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小兒腦瘤能夠長期生存嗎?|星形細胞瘤|小兒腦瘤|顱咽管瘤|神經...

2020-12-28 健康界

  腦瘤是兒科人群中常見的實體瘤。在美國,每年大約有1500到2000名兒童受到這種腫瘤的影響。大約50%的小兒腦瘤是非惡性的。我們回顧了包括低級別星形細胞瘤在內的常見非惡性小兒腦瘤的流行病學、組織病理學、遺傳學、臨床表現、神經影像學和治療(如小腦星形細胞瘤和視神經膠質瘤)、室管膜下巨細胞星形細胞瘤、中樞神經細胞瘤、胚胎發育不良神經上皮瘤、脈絡膜叢乳頭狀瘤、顱咽管瘤。先進的治療管理這些腫瘤患者已大大改善其預後。

  1.低級別星形細胞瘤

  低級別星形細胞瘤是一種惰性生長的腫瘤,常見於兒童,傾向於發生在中樞神經系統的中線軸結構,如腦幹、視路、下丘腦、丘腦和脊髓。然而,它們可以發生在幕上腔室的皮質。小腦半球和小腦蚓部是常見的受累部位。

  切除是治療這些腫瘤的主要策略,因為這些腫瘤通常表現為良性病變。全手術切除的結果是腫瘤的完全去除和總體上約100%的生存率。對於在小腦等非決定性部位有明確病灶的患者,可以實現全切除。如果囊腫壁增強,也應切除。中線低級別星形細胞瘤也可以積極切除。化療或放療是輔助治療方案。

  2.小腦星形細胞瘤

  小腦星形細胞瘤(CAs)約佔兒童原發性腦瘤的20%,後顱窩腫瘤的40%,其中75%的CA見於兒童。8%的CAs是毛囊型。症狀出現前的平均持續時間為5 ~ 9個月。頭痛和嘔吐是顯著的特徵,在75%至95%的病例中出現,而乳頭水腫在40%至80%,小腦功能障礙在25%至60%,頸部疼痛佔20%。

  大多數病例的早期處理是外科手術。切除的程度是決定無病生存程度的重要因素。在神經外科完全切除CA後,患者的5年無進展生存率應大於95%。腦幹受累在近30%的CAs中可見,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可能導致腫瘤復發。放射治療和化療應保留給那些不能選擇積極和完全的神經外科切除的病人。

  3.視神經星形細胞瘤

  視神經星形細胞瘤是具有不可預測自然史的中線軸向病變。視神經和視神經交叉星形細胞瘤約佔兒童腦瘤的5%。

  在手術和化療均無效的情況下,可以採用放射治療。然而,有一長串不良反應令患兒家屬心有疑慮,這包括血管病變、內分泌病(尤其是生長激素)、智力退化、放射性壞死和惡性轉化。在一家兒童醫院接受放射治療的30例患者中,有3例出現遲發性惡性膠質瘤,5例在放射治療後出現煙霧病

  4.室管膜下巨細胞星形細胞瘤

  室管膜下巨細胞星形細胞瘤(SEGAs)是起源於側腦室的邊界清楚的良性腫瘤。雖然6%-16%的結節性硬化症(TSC)患者中可見,SEGAs也有零星出現。

  對於有症狀的患者,手術治療通常採用經胼胝體前路或經腦室前側入路。完整的神經外科手術切除有症狀的病變是治療的目標。輔助治療通常對SEGAs沒有作用。

  5.脈絡叢乳頭狀瘤

  脈絡膜叢乳頭狀瘤(CPPs)是良性的腦室腫瘤,生長為葉狀腫塊,在神經病理學上與正常脈絡膜叢相似。CPP是兒童常見的側腦室腫瘤,佔嬰兒期腦瘤和腦瘤的3.9%,2.3%的兒童原發性顱內腫瘤。

  全切除是兒童CPP的絕佳治癒機會,因為這些是良性病變。腦積水的術前和術後處理可能被證明是一個重大的挑戰,需要在某些階段進行腦室-腹腔分流。在進行神經外科治療之前,將CPP與惡性腫瘤脈絡膜叢癌區分開來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後者是一種非常血管化的腫瘤,可以大量出血並導致術中低血壓。

