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夢廿年張小北,從《第10放映室》策劃到導演

2020-11-19 1905電影網


從2009-2019,我們跨過了無比難忘的十年。


如今,2020伊始。


回顧過往,那些時光中動人的片段和瞬間,都以一種陌生卻又熟悉的姿態重新出現。


過去十年,中國電影佳作迭出,不僅以高質量的優秀作品徵服了市場,也徵服了觀眾,逐漸贏得世界範圍的矚目。


而參與到電影行業中的無數電影人,他們也以一種堅定昂揚的姿勢,繼續著自己的成長和人生。


追夢十年,十年追夢。


讓我們一起在他們的講述中,回顧那令人難忘的過去十年。


「我算是影迷吧,關於電影的事情,都略懂一點⋯⋯」

 

張小北在知乎上的自我介紹挺「低調」。

 

實際上,作為擁有100多萬粉絲的電影人,無論談到中外電影史、各家理論、創作經驗,他都可以隨手拈來侃侃而談。


 

對於很多80後、90後電影迷,張小北策划過一檔備受歡迎的電視欄目——《第10放映室》。

 

對於電影圈內,他於2000年創辦了國內最專業的預告片公司之一「太空堡壘」。

 

對於觀眾,他更是一名編劇、導演,曾任電影《李獻計歷險記》和《匹夫》的聯合編劇,自編自導科幻電影《拓星者》。



作為1975年出生人,張小北坦言曾經歷過中國電影剛剛起步的階段,也見證了近年來票房飛速崛起的階段。

 

在他看來,電影應該帶領觀眾去追求日常之外的美妙體驗,去感受「另一種人生」。

 

一見面,他就說了一段頗為詩意的感嘆:

 

「每年年初這幾天,我都得稍微有個晃神的適應過程,特別是今年。因為我從小就是一科幻迷,(科幻小說裡)2020年曾經是一個很遙遠的未來。所以現在我們已經在未來裡了。」

 

讓我們跟隨張小北,聽聽關於愛上電影、以電影為生的故事。(以下為張小北口述,由筆者整理。)


電影啟蒙

從錄像廳到電影院


對於今天的觀眾來說,走進電影院看大片,或者宅在家點擊視頻網站,早已是再普通不過的娛樂方式。


但生於20世紀70年代的人,對錄像廳的印象可能最為深刻。20世紀80、90年代,港臺電影以錄像帶的方式傳入了內地,一時間,錄像廳在各地城市遍地開花。


我們這代人,可能真是中國第一代在錄像廳長大的電影人。上一代還沒有經歷過真正的影像的平民化階段,除了進專業院校,沒有機會接觸到專業影像製作。

 

我們這代從上中學的時候,就開始接觸到錄像廳,瘋狂地饑渴地看電影。我從那時候才接觸到多種多樣的世界電影,才開始建立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原來電影還可以是這個樣子的。

 

我在北京廣播學院(中國傳媒大學前稱)上大學的時候,有個好處,每個周末放電影,周六晚上兩部外國片,周日晚上兩部中國片,一部商業片搭配一部藝術片。真正的膠片放映,從電影資料館調出來拷貝放。



說到這,我突然間想起一個細節,親眼見過燒膠片,膠片被齒輪卡住了,放映燈熱量特別大嘛,膠片就著火了。大家就起鬨:「喔!」特別開心。

 

我大學看的第一部電影是《菊豆》。整個人懵了,怎麼還有這樣的電影?我在人生的不同年齡段都看過《霸王別姬》,每次的感悟都完全截然不同,真正的傑作。大學看不明所以,內心受到了空前的那種震撼,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因為那會兒還年輕。



2019年我看到最喜歡的國產片是《流浪地球》,看完之後百感交集,非常感動。



《第10放映室》

「一看就是電視臺的人」

 

2004年,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CCTV10)開播電影文化介紹欄目《第10放映室》。


節目很快廣受歡迎,尤其是年終盤點「恭賀系列」成為經典,網友精選其歷年「毒舌」、「吐槽」的語句,傳為美談。


觀眾至今仍在懷念它,有人說——「因為這檔節目愛上電影。」


豆瓣網友評論


不知道為什麼,我們學校出來的人一看就是電視臺的,身上就是有那種氣質。我到了臺裡,在那兒坐著,看報紙、喝茶,跟我同一批人進來了,然後看見我之後說:「老師您好,請問財務科怎麼走?」我說:「那邊那邊。」外面人問:「你在哪兒工作的?」我說你猜。「你電視臺的。」好吧,難道我身上寫著字嗎?

