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袁隆平爺爺度過了自己的90歲生日,全網都在祝賀這位可愛的老人。
他換上件新衣服,還去附近一家理髮店簡單理了個發。這家店他已經光顧了17年,理髮的時候,他問店主:「我是胖了還是瘦了?」
店主說,你胖了!
袁隆平爺爺笑著回道,「又年輕了5歲」。
即使90歲了,袁隆平依然有著一顆平常心,他說,「有平常心的人,心態才會年輕」。
袁隆平有多可愛?
聊起帶自己的學生,他會抓耳撓腮,覺得改論文廢腦細胞,還不如去種水稻。
聊起回家的事,表示人太多了,「墨鏡一戴,誰也不愛」。
去領共和國勳章時,記者問他感覺怎麼樣,他直接一個字——帥,驕傲又自信。
說起袁隆平,所有人都會把他和「雜交水稻」聯繫到一起。
過去的幾十年裡,他為了一個「讓全世界的人吃飽飯」的夢想而嘔心瀝血,埋頭于田埂間。
每天回家只有一件事——我的水稻怎麼樣了?
他一輩子就只做了一件事,卻改變了地球上許多人的命運。
如今,光是袁隆平這個名字,就已經達到了1008億市值,但更重要的是,1008億的背後,是一個也許你並不了解完全的「寶藏男孩」。
袁隆平是個不信命的人。
父親曾想讓袁隆平入仕途,覺得當官有面子又能賺大錢。
可袁隆平不這麼想,那時候正是上世紀60年代,中國鬧饑荒,袁隆平看到無數人因為飢餓流離失所,心裡一橫:「不當官,我要讓大家吃飽!」
但這個想法一提出來,就被大家嘲諷:「一個又黑又矮小的教師,就想著改變中國,還讓所有人都吃飽飯?」
沒有多少人信他,雜交水稻是世界性難題,就連發達國家的專業人員也沒有攻克。
「我在那裡就是一個普通中等農校的教師,人家都是瞧不起你的,遭到一些權威的反對,壓力非常大。當時我就默不做聲,反正我給你們搞,我要拿事實給你們看,我不當面跟他們爭。」為了這麼一個承諾,他在經費短缺的條件下依然堅持實驗,哪怕是海南的烈日、雲南的地震,只要他還活著,就會幹下去。
雜交水稻面世後,質疑依舊不斷,他親自出來解釋,轉身又埋頭科研中。
被傳撤股,他說:「我沒有參與經營,股票不能拋售,並沒有變現。」
被傳身價過千億,他說:「我每月工資6000多元,用不了什麼錢,我不是什麼首富。」
截至2012年,全國的雜交水稻增產20多億公斤,袁隆平還為近80多個發展中國家培訓了14000多名雜交水稻的技術人才。
在國外,有40多個國家和地區實現了雜交水稻的大面積種植,每年種植面積達到了700萬公頃。
他花了50多年的光陰,只為兌現一句對老百姓的諾言。
有網友這麼說袁隆平:「認識他,還是在我的小學課本上,那時候的課文中他在工作,現在我女兒已經長大了,袁老還在工作!他的一生,都奉獻在了工作上。」
很多人只看到網絡上又傳來袁隆平領獎的訊息,人前看起來風光無限,卻不知道人後在稻田裡的艱辛。
夏天的稻田又溼又熱,他要頂著毒日頭,光腳踩在爛泥裡,一直彎著腰觀察水稻。
有段時間眼睛做了手術也堅持下田,仔仔細細過目一株株的水稻,就算肺部感染,一天要打三次針,他也從不間斷。
他說「靠電腦是種不出水稻的」,於是下田、實驗、觀察、整理數據、撰寫論文。
除了搞科研厲害,袁隆平比你想像得還優秀。
高中時,他是湖北省男子百米自由式第二名。大學時,他曾報名參加空軍,體檢和政審都合格了。
他會說英語、俄語,即使自己謙虛地表示:「我的英文就是破碎的英語。」
有記者曾問他,支撐你做研究這麼久的動力到底是什麼?