  6.顱咽管瘤

  顱咽管瘤起源於胚胎Rathke袋。在三種神經病理類型(造釉狀瘤、乳頭狀和混合顱咽管瘤)中,造釉狀瘤是患兒的主要類型。這些腫瘤佔所有腦瘤的1.2% - 4%,患兒每年發病率為0.1/10萬。兒童常見的症狀是ICP增加。

  對於顱咽管瘤,無論採用哪種治療策略,復發都是常見的。最終,應該遵循的治療方案是將復發和腫瘤相關併發症的風險降到更低,並考慮到極佳的生活質量。不幸的是,大多數顱咽管瘤的治療都可能同時伴有垂體功能減退、視力衰竭、肥胖和神經心理後遺症。

  在文章的最後,INC旗下世界神經外科顧問團(WANG)的專家成員James T. Rutka教授表示:成人的腦瘤通常是惡性的原發或繼發腫瘤,而兒童的腦瘤至少有一半是非惡性的。在神經科學的大多數領域,神經影像學的進步極大地提高了我們準確識別和定位顱內病變的能力。可以肯定的是,許多折磨兒童的良性腦瘤可以通過先進的神經外科技術成功地治療。在這些病例中,接受此類手術的兒童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在過去二十年中有所下降,兒童的預後也有所改善。然而,對於難解的腫瘤類型,如顱咽管瘤和某些視神經通路腫瘤,仍然存在爭議,但教授對其的探索從未止步。


