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十大開發成本過億的遊戲,第一名甚至超過了10個億

2021-02-15 網易愛玩

↑ 一入愛玩深似海 從此遊戲無界限 ↑

電子遊戲和電影一樣,已經是這個地球上最為昂貴的娛樂產品了。


好萊塢大片一直以來都以火爆的場面和高質量的娛樂體驗為賣點,而且大家都知道不少佳作都在資金投入和時間投入上下了大手筆。

實際上電子遊戲的開發成本也是水漲船高,甚至和電影一樣升級為了成本最昂貴的娛樂產品。

如果是涉及到了漫威、星球大戰或DC題材的電影,那就是普通人無法體會到的天文數字級成本了。

好萊塢的爆款大作通常拍攝成本也就是在一億美元上下,雖然做一款遊戲用不到這麼多錢,但有時候可能遠超過這個標準。今天我們就來談談一下開發費用過億的大作吧。

請注意本文提及的遊戲開發成本是在帶入了2016-2017年通貨膨脹比例之後的額度,在遊戲開發的當年可能並沒有這麼高的數字。

《荒野大鏢客:救贖》 - 總成本:1.09億美元



通常一個知名的遊戲工作室都有一兩個招牌級的遊戲作品。

比如《俠盜獵車》系列的開發方Rockstar來說,除了GTA之外以美國西部時代為背景的《荒野大鏢客》也是他們創作了多年的一個系列之一。

雖然《荒野大鏢客》系列第一作《紅色死亡左輪》在發售時沒有造成太大的轟動效應,而系列的第二部《荒野大鏢客:救贖》則在玩家們的心中留下了一段美好的遊戲回憶。

《荒野大鏢客:救贖》無論在銷量還是遊戲質量上都有極大的提升,MetaCritic平均分94的好評度和1400萬的銷量足以成為轟動業界的大作。

遊戲豐富而養眼的視覺效果,設計用心的角色,還有內容十分划算和精彩的DLC都為遊戲贏得了讚譽。比起初代來說,遊戲的質量可謂是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這個開發成本最昂貴的遊戲列表裡,《荒野大鏢客:救贖》的開發成本是一億美元,和一部常見的好萊塢電影一致。

加上這幾年的通貨膨脹率,也就是1.09億美元。而且這還僅僅是開發成本,並不包括發行商從未透露過的市場宣傳投入。所以今年將會發行的《荒野大鏢客:救贖2》肯定只會是有增無減。

《APB:全面通緝》 - 總成本:1.09億美元



對於遊戲工作室來說,開發者經常會離開老東家並自立門戶。

這也就是《旅鼠總動員》和《俠盜獵車》創作者戴維·瓊斯在2002年所做的事情,他將Rockstar North的很多創意和基因都帶到了新成立的Realtime Worlds工作室,他們在2007年成功地開發出了初代《除暴戰警》,並在2009年推出了GTA式網遊《全面通緝》。

這可以說是該工作室最富有野心和想法的遊戲了…… 當然也為他們帶來了致命的問題。

其中就是遊戲高達1.09億美元(按照如今的通貨膨脹率來算,實際上應該是1.16億美元)的開發成本為他們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而公司在創建時的5,000萬美元資金完全不夠。

遊戲發售僅僅六周就遭到了接管,沒多久所有的伺服器關閉,13萬訂閱玩家只能在尋找買家期間苦等。

一年之後K2網絡只用了180萬美元就將這個開發成本上億的遊戲買了下來,在經過一些調整之後以《全面通緝:重裝上陣》之名推出並採取了免費制運營。

《全面通緝》的悲劇似乎在提醒著我們,有時候會失敗的不光是一部大投入製作的電影,遊戲也可能一樣。

《無間戰神》 - 總成本:1.10億美元



遊戲開發和電影製作都會遇到「深陷泥潭」的情況 —— 就是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人力之後,開發/拍攝進度依舊停滯不前。矽騎士工作室(Silicon Knights)的遊戲《無間戰神》就是一個例子。

最初在1994年宣布與索尼合作並準備在PlayStation上推出,然而在幾年之後他們又轉向和任天堂進行合作而暫停了遊戲的開發。這次合作夥伴更換使得遊戲的開發進度被迫滯後了很久。

