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有一萬種理由去恨新冠疫情,但是我猜影迷一定會因為不能去影院而「此恨綿綿無絕期」的。尤其我們原本可能迎來一個超級豪華的「春節檔」,無論是國產片還是引進片。
在今年春節檔本該上映的電影中有一部《小婦人》,如果你願意找,其實在豆瓣上能找到超過5個同名電影詞條,算上同名劇集將會更多。以我的觀影經驗,能有這種排場的只知道阿加莎的《無人生還》。
在諸多版本的《小婦人》中,最受歡迎的是20多年前的94版,看豆瓣網的很多短評都是在用94版在和新版作比較。出於厚古薄今的普遍心理,感覺大家更鍾愛94版一些,所以問題來了——珠玉在前,翻拍經典還有沒有價值?
本文擬從敘事方法、選角和人物情感三個角度進行對比。受限於頭條用戶的閱讀習慣,本文作為「對比1994和新版《小婦人》」系列的第二部分,只對選角進行對比分析。
我是先看的新版,再看的94版,所以我自然是覺得新版看著更接受一些(ps沒看過原著)。
在選角上,雖然兩版的陣容華麗不相上下,但是我更喜歡新版的選角。
沒讀過原著《小婦人》所以Jo到底好不好看不得而知。兩版電影裡對Jo的外觀的直接描述也不一樣——94版中Jo賣掉了頭髮,妹妹Amy說「你怎麼可以這樣做,你可是個美人」;但是新版的原話卻是「頭髮是你唯一美麗的地方」……
我猜Jo應該是不難看的,但是絕對沒有姐姐Meg好看,否則就失去對比意義了。而且一種比較「順拐」的刻板印象就是,以Jo的那種獨立的具有女權色彩的性格,過分好看容易物化這個角色本身,從而失去其更可貴的人格魅力。而羅南我就長得就剛剛好——是不好看,但是絕對沒有艾瑪沃森好看(無論你喜不喜歡艾瑪,她的好看是客觀存在的)。
所以羅南和艾瑪,兩個演員的外形的對比能夠更好的體現兩個女孩的性格和價值觀,而94版怎麼說呢……
臉盲的我在電影的前一半幾乎分不清大姐Meg和二喬。
除了大姐Meg和二喬在選角問題上我覺得不妥,還有就是兩位重要的男性角色Friedrich和Laurie也不如新版。而且無論是Friedrich還是Laurie的演員,怎麼感覺都這麼老呢?!
新版的Laurie是甜茶演的,可能是早在《伯德小姐》中就和羅南演過情侶,就覺得這兩個人像青梅竹馬——怎麼看怎麼配。
《伯德小姐》劇照
而94年貝爾版的Laurie怎麼看怎麼像大Jo好幾歲的哥哥。就跟別提後來Laurie還和最小的妹妹Amy在一起了。
94版的Laurie和Jo演的好壞先不說,長得好看先不說,但是這倆人既沒有少年感也沒有少女感。
甜茶了羅南就好多了,尤其是甜茶
94版的Friedrich就更過分了,
尤其和新版的Friedrich一對比……!
提到選角,其實最值得稱道的是飾演Amy的演員皮尤。不太明白為什麼94版選了兩個演員演Amy。一般情況下,找兩個演員演一個角色不是不行,問題是那倒是4姐妹都這樣選啊,為什麼只讓Amy有這個待遇呢。
因此新版的Amy就尤為出彩,很多人因為對艾瑪沃森有偏見,所以會說什麼羅南演技吊打艾瑪。說句不客氣的話,能這麼想不是你眼界太低,就是這個劇組裡你就認識羅南和艾瑪……新版《小婦人》中的四姐妹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不是艾瑪的美也不是羅南的好,而是皮尤(Amy的飾演者)能演出小Amy和大Amy的同感覺。
小Amy
大Amy——除了衣服,氣質也不一樣了
本來能把不同年齡段的感覺演出來就已經很厲害了,皮尤還能把無論是小Amy還是大Amy的複雜性演出來——Amy從小一直對Jo飽含著崇敬,以她的話來說是一直追隨著姐姐Jo的背影,為了報復Jo不帶她去看戲,不惜燒掉Jo的文稿,而後又想方設法的討好二姐以求原諒。長大後,Amy出於出於何種原因愛慕著姐姐的愛慕者Laurie,又擔心Laurie對Jo求愛不成便將自己當成Jo的替代品。她想成為Jo更想成為自己,她想去讓愛Laurie愛自己,卻不想因為自己是Jo的妹妹Jo的替代品去被Laurie愛。兩個Amy是一個皮尤演的,僅僅憑藉這一點新版也完勝94版。
所以,綜上所述即便是珠玉在前,新版的《小婦人》仍舊值得去影院一看。不為別的,就為甜茶也得去電影院啊!
當然啦,為了美美的艾瑪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