 

《第10放映室》的節目形式跟它的定位有關係。一點也不謙虛,當時我們十套真是在一個犄角旮旯裡面,沒人關注。有段時間《第10放映室》一期節目有90分鐘,這是因為節目編排的時候,周日下午出現了一個90分鐘的空檔。領導說那咋辦,又沒錢,你們弄吧,想辦法把90分鐘填滿了。想出來這個辦法,就是音配畫嘛。



大概從2003年到2010年,《第10放映室》算是巔峰期。其實很多人知道這個節目,都是從年終的電影回顧系列開始的。

 

我們團隊第一都是喜歡電影的人,第二在電視方面都算比較有經驗。那會臺裡已經開始拼收視率了,綠黃紅黑(級別),不能掉黃區。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每次說該衝收視率的時候,就都讓我上,因為我很能打嘛。



「太空堡壘」十周年 

預告片成為專業化新生環節


中國電影要走向真正成熟的工業化體系,最重要的是電影專業人才的培養。


過去十年,無數追夢人懷著無限的熱忱,在各個不同的專業領域日夜奮鬥,為中國電影市場注入了新鮮的活力。


張小北正是其中一員。他儘管不算科班出身,但卻憑藉熱情、努力和毅力,一步步從電視欄目編導到預告片公司創始人,追逐理想的路上。


太空堡壘是從2010年成立的,正好今年成立十周年。


我們從一個小團隊開始,經歷了十年,不但活下來了,而且活得還可以。我們自己反應過來也覺得,這件事挺牛的。

 

2010年中國電影實現了100億的總票房,2009年就已經62億了。但那個時候中國電影預告片還沒有變成一個行業,沒有這個概念。因為我比較熟悉電影史嘛,我說這個事咱們可以開始幹了。

 

中國電影在向產業化邁進的過程中,最值得參考的借鑑其實就是美國電影市場,他們經歷過什麼,他們需要什麼,我們都是可以有相應對標的。中國電影隨著市場的不斷擴大,將來勢必會逐漸走向產業化。預告片這個配套環節,是電影產業將來一定會有的專業化新生環節。

 

說白了,其實就是歷史的大勢所趨。只是我們沒有被車輪碾壓,我們抓住了車輪就跟著一塊往前走了。


我們一開始只有4、5個人,真的就是從零開始起步吧,一步一步地摸索。那時候還沒有明確的流程。我們先下載外國的預告片,然後對比成片的時間線,一個一個鏡頭地去拆解、反推,學習人家是怎麼剪預告片的。

 

我們有明確的音樂版權意識,再去找渠道,在網上查到環球音樂的電話,打過去,說想買你們的音樂。

 

我們先往這方向走,然後過程中想辦法解決所有的問題,慢慢地摸索出了一個預告片行業的流程標準,這也算是太空堡壘對電影行業的一個貢獻吧。


拍電影的人

「攝影機不要停」


電影是造夢的搖籃,無比美好;電影也是艱辛的事業,充滿挑戰。


太空堡壘前五年發展得很順利,到了2016年的時候,我說咱們就得繼續往前走了,我要拍電影去了。

 

我第一個被拍出來的電影劇本是《李獻計歷險記》。我印象特別深的是,當時我已經結婚了,還跟我嶽父嶽母住一塊呢,兩室一廳的房子。我白天上班,晚上就在廚房寫劇本,抽著煙,開著抽油煙機。