他們決定在2000年為任天堂的主機GameCube推出,但從那之後就音訊全無。直到2005年《無間戰神》這個名字才再次映入人們的眼帘。

2005年矽騎士工作室宣布和微軟合作並將在Xbox 360主機上推出《無間戰神 三部曲》,至此這部遊戲已在過去的11年內都處於「開發中」的狀態。

據悉遊戲的開發成本也是一億美元(在通貨膨脹率代入之後,約為1.10億美元),然而僅僅賣出了70萬份,這可真的是虧本買賣。

《俠盜獵車4》 - 總成本:1.10億美元



2007年Bungie發售《光環3》之後,立刻成為了在發售24小時之內最熱門的話題遊戲,同時也證明了那時期主機遊戲帶來了更高的熱度。而這個熱度在同年內上市的《俠盜獵車4》所延續。

雖然《光環3》是Xbox 360獨佔作,而GTA4是多平臺作品,但GTA4在發售24小時內以3.1億美元的銷售額擊敗了《光環3》的1.7億美元。

對於遊戲齡不淺的玩家們來說《俠盜獵車》本身就是一個金字招牌了,能超越他的只有同系列的新作可以。

Rockstar也是不負眾望,為了滿足玩家們如此熱烈的期待而投入了近千人的開發團隊,花費數年時間精心打造。根據很多業內人士分析,GTA4可能是那一年開發費用最為昂貴的遊戲。

另外GTA4上市前夕,Rockstar還發起了猛烈的廣告攻勢。雖然Rockstar從未明說過遊戲的開發成本,但這種級別的遊戲怎麼也得上億的級別了(1.1億美元是代入通貨膨脹之後在這幾年發售所需的投入)。

最重要的是其一是GTA4再一次為Rockstar帶來了名利雙收的戰紀,同時也在那之後掀起了一股3A遊戲爭相比拼成本投入的潮流。

《星際公民》 - 總成本:1.79億美元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眾籌遊戲成為了獨立開發者們的一個新選擇。無論是電影還是遊戲或其他什麼創意產品,都會通過眾籌的方式籌集資金。

2015年鈴木裕在KickStarter上為玩家們期待了許久的《莎木3》發起了眾籌,並很快籌集到了633萬美元,成為了Kickstarter歷史上眾籌額度最高的遊戲。

雖然《莎木3》的這個成績是Kickstarter上之最,但卻並非是眾籌遊戲中的第一。

Cloud Imperium的《星際公民》在2012年於Kickstarter上的眾籌獲得了214萬美元的啟動資金,而如今在經過多年的眾籌和贊助之後已經獲得了1.79億美元的資金。

在遊戲進行了幾次測試之後,目前依舊尚未有正式發售日期,有些人把《星際公民》看作是眾籌遊戲中的騙局。

不過工作室的總裁克裡斯·蓋茨稱《星際公民》不是一款普通的遊戲,所以他們會在達成眾籌目標之後繼續投入開發,額外的資金會讓遊戲變得「更加豐富和充實」。

《星球大戰:舊共和國》 - 總成本:超過2億美元



盧卡斯影視為《星球大戰》電影投入2億美元的拍攝成本真的是再正常不過了,然而該工作室為電影泛生的遊戲作品投入同樣力度的資金倒比較罕見。

當然了,玩家們喜歡《舊共和國騎士》系列作品,這一次盧卡斯沒有和之前那樣開發單人遊戲,而是讓BioWare開發了一款MMORPG遊戲 —— 《星球大戰:舊共和國》。

雖然在這個年代開發一款大作的成本是個未知數,但《星球大戰:舊共和國》光是開發就用掉了2.11億美元。其中2億是用於開發成本,如今你得把遊戲的宣傳和推廣費用也算到成本裡。

要說當年的話,這可以算是開發成本最高的遊戲了,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距離登頂還不夠。

《最終幻想7》 - 總成本:2.14億美元



《最終幻想》系列是遊戲業中的傳奇級作品,1987年由坂口博信開創的這個系列之後,一直到2016年《最終幻想15》上市這期間,一直在不停地推出各種正篇和外傳作品(還有成噸的手遊),更別提由《最終幻想》還帶出了一系列其他的範生作品,比如《聖劍傳說》、《浪漫沙加》和《王國之心》等等。

曾經一直以來《最終幻想》系列在日本火爆異常,但真正映入國際大眾眼帘還是在1997年《最終幻想7》發售之後。

在《最終幻想6》獲得成功之後,坂口博信和他的開發團隊開始為下一部進行企劃。

此時遊戲業已從16位時代邁向了32位時代,也就是這個時候,最初設計為登陸超任的2D遊戲企劃案隨著史克威爾和任天堂的合作中止而被廢棄,在轉投了索尼的PlayStation之後,依靠其強勁的機能和光碟媒介,史克威爾在保證自己不破產的情況下最大化地對遊戲的細節進行了投入。

