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影片賞析】- 《沉默的羔羊》等3部心理電影鑑賞

2021-02-21 慶陽首映one影城

1、《沉默的羔羊》

克拉麗絲是聯邦調查局的見習特工。她所在的城市發生了一系列的命案,兇手是一名專剝女性的皮的變態殺人犯「野牛比爾」。克拉麗絲奉命去一所戒備森嚴的監獄訪問精神病專家漢尼拔博士,以此獲取罪犯的心理行為資料來幫助破案。漢尼拔是一位智商極高、思維敏捷但高度變態的中年男子,並且是個食人狂魔,他要求克拉麗絲說出個人經歷供自己分析以換取他的協助。不久,又發了出現一具女屍。克拉麗絲發現了兩個新線索:其一,死者背部被剝去了兩塊菱形的皮;其二,死者喉嚨裡有個小手指大的蟲繭。據昆蟲專家分析,這是源於亞洲的一種蛾,被稱為「地獄昆蟲」。

又有一位女子被綁架了,這一次是參議員的女兒。克拉麗絲向博士求助,博士仍對她進行心理分析,克拉麗斯說出童年的最痛苦的回憶是父親去世後的一段日子。博士提示克拉麗絲,蛾的特徵是變,由蟲變成蛹,又由蛹變成蛾,「野牛比爾」也想變,由於童年時遭到過繼母的虐待,比爾產生了一種變態心理,他去過三家變性手術中心,但是遭到了拒絕……他們的談話被主治醫生奇頓竊聽去,他想搶頭功,於是對漢尼拔進行審訊,然而一無所獲。 後來博士被轉移到另一家監獄。克拉麗絲聞訊趕來,經過一番詢問,漢尼拔了解了克拉麗絲為什麼總會聽到羔羊的慘叫,可正當她要求博士說出兇手的名字時,奇頓帶衛兵趕來把克拉麗絲架走了。不久,博士利用奇頓丟下的原子筆的金屬絲打開了手鐐,殺死了衛兵,逃之夭夭。克拉麗絲一個人繼續尋找線索,逐漸把對象鎖定在一個叫詹姆·伽姆的人身上,因為他曾在海關提過一箱來自蘇利南的活毛蟲,還去過變性中心。克拉麗絲找到了「野牛比爾」的住處,她和兇手在陰森的地下室裡發生了激烈較量,最後克拉麗絲擊中了詹姆,救出了參議員的女兒。「野牛比爾」被擊斃了,然而更危險的人物卻又出現了。在慶功會上,克拉麗絲接到了漢尼拔博士的電話,電話掛斷後,漢尼拔戴著墨鏡,無聲地進入人流,尋找他的獵物——奇頓去了。

《沉默的羔羊》是《孽欲殺人夜》的後續之作。片中水牛比爾源自現實中的三位連環殺手,分別是嗜好剝人皮的艾德·蓋恩、將被害女性引誘進貨車的特德·邦迪、以及將被綁架的女性囚禁在地窖中的加裡·海德尼克。影片故事的靈感源於華盛頓大學刑事學專家羅伯特·凱珀爾與連環殺手特德·邦迪的真實經歷,邦迪當時幫助凱珀爾教授調查綠河連環殺手。邦迪1989年1月被處死,而真正的綠河殺手在2001年才被抓獲,謀害的女性多達48人。

曾經有個查戶口的想要試探我。我就著蠶豆和美酒,把他的肝吃了。——漢尼拔

你根本不知道什麼叫做痛苦!——水牛比爾

我要和一個老朋友吃晚餐。——漢尼拔

2、《紅龍》

該片是《沉默的羔羊》的前傳,故事發生在漢尼拔醫生和克拉麗絲相識之前。 威爾·葛拉罕是一FBI探員,他接受了一個連環殺人案件的偵破工作,冷酷無情的兇手在殺死每個受害者後,都切掉他們身體的某一部位,威爾懷疑兇手出於某種未知的精神原因而把切掉的部位吃掉了。威爾把自己的推測告訴了老搭檔——著名的醫生和犯罪心理學家漢尼拔。此前威爾曾由於漢尼拔的幫助而偵破過幾起重大疑難案件。但在漢尼拔家中,威爾意外的發現了一個驚人的事實:漢尼拔醫生就是那個殺人並且吃人的變態惡魔,在威爾驚魂未定的時候,漢尼拔偷襲並重創了威爾,隨即威爾還擊用利刃和手槍重創漢尼拔醫生。這起重大案件隨即告破,漢尼拔醫生被判無期徒刑,關押在巴爾蒂摩精神醫院作為犯罪心理實驗室的重要研究對象。威爾則因身心均受重創而辭職,不久後離開聯邦調查局。若干年後,威爾和家人搬到了東海岸的佛羅裡達。有一天舊日的同事克勞馥的突然來訪打亂了他平靜的生活。一個被警方和媒體取名為「牙仙子」的殺人狂先後殺死了位於伯明罕和亞特蘭大的雅各比一家和利茲一家。因為威爾擅長用自己驚人的直覺和想像力拼湊零散的證據,從而還原整個犯罪過程,故克勞馥希望威爾能夠出山幫助抓住兇手。隨後,威爾先後勘察了兇案現場,從中搜集到不少