相關焦點

  • 中醫腦瘤專家高允旺談:腦膠質瘤的症狀分類和好發人群
    根據病理又可分為星形細胞瘤、髓母細胞瘤、多形焦母細胞瘤、室管膜瘤、少枝膠母細胞瘤等。 1.星形細胞瘤:為膠質瘤中最常見的一種,約佔40%左右。病理分型為Ⅰ級(星形細胞瘤),Ⅱ級(星形母細胞瘤),Ⅲ~Ⅳ級(多形膠母細胞瘤)。Ⅰ~Ⅱ級星形細胞瘤為低度惡性,起病緩慢,腫瘤在CT及MR的表現多為實性或囊性,邊界不清,腫瘤實性部分或囊性結節均可強化。
  • 世界神經外科學院前主席:詳述小兒膠質瘤的分類及手術策略
    常見類型與臨床表現兒童最常見的腦瘤是良性低級別膠質瘤(低級別膠質瘤),包括毛細胞星形細胞瘤(PA)和室管膜下巨細胞星形細胞瘤(二者均為WHO I級)和瀰漫性星形細胞瘤(WHO II級)。WHO III級(例如間變性星形細胞瘤)和IV級(多形膠質母細胞瘤)的高級別神經膠質瘤(高級別膠質瘤)在兒童中少見。
  • 腦瘤有幾種瘤,腦瘤的分類
    腦瘤有幾種瘤,腦瘤的分類 腦瘤有幾種瘤,腦瘤的分類,在臨床上以下兩種方式:第一、腦瘤要分為是原發的,還是繼發的。原發腦腫瘤是起源於腦部自身的細胞,比如常見的腦膜瘤、聽神經瘤、膠質瘤;繼發性的腦腫瘤多數是轉移瘤,來自於身體的其他部位比如肺癌腦轉移,或者腸道的腫瘤腦轉移;第二、分為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因為這兩種分類方式跟治療比較密切。良性的腦腫瘤包括腦膜瘤、聽神經瘤,這些腫瘤如果手術完全切除以後治癒率在90%以上。惡性腦瘤比較常見的是腦膠質瘤和腦轉移瘤,惡性腫瘤愈後比較差。
  • 全球醫權威報導:腦瘤併發症多、復發率高,質子治療是「治癌神器」嗎?
    由於質子治療非常精準,因此用質子治療進行腦瘤治療可以針對目標腫瘤進行高效且可能更高劑量的射線照射,而對周圍組織的損傷則更少,從而降低了因放療而出現新的神經功能缺損,激素缺乏或智力障礙的風險
  • 腦腫瘤都是致命的嗎?哪些是可以治癒的?
    從腫瘤起源組織及發病構成比看,神經上皮性腫瘤比較常見,其次為腦膜瘤、垂體腺瘤、雪旺細胞瘤、神經纖維瘤、先天性腫瘤和血管性腫瘤等,其餘包括源於生殖細胞的腫瘤、淋巴和造血組織腫瘤、蝶鞍區的顱咽管瘤與顆粒細胞瘤、以及轉移性腫瘤等;又可分為顱內原發性、轉移性腫瘤;顱內良性、惡性腫瘤等。
  • 腦瘤手術後能活多久 腦瘤都是因為什麼導致的
    腦瘤,相信大家並不是很陌生。腦瘤的治療是很有必要的事情,手術就是常見的治療腦瘤的方法。但是有的人在擔心,腦瘤手術後還能活多久的問題。小編給大家講講腦瘤手術後能活多久、腦瘤的病因有哪些以及腦瘤的早期症狀是什麼。腦瘤手術後能活多久這個問題,並不是不可回答的問題,對於良性腦瘤,不需要擔心能活多久,更重要的是需要積極的治療,已達到治癒腦瘤的目的。
  • 長期使用手機會致腦瘤?世界衛生組織最新消息解讀
    ● 世界衛生組織下屬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將手機電波定義為第三類--可能致癌物,因為手機的使用和惡性腦瘤膠質瘤、良性腦瘤聽神經瘤之間有聯繫。手機真有這麼大危害嗎?小編邀請到昆明三博腦科醫院神經外科二病區副主任楊海洋主任來解答疑問。什麼是腦膠質瘤?膠質瘤是最常見的顱內腫瘤,約佔顱內腫瘤的45%-50%。
  • 腦瘤手術後多久能恢復到正常人
    腦瘤手術後多久能恢復到正常人?其實每個病人根據病情或不同腦瘤,或同一種腦瘤長在不同部位,所以病人其實手術以後恢復的情況千變萬化,不能一概而論。通常情況下,把腦瘤分成簡單或複雜兩種。如果是簡單腦瘤,基本病人出院時已經恢復了,基本上在10天左右,因為傷口也拆線了,各方面恢復都沒有問題。
  • 良性腦腫瘤不嚴重嗎?錯,早期發現需警惕這些症狀
    認識良性腦腫瘤 腦腫瘤有良性和惡性之分。 良性腦腫瘤主要包括垂體瘤、顱咽管瘤、神經鞘瘤、腦膜瘤等,惡性腦腫瘤包括原發的膠質瘤以及其他部位轉移至顱內的腦轉移瘤。 壓迫腦幹的腦腫瘤,如腦膜瘤、神經鞘瘤等,雖是良性的,但嚴重時也會致命。壓迫下丘腦、第三腦室的顱咽管瘤等,也是致命的良性腦腫瘤。
