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演員遇上爛劇,可能從此星途暗淡;小演員遇上神劇,就等於搭上了「再就業快車」。《權力的遊戲》捧紅了一大批原本不太出名的演員,甚至還把他們送上了大銀幕,風靡全球的票房大片裡總能看到幾張「權遊臉」。
Sansa在《X戰警:天啟》中
Little Finger在《移動迷宮3:死亡解藥》中
另一部公認的神劇《絕命毒師》雖然沒讓主角活著走出大結局,但主創Vince Gilligan並不想結束,他又發現其實演員和觀眾也不願意結束,於是拍衍生劇就順理成章了。
《毒師》可謂是演技派集體飆戲的大舞臺,從主角到配角、甚至是只出場幾集的小角色,都擁有大批死忠粉。但最終,主創團隊選擇了用其中的一個角色單獨成劇,就有了Better Call Saul——翻譯成《絕命律師》還是《風騷律師》並不重要,因為大部分觀眾都是「毒師觀光團」的,這個名字太親切了。據說當年有很多忠實觀眾不願意接受劇中的事實,遲遲不看最後一集,現在終於找到了新的寄託。
上面這一切,都說明Bob Odenkirk(鮑勃·奧登科克)扮演的這個亦正亦邪的邊緣律師十分深入人心。Better Call Saul 應該算是《絕命毒師》的一部前傳,我們預期它講述的是Saul的「黑化」過程(那個時候他還叫Jimmy)——本性善良、口才出眾的他一步步蛻變為幫壞人洗錢的脫罪大師。但Vince團隊的敘事節奏你懂的(還記得「打蒼蠅」可以拍一整集麼?),這都第幾季了,居然還沒變身!!!
雖然Jimmy依然不得志,還被哥哥放大招(停止劇透)……但,長時間的壓抑中偶爾來幾個小爆發,我們還是隱約感到,那個熟悉的Saul就要回歸了!
Bob Odenkirk平時低調謙虛,但一到鏡頭前就火力全開,辯才無礙,喜歡把自己和對方裝進小故事裡,然後層層下套,時機成熟便展開強有力的攻勢。在兩部《絕命》神劇裡,我們已經多次看到Saul的精彩套路。有時候,他還會突然來一聲「Boom!」 或者「Bam!」 嚇得對方一震,以增強他的故事效果。
但是,如果你回頭看看他早年的表演,會驚奇的發現,這種說話方式其實早就形成了,比如在情景喜劇《歪星撞地球》中的客串,讓人感到既新鮮又親切。
我把兩個片段剪輯到一起,讓大家看看他在長達20年的跨度中,是如何將一種獨特的說話方式變成熒幕經典的!
片段1:《絕命律師》中他在試圖說服兩個頭腦簡單的年輕人加入他的碰瓷計劃;
片段2:《歪星撞地球》中他在試圖說動一個看起來頭腦簡單的年輕人買他的保險。
每個人都要形成自己的說話風格,律師更是如此。字正腔圓、口若懸河並不等於口才好。首先,需要對人性的敏銳洞察和深刻理解,然後,你還得是一個真正會講故事的人,這樣才能培養出獨特的語言感染力。
幸好,我們從這部劇裡就能學到很多「乾貨」和「不能說的秘密」。如果你覺得這些還不夠,就等我以後慢慢分享吧!
如果喜歡本文,請關注我並轉發分享!
(本文編輯:Running Pan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