導演不僅僅只是一個藝術創作的崗位。做導演就像是在萬丈深淵上面走鋼絲,與此同時呢,你手裡還揮著七八個火球,你既不能把自己點著,還要保持平衡,還要在鋼絲上翻跟頭。

 

在日常生活中所能接觸到的各種工作之中,拍電影是最像軍事行動的一種。


劇組有一個非常嚴格的指揮鏈,要在一個非常短的時間內,去完成一個非常艱巨的任務。所有人都是在高度專業化地去做一件事情,然後永遠都有變化,意想不到的變化。

 

做導演最殘酷的一點是什麼呢?就是不管你之前曾經有多精彩,觀眾記住你的,永遠是你最後一部影片(成敗)的背影。

 

我已經算是經歷過中國電影行業兩個完整的周期了,2000年到2010年,2010年到2020年。我經歷過中國電影剛起步的時候,也經歷了最近十多年一路狂飆突進,從10億年票房到100億,到400億,再到600億。



王小波說過一句話:「一個人只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應該擁有詩意的世界。」


我們做電影的,一定要在銀幕上給予觀眾最大的視覺奇觀,或者情感震撼,對吧?我們要帶領觀眾在銀幕上看到超脫日常生活的視覺體驗,同時要讓觀眾對自己現實的人生產生反省和共鳴,這是我們要努力去追求的。