有利於破案的線索。雖然還原了犯罪過程,但探索罪犯的心理動機,以及鎖定罪犯難住了威爾。為了幫助破案,威爾尋求漢尼拔求助。經過雙方幾次交談,威爾得到了很多有價值的信息。但是,與此同時,利用報紙尋人啟事傳遞經過編碼的加密信息,漢尼拔偷偷地將威爾的住址告訴了「牙仙子」。最後,威爾從受害者的家庭錄影帶中得到了線索。他們在飛爾數碼公司很快就發現那個「牙仙子」叫法蘭西斯。等到警察趕到法蘭西斯的家中時,卻發現他的家起了大火。他們在廢墟中發現了法蘭西斯的屍體,但是他的臉部已經完全分辨不清了。正當威爾和家人以為案件已經告一段落後,威爾卻接到了克勞馥打來的電話。原來那個屍體並非是法蘭西斯的,而是一個臉部被散彈槍打爛的名叫勞斯的人。隨後,威爾發現法蘭西斯已經潛入了自己的家中。在一場鬥智鬥勇的搏鬥中,威爾用槍打死了法蘭西斯,而他自己也身受重傷。

3、《少年漢尼拔》

一直以來,沒有人能夠走進漢尼拔·萊克特博士的精神世界,反倒是他的精神魔力左右著一切,你只能不斷從記憶碎片中得到線索,然後拼湊成為一個個故事,其實揣測的成分大於真實,但是那一張張情真意切的面龐,卻是漢尼拔揮之不去的夢魘。漢尼拔的父親是立陶宛的男爵,1944年,戰火摧毀了他們的農莊,十歲的漢尼拔親眼看著父母雙親在戰火紛飛中慘死。漢尼拔和妹妹米莎相依為命。但是,沒過多久,屋內闖進了一逃兵。正值冬天,食物少得可憐,慘痛的一幕再次上演,他再次親眼目睹了親人的生命被無情的剝奪--妹妹被飢餓難當的士兵們當做了食物…… 漢尼拔跑到孤兒院後,這所孤兒院也是以前漢尼拔父母工作的地方。在孤兒院,漢尼拔從不說話,夜夜被噩夢所驚醒,直到有一次在孤兒院發現了叔叔寫給他們的信,於是漢尼拔從孤兒院逃出來,依著信封上的地址,找到了嬸嬸紫夫人。 在嬸嬸悉心教授武士道,漢尼拔終於重新開口說話,在菜市場有一個賣豬肉的屠夫調戲嬸嬸,漢尼拔砍下了屠夫的頭顱,那一刻,真正的殺戮敲開了漢尼拔的心靈之門,一發不可收拾。後來漢尼拔成為了醫學院最年輕的學生,漢尼拔最喜歡呆在停屍房,看到了警察對犯人使用了吐真液,能夠讓人回憶過去,吐露真相。漢尼拔對自己使用了吐真液,回憶了妹妹被殺害的過程,由此展開了一個復仇之路。那是一個充斥著高智商罪犯、殺人魔、心理暗示、食人的陰暗角落。

點擊最下方「閱讀原文」進入本影城微網站

----

感受影音魅力,樂享震撼視聽--盡在奧斯卡

溫馨提示:①請勿外帶食品飲料進入影城;②請保管好您的隨身物品;③觀看3D影片請愛護3D眼鏡,散場時請及時交與工作人員!