也就是說實際上《最終幻想7》的開發成本已經努力壓縮過了,而當年依舊花費了4,500萬美元的開發費,並為歐美市場投入花費了1億美元的推廣。

在經過這十多年的通貨膨脹,按照如今的標準這是超過了2.14億美元的投入。雖然昂貴但結果來看是值得的。

FF7贏取了一大批歐美玩家們的喜愛,並從那之後為JRPG在歐美的盛行打下了一片天地。

《俠盜獵車5》 - 總成本:2.7億美元



如同前文所述,GTA4成為了2008年開成本最為昂貴的遊戲,但同時也為Rockstar贏得了不少讚譽。

因此玩家們對於GTA5的期待有多高也可想而知了。Rockstar決定在一代主機的末期推出這個全新的續作,並在後來每年搬上一個新的平臺。

2013年在Xbox 360和PS3上發售,2014年登陸了Xbox One和PS4,在2015年發售了PC版。

這個策略自然也是讓Rockstar再度賺的盆滿缽盈。今年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遊戲總銷量突破9000萬套,外加GTAOL中賣的火熱的鯊魚卡,使得GTA5成為了銷量最高的電子遊戲。

進行多平臺版本開發和將遊戲的質量再度推向新的高度,自然需要花不少錢。GTA5的開發成本是1.37億美元,這的確是大手筆了。不過相比之下這次Rockstar在宣傳推廣上也花了幾乎同樣多的錢。

也就是說開發和廣告費一共花了大約2.65億美元,加上通貨膨脹率來說2.7億美元肯定是沒跑了。但依舊,這並不是開發費用最昂貴的遊戲。

《使命召喚:現代戰爭2》 - 總成本:2.76億美元



儘管COD是一個玩家們熟知的年貨系列遊戲,但也是以3A級的標準進行大手筆投入開發的重磅作品。

COD自從2003年發售以來,全系列銷量超過了2.6億,你說COD是全世界影響力最大的FPS遊戲也不為過。在COD的諸多作品中,《現代戰爭》系列在銷量和評價上都是最好的。

2009年上市的《使命召喚:現代戰爭2》有著大約2,500萬的銷量,在系列中銷量位居第六。

但遊戲實際上開發成本僅為5,000萬美元左右,而讓這個遊戲能登上這個排行榜的原因在於動視為遊戲的推廣宣傳投入了2億美元以上的經費。

加上通貨膨脹率之後也就是大約2.76億美元的總成本。當然了,MW2不負眾望地成為了暢銷之作,所以說動視的老闆波比先生的確會賺錢。

《命運》 - 每部成本:5億美元



雖然Bungie工作室因為推出了《光環》系列而被玩家們銘記和喜愛,但他們後來將這個IP賣給微軟以及343工業之後,自然得另起爐灶。

於是他們的新計劃就是推出一款第一/第三人稱射擊網遊,並為其加入足夠的PvP和PvE內容。

於是《命運》在發售的時候就因此贏得了極高的熱度,不過這很有可能是玩家們對Bungie的喜愛才入坑的。

Bungie和動視籤訂了為期10年的賣身契,所以他們的成本投入策略你自然應該明白了。遊戲的全部成本投入為5億美元,其中1.4億美元是開發經費,省下的全部用於市場推廣。

而在去年推出的續作《命運2》花了大概幾乎一樣的錢,也就是說兩部《命運》遊戲總共投入了10億美元。

這可以是說如今地球上開發成本最為昂貴的娛樂產品(包括電影、電視劇和遊戲)了。

顯然動視非常看好這個系列,才肯做出如此大筆的投入。但目前《命運2》似乎在重複著《命運》當初的那些錯誤,而且可能會摔的更狠。不知道Bungie能否在一起為時太晚之前及時修正。