有一句很核心的話——攝影機不能停。


我們是做電影的人,是做創作的人,無論如何要繼續往前走,只要保持這個信念就好了。


相關焦點

  • 《第10放映室》回歸了,可我卻沒有見到龍叔和張小北
    就在前幾天,小影在微博上驚喜地看到《第10放映室》要回歸了,官微宣布節目將在1月12日以電影年終盤點《影話2015》強勢回歸。不得不說,在一本正經當段子手的這條路上,《第十放映室》的文案走的十分超前。正宗播音腔加上毒舌點評,這樣的混搭又出現在CCTV-10這樣中正的平臺上,造成了一種強大的反差萌。在這一點上,十放的總撰稿張小北也在知乎上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問:《第 10 放映室》為什麼能這麼犀利?它的影評是怎麼寫出來的?
  • 曾經的第10放映室,回來了.
    2013年7月1日凌晨,《第10放映室》總撰稿張小北在網上留言稱,央視10套的王牌欄目《第10放映室》停播,「年底不會再有《第10放映室》了」。 隨後,經過整改。該欄目在CCTV10變為《影視名堂》,並以訪談形式介紹最新最熱的影片。並於10月26日播出第一期。原微博也更名@影視名堂,並刪掉了之前發的所有微博。
  • 節目《第10放映室》賞析
    《第10放映室》是由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cctv10)推出的電影文化介紹欄目,於2004年2月起每周播出,後每年新年時推出《恭賀》系列。該欄目是在原《視覺》欄目的基礎上擴充、整合而成的,主要介紹國內外著名的電影大師、電影史上的有代表性的影片,對電影的主要畫面進行展示,並同時結合國內權威電影研究專家的講解和評說,帶領觀眾以專業視角來解讀電影和評價導演。
  • 《第10放映室》回歸了,然而回得去的是節目,回不去的是青春啊
    (又重回了cctv10的logo▲)對於某些特定人群而言,《第10放映室》是最為特別的回憶——比如橘子君,如果沒有這個節目,或許不會愛上電影,自然也不會坐在這裡,寫稿給你們看。2004年起,《第10放映室》開始在CCTV10播出。毒辣的旁白,完整的編排,並配以大量來自電影的鏡頭剪輯,構成了這個節目最初的形式。
  • 【國劇】【電影綜藝】第10放映室 (2004-2006)
    【國劇】【電影綜藝】第10放映室 (2004-2006)主演: 龍斌 / 王玲玲類型: 脫口秀官方網站: tv.cctv.com/lm/d10fys/製片國家/地區:中國大陸語言: 漢語普通話首播: 2004-02-15(中國大陸)單集片長: 45分鐘又名: 第十放映室《第10放映室》是由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CCTV10)推出的電影文化介紹欄目,王玲玲主持,於2004年2月15日起每周播出。
  • 那個曾陪伴我們十年的「第10放映室」回來了
    張小北影評人,《第10放映室》撰稿人,受熱捧的「恭賀系列」解說詞主要出自他手2004年,科教頻道改版,在《視覺》的基礎上推出了新欄目《第10放映室》。同一年,龍斌提出離開央視出外闖蕩,但十年來堅持給《第10放映室》配音,他沒有跟屠小文談過錢,最初是免費的,後幾年漲到800塊一期。《第10放映室》早期的形態類似於DVD導演、主創的評論音軌,圍繞一個主題介紹三到五部電影,電影剪輯畫面加解說,用於填補周六周日節目編排的空白。張小北、崔毅、賈樨分別負責不同類型的電影,節目播出後,收視率節節攀升,十期之內就進入科教頻道前三名。
  • 曾經陪伴我們十年的「第10放映室」回來了!
    張小北影評人,《第10放映室》撰稿人受熱捧的「恭賀系列」解說詞主要出自他手2004年,科教頻道改版,在《視覺》的基礎上推出了新欄目《第10放映室》。同一年,龍斌提出離開央視出外闖蕩,但十年來堅持給《第10放映室》配音,他沒有跟屠小文談過錢,最初是免費的,後幾年漲到800塊一期。《第10放映室》早期的形態類似於DVD導演、主創的評論音軌,圍繞一個主題介紹三到五部電影,電影剪輯畫面加解說,用於填補周六周日節目編排的空白。張小北、崔毅、賈樨分別負責不同類型的電影,節目播出後,收視率節節攀升,十期之內就進入科教頻道前三名。
  • CCTV電影介紹欄目《第10放映室》2004-2006
    第10放映室 (2004)第10放映室的劇情簡介 · · · · · ·  《第10放映室》原是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
  • 長沙66號放映室第24期:「現實是過去的未來」,黃偉凱作品放映暨交流(07.25)
    活動時間:2015年07月25日(星期六)第一場 14:00 放映《現實是過去的未來》+導演Q&A第二場 16:00 放映《飄》+導演Q&A強烈建議大家兩部影片都來觀看!參與活動需提前報名,請發送內容「場次+姓名+電話+人數」到66號微信後臺(fangyingshi66) 活動費用:免費
  • 影片簡介 · 長沙66號放映室第35期放映 | 夢想著改變世界的《於特島青年》(03.24)
