日本吉野家、優衣庫等宣布關店;美國沃爾瑪裁員、麥當勞關店;奢侈品集團上半年業績集體暴跌……圖片來源:芮歐百貨疫情特刊大連停止餐飲服務經營單位聚集性就餐!傳蘇寧小店關店3000餘家 已撤出5個大區據《第三隻眼看零售》消息,有知情人士透露,蘇寧小店已從店數最多時的5000多家關至1400多家,並計劃縮減至1000家左右。另外,蘇寧小店原本與蘇寧易購採用同一大區制,將全國劃分為43個大區,並全部進駐。
  • 曾經火爆的知名品牌,如今卻關店1300家,在澳大利亞宣布破產倒閉
    可現如今,真維斯的風光早已不再,關店1300家,裁員6000人,在澳大利亞宣布破產倒閉,實在令人唏噓。目前真維斯在澳大利亞有146家門店,僱員達到998人。這些門店恐怕將逐漸關閉,也將造成這幾千名員工的失業。真維斯創始於1972年,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澳大利亞本土服裝品牌之一。
  • 銀行業裁員6萬人,麥當勞關店200家:迷茫時,請選擇最難走的那條路
    疫情衝擊和國際格局變化之下,有的企業裁員、關店甚至破產倒閉,而有的企業卻能夠逆風翻盤。那些成功的企業,到底靠的是什麼?作者:Jenny喬主創團來源:Jenny喬(ID:Jenny-Qiao-Love)最近,銀行舉起了裁員大刀,又開啟了新一輪的裁員行動。
  • 被曝將關店3000家裁員6000人 施華洛世奇怎麼了?
    被曝將裁員6000人 關店3000家據媒體報導,受疫情及重組計劃影響,施華洛世奇預計今年核心的水晶業務全年銷售額或大跌。同時,該集團還決定將裁員6000人,其中包括總部200個職位,同時關閉3000家精品店。施華洛世奇還宣布進行重組計劃。
  • 知名快時尚品牌宣布全球關店千餘家 但國內店鋪還在排隊
    廣州多家門店依舊熱鬧關店消息傳出後,位於廣州的ZARA(天河城店)門店被傳規模大幅「縮水」。該門店位於商場一層,該門店面積較大,店內人流量大,消費群體多為年輕男女。女士試衣間外排起了隊伍,收銀臺前時不時有前來結帳的顧客。
  • 牛仔褲之王:關店1300家,裁員6000多人,曾年收40億今破產清算
    曾經備受全球年輕人追捧、年營收高達50億港元的真維斯,如今在中國的業務卻呈現一片衰敗之跡:裁員6000多人、關店1300多家、業績下滑超65%以上。如今,隨著消費主力軍的愈加成熟,真維斯也早已物是人非,跟著青春的記憶走向了沒落…..
  • 從「回天乏力」到「回天有術」——北京破解超大型社區治理難題...
    新華社記者 李欣 攝  新華社北京12月2日電 題:從「回天乏力」到「回天有術」——北京破解超大型社區治理難題樣本觀察  新華社記者駱國駿、李德欣、熊琳、丁靜  這裡曾是亞洲最大的居住社區——面積63平方公裡的回龍觀、天通苑地區,常住人口達80多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