相關焦點

  • 世界驚悚片賞析之《沉默的羔羊》:天使與魔鬼博弈,羔羊如何自處
    《沉默的羔羊》是一部直面上世紀90年代美國現代社會犯罪問題的經典之作,故事在成熟的好萊塢驚悚片套路裡玩出了新意,減弱了火爆動作、血腥場面的感觀刺激,轉而著重於懸念的製造和心理分析方法的引入,將觀眾帶到了一個充滿寓意的超現實世界。
  • 電影沉默的羔羊 二十部最恐怖的經典影片」第4位 在線
    1991年第4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最佳導演獎    獲獎    喬納森·戴米    第4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提名    喬納森·戴米    1992年第64屆奧斯卡獎最佳影片    獲獎    《沉默的羔羊》    第64屆奧斯卡獎最佳男主角    獲獎    安東尼·霍普金斯    第64屆奧斯卡獎最佳女主角
  • 看懂100部經典電影:《沉默的羔羊》
    我不知道是因為興奮,太過疲勞,還是其他的什麼原因……幾年以後,我看了《沉默的羔羊》,一部描述一名聯邦調查局實習女警員捕捉一名連環殺手的故事。這是我看過所有電影中最讓我感到恐懼的電影。其中的一個原因:我發現真實的吃人狂魔達莫(Jeffrey Dahmer)曾經就住在我過夜那幢樓裡。他住在541室。那天晚上,我住在隔壁的543室。
  • 電影賞析:《沉默的羔羊前傳:紅龍》
    電影《沉默的羔羊前傳:紅龍》劇情簡介:威爾·葛拉罕是一FBI探員,他接受了一個連環殺人案件的偵破工作,冷酷無情的兇手在殺死每個受害者後,都切掉他們身體的某一部位,威爾懷疑兇手出於某種未知的精神原因而把切掉的部位吃掉了。
  • 一生要看的50部電影之二十五——沉默的羔羊
    沉默的羔羊  一部讓人驚心動魄的偵破片  一部令人緊張得透不過氣來的心理分析片  好萊塢最令人激動的恐怖片之一  1991年出品  導 演:喬納森·戴米  主 演:朱迪·福特斯  安東尼·霍普金斯  ·第六十四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女主角、最佳導演、最佳劇本改編五項大獎·美國百部經典影片之一
  • 這是經典R級片《沉默的羔羊》故事的前傳,同樣高潮迭起!
    今天我們說一部老電影,這部電影2002年上映,是《沉默的羔羊》系列的第三部電影。從故事順序來說,是《沉默的羔羊》的前傳《紅龍》。今天選擇推薦這部電影雖不如《沉默的羔羊》,但是不可否認是這部電影無論從敘事角度,還是鏡頭語言,以及改編的角度,這部電影都算是頂尖的。
  • 經典系列片:《沉默的羔羊》(1~4部曲)
    影片在一片略顯沉悶的氛圍中進行著,壓抑的感覺貫穿整個影片。這也許就是影片取名《沉默的羔羊》的理由吧,沉默著,忍受著壓抑。屬於慢熱的電影,一開始覺得經典原來也不過爾爾啊。3、第二任「史達琳」雖然夠成熟也夠酷,但總覺的沒有第一任的朱迪.福斯特來的有魄力,不過最後的深V領裝著實驚豔了把!、電影的結局似乎沒有小說的結局來的好,漢尼拔真的愛史達琳麼?還是史達琳愛漢尼拔?
  • 《沉默的羔羊》真實故事改編,指縫裡看完的經典電影
    今天小北要說的是上映與1991年的影視經典恐怖驚悚片——《沉默的羔羊》,改編自託馬斯·哈裡斯同名小說的驚悚電影,靈感則來自華盛頓大學一位刑事專家和一名連環殺手的真實經歷。恐怖驚悚類型原本不屬於大眾題材,在票房和藝術上都不算吃香,但沉默的羔羊的厲害之處就在於他在商業和藝術上完美結合,電影上映後,連續一個月蟬聯票房冠軍,並最終拿了1.3億美金的票房。在第二年的奧斯卡上更是拿下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以及影帝和影后。此外還獲得了第49屆美國金球獎劇情類最佳影片、法國凱撒獎最佳外國電影等獎項。
  • 《沉默的羔羊》經典恐怖電影到底有何魅力讓人念念不忘
    —The Sound of Silence作為1991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這部經典的恐怖電影不知道有多少人看過,正所謂經典就是無論什麼時候翻出來,都能讓人回味無窮,這部電影就真正做到了這個水準。身為恐怖電影,這部電影的恐怖之處不在於吃人或剝皮的元素,而是在於其對人性的解讀,近乎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