    《於特島青年》報名通道 ▲所有場次報名請點擊右側連結:全部場次報名二維碼匯總 | 長沙66號放映室第35期放映:彭靜、悟空、宇文、裝蛋物料設計:丁蓉現場協調:謝婕妤、小茉莉、李玲、丁蓉、張澤英、廖夢娟、李明灝關於極地光影·北歐電影俱樂部  過去兩年,極地光影影展在全國各地為大家帶來了來自北極的冷酷電影,從北極圈裡原住民薩米導演的作品,到瑞典大師導演羅伊安德森的
  • 如果你喜歡電影,一定來過第十放映室
    愛吉他 愛音樂 愛生活往期精選聽到手風琴演奏出優美的旋律你會想起什麼,沒錯,它就是央視的一個文化欄目《第十放映室
  • 小鱷魚放映室上線,10部獲獎兒童電影免費看,互動送大禮!
    況且,著名導演李安說過:「一部好電影,足以改變孩子對世界的看法。那些高品質的動畫電影,可以激發孩子們的想像力,給孩子更開闊的眼界和思維,還可以讓他們不同的角度看待人生,永不放棄追求理想、心地善良、熱愛生命.,確實值得去看!
  • "FOX 2000"展映 流瀲紫張小北談小說改編影視
    共6張 1905電影網訊 第20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已於6月17日啟幕昨日,「從紙墨到光影」小說改編影視作品沙龍在上海言幾又書店舉行,國內資深影評人,科幻電影《拓星者》導演及編劇張小北、《甄嬛傳》《如懿傳》原著作者及編劇流瀲紫、雙語作家、文化評論人、影評人周黎明在活動中開聊,探討小說改編影視作品的各種疑難雜症,暢聊影視改編中所涉及的商業性和藝術性、電影工業技術與電影藝術表達等問題。
  • 周六粉絲放映會 | 追夢五月天
    粉絲放映會五月天-「追夢3DNA」電影這是 我圖粉絲 的第 6 期放映會如果我們不曾相遇 我會是在哪裡如果我們從不曾相識 不存在這首歌曲五月天對於五迷來說,早已不是個樂隊而是種信仰。這次粉絲放映會,一起看《追夢》,在這部以演唱會為主線的電影裡面,穿插了三個粉絲們的小故事,讓我們聊聊和五月天一起經歷的那些年身邊的回憶。為什麼不播演唱會?因為演唱會一定要去現場看啊!
  • 長沙66號放映室第61期 | 年度神片《海面上漂過的獎盃》
    並且,這次的放映其實也挺有些來之不易的,是六城放映小組跟導演磕了很久才最終成行的,機會很難得,《海面上漂過的獎盃》目前餘票也已不多,感興趣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錯過了,再見就不知要等到何時了。本周六下午15點,等你一起走進這個黑色荒誕的影像世界。
  • 三位業內大咖聚首上影節聊影視改編 張小北:沒有比異形更出色的...
    昨日,「從紙墨到光影」小說改編影視作品沙龍在上海言幾又書店舉行,國內資深影評人,科幻電影《拓星者》導演及編劇張小北、《甄嬛傳》《如懿傳》原著作者及編劇流瀲紫、雙語作家、文化評論人、影評人周黎明在活動中開聊,探討小說改編影視作品的各種疑難雜症,暢聊影視改編中所涉及的商業性和藝術性、電影工業技術與電影藝術表達等問題。
  • 預告 | 和程序的一場世紀之戀,美國電影《Her》賞析——《第十放映室》策劃人蘇牧教授與你的光影之約
    譬如開場音樂雄渾奔放的《動物世界》,旁白總是文藝傷感又讓人共鳴不已的《天下足球》,當然,還有對於80、90年代出生,充當了他們這一輩人電影評論音軌的《第十放映室》。早在豆瓣電影成為影評主流之前,第十放映室就以它學術中又帶著不正經,一板一眼又透著一份冷幽默的獨特風格在青年電影愛好者中豎立了極高聲望。
  • CNEX MOVIES | 長沙站首場放映《威廉布洛斯的叛逆人生》+映後交流
    2017年CNEX將聯合全國各地多家放映機構推出全新觀影活動CNEX MOVIES,我們將從每年的監製影片和代理影片中按照主題策劃的方式
  • 長沙66號放映室x牽猴子:臺灣新銳紀錄片聯合展映
    到民間電影組織放映連商業變現的可能都幾乎沒有。但片單其實非常不錯,沒有僅限於66號經常放映的獨立紀錄片範疇。該電影公司自費發行,在大陸的民間電影組織中放映此片,導演黃亞歷也每場映後必參加。在長沙的映後甚至和觀眾聊了三個小時,敞開心扉交談。我欣喜不已,海峽對岸的同胞是實誠人啊!畢竟,這兩年我們大陸某些獨立電影導演的放映邀約比我談客戶還要難。散畢請《日曜日式散步者》的導演、片方宵夜喝酒我都自覺撿了便宜。在我有限的認知裡,大陸墊資發行紀錄片的公司是鳳毛麟角,更別提通過民間放映機構進行放映了。
  • ...第10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將放映300多部中外優秀影片,線上、電視...
    展映分為線上展映、電視展映、影院展映、露天放映4個部分,放映300多部中外優秀影片。線上展映,與獨家網絡展映平臺愛奇藝合作,搭建北影節專區,設置12個單元,上線250部左右影片,首次一次性上線約50部境內外新片,這在國內電影節展都是前所未有的大動作。電視展映,在北京衛視、影視和青年三個頻道,循環播放20部中外優秀影片,這既是10部國外影片首次在國內電視臺播放,也是國內電影節首次開拓電視端展映渠道。