袁隆平直言:「我就是這樣的人,就是要挑戰自己,能有更多的突破,永遠不會停下前進的腳步。活到老,工作到老,只要身體好,腦瓜子不糊塗,不痴呆,有精力工作,我就不退休!」
幾個簡單、樸實的信念,便是袁隆平奉行了一生的圭臬。
去年6月底,長沙舉辦的中非農業合作發展研討會上,袁隆平用英文向所有人致辭。
他表示自己正致力於研究超級雜交水稻,非常願意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解決糧食短缺的問題。
視頻出來後,微博引起了近6萬次轉發,33萬次贊,不少網友評論:
「還以為他一直是課本上那個樣子,沒想到現在居然這麼老了。」
「天啊,第一次知道原來袁隆平爺爺還會說英文!」
「很想掉淚,這麼大年齡的老人真的是很辛苦了。」
還有一部分人卻發出了這樣的罵聲:
還有人翻出袁隆平之前在湖南車展上摸了一把豪車的照片,說袁隆平背後生活奢靡。
又曬出袁隆平的豪宅照片,說他買了洋氣的別墅,根本沒有你們想像中的那麼辛苦。
可實際上呢?騎了一輩子自行車的袁隆平,也只是近些年為了工作方便才換了一輛十萬的車,別墅也是國家獎勵給他的。
他入住以後,還將別墅改成了科研室,帶領團隊成功研發了海水稻。
這些年,袁隆平收穫了極高的讚譽,同時也受到了不少的辱罵。
他今年90歲了,為國奉獻一生,從提出要培育雜交水稻那天起到現在,依舊還有很多人不了解真實的他。
袁隆平曾在自己畢業鑑定上寫著 「愛好:自由,特長:散漫」。
他的確是這樣,年輕的時候就熱愛著田園,在湖南當教師的時候和自己的學生鄧哲閃婚,直到幾十年後,還說「我之所以能成功,是妻子用理解和柔情鋪墊的臺階」,像極了那些浪漫又自由的詩人。
他會拉小提琴,閒了沒事就在樓下拉拉琴,人家誇他,他還會害羞地說自己拉得不好。
「我家就住在湖南農科院對面,有一次在樓下超市碰到了袁院士出來買香皂!我們樓下電影院的工作人員也見過袁隆平去看電影。」
在央視的採訪中,袁隆平和主持人王志也有過這樣一段對話:
王志:你過什麼樣的生活,大家很想了解。
袁隆平:我過的是簡單而樸素的生活。
王志:能不能說說你這衣服多少錢?
袁隆平:35塊。
王志:真的還是假的?
袁隆平:真的。還有一件比這個還漂亮一點,是35塊,在海南島買的,三亞。
袁隆平:要那麼多錢做什麼。我覺得我生活得很好,你搞豪華車有什麼意思,穿著豪華的衣服,還有什麼鱷魚的皮帶,2000多塊錢,我從來不用,送給人去,我不要,講那些派頭做什麼。我生活上不愁的,我的工資也是比較高的,大概有4000多吧。
人家叫他把生活水平提高點,他會說:「粗茶淡飯,適當的營養,要衛生和營養就行了,吃那麼好做什麼!」
生活中的袁隆平不是高高在上的科學家,他是鄰家爺爺,越是擁有無數名利,越是淡泊。
在2018年未來科學大獎典禮上,袁隆平眼含熱淚說:「我還有兩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我的心願是發展雜交水稻,造福全球人民。」
試想一下,如果你90歲了,你的願望什麼?也許大多數人都想頤養天年,可袁隆平還懷揣著夢想,還牽掛著那些水稻、那些挨餓的人。
除了擁有令人敬佩的科研精神,他還有著超正的三觀。
他在《人民日報》上發表過這樣一段話:
「我覺得,人就像一粒種子。要做一粒好的種子,身體、精神、情感都要健康。
種子健康了,事業才能根深葉茂,枝粗果碩。要埋頭苦幹,不畏艱辛。要淡泊名利,踏實做人。
在吃方面要以清淡和衛生為貴,穿方面只要樸素大方就行了。少走彎路,少留遺憾,身心才會健康,心情才會愉快,事業才會做得長遠。」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當他還是一個鄉村教師的時候,已經具有顛覆世界權威的膽識;當他名滿天下的時候,卻仍然只是專注于田疇。
淡泊名利,一介農夫,播撒智慧,收穫富足。
這樣一個讓我們可以不再為溫飽而擔憂的人,不該遭到詆毀。他沒有公關,他沒有後援會,他身後有的只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
鬱達夫曾說:「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個有英雄卻不知敬重愛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藥的。」
袁隆平真的老了,那個記憶中還是五十多歲模樣的袁隆平,今年90歲了。
他被查出患有慢阻肺,他耳朵聽不太清了,他走路要人攙扶了,卻還在說「我要在90歲前實現雜交水稻大面積示範畝產1200公斤」。
有人說「明星家事天下知,英雄偉業無人問」是這個時代的悲哀,還有人說愛國不應該是空談,不該站在道德制高點上抨擊完黑子卻又什麼都不做。
所以,當袁隆平遭受鍵盤俠抨擊時,但願每一位國人,都可以站在他的身後支持他。
而傳承英雄精神,承擔起社會責任,更是當代青年應該做到的事。
00後已經20歲了,90後已經30歲了,別忘了,和平年代來得不易,那是無數英雄在背後負重前行。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他是中國真正的脊梁,向袁隆平爺爺致敬!
資料來源:
[1] 央視《面對面》. 袁隆平:夢想不息
[2] 央視《面對面》. 袁隆平:誰將養活中國
[3] 中紀委專訪袁隆平:中國人的飯碗要端在自己手中
[4] 《南方人物周刊》. 袁隆平:會種地的大師
[5] 《人民日報》. 袁隆平:要做一粒好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