  • 必看電影之二十五——沉默的羔羊: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沉默的羔羊  一部讓人驚心動魄的偵破片  一部令人緊張得透不過氣來的心理分析片  好萊塢最令人激動的恐怖片之一  1991年出品  導 演:喬納森·戴米  主 演:朱迪·福特斯  安東尼·霍普金斯  ·第六十四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女主角、最佳導演、最佳劇本改編五項大獎·美國百部經典影片之一
  • 《沉默的羔羊2》--漢尼拔
    然後今天我看《沉默的羔羊2》的時候,我在想這一部會怎麼拍,還會像第一部那樣經典嗎?        所幸的是,我們不用像曾經的人們一樣,用10年的時間去等待這樣一部經典。 今天我們能夠很幸福的一次看完全部4部,還有相關的連續劇。
  • 影視|沉默的羔羊3 紅龍
    沉默的羔羊2網盤被禁封,找不到資源,只好接下來介紹第三部:沉默的羔羊3 紅龍
  • 豆瓣電影日曆 2021 年 1 月 30 日《沉默的羔羊》
    電影另獲3項奧斯卡獎-最佳導演、最佳影片及最佳改編劇本,被認為是恐怖片的經典之一。本片的續集《漢尼拔》於2001年上映,隨後有兩部前傳:2002年的《紅龍》及2007年的《少年漢尼拔》。《沉默的羔羊》的成功原本並不被期待,所以它所有的票房利潤幾乎都被電影公司賺走,電影院的獲利很少。《沉默的羔羊》最終獲得廣泛的讚譽,它在爛番茄獲得96%的正面評價,在網絡電影資料庫則獲得8.7分的高分。
  • 《沉默的羔羊》是心理學恐怖片中的巔峰之作,精彩至極!
    在上一期我們說到了《生化危機》這個科幻系列恐怖片,是非常值得一看的影片,是喪屍片的鼻祖,可以說喜歡喪屍片的話,那麼這個系列電影是不得不看的,因為太多的經典片段其實都來自這個系列電影。而今天小編將為大家說的是關於心理學的恐怖片,這樣的恐怖片其實現在還是比較多的,而巔峰之作顯然是《沉默的羔羊》。
  • 《沉默的羔羊》電影影評
    好像第一次看《沉默的羔羊》,是在初中的時候,當時被嚇得不輕……但是說實話,完全沒看懂。尤其是影片中最重要的幾次Clarice和Dr Lecter的對話,我當時的感覺完全是雲山霧罩,不知所云。沉默的羔羊不過經典總是總是有著經典的魅力,這次再看,發現自己雖當時沒有看懂,卻幾乎記得每一個細節!這次把這些細節串聯起來,才終於了解了本片的魅力!
  • 電影《沉默的羔羊》|羔羊不再沉默的背後,是神與牧女的愛情故事
    ,這樣的經典電影太多太多,筆者相信《致命ID》和《禁閉島》會是他們的常駐嘉賓。不論你是不是懸疑驚悚片的愛好者,這些名氣與實力並存的電影名,多多少少都會存在於你的腦海裡,一方面是因為它們的經典,另一方面來說,是因為它們的特點實在太過於突出,以至於讓人記憶猶新。這時候,我們再來看《沉默的羔羊》,就有些模糊不定了。
  • 【沉默的羔羊四部曲】影史最變態殺手!
    >《沉默的羔羊》、《漢尼拔》這三部是一個系列加上少年漢尼拔,堪稱魔鬼四部曲。第一部 《沉默的羔羊》影片在略顯沉悶的氛圍中進行著,壓抑的感覺貫穿整個影片。這也許就是影片取名《沉默的羔羊》的理由吧,沉默著,忍受著壓抑。屬於慢熱的電影,一開始覺得經典原來也不過爾爾啊。
  • 《沉默的羔羊》臺灣重映,這部經典電影中的3個隱喻你看懂了嗎?
    《沉默的羔羊》是1991年由喬納森·戴米執導,朱迪·福斯特與安東尼·霍普金斯主演的經典犯罪驚悚電影。改編自馬斯.哈裡斯的同名暢銷小說《沉默的羔羊》,靈感源於華盛頓大學刑事學專家凱珀爾與連環殺手特德·邦迪的真實經歷該片一經上映,就連續5周霸佔票房榜,並在第二年的奧斯卡評選中拿到5大滿貫,是奧斯卡影史上最成功的電影之一。
  • 【堪比教父之作】經典巨製《沉默的羔羊》(1~4部曲)進入觀看
    第一部 《沉默的羔羊》
  • 《沉默的羔羊》人物原型故事,真實案件中的他們比電影中更殘忍
    接下來,我們就來扒一扒《沉默的羔羊》這部電影都是根據哪些真實案件改編的。電影火熱之後,影片裡的幾個原型案件也被人給挖了出來。1980年,該小說的作者託馬斯·哈裡斯對連環殺手特別感興趣,於是他來到FBI的行為分析科學組,想從這裡了解一下那些連環殺手的心理構成,以及他們的犯罪動機。在70年代,美國的殺人犯罪率非常高,連環殺手這個新詞彙就是那個時候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