  • 良性腦瘤一般會出現哪些症狀?最常見的一般是頭痛,以及視力障礙
    (1)什麼是良性腦瘤?良性腫瘤,一般是指生長在腦顱某一部位處,一般多在腦神經組織外,組織分化得比較良好,一般生長比較緩慢,是可以根治的。例如我們經常見到的腦膜瘤,以及腦膜瘤,血管腦瘤等。腦瘤一般會擠壓到腦部組織。(2)什麼是惡性腦瘤?腦瘤一般分為兩種,良性和惡性。惡性一般生長在腦部神經組織內,細胞的生長一般分化不良,而且生長的速度比較快。
  • 腦瘤膠質瘤早期主要症狀有哪些?
    腦瘤膠質瘤早期主要症狀有哪些?腦瘤膠質瘤又稱腦部膠質腫瘤,產生的臨床症狀是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的,它生長的位置不同以及速度不同,大小不同,都決定了相應的不同的臨床症狀。
  • 不止持續性頭痛,腦瘤引起的症狀廣泛,良性腫瘤也需高度警惕!
    腦瘤良性、惡性一樣緊急 腦瘤是指腦細胞的異常大量生長。有些腦瘤是良性的,代表組織分化良好,生長緩慢。而有些腦瘤是惡性,細胞分化不良,生長迅速,難以根治,像膠質瘤可能會像樹根潛入泥土般,沒有明確的邊界。 與其他部位不一樣,腦瘤就算是良性也需高度警惕!
  • 頭痛會不會是長腦瘤?腦瘤6大警訊 提早發現是關鍵
    腦組織細胞發生不正常的分裂,增殖而生成瘤塊,佔據腦部有限的空間或侵害正常腦組織,不論腫瘤是良性或惡性,只要成長到一定大小,便會壓迫到腦部重要區域,造成神經功能的異常,對人體造成嚴重的影響。研究發現:特定工作患腦瘤機會高對腫瘤形成的原因目前仍不清楚,可能與遺傳、環境、物理、化學或病毒感染等因素有關,據研究發現從事某些特定工作的人比較易得腦瘤,而有些危險因素會增加腦瘤形成的機會。如加油站工人、橡膠工廠員工、藥廠員工、化學藥劑、防腐劑處理人員都有較高機會患腦瘤。另研究人員也在探討,遺傳及病毒於腦瘤扮演之角色,而在臨床上常被病患問及頭部外傷與腦瘤應無直接關係。
  • 兒童腦瘤早期症狀有哪些?告訴你五種症狀,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兒童腦瘤是兒童時期最常見的實質性惡性腫瘤,在兒童惡性疾病中的發病率僅次於白血病,其高發年齡為5-8歲。兒童腦瘤中以神經膠質細胞瘤最多見,包括幕上和小腦星形膠質細胞瘤、腦幹膠質瘤、室管膜瘤等。 臨床診療過程中,每每看到那些可愛的孩子被病痛折磨,心底就十分難受。
  • 12種常見顱內腫瘤鑑別診斷要點|顱內腫瘤|室管膜瘤|腦膜瘤|-健康界
    顱咽管瘤:發病年齡較輕,常有尿崩、身體發育障礙、性功能障礙等內分泌改變,可發生在鞍上或鞍內。CT示病灶大部分為低密度區,與腦脊液相仿或略高,提示囊變,囊壁相對較薄,伴有或不伴實質部分,半數以上可見鈣化,囊壁鈣化呈蛋殼狀,實質部分為塊狀或點狀,增強後未鈣化部分及實質部分可增強。MRI示囊變部分T1為高信號或含高低信號,而垂體瘤囊變為低信號。
  • 腦瘤的早期症狀有哪些 患有腦瘤別吃它
    癌症不可怕,可怕的是在發現的時候已經是晚期了,比如說肺癌、肝癌、腦癌,那麼腦瘤的早期症狀有哪些呢?腦瘤吃什麼水果好呢? 腦瘤患者不能吃什麼?相信大家一定都很感興趣吧,那麼感興趣的您趕快來看看啊。腦瘤的早期症狀有哪些1、復視。
  • 被診斷為「巨細胞膠質母細胞瘤」,生存期有多久?
    點擊查看       膠質母細胞瘤(glioblastoma)是發病率最高的神經上皮性腫瘤,也是臨床上惡性程度最高的原發性腦腫瘤之一,多繼發於WHOⅡ級星形細胞瘤或間變型星形細胞瘤,大約佔顱內腫瘤的15%左右,佔星形細胞腫瘤的70%左右。
  • 腦瘤沒徵兆?千萬別忽視身上出現這些「小病小痛」……
    1頭痛是最常見症狀 腦瘤的發病原因目前還不是很清楚,既有遺傳原因,也有後天環境因素,包括吸菸、飲酒、高血壓、糖尿病、病毒等。 最常見的是鞍區腫瘤,如垂體瘤、顱咽管瘤、腦膜瘤,少見的如膽脂瘤、蛛網膜囊腫等,由於壓迫雙側視神經,會導致雙側視力下降,有的是一側明顯些。蝶骨嵴腦膜瘤往往影響一側視神經。其他的如前顱底腫瘤,下視丘腫瘤也會導致視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