—— 歡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

都看過人家了,點個zan好嗎?> 3<

▼點擊「閱讀原文」,瀏覽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焦點

  • 荒野大鏢客2成本真高?1.7億美元甚至會超過2億
    那麼想必玩家最想問的問題就是需要多大的成本吧? Rockstar官 方尚未對《荒野大鏢客2》的成本進行官 方估計,但根據行業分析師Michael Pachter的分析,「可能一直都有200名全職員工參與這款遊戲的開發。開發過程為期8.5年。
  • 最燒錢的十大電影排行,個個成本都在15億以上
    最燒錢的十大電影排行,個個成本都在15億以上 新聞 2017-05-11 16:06:14 接下來小V要介紹的這十部電影成本都在
  • 十大成本最高遊戲大作盤點 《GTA V》竟不是No.1
    隨著遊戲玩家們硬體配置的不斷升級,如今的遊戲製作成本也變得水漲船高,甚至能夠和一部好萊塢大片的製作成本相提並論。
  • 全球10大最暢銷遊戲排行 第一名共售出五億份
    原標題:全球10大最暢銷遊戲排行 第一名共售出五億份   IGN通過收集財報、新聞報導和採訪,統計了截至2019年3月,全球十大最暢銷電子遊戲,一起來了解一下。   10.
  • 全球十大遊戲公司排名
    根據這些公司2020年的公開財報,我為大家準備了一份特殊的禮物—基於公開財報的全球十大遊戲公司排名。在全球前10大遊戲公司的排名中,中國有幸佔居了兩席(騰訊和網易),美國和日本平分了剩下的8個席位。由此,全球遊戲產業形成了「三分天下」的格局。騰訊是中國最大的社交網絡平臺,歷經20年的苦心經營,目前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遊戲服務提供商。
  • 成本破億!史上最燒錢的遊戲,1部《GTA5》可以換241套北京房!
    套上我們今天聊的遊戲成本,1部《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可以換104套北京房!這還不是最驚人的,你猜《GTA》系列能換多少套房子?《荒野大鏢客:救贖》成本:1.09億美元R星是什麼遊戲都敢下重血本呀,《荒野大鏢客:救贖》的開發成本超過了1億美元,跟《GTA4》如出一轍。熱愛西部片的朋友如果錯過這個遊戲極品將是人生一大憾事。
  • 史上成本最高的10部超級英雄電影,唯一虧本的是《綠燈俠》
    而其成本也高達2億美元,全球總票房7.5億美元。9、《鋼鐵俠3》 2億美元綠燈俠投資成本2億美元,但在全球上映後還虧了9000萬美元,是成本最高的十大超級英雄電影中唯一不盈利還虧本的超級英雄,至今還沒有第二部。
  • 十大最賺錢的遊戲電影 魔獸4億票房位居第一
    前段時間國內熱映的電影《生化危機:終章》,截止到目前,在中國大陸已經捲走了超過7億人民幣,成功躋身遊戲改編電影歷史上最賺錢的電影之一。儘管遊戲改編電影成功者少之又少,但在吸金能力上,並不比傳統的好萊塢科幻大片差多少。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下當今十大最吸金的遊戲改編電影。
  • 天貓發布2020年新品戰略:打造300個銷售額過億的新品
    (觀察者網訊 文/莊怡) 在2019年初立下將發布5000萬個新品的flag後,天貓在1月8日中國新品消費盛典上公布了自己的答卷,2019年全年,天貓發布的新品數量突破1億。 同時天貓宣布,新品仍然是天貓2020年的重要戰略,並確定了今年的flag:2020年,要助力打造300個銷售額過億的新品、1000個新品銷售額過億的品牌。 此外,天貓平臺營運事業部總經理家洛表示,「感官、健康、高效、旅居、硬核、聚光、社群、創藝、安慰」將是2020年品牌需要抓住的9大新品消費趨勢。
  • 4億美元!全球成本最高的10部電影,你卻沒看過?
    我們接著看就知道了,就比如,全球成本最高的10部電影:當時一推出就造成轟動,因為當時還沒有人製作過,甚至是見過這麼昂貴的電影。共耗資3110萬美元(=2億1514萬人民幣)如果放到今天的通貨膨脹率換算相當於——2億4850萬美元(=17億人民幣)這部影片讓20世紀福克斯公司瀕臨破產,實際經費超出預算足足2100萬美元。
  • 4億美元!全球成本最高的10部電影,你卻沒看過?
    我們接著看就知道了,  就比如,全球成本最高的10部電影:  第十 ——《埃及豔后》  當時一推出就造成轟動,因為當時還沒有人製作過,甚至是見過這麼昂貴的電影。共耗資3110萬美元(=2億1514萬人民幣)如果放到今天的通貨膨脹率換算相當於——2億4850萬美元(=17億人民幣)這部影片讓20世紀福克斯公司瀕臨破產,實際經費超出預算足足2100萬美元。
  • 《鬼滅之刃》改編遊戲新消息曝光!萬代南宮夢開發高成本遊戲|PS簡報
    製作人原田勝弘在昨日萬代南夢宮的新年特別節目中透露,萬代南夢宮目前正在開發的新遊戲將是公司有史以來投入成本最高的遊戲。「我覺得難以置信的是公司高層居然同意了這一項目,只不過受阻於疫情還這一項目還沒正式啟動。」原田勝弘還表示自己在開發非格鬥類的遊戲,格鬥遊戲上自己不會做《鐵拳》以外的作品。2.
  • 全球十大建造成本最低城市中國佔五席;精品咖啡店急需轉型線上銷售...
    行業分析全球十大建造成本最低城市中國佔五席自然和建築資產設計及諮詢公司凱諦思發布年度《凱諦思國際建造成本指數》(ICC) 報告。在100個受調查全球城市之中,北京和上海分別排在第83位和第88位,而香港和澳門的建造成本更高,分別排在第3位和第11位。十大建造成本最低的城市均位於亞洲,其中大多數來自中國,包括深圳和廣州。該調查涵蓋了6大洲的100個世界大城市。排名是根據對建築成本的調查、對市場情況的審查和全球專家小組的專業判斷而得出,涉及了20項建築功能範疇。
  • 環旭電子連續四年淨利潤超10億 三年全球設十大基地布局國際化
    原標題:環旭電子連續四年淨利潤超10億 三年全球設十大基地布局國際化   積極推進國際化布局的
  • 10大最賺錢的遊戲電影 魔獸4億美元票房 位居第1
    儘管遊戲改編電影成功者少之又少,但在吸金能力上,並不比傳統的好萊塢科幻大片差多少。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下當今十大最吸金的遊戲改編電影。《神奇寶貝劇場版:超夢的逆襲》是《神奇寶貝》動畫系列第一部劇場版,由動畫系列總導演湯山邦彥執導。據統計,《神奇寶貝劇場版:超夢的逆襲》預算大概在3000萬美金,但影片全球票房取得了1.63億美元,可以說是大賺。
  • 這款遊戲總成本比《賽博朋克2077》還要高,卻開發了10年都沒上市
    總所周知,近期大熱的縱火夜之城2077(賽博朋克2077)以及給他愛5(GTA5)可以算是製作成本超高的遊戲項目了,但還有一款開發了近10年,一直在眾籌卻一直不發布正式版的《星際公民》,恐怕才是當之無愧的造價第一。
  • 2019年新品銷量超過1億!天貓:新品繼續成為重要戰略
    &nbsp&nbsp&nbsp&nbsp為此,在1月8日中國新品消費盛典上,天貓宣布,新品仍然是天貓2020年的重要戰略,並確定了今年的flag:2020年,要助力打造300個銷售額過億的新品、1000個新品銷售額過億的品牌。
  • 八個區塊鏈遊戲項目 ETH排第一,第二居然是TA
    不過與傳統遊戲不同的是,現階段的區塊鏈遊戲重點並不在遊戲性上,更多用戶關心的是能不能通過玩遊戲在區塊鏈項目中賺到錢,而更多的大的區塊鏈遊戲項目試圖突破這一初期困境。在這樣的環境下,有八個區塊鏈遊戲項目脫穎而出,他們都是誰呢?
  • 沒幾個億都沒臉見人 盤點二十大成本最高的遊戲
    成本:超過1.01億美元《死侍》獲得了玩家們的狂熱追捧,這個遊戲滿足了玩家對傭兵的所有期待,只可惜遊戲體驗並不好。外界對於《死侍》的評價可謂褒貶不一——故事情節與劇本廣受好評,而重複無聊的遊戲體驗令人嫌棄。
  • 全球78億人,14個國家人口超1億:亞洲7個,美洲3個
    全球一共有多少人?對於這個常識性問題,估計有很多人的思維還停留在「60億」,因為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很多的文章和作品中,都使用了了「全球60億人」的說法,甚至於至今仍有不少人還這麼說。實際上,全球60億人早就成為過去式了,1999年10月12日全球第60億位居民在塞拉耶佛誕生,標誌著全球人口進入60億大關,這在當時也算是世紀之交的一個小熱點話題。根據一份人口統計數據顯示,二十世紀一百年裡,世界人口淨增了45億,平均算下來每十年